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16版高考化学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试题)(打包3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00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24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年高
模拟
摹拟
高考
化学
氧化
还原
反应
反映
课件
试题
打包
- 资源描述:
-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版高考化学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试题)(打包3套),年高,模拟,摹拟,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反映,课件,试题,打包
- 内容简介:
-
1 第 5 讲 氧化还原反应 A 组 2014 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选择题 1.(2015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月考 ,2)已知 是两种单质 ,X+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有氧化性 2+氧化性强 A. B. C. D. 2.(2015湖北联考 ,14)在离子浓度都为 0.1 的下列溶液中 ,加入 (或通入 )某物质后 ,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 H+ -、 S 、 S l 、 S 、 S H+、 N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 : N 、 H+ 3.(2015安徽六校联考 ,16)水热法制备直径为 1100 颗粒 Y(化合物 ),反应原理为32O2+Y+2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参加反应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5 还原剂 4.(201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 ,9)实验室可用反应 2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的氮元素被还原 又是还原产物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 .(2014福建莆田质检 ,12)已知 : 3, 2O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H+ 和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每生成 1 2,转移的电子数为 6.(2014北京西城模拟 ,5)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 2 .(2014陕西宝鸡联考 ,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24221322中 1 ) .(2014北京重点中学模拟 ,7)已知下列反应 : 6 ) 2 + 3 5 610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 中 组 2014 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 :25分钟 分值 :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30分 ) 1.(2015辽宁沈阳模拟 ,18)氮化铝 (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 ,2+3C 2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每生成 1 转移 3 3价 1 g 2.(2015山东潍坊期中 ,12)反应 、 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 222 222O+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被还原 ,在反应 中被氧化 I 、 中生成等量的 5 3.(2014福建莆田二模 ,12)已知 ,且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2 时转移 1 I 试纸变蓝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可以将 C 氧化成 3 4.(2014湖北重点中学月考 ,10)火法炼铜可以从黄铜矿 (辉铜矿 (提取 铜 ,发生如下反应 : 2 22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 ,B.1 u,理论上消耗 2.5 2 C.1 2反应生成 2 中 ,共转移电子 16 .(2014江西新建一中期中 ,11)已知 热 法制备 24 +2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是氧化剂 ,还原剂 移电子数为 2 1 氧化 ,则被 原的 .5 、非选择题 (共 20分 ) 6.(2015湖南长沙月考 ,17)(8 分 )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可利用如下反应 : (1)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2)该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如果反应中转移 0.2 子 ,则生成 。 (4)利用上述反应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所需试剂是 (填序号 )。 碘水 淀粉溶液 稀硫酸 7.(2014河南名校联考 ,27)(12分 )以硫铁矿烧渣 (含有氧化铁和少量硫化亚铁、二氧化硅等 )为原料制备聚铁 可表示为 H)n(和绿矾 (7有成本低、反应快、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制备流程如下图 : (1)流程图中溶液 溶液 ,据此写出操作 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 (2)操作 的处理存在弊端 ,该弊端是 。若固体 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622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之比为 。 (3)操作 需要加入的物质 (试剂 )是 ,目的是 。 (4)操作 是使溶液 (填“增大”或“减小” )。 (5)操作 控制温度为 7080 的目的是 。 (6)双氧水在酸性环境 (硫酸 )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可以将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则制得 H)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组 2014 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选择题 元素化合价升高 ,则 氧化产物 ;则 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 ,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 ,正确的是 ,故 项 , 化性强 ,优先与锌粉反应 ;S 比 优先与氯气反应 ;与烧碱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H+、 N ;C 项正确。 据电荷守恒有 3 222,a=4,故 直径为 1100 (化合物 )分散到水中可形成胶体 ,故 由原子守恒可知 ,Y 是四氧化三铁 ,故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每 有 3 加反应 ,即 1 2参加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是 4 是还原剂 ,故 A 项错误 ;B 项错误 ;每生成 1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 3 项错误。 子半径 :a+H+,A 不正确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可知 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处 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5价 ,5价 ,2价 ,3价 ,所以氨气中氮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每反应 2 其中作还原剂的碘化钾为 22 失去 22 那么有 1 氧化剂参加反应时 ,所得到的电子就为 11 B。 5 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 物的还原性判断。反应 ) 2+3o 为 +3 价 ,价 ,故 将 应 52+6102氧化为 B 组 2014 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反应中 ,氧化剂是氮气 ,还原剂是碳 ,故 每生成 1 故 价是 故 摩尔质量是 41 g/ 应中 碘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 ,在反应中被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所以氧化性 :2,I S ,C 错误 ;在反应中产生 1 2转移 2 在反应中产生 1 2转移 10 所以生成等量的 5, 化性 F F 能将 2,碘使淀粉变蓝色 ,A 错、 1 时转移 2 错 ;由于氧化性 2,故 , 反应中 又作还原剂 ,将方程式和相加得 2 2 1 2反应生成 2 项错误 ;反应中 ,只有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故可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求出转移电子 18 项错误。 原剂是 氧化剂是 由方程式可知 ,每生成 1 加反应的氧气为 1 移电子数为 1 4=4 氧化剂是 原剂是 3 加反应时只有 2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1 4,故 2 氧化时 ,失去电子 2 被原的 .5 正确。 二、非选择题 6. 答案 (1)1 5 3 3 3 3 (2)1 5 (3)4) 解析 (2)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5;(3)在题述反应中 ,转移 5 2的物质的量是 3 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2 则生成 4)食盐中的碘以 检验是否含有碘 ,可加入 粉溶液、稀硫酸。 7. 答案 (1)42H+ 46S (2)燃烧产物 2 1 (3)铁粉 将 原为 (4)增大 (5)促进 解 ,又不至于使 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6 (6)221)H)n(+(22O 解析 (2)固体 W 中含有 S、 灼烧时 导致环境污染。在反应3S+622其中 2 作氧化剂 ,1 作还原剂 ,所以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2 1。 (3)溶液 溶液 ,向其中加入铁粉将硫酸铁还原为硫酸亚铁 ,然后蒸发、 结晶得到绿矾。 (5)操作控制温度为7080 的目的是促进 解 ,而又不至于使 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6)双氧水在酸性环境 (硫酸 )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可以将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制得 H)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1)H)n(+(22O。 1 第 5 讲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2014山东理综 ,7,5 分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2n+ 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42 2O 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2.(2013天津理综 ,1,6 分 )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 C. 和 互为同系物 故 3.(2012广东理综 ,10,4分 )下列应用 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l H)2制备 .(2012天津 理综 ,2,6 分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均不反应 .(2012海南单科 ,6,2 分 )将 0.0 溶液中 ,恰好完全反应 ,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2014大纲全国 ,13,6分 )已知 :将 产物中 可能有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 n(a 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 的是 ( ) 反应后 =11,则溶液中 = 2 a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的范围 : a a 产物中 a .(2013福建理综 ,12,6分 )当 2析出 ,依据 浓度均为 含少量淀粉 )10.0 量 )酸性溶液 40.0 记录 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 ,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下列判断 不正确 的是 ( ) 之前与 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 10-5 0 时 ,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 示剂 3.(2014天津理综 ,9,18分 )易溶于水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5应原理 :S(s) 实验步骤 : 称取 15 g 再加入 80 取 5 g 研细的硫粉 ,用 3 加入上述溶液中。 安装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水浴加热 ,微沸 60分钟。 趁热过滤 ,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 ,冷却析出 5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 (2)仪器 ,其作用是 。 3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 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否则产品发黄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 准确称取 W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以淀粉作指示剂 ,用 反应原理为 :225)滴定至终点时 ,溶液颜色的变化 : 。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 ,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品的纯度为(设 5) 。 (7)在溶液中易被 ,常用作脱氯剂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2013浙江理综 ,26,15分 )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 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的 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 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 ,该白色沉淀可溶于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g 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产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已知 :H+ (5)甲与乙之间 (填“可能”或“不可能” )发生反应产生 断理由是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1.(2014上海单科 ,16,3分 )含有砒霜 (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 ,生成的砷化氢 (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 ( ) 4 10.(2012上海单科 ,20,4分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 ,其反应为 :22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还原剂 ,硫元素被氧化 4 .2 有 0.2 3.(2014课标 ,27,15 分 )次磷酸 (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 ,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2)g+还原为银 ,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 利用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则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 (填“正盐”或“酸式盐” ),其溶液显 (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 (3)将白磷 ( H)2溶液反应生成 a(,后者再与出白磷与 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 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 ,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 ,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 4.(2014北京理综 ,27,12分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 ,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 A,在高温下将 转化为 5 气体 。 若钢样中硫以 A 中反应 :31 +3 。 (2)将气体 如右图 ),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 用 2耗 z 消耗 1 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 : 。 (3)将气体 如下图 ),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气体 和 。 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应测量的数据是 。 5.(2013福建理综 ,24,14分 )二氧化氯 (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 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S 等杂质。某次除杂操作时 ,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 ),至沉淀不再产生后 ,再加入过量的 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 量的 S ,其原因是 已知 :1010 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 (盐酸反应生成 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 (填化学式 ),发生器中生成 。 (2)纤维素还原法制 其原理是 :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 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2+18 6 (3)自身被还原为 理含 所需 倍。 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有给出氢气燃烧对应的反应环境及生成物的状态 ,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烧热 ,同系物结构相似 ,即必须是同类物质 ,但该项所给物质一个是苯酚 ,一个是苯甲醇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 ,但 a(制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项 ,在水溶液中 ,H+S ,故 也能与氢氟酸反应 ;C 项 ,32O 2O,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据得失电子守恒解答。锌粉的物质的量为 全反应后失电子 5变为 x,则 (5 L 得 x=+2。 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7 项 ,可设溶液为 1 L,n(11 n(1 反应中 n(得电子 )=11 成 1 应生成 2 l (失电子 10 即 = , n(n(K)=n(a n( 正确。 可发生 ,当 n(a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 : a 发生反应 ) a 发生反应 ),只发生反应 ,错误。 图可知 ,A 项正确 ;图中 b、 故 a 点 v= = =10-5(由题干信息可知 ,温度高于 40 时不宜用淀粉作指示剂 ,D 项正确。 3. 答案 (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冷凝管 冷凝回流 (3)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 ,过滤 ,向滤液中加 若有白色沉淀 ,则产品中含有 4)2H+ S +5)由无色变蓝色 (6) 100% (7)42S +80H+ 解析 (1)硫粉难溶于水 ,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硫粉 ,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从而增大硫粉与 有利于反应进行。 (2)仪器 其作用是冷凝回流。 (3)2氧化生成 用 具体操作见答案。 (4)产品发黄是因为含杂质硫 ,生成硫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S +(5)终点时 ,耗完全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6)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品的纯度 = 100%= 100%。 (7)根据题给信息 ,结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得失电子守恒 ,可写出 2 的离子方程式为 42S +80H+。 4. 答案 (1) H 8 (2)H)3 +3 (3)4)232+3样后加稀 果溶液变蓝 ,说明产物中含有 之则无 5)可能 1价 ,1价 ,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 由甲加热可产生金属单质和 判断甲为氢化物 ,又因甲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溶于 的摩尔质量为 g 8 g 学中常见的摩尔质量为 28 g 物质有 又因丙为单质 ,则丙为 为 题组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题意可写出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6 2 n( 10-5 n( 2 10-5 10-5 m(6 10-5 65 g/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