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3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必修2.zip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3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2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2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1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复习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单元检测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4节 第2课时 塑料 橡胶 纤维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4节 第1课时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5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4课时 糖类和蛋白质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3课时 酯和油脂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酸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1课时 乙醇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第2课时 煤的干馏 苯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第1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复习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单元检测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3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2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1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1节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1节 第1课时 原子核 核素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复习课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单元检测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601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24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步步高 学年 高中化学 课后 作业 功课 打包 37 鲁科 必修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必修2,步步高,学年,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功课,打包,37,鲁科,必修
内容简介:
1 单元检测一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 第 卷 (选择题 共 48分 )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宏观上的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都是电中性的原子和分子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原子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分子中,显正价的是阳离子,显负价的是阴离子 2天然铊有两种稳定同位素, 203 8105 81列有关铊的同位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105 81 105 81105 81 1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为4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 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 B 族到 B 族 10 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5已知: 钾比 水轻; 钾的熔点低; 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钾与水反应后 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四点性质中 的 ( ) A B C D 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热稳定性: 原子半径: S O 酸性: 还原性: F A B C D 7有三种元素分别为 X、 ,其质 子数均在 1 18之间,已知 2 层只有一个电子, 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Z 元素原子的 元素原子的 L 层上的电子数少 2,则这几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 A B C D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 /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 3、 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X、 9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 B C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D由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酸性强可推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 10在短周期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 ) A 9种 B 10种 C 12种 D 13种 11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 16 种,对这 16种非金属元素的 相关判断: 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4; 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 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其中不正确的有 (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1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丙 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 丁 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 乙 13甲、乙、丙为 2、 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 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 3 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14 W、 X、 Y、 知 W、 Y、 子的最外层共有 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 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W、 Y、 种是强酸 B 周期第 A 族 C W、 Y、 种是非金属 D W、 X、 15元素 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 X、 X 与 具有相同的核外 电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中 B原子半径 XY,离子半径 X C同族元素中 D同周期元素中 16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 101.3 ) 如下表所示: a) r r b) 2 (c) I 2S d) 2 e) 应表中内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a、 b、 B系列 物质均有氧化性;系列 物质对应水溶液均是强酸 C系列 中各化合物 的稳定性顺序为 2Sd)上表中物质 HF(c)和 于氢键的影响,其分子特别稳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2分 ) 4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6小题,共 52 分 ) 17 (8 分 )W、 X、 Y、 W、 Y、 (1)W、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2)可形成化合物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3)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比较 Y、 _(用分子式表示 )。 (5)W、 X、 Y、 _。 18 (8 分 )根据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_、 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_(填元素符号,下同 );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_; (4)原子半径最大的 是 (稀有气体除外 )_; (5)推测 _(填化学式 )。 19 (12分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 将钠、钾、镁、铝各 1 预测实验结果: 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 _与盐酸反应产 生的气体最多。 (2)向 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 非金属性比 S 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 _,干燥管 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则 , 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_(填现象 ),即可 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_溶液吸收尾气。 5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在 中溶液 _(填现象 ),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 有挥发性,可进入 在两装置间添加 装有 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20 (6分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 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 、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 (2) 、 、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 (3) 、 、 、 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 (4)由表中 、 两种元素的原子按 11 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 可使用的催化剂为 (填序号 )_。 A B C D 1 (12分 )在原子序数为 1 20号的元素中,将形成的相应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 _; (3)硬度最大的单质是 _; (4)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 _; (5)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_; (6)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_; (7)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_; (8)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_; (9)气态氢化物含氢量最高的是 _; (10)常温下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氧化物是 _。 22 (6分 )某元素的同位素 的氯化物 入 1 1的 0 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 位素中有 20个中子,求: (1)的值。 (2) 6 (3)把 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第 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C 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该类物质也不显电性, 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不能制造出新原子;属于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阴、阳离子,如 2 B 203 81 205 81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 205 8105 812 43。 3 D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A 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 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 还原性依次增强, B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但 误;元素周期律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4 A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离子由于有电子的得失,当失去电子时,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 等, A 选项错;元素周期表中从 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仅有 2 个电子,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 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5 D 钾与水反应时,钾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小于水;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发出爆鸣声,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且钾的熔点较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呈碱性。 6 C 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得电子能力越弱。可知 正确, 不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r( r(S);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 r(S) r(O), 正确。 7 A 、 是磷元素, 层有 6个电子,该元素是氧,再分析各选项中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 Y 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 6、 5、 5、 5,而磷无 6价。 8 D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题给数据, X、 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 XY, A 错;根据 Z、 合价不同,且 W 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 O, Z 是 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 此判断可知 g, l,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 种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 7 越小, 9 D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无关, 10 D 稀有气体归属为非金属元素,短周期内共有 H、 B、 C、 N、 O、 F、 、 S、 3种非金属元素,故选 D。 11 D 16种元素中 H、 子数分别为 1和 4, 错误;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错误;常温下水为液态, 错误; 错误。 12 C 从左至右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减小的,故 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 周期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 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越来越多,故 13 B 2、 3周期中,同主族元素相差的电子数为 8,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根据题意,由 “ 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 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 ” 可知,乙为O;又 “ 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且甲、乙、丙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可知甲为 C,丙为 14 C 由 “W 、 Y、 生成盐和水 ” 可知, W、 Y、 Z 三种元素中肯定有 “W 、 X、 Y、 Z 为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 Y、 Z 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 11个电子 ” ,故 W、 X、 Y、 Z 只能依次为 15 B 元素 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可知它们为短周期元素,由 “X 、 Y 在同一周期, X 与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 ,可推知: 元素周期律可知 A、 C、 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即:离子半径 X S,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S。 (5)对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粒子半径越小,所以 , 。但由于 、 离子有 3 个电子层, 、 离子有 2个电子层,所以 。 18 (1)5 2)3)C (4)5)9 (1)钾 铝 铝 (2) =S 2 (3)锥形瓶 倒吸 (4)变蓝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 析 (4) 本实验利用 后让氯气与淀粉 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非金属性强弱。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碱液吸收。 (5)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气体存在,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 应先用饱和 20 (1)lO (2)223)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4)A 解析 本题以周期表为题材,考查原子半径比较、酸性强弱、电子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盐类水解等知识。 (1) 位于同一周期,且 排在 的前面,原子半径大,而 在上一周期,比 、 少一个电子层,故半径最小。 (2) 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 位于同一周期,且 在后,非金属性强,对应的酸性强。 (3)四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和氯,离子键显然必须是钠盐,极性共价键则应有两种非金属 元素组成。 (4)液态 21 (1)K (2)3)金刚石 (4)5)6)7)8)H (9)10)2 (1)40 20 (2)第 4 周期第 A 族 (3)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气体生成; 2=H)2 解析 根据 的相对原子质量,即质量数 A。 2=X( 2A 71)g 2 11 g 1 1 9 A 71 g 得: A 40,质子数 Z A N 40 20 20, 1 本章复习课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小题 )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和副族元素组成的是 (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2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新型纳米材料氮化镓 2 A、 B、 C、 D、 原子序数为 5个连续的自然数 )的顺序排列如下: A B C D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7时, 2价 B A(OH) B(OH)C D 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4以下说法中,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 ) A改变核外电子数可使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 B改变核内中子数可使 不同的同位素相互转化 C改变核内质子数可使不同的元素相互转化 D改变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使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5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 2D 无色、有毒、不如 6 A 、 、 C 、 4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 B 2 A C C A B 2 A C D 2 C A 4 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 4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 ) A B C D 7对四种元素 G、 L、 M、 金属 试验 G L M R 3 和冷水反应 无反应 慢慢反应 未试验 未试验 和 2 1盐酸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溶解并放出气体 无反应 无反应 和 的水溶液反应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根据表中 所给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正确的是 ( ) A L、 G、 R、 M B G、 L、 M、 R C L、 G、 M、 R D L、 R、 G、 M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小题 ) 8. 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 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 10个电子的分子是 _,阴离子是 _。 (2)由 4个原子组成的具有 10个电子的分子是 _,阳离子是 _ 。 (3)由 3个原子组成的具有 10个电子的 分子是 _。 (4)由 5个原子组成的具有 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_。 9现有 A、 B、 C、 D 4种元素,前 3种元素的离子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 布。 2B,0.2 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 准状况 )。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 A、 B、 C、 A: _, B: _, C: _, D: _。 (2)写出 所形成的化合物与 所形成的化合物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10 X、 Y、 Z、 W 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 1、 4、 5、 7,核电荷数按照 Y、 Z、 X、 知 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 2, W、 X 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 8。 (1)写出各元素的名称: X: _, Y: _, Z: _, W: _。 (2)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 _, Y: _, Z: _, W: _。 (3) 写出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4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_, _, _, _。 11 a、 b、 c、 d、 e 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 a与 b、 b与 a与 数之比为 23 , ;常见化合物 生成 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1)_。 (2)a、 b、 c 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 (用分子式表示 )_; ,则 Z 的化学式为 _, d、 物的电子式为 _。 (3)一定量的 好与 0.8 收集到 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 _。 本章复习课 课后作业 1 C A、 D 两项中的元素都是主族元素,其中氮和砷都在 A 族,镓在 A 族,不合题意; 都是副族元素,也不正确; 在 在 合题意。 2 A A 项,若 E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7 时, 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 6 价,则 2 价; A(OH)B(OH)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 D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序数比 D 大 1 的 E 可能为原子得电子能力比 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 的关系可有这样的例子: 6S, 8 3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 A、 B 项正确; C 项,由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 ,故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正确; 比之下 4 D 核外电子数改变不能改变元素的种类。 5 C 对于不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以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为参照,然后利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在比较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强弱的时候,如果用酸性或碱性强弱来比较,都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来比较。 6 B 设四种离子所含电子数为 n,则 A、 B、 C、 n 1、 n 2、n 1、 n 2,即原子序数分别为 n 1、 n 2、 n 1、 n 2;然后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得出结论。 7 C 由与冷水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 L G;由与盐酸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 G M, 5 G R;由和 溶液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 M R。综上分析,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L G M R。 8 (1)H (2)3O (3)4) 9 (1)氟 氧 钠 氢 (2)=2 2(或 22=4 4 解析 题给信息中 A、 B、 明 A、 B、 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或第 3 周期的金属元素; B 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明 B 一定是氧元素; 明 A 很活泼且只能得电子,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 C 与酸反应能产生 明 周期,再由 0.2 可产生 0.1 2,说明此元素显 1价,即为钠元素; 明为氢元素。 10 (1)钠 碳 氮 氯 (2)第 3周期 A 族 第 2周期 A 族 第 2周期 A 族 第 3周期 A 族 (3)2=24)21 (1)S (2) (3)0.3 0.1 析 (1)由 d 为 c 为 O; a 与 e 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23 则意味着 a、 e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2、 3 或 4、 6,例如 a、 e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2、 3,由于 个, b与 以 a、 、 6,即 c、 由于 a、 b、 c、 d、 以 ,而 b、 ,所以, ,又由于个电子,且与 以 (2)根据 C、 N、 O 的非金属性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其氢化物稳定性为 2O; 应的生成物为 (3) 应生成 物中还剩余 产物中只 有 它与 0.8 盐酸反应产生 0.4 气体,而实际产生 体,说明产物中有剩余的 据反应 24=42和 =2 物质的量为 x, 物质的量为 y,则有 6 2x 2y 0.8 y x 0.3 y 0.1 1 第 1 节 原子结构 第 1 课时 原子核 核素 一、原子核 1原子 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 _,带 _个单位的 _电荷 。 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 _, _电荷。 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带 _个单位的 _电荷。核外电子数,尤其是 _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质子和中子依靠一种特殊的力 _结合在一起。 核电荷数 _ _。 2质量数 (1)_称为质量数。 质量数 (A) _。 说明 质量数是原子的质量数,不是元素的质量数。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原子, 每种原子都有自 己的质量数。 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相等。 (2)符号 含义:符号 表 1 个质量数为 A、质子数为 Z 的 _。 二、核素 1元素 是具有相同 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_。 2核素 是具有一定数目 _和一定数目 _的一种原子。决定核素种类的因素是 _、 _。 (1)核素与原子的关系: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 (2)核素与元素的关系:多数元素具有多种核素,少数元素只有 1 种核素。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各种天然核素 _与其 _的代数 和。 3同位素 2 是同一元素的 _核素之间的互称。 决定同位素的因素是 _相同, _不同。 (1)同位素的种类 同位素 (2)同位素的性质 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化学性质几乎 _,物理性质 有所不同。 同一元素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组成是 _的。 (3)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 作为放射源:用于 _。 进行同位素示踪: _等。 4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不同的 _, 这些 _之间互称 _; 核电荷数相 同的不同核素,虽然它们的 _不同,但仍属 _元素; 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 的不同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 知识点 1 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氡 (222 86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 A 86 B 136 C 50 D 222 2 R 元素的质量数为 A, 的核外电子数为 x,则 n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 (A x n) B (A x n) x n) D. x n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10B 和 11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B 与 11B 的质 量之比为 ( ) A 14 B 522 C 101 D 11 知识点 2 核素、同位素 4 2010 年以来我国严格抑制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3 不满和恐慌。下列有关稀土资源 144625062 ) A. 144625062B. 144625062C. 144625062D. 1446250622 21H、 31H、 H 、 ) A氢的 5 种同位素 B 5 种氢元素 C氢的 5 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 5 种不同粒子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13C 和 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 和 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 14C 和 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 7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练基础落实 1下列微粒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核外电子数 2决定核素种类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3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2 B 14N 14C C 16O 17O D金刚 石 石墨 4. 136C 磁共振 )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136 ) A核外有 13 个电子,其中 6 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 6 个质子,核外有 7 个电子 C质量数是 13,原子序数是 6,核内有 7 个质子 D质量数是 13,原子序数是 6,核内有 7 个中子 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4 A 37 39K 具有相同的中子 数 B第 114 号元素的一种核素 298114X 与 20782C 与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 与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6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 4019M、 4020N、 4018X、 4019Q 、 4020、 4017Z ,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 为 ( )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7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为 “ 四中子 ” , 也有人称之为 “ 零号元素 ” 。下列有关 “ 四中子 ” 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 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8已知 X 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 离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 X 元素的微 粒的核内中子数为 m,核外电子数为 y,则该同位素的符号是 ( ) m y n y n X m n y n X 练方法技巧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技巧 9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6329 6529知铜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6329原子个数百分数是 ( ) A 75% B 25% C 50% D 45% 10自然界中氯化钠是由 2311 3517 3717构成的。 11.7 g 氯化钠中,含 3717质量为 ( ) A 1.5 g B g C g D g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练综合拓展 11按要求填空: (1)子的中子数: N _。 (2)阳离子的中子数: 共有 x 个电子,则 N _。 (3)阴离子的中子数: 共有 x 个 电子,则 N _。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 12N _。 (5)原子核内有 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 m,则 n g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 5 12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放射性的氡 (22286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回答: (1)该原子的质量数是 _,质子数是 _,中子数是 _。 (2)请将以下 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全。 (3)请根据 原子结构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 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 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 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你选择 _选项,理由是 _。 (4)研究发现,镭能衰变为 22286称 22286能衰变为 22086将 22086称为钍射气;锕能衰变为 21986将 219 86为锕射气。 222862208621986_(填字母序号 )。 A同种元素 B同位素 C同种核素 D同种原子 课时作业答案解析 第 1 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 1 节 原子结构 第 1 课时 原子核 核素 基础落实 一、 1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1 1 正 1 不带 1 负 最外层 核力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1)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质子数 (Z)中子数 (N) (2)原子 二、 1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2质子 中子 质子数 中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百分组成乘积 3不同 质子数 中子数 6 (1)稳定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 (2) 完全相同 不变 (3)金属制品探究、食品保鲜和肿瘤治疗等 用于疾病的诊断 4 核素 核素 同位素 中子数 同一 对点训练 1 C 该核素中子数 222 86 136,质子数 为 86,二者之差为 136 86 50。 2 C 核外电子数为 x,则 R 原子有 x n 个电子,核内有 x n 个质子, A (x n) A x n 个中子, n 的物质的量为 WA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x n 3 B 10B 与 11B 的原子数之比为 (11 (10) 1 4,则 10B 与 11B 的质量之比为 (110) (411) 5 22。 4 A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 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 144625062B 错; 144625062C 错;14462 15062中子数不同, D 错。 5 D 6 D 6 7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 课后作业 1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 D 核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3 C 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其研究对象是原子,而 A、 D 项中的物质为单质; B 项中两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 C 项中两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4 D 13 6C 表示的是质量数为 13、质子数为 6 的碳原子,根据质量数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计算出中子数为 7,故 D 项正确。 5 C 37 39K 具有的中子数都是 20, A 正确; 298114X 与 2078214 82 32,即相差一个电子层,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有相同的电子数, B 正确;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但质子数不同, C 错误; 与 的电子数都是 18, 质子数都是 16,D 正确。 6 B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 (单核离子 )属于同种元素; 4019M 与 4019Q 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4020N 和 4020质子数也相同,属同种元素。 7 C 该粒子无质子,故在周期表中不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8 C 的化合价为 n,其离子符号为 ,其核外电子数为 y,则其质子数为 y n;其中子数为 m,则其质量数为 m n y,则 X 的原子符号为 m y n y n X。 7 9 A 解法:方法一:代数法。 设 6329原子个数百分数为 x,则 6529原子个数百分数为 (1 x)。根据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 63 x 65(1 x) 63.5 x 75%。 方法二:十字交叉法。 因为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是介于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之间,且是根据一定质量分数求和所得,所以可以根据十字交叉法求解。根据题意有 则两种同位素 63 65原子 个数比为 31 ,所以 63原子个数百分数为 34100% 75%,选 A。 方法三:估算法。 假设 63 65原子个数百分数各为 50%,则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 64,而已知 64,所以 63原子个数百分数应大于 50%,只有 A 选项符合题意。 点拨:以上三种方法中,以第二种方法相对简洁,更容易理解,且最稳妥。需提醒的是同位素原子的个数百分数不是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而是物质的量的分数。第三种方法最为快速,但不容易想到,且受选项 限制,若题中给出选项 60%,则仍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10 D 11 (1)A Z (2)A x n (3)A x n (4)22 (5)nm(m x 2) 解析 本题考查构成粒子的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中性原子中 N A Z;在分子中,其中子数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中中子数之和, 12中子数为 6 82 22;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与所带电荷数之差,则 的质子数为 x n,故其中子数为 A (x n);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与所带电荷数之和,则 的 质子数为 x n,故其中子数为 A(x n) A x n, 所含电子数为质子数和所带电荷数之和,即为 m x 2,则 n g 有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 nm(m x 2)。 8 12 (1)222 86 136 (2) (3)D 子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氡气很稳定 (4)析 (1)由 2228622,质子数为 86,则其中子数为 222 86 136。(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之和等于核内的质子数,再结合各电子层电子排布规律可确定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已达到该电子层的稳定结构,故其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4) 222862208621986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故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1 第 2 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_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_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_及_、能量由低到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2通常把能量最 _、离核最 _的电子层叫做第一 层;能量稍 _、离核稍 _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共有 7个电子层。 3科学研究表明: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_个 (n 代表电子层数 ),而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 _个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_个 )。 4原子核外排布的电子层符号由里向外可表示为 _、 _、 _、 N、 O、 P、 Q。 5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 (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 _的电子层,然后由 _向 _,依次排布在能量_的电子层,即排满了 _层才排 _层,排满了 _层才排 _层。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 _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_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_个 )。 (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_个 (K 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 _个。 )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 _;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 _相等。 请写出 、 的结构示意图: : _: _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元素性质与原子的 _电子排布密切相关。 1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 _,结构 _,性质 _。 2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_,较易 _。 3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_,较易 _,形成 8电子稳定结构。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 _有关。 1稀有气体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 常见化合价为 _。 2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其最高正价为 _(。 3非金属元素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其最低负价为 _(H 为 m 2)。 知识点 1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和运动区域 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像卫星一样有确定的轨道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对于同一原子的下列各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 ( ) A B C D 知识点 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3在第 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 (n 1)层相同, 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 (n 1)层最多能多容纳 10 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 ) A B C D 4有 A、 层比 层少 3个电子, 层电子 数恰好为 层电子数的 2倍。则 A、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知识点 3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3 5某元素的原子 层电子数多 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 ) A 3 B 4 C 5 D 6 知识点 4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6有两种气态单质 n,已知 2.4 g .1 g 分子数 之比为 23 。又知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 层电子数是 K 层的 3倍,试推断: (1)A、 _、 _; (2)_。 7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金 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 K、 、 元素的单质及 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 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练基础落实 1核电荷数分别是 16 和 4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 4倍的是 ( )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电子总数 A B C D 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 ) A 8 B 14 C 20 D 17 3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 A某原子的 B某原子 层上电子数的 4倍 C某离子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4 5 层比 层少 3个电子, 比 核外电子总数多 5,则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 B D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2个电子,该元素 ( ) A一定是氦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练方法技巧 判断原子结构示意图技巧 7下列三种微粒可以归为一类,请选择一项可以归入此类的结构示意图 ( ) A. B. C. D. 8在下列所表示的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有 A、 B、 C、 D、 们的核电荷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6011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