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 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 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 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 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 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 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 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 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 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 个事例: 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 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 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 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 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 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 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 有个“ 大腕 ”,扔下 30 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 还有个“大款” ,看到别人用 6 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 30 万 元请了一桌。 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53.9%的学生把“ 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 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 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 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 、 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 人们很大的触动。 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 忠实地报道事实 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 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 命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 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 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 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 ”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 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 ” 我们知道,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 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 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 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 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 新闻记者是很有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 “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 ” 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 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80 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 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鳞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 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 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 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 出门,天下事全知”。 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 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显然,成为人 民的喉舌,同样也是马克思对新闻记者的期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 利益是分离的,所以,报刊应当成为“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 会,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记者理应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正如刘少奇在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 这一点,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事迹很值得学习。1978 年冯森龄任 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上任后不久去延安采访。一进延安,他看到很多农民在街头讨饭, 心中极为难受。曾经以小米和奶汁养育过革命战士的延安乡亲,如今还未解决温饱问题。 这些对这位老记者触动很大,他决心为此鼓与呼。冯森龄曾因为坚持真理讲真话吃过不少 苦头,但他不考虑个人得失,连续写了延安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 、 延安很多农民去年 口粮不足二百斤,大家深切怀念毛主席在延安的日子等文章,引起了政府重视。省委书 记王任重很受感动,不少中央领导同志流着泪看完了这些文章。1978 年底,国务院火速给 延安拨款 2000 万元,并且从 1979 年开始,每年拨款援助 5000 万元。陕西省成立了“陕北 建设委员会”。1984 年,冯森龄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冯森龄这种不计个人 得失,敢于充当党和人民“代言人”的做法,是每个记者应有的职责和任务。 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有责任把自己在第一线了解到的情况如实地反映给有关部 门。在我国,对一些不宜公开发表,或暂时不能公开宣传,但对党和政府部门有重要参考 价值的情况,可以以“内参” 的形式反映。 “内参”就是内部报道、内部参考。在实际工作和社 会生活中, “内参” 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内参 ”的意义在于:可以直接反映各种重要情况,为领导机关了解“民情” 和社会动态,调 整或制定政策以及采取有关措施,提供有用的参考;对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内参” 的途径反映上去,能够尽快得到解决或妥善处理;可以为人民群众说话,排忧解难,可以 鞭打邪恶,伸张正义;对某些暂时拿不准的新做法新经验,可先写内参,领导认可后再发 表,如此等等。可见内参的确是下情上达,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记者要充当好党和人民 的耳目和喉舌,除了写好报道外,对这一形式也应充分掌握,见机行事。 “报道真相”是评价好记者的总原则。详细一点就是四条标准: 1.有思想。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如果不加选择、辨别和思考,就无法告诉大众一 个全面的真相,或者让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发生在北京的“法官 庭上怒斥当事人”,其背后掩盖着更复杂的制度真相,那就是刑事附带民事案 件趋近于零的执行率,正是刑事赔偿执行成空文,而对被害者家属又缺乏国家 救助和补偿机制,才最终酿出受害者又变成加害者的双重惨剧。记者斤斤计较 于报道“法官怒斥”这种庭上对峙,但对事情的前因后果却疏于关心和思考, 就不是好记者。当然,思想出自实践和勤奋的学习,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是“杂 家”,无所不知,而且同时又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源,随时可以采访专家, 随时可以采访政府智囊团的看法。这一条制约了“新手”成为好记者,无论是 资源还是思想,往往都是老记者的“专利”。 2.中立、客观。 在任何一件新闻报道中,优秀记者都应把中立、客观、公正贯彻始终。记 者是社会生活的观察者,而不是直接介入者,“讴歌正义、鞭挞腐败、为民维 权”本都不是记者的职责,而是政府宣传部门、政法机关、社会中介组织的职 责。记者充当纪检监察机关去调查腐败,或者充当法官宣告某人有罪,都是职 能的错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获得众多人同情的山西获刑记者高勤荣 并不能算是“好记者”,他投书揭露腐败、亲自调查官员腐败证据,都在充当 纪检监察的角色。这类记者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湖南娄底日报记者伍新勇, 他通过色情陷阱控制湖南娄底某些官员,肆意插手一些机关单位的人事任命, 人称娄底“地下组织部长”,后来案发被捕,为世人不齿。 3.调查认真细致并且卓有成效。 采访调查很多时候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些比较复杂或者敏感的事情, 往往很长时间的辛苦调查还是一无所获。一个成功的采访调查,可能需要同时 满足几十个相关因素,比如充分的事前准备、巧妙的采访手段、精确提出的问 题、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资源等,细节极多,无论是新闻学院,还是书面 上的新闻实战书籍,如何采访和调查都是讲述的重点。只有卓有成效的调查, 才能接近事实真相,也才能告诉大众真相,做不到这一点,遇到困难就打退堂 鼓,或者在艰难的采访中一无所获,都不能算是好记者。好记者必须能够掌握 最大量、最接近事实的消息,掌握不了更多的独家信息,哪怕采访再刻苦敬业, 也还是失败的记者。 4.文字功底好。 好记者必须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备考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27人笔试备考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必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完整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
- 全运会转播制作标准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1七律二首-送瘟神【课件】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 环境保护负面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 肺结核课件教学课件
- 医学教程 《精神卫生法》解读
- DB53-T 1285-2024 学校集体用餐配送服务规程
- 图书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推拿学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