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考场增分秘笈课件.ppt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打包16套)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打包16套).rar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考场增分秘笈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四《化学与技术》模块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四《化学与技术》模块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二化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二化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一有机化合物(必修)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十一有机化合物(必修)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八电化学基础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八电化学基础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五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五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件.ppt---(点击预览)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训练试题.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600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7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4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重庆 专用 高考 化学 三轮 复习 温习 简易 三级 排查 大提分 打包 16
资源描述:
(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打包16套),重庆,专用,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温习,简易,三级,排查,大提分,打包,16
内容简介:
1 第一部分 专题知识排查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时间: 40 分钟 满分: 70 分 ) 小题限时满分练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限时 15 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仿 2013 四川高考,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 为酸性氧化物 B烧碱、食醋、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C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王水、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 醋是醋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 , 化铁溶液不属于胶体, 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 D 2 (仿 2013 天津高考, 1)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H)3胶体和 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属于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都属于离子反应 A B C D 答案 B 3 (仿 2013 江苏高考,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乙烯的结构简式: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2 C明矾的化学式: 2 乙酸乙酯的分子式 : 案 D 4 (仿 2011 山东高考,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明矾 12水中能形成 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 效应 D向煮沸的 1 1 液中滴加 e(胶体 解析 3= 3H)3 ,得到 H)3悬浊液,不会形成胶体。 答案 D 5 (仿 2013 广东高考, 10)物质系列 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 )。 A C、 S、 析 都含氯元素 , 且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 C 项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 答案 C 6 (仿 2013 上海高考, 2)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小苏打 纯净空气 硝酸 蔗糖 B 纯碱 石油 C 水玻璃 水泥 2O D 盐酸 0酸铵 酒精 答案 A 3 7 (仿 2012 全国新课标高考, 8)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根据反应中是否发生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根据在水溶液里能否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A B C D 答案 D 大题限时争分练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2 分,限时 25 分钟 ) 8 (仿 2012 四川高考, 26)(12 分 )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 (分成 A、 B 组的依据 )是 _。 (2)F 组中物质除了 _(填化学式 )。 (3)D 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_。 (4)由 制备 H)3 ,最好不选择 D 组中的 液,说明理由:_。 答案 (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3) 2O (4)过量溶解生成的 H)3沉淀 9 (仿 2012 全国新课标高考, 26)(11 分 )半透膜与滤纸一样有许多小孔,但孔径比滤纸小,只能通过较小 的离子和分子,胶体分散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现把 10 粉胶体和 5 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 2 后,用两支试管各取 5 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 现象是 _。 (2) 用 另 一 支 试 管 里 的 溶 液 设 计 实 验 , 证 明 胶 体 粒 子 是 否 存 在 ?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 结论是 _。 解析 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只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在烧杯中的液体中有 K 、 ,不存在淀粉胶体粒子。 答案 (1)出现白色沉淀 (2)向该试管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碘水,无现象 (或用一束光照射,溶液中没有产生光亮的通路 ) (3)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10 (仿 2012 江苏高考, 20)(19 分 )2014 年全运会在辽宁举办,其开幕式就是一场焰火盛宴。 (1)焰火 利用了部分金属元素特征的 _反应,该反应属于 _(填 “ 物理 ” 或“ 化学 ” )变化。 (2)如图所示的五元环代表 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 图中 A 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 E 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 18, B 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是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 E 分子结构的球棍模 型为 , C 与纯碱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 一, D 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 子个数比为 3 4,电子总数之比为 3 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B 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主要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_, D 的化学式是 _。 A、 B、 E 中均含有的一种元素符号为 _。 C 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液态 B 与液态 E 反应可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液体, 1 参加反应放出热量 Q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解析 根据题意, 2 、 黑球表示 黑球表示 2 两种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 3 4,电子总数之比为 3 2,故化学式为 答案 (1)焰色 物理 (2) O2 H H = = 高温 l) 2l) = N2(g) 4l) H 2Q kJ1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知识点 1: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2013上海 , 1 2013重庆 , 8 2013海南 , 2 2012天津 , 3 2012海南 , 2 2011四川 , 8 三年考向 知识点 2: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2013上海 , 2 2013四川 , 2 2013天津 , 1 2012重庆 , 6 2012山东 , 7 2012全国新课标 , 8 2011山东 , 9 知识点 3: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2013重庆 , 11 2013江苏 , 2 2012海南 , 9 2012江苏 , 2 2011上海 , 4 2012重庆 , 26 主要考点 (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 ,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 ) 1.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但冰水混合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 ( )。 2. 所以它们属于电解质; 所得溶液与水的导电能力几乎无变化 , 所以 ( ) 。 3. 但二者都属于弱酸的酸式盐 。 ( )。 4. 这是交叉分类法 。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这是树状分类法 。 ( )。 5. 化合物既可以分为酸 、 碱 、 盐和氧化物等 , 又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 )。 6.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 硅单质具有金属光泽 ,但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 7. 浓 二元酸 , 又属于含氧酸 , 还属于氧化性酸 。 ( )。 8.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 9.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 如 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如 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如 )。 10. 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 ) 。 1 1. 乙醇的分子式为 C 2 H 6 O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 O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葡萄糖的最简式为 O 。 ( ) 。 12. 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可表示为3717 ( ) 。 13.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 。 答案 1.; 2. (正 确为: 者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溶于水部分全部电离仍属于电解质。 ); 3.; 4.; 5.; 6.; 7.; 8.; 9.;10. (正确为: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 1 100 ; 11.; 12.; 13. 1 聚乙烯、淀粉、玻璃、水玻璃、冰醋酸 ( C 、合金、2混合、 3混合、正丁烷与异丁烷混合、4 5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为什么? 【答案提示】 冰醋酸 ( ) 、 2混合、4 5于纯净物。因为它们只含有一种成分。 易错警示 (1)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3混合后是混合物。 2 2、16O 转化为18O 、电解质溶液导电、加热 热碘固体等变化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 【答案提示】 2、电解质溶液导电、加热 于化学变化。因为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3 王水、氨水、氯水、冰水、汽水、泥水、蒸馏水、鸡蛋清溶液、雾、盐酸中,哪些不属于分散系?哪些属于胶体?为什么? 【答案提示】 冰水、蒸馏水不属于分散系,因为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冰水和蒸馏水都属于纯净物。鸡蛋清溶液、雾均属于胶体,因为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都介于 1 100 间。 易错警示 溶液 、 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 4 、 S 、 H 2 O 、 、 O 2 、 C u O 、 O 3 中,哪些属于酸性氧化物?哪些属 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提示】 和 S 属于酸性氧化物, 于碱性氧化物。 易错警示 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 而属于两性氧化物 。 5 如何用实验方法区别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 【 答案提示】 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静置观察其他分散系,出现分层的是乳浊液,出现沉淀的是悬浊液,无现象的是溶液。 易错警示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决定了三种分散系的分离提纯方法。 6 如何分离溶液与浊液?如何分离提纯胶体? 【答案提示】 分离溶液与悬浊液的常用方法是过滤;分离溶液与乳浊液的常用方法是分液;分离提纯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学科语言 , 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 。 (2)命题角度: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 问题设计 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 A S = C = S B 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4C 原子核内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可表示为:86C D F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 A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是高考的热点 。 (2)命题角度:从不同角度 、 按不同标准对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 问题设计 2 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A、 B、 答案 D 3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 (98%),无水氯化钙,变色硅胶 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失水后的聚合物,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 (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 ,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 )等。 (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上述物质中 , 属于纯净物的是 _。 A B C D 全部 (3)上述干燥剂中 , 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 _。 (4)上述 , 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 _(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 答案 ( 1) C H 2 O = = = C a( 2 ; C a( 2 = = = = =C H 2 O ( 2) B ( 3) ( 4) 酸、盐、氧化物、氧化物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是高考的重点 , 也是高考的热点 。 (2)命题角度:单质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问题设计 4 下表中有三组物质 , 每组均有甲 、 乙 、 丙三种物质 (酸 、碱 、 盐均为溶液 )。 第 组 第 组 第 组 甲 e 乙 22 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 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 ,这种物质是 _。 (2)不跟第 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 _组物质中的 _, 且能与第 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 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 _、_。 答案 ( 1) H 2 ( 2) H 2N O 3 ) 2 = H) 2 2N 3 2N H 2 = 2H 2 O 2N M gC l 2 = M g( 2 2N aC l 1 专题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时间: 40 分钟 满分: 70 分 ) 小题限时满分练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限时 15 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仿 2013 上海高考,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 = H C D 答案 C 2 (仿 2013 天津高考,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常温下,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中, c(H )c() 1 1014 B c(H ) 1 10 7 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 0.2 1 液中的 c(H )是 0.1 1 液中的 c(H )的 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 表示其酸碱性的强弱 解析 度不确定 c(H ) 1 10 7 1的溶液不一定为中性; .2 1 液中的 离程度比 0.1 1 液中的以, 0.2 1 c(H )小于 0.1 1 液中的 c(H )的 2倍;当 c(H )或 c()大于 1 1时,用 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所以,当 c(H )或 c()大于 1 1时,一般不用 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 c(H )或 c()来表示。 答案 A 3 (仿 2013 上海高考, 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2离平衡 常数 (25 ) 10 4 10 10 10 7 10 11 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2 =2 B 2 =2 C等浓度的 液的 者大于后者 D中和等浓度的 耗 量前者等于后者 解析 根据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 浓度时, 此 浓度的 自的体积未知,消耗的 答案 B 4 (仿 2013 重庆高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B 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 液至 7, V 醋酸 向 沉淀和气体生成 D 淀易转化为 淀且 K( c()c(X ),故 K( K(解析 误。 V 醋酸 7,若 7,应醋酸过量, V 醋酸 应大于 确。 子方程式为 3 =H)3 3,正确。 D 项,对于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沉淀易向 确。 答案 A 5 (仿 2012 海南高考, 8)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 )。 用 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实验室盛放 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加热蒸干 l(固体 A B C D 答案 D 6 (仿 2013 天津高考, 4)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无论是酸往碱中滴还是碱往酸中滴,下列操作都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 ( )。 3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B滴定过程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D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解析 需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定结果偏高; 果是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如果是未知浓度的 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 D 7 (仿 2013 山东高考, 13)常温时,将 液和 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 A混合前: 14 B混合后: c() c() c() C混合前: c(c(D混合后: c()c()c()c(H ) 解析 混合前,若 14,则, c(H ) c(), 分电离, c( c(得多,混合后不会呈中性而是呈酸性,故 合后溶液呈中性,则 c(H ) c(),根据电荷守恒, c() c(),故 B、 答案 C 大题限时争分练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2 分,限时 25 分钟 ) 8 (仿 2012 北京高考, 25)(12 分 )现有浓度均为 0.1 1的下列溶液: 硫酸、 醋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铵溶液、 醋酸铵溶液、 硫酸铵 溶液、 硫酸氢铵溶液、 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 、 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_。 (2) 、 、 、 四种溶液中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_。 (3)将 和 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_。 A c() c() c() c( ) B c() 0.1 1 C c() c( ) c() c() D c(H ) c() 解析 (1) 、 、 抑制水的电离, 中 c(H ) 0.2 1, 中 c(H ) 0.1 1, 中 c() 0.1 1, 促进水的电离,故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由大 4 到小的顺序是 。 (2)H 抑制 水解, 促进 的水解, 2离产生极少的 ,故四种溶液中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液和 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 = 2O, c() c() 1, c() c( ) c(H ), 据电荷守恒, 液显碱性 c() c(H ), 答案 (1) (2) (3)A 9 (仿 2013 广西高考, 12)(13 分 )下表 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温度 / 25 t1 的离子积 1 10 14 a 1 10 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 25 10 14(填 “ ” 、 “ ” 或 “ ” ),做此判断的理由是 _。 (2)25 时,某 c( ) 5 10 4 1,取该溶液 1 水稀释至 10 稀释后溶液中 c() c() _。 (3)在 液 7,该溶液显 _(填 “ 酸 ” 、 “ 碱 ” 或 “ 中 ” )性,将此温度下 11 的 液 a L 与 1 的 b L 混合,若所得混合液2,则 a b _。 解析 (2)c() 2 5 10 4 1 1 10 4 1,而 25 时水电离出来的 c() 10 7 1,所以 c() c() (10 4) (10 7) 1 000 1。 (3)度 下, 6 的溶液呈中性,则 7 的溶液显碱性。若所得混合液2,即酸过量, c(H )1 10 1 1 b L 1 10 121 10 11 1 a La b L 1 10 2 1,则 a b 9 11。 答案 (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 000 1 (3)碱 9 11 10 (仿 2013 北京高考, 10)(17 分 )钡 (锶 (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 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 知: s) ( (10 7 s) ( (10 9 (1)将 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_。 (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 5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 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 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 K 的变化情况 (填 “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_; 增大 的浓度,平衡常数 _。 (3)已知, 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 实验所用的试剂为 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 _。 解析 (1)化成 离子反应为: s) 3(s) (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 (2) 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 明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 K 减小。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 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 (3)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 此向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 沉淀没有全部溶解,则 要注意的是,不能选择稀硫酸,因为 答案 (1)s) 3 s) 4 ( K c c 加入 后,平衡 ( (向移动,生成 2) 减小 不变 (3)盐酸 若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 则,未完全转化 专题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三年考向 知识点 1:弱电解质的电离 2013上 海, 19 2013天津, 5 2013安徽, 13 2013广西, 12 2013全国新课标 , 9 2013福建, 8 2012上海, 17 2012山东, 8 2012重庆, 10 2012江苏, 10 2011重庆, 10 知识点 2:溶液的酸碱性与 013重 庆, 2 2013全国新课标 , 13 2013浙江, 7 2013天津, 4 2013浙江, 12 2012重庆, 10 2012广东, 23 2012新课标全国, 11 2012浙江, 12 2012天津, 5 知识点 3:盐类水解 2013重 庆, 2 2013江苏, 11 2013山东, 13 2012上海, 21 2012重庆, 10 2012海南, 8 2012重庆, 11 2011重庆, 8 知识点 4: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2013四 川, 5 2013广东, 12 2013江苏, 14 2012四川, 10 2012安徽, 12 2012北京, 25 知识点 5: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3重 庆, 2 2013北京, 10 2013全国新课标 , 11 2012海南, 14 2012浙江, 12 2012安徽, 13 主要考点 (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 ,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 。 )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 ( )。 B A B ,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为 K c(A )c (B )/c(相同温度下, 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碱 )的酸 (或碱 )性越强。 ( )。 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度越高, 温下, c(H )c() 10 14。 ( )。 c(H )和 c()的相对大小。在任意温度下的溶液中,当 c(H )c()时,溶液呈酸性;当 c(H ) c()时,溶液呈中性;当 c(H )1 10 7 1时, 液呈碱性。 ( )。 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的溶液,不能用于盛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该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能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的溶液。 ( )。 手控住活塞或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 )。 H 结合成弱电解质 2O,消耗了溶液中的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产生更多的 H ,建立新平衡时, c(H ) c()。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O H 。 ( )。 9. 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如 3 主要 ) , 次要,可不写 ) 。 ( ) 。 10. 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水解趋于完全,可用 “ = ” 连接, 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可加 “” 、 “” 等。如泡沫灭火器反应为: 3= O H)3 3 。 ( ) 。 或阳离子对应的碱 )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 (或酸性 )越强。 25 时,相同浓度的 ( )。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如:纯碱溶液中, c () c(H ) c( c( c()。 ( )。 13.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以各种形式存在微粒的浓度之和,即物料守恒。如纯碱溶液中c (N a) 2 c (C 3) 电离出 2 c (C 3) 2 c (3) 2 c (。 ( ) 。 14.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和 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如纯碱溶液中 c (H) 水 c (3) 2 c ( c (H ) ,即 c ( 水 c (3) 2 c ( c (H) 。 ( ) 。 15. 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4溶液中, c ( )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 16.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 n ( n (, n ) m ) 。溶度积 ( ) 。 17.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 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沉淀的 溶 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 ) 。 答案 1.; 2.; 3.; 4.; 5.; 6.; 7. (正确为:在滴定过程中,左手控住活塞或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8.; 9.; 10.; 11.;12. (正确为:任何溶液都遵循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 13.; 14.;15.; 16.; 17. 1 证明醋酸是弱酸的简单实验方法有哪些? 【答案提示】 ( 1) 根据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设计实验: 一是测量 0.1 m L 1醋酸溶液的 p H1 。 二是测量 0.1 m L 1醋酸溶液和 0.1 m L 1盐酸的导电性,观察灯泡亮度。 三是将 0.1 m L 1醋酸溶液和 0.1 m L 1盐酸分别与相同表面积的锌粒反应,比较反应速率。 ( 2) 根据醋酸溶液中电离平衡的移动设计实验: 一是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入醋酸铵固体,振荡溶液,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c (H) 变小,是由于加入的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醋酸溶液中存在着醋酸的电离平衡。 二是将 1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 1 000 倍,测得溶液 p 说明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醋酸是弱酸。 (1)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 , 电离程度增大 , 但 c(H )和c()减小 , c(小幅度更大;根据 c()增大 。 (2)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 1 000倍后溶液 11 10 7m L 1,则该溶液酸碱性如何? 【答案提示】 室温下,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 1 10 7m L 1,则该溶液是酸或碱溶液;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 1 10 7m L 1,则该溶液是水解呈酸性或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也可能向溶液中加入了活泼金属。 3 常温下,在 2 的盐酸和 12 的 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分别是多少? 【答案提示】 在 2 的盐酸和 12 的 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都是 1 10 12m L 1。 (1)在酸溶液中 , c(H )酸 c()水 ;在碱溶液中 , c(H )水 c()碱 。 (2)常温下 , 2的 c(H )1 10 2 1; 12的 由水电离出的 c() 1 10 2 2。 4 室温下, 5 的盐酸和 9 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 H 2 O 为弱电解质,室温下, 5 的盐酸和 9 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 2 O 过量,溶液呈碱性。 5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向该溶液中加入 水; 固体 H ; 体; 体。水解程度如何变化? 何变化? 【答案提示】 加入水时,水解程度增大, 小; 加入固体 H 时,水解程度减小, 大; 通入 解程度增大, 小; 加入 体时,水解程度增大, 小。 (1)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 升温促进盐类的水解 。 (2)配制 为了抑制 水解要将 了防止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加入少量铁屑 。 (3) 促进 会产生 2。 6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案提示】 C 2 水解平衡 ) , H 3( 电离平衡 ) 和水的电离平衡。 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 ( c ( ) c ( c ( c (H) c ( 3) 。 (1)关注酸式盐的特殊性 。 如 全电离出 H , 会抑制水的电离; 呈碱性 , 促进水的电离; 呈酸性 , 抑制水的电离 。 (2)相同温度和浓度时 , 2的水解程度 。 7 如何除去 M gC 或 ? 【答案提示】 除去 M gC 时,可直接加入 M M g( 或 M 3调节 7 8 ,然后过滤。除去 M gC 时,先加入双氧水或通入 氧化为 ,再加入 M M g( O H)2或M 3调节 最后过滤。 (1)除去 时 , 可通过水解反应将 转化为 H)3沉淀除去 。 但不能加入 (2)除去 时 , 可加入氨水调节 8,然后过滤 。 (3)除去溶液中的 时,必须先将 氧化为 ,然后再转化为 H)3沉淀除去。将 氧化为 时,首选绿色氧化剂 猜想依据 (1)命 题导向: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一种重要的平衡体系 ,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 (2)命题角度:考查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 问题设计 1 右 图表示水溶液中 c(H )和 c()的关系 , 下列判断错 误的是 ( )。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 ) c() c(H ) c() C 图中 7 解析 由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两曲线上的点均为该温度下的平衡点 , 所以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 ) c() 即 c(H ) c(), 据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 , 水的离子积增大 , 因此 c(H ) c(), 但并不是 , 当温度高于 25 , 。 (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 若某 ) 1, 如果生成 H)2沉淀 , 应调整溶液 使之大于 _ (已知 10 20)。 (3)常温下,向某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_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的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时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 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电离出的 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评判 (包括简要操作、现象和结论 ): _。 解析 ( 1) 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逐渐电离,其溶液的 化小,所以 B 为醋酸与锌反应时溶液的 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的浓度大,故醋酸消耗的锌粒多。 ( 2) 溶液中恰好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时: c ( ) ,所以有: c ( ) 1 10 18,故 c ( 1 10 9m L 1, 5 。 ( 3) 纯碱水解显碱性;加入 果溶液仍显红色可以证明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否则就是 3水解的缘故,即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答案 (1)B (2)5 (3)碱 向红色溶液中加入足量 果溶液仍显红色说明甲同学的说法正确;若红色褪去说明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1 专题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时间: 40 分钟 满分: 70 分 ) 小题限时满分练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限时 15 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仿 2012 上海高考, 5)离子方程式两边不一定满足 ( )。 A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总和相等 B原子的总数相等 C元素的种类相同 D离子的总数相等 答案 D 2 (仿 2012 上海高考,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被还原 B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被还原 C失去电子的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被氧化 D得到电子的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被氧化 答案 B 3 (仿 2013 重庆高考, 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 、 、 、 B 、 、 、 C 、 H 、 、 D 、 、 、 2 解析 种离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 能大量共存。 与 H 结合生成 4等,且 2H 3= S 能大量共存。 与 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A 4 (仿 2013 新课标 全国高考,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用铜做电极电解 2 2=电解2 4H B钠与 2= 2 C明矾溶于水产生 H)3胶体: 3= H)3 3H D向 g(: 3H)2 2= 2H)3 3 解析 用铜做电极电解 极 2e = ,阴极 2e =与 成 的 错;铝离子水解不能进行到底,中间用可逆符号,生成的是 H)3胶体,不写沉淀符号, 答案 D 5 (仿 2013 江苏高考, 3)常温下,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 K 、 、 B. 0.1 1的溶液: 、 、 、 C空气: 0.1 1 H 、 、 、 解析 子均能大量共存; B中 c() 0.1 1溶液为碱性溶液, 和 不能大量共存; 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3 答案 A 6 (仿 2013 上海高考, 18)用高铁酸钠 (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 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3= 2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3 12 e 发生转移 D 答案 D 7 (仿 2012 海南高考, 6)24 度为 1的 已知硫元素最高价为6 价 ),恰好与 2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 三级排查大提分(打包16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6003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