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导师_第1页
上海海事大学导师_第2页
上海海事大学导师_第3页
上海海事大学导师_第4页
上海海事大学导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物流工程学院学位点介绍 目前学院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并设“电气工程”博士后 流动站;设有 5 个硕士专业,分别为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 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近年来已完 成国家 863 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 划项目等重大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省部 级奖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及交通部等重大课题、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到 7000 多万。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上述研究型实验室与合作基地为研究生科 研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平台与技术支持。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 2000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开始招生。本 学科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博士生导师 3 人、教 授 4 人。本学科以船舶控制工程、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物流系统优化、船舶 仿真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下设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应用、 控制工程、机器视觉与系统仿真、控制理论与应用三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智 能控制、智能优化理论、故障诊断、容错控制、先进控制算法、系统仿真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等。学科拥有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轮机 自动化、船舶多模式自动化电站等实验室。 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交通部、上海市、以及企业的多项科研项目,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 项和教学成果奖 1 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 会议发表论文 100 多篇,数十篇论文被 SCI、EI、ISTP 收录。本学科具备独立 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 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 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不仅要求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研究,而且还要适应 于实验室研究及工程实际的软件环境和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有设计及动手能力。 5、电气工程 本学科于 1987 年获“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01 年更名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011 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设有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 “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一直是上 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经过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第 3、4 期的 10 年建设,为该学科进入更高的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又进入上海 市教委第 5 期重点学科建设。现拥有教授 5 名,副教授 6 名。下设可再生能源 与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及装置、电磁测量与电能质量控制技 术、船舶电气控制技术与系统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研究 以港航运输设备的传动控制为主线,电力电子技术以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为主线, 电磁测量与电磁兼容应用于船舶静电防护和电源质量控制的研究特色。本专业 还与法国南特大学、西布尼坦尼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和硕 士生,也接收国外研究生学习和实习。 本学科要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 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 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物流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瞄准新目标,发扬“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精神,承载使命,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 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努力把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做好。 四、导师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部物流工程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硕士生导师人 数众多。其中教授 26 人,副教授 40 人,多位导师正参与国家建设项目,在国 内机械、电子、船舶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具体名单如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汤天浩、李海量、谢卫、刘以建、薛士龙、沈雄、郑宗亚、 许晓彦、王步来、黄允千、谭新元、钱平 、吴卫民、 韩金刚、王天真、郭燚、陈意惠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王锡淮、鲍敏中、叶银忠、徐善林、施伟锋、肖健梅、俞 宏生、贺俊吉、范红、彭建学、张艳、李翠玲、阎敏 辉、张培、赵怀林、沈希忠、马向华 其中为外聘硕士生导师。 黄允千 男,1945 年生,上海海事大学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学科教授。主讲电路 、 模拟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 、 新型能源电力推进等课程。 主要科研 成果: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袋式除尘器模糊自适应清灰控制系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研究项目“船舶机舱仿真系统的 MMI 技术及实现 “1998 年通过市教委及交通部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宓为建 男,1956 年出生,浙江海宁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主要从事大型物流设备诊断 与安全运行控制、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企业 ERP 等领域的研究。 其中大型港口机械的安全运行控制问题的研究成果,获交通 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从事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 型港口机械结构安全控制中的数据挖掘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基 于网络的港口集装箱生产组织与控制系统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施伟锋 男,1963 年出生,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长 期从事电力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等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 向有:控制理论与船舶控制工程,船舶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 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 错控制,船舶电站模拟器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期刊常务理事。发 表论文。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 SCI、EI 核心库检索近 20 篇。教学中讲授博士生、 硕士生与本科生的多门课程,如:“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DSP 原理与 应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 控制仿真与虚拟仪表”、“轮机自动化”、“主机遥控”、“自动化仪表与系 统”等。指导学生获首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二等奖,获“上汽教育杯”上 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赛实践奖。 汤天浩 1955 年生。分别于 1982 年和 1987 年在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 业和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8 年在上 海大学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学位。2005 年受国家教育 部委派到法国进行高级研究,在法期间,先后在 Ecole Centrale de Nantes(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和 Ecole Polytechnique de Nantes(南特 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和研究。 现为上海海事大学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所长、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能交通 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 师,担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电气分委会主席、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站长,负责电气与控 制类研究生学位点工作。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和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特邀教授,上海大学 兼职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 ; 2001 至 2005 年担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航运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f Marine Systems of IFAC) ;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 委员、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变频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电源学会理事长;中 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装置专业委员会委员、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技 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学会上海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 市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电源技术专业委会主任。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 制,船舶与航运自动化。 主要学术成果为:已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8 项,作为项目第 2 负责人完成省 部级科研项目 6 项,研究成果均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主要研究成果: (1)主持完成的燃料电池电力推进试验船的研发工作填补了国内在新能源船舶研究方面的 空白,具有开拓意义,为未来中国新能源在船舶中的应用和“全电船”的研究引领新的方 向, “天翔一号”燃料电池试验船在 2005 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出。 (2)主持与策划了与法国 Schneider 公司合作研发船舶电站 PMS 系统,开创了与国外大公 司产、学、研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船舶控制核心产品的新尝试。 (3)承担并完成了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项目:临港新城新能源综合发电系统研究,所 研制的新能源综合发电系统并网装置参加了 2008 年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并被市科委选 送作为上海的科技成果在 2009 年 4 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博览会” ,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该展览。 1997 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1999 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1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 等奖,2004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20 多篇,其中有 50 余篇是在国际学术会议或刊物上发表, 已有 30 多篇论文被 EI 或 ISTP 收录;主编和出版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机原理及拖动 基础 ,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本科系列教材电机与拖动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类“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很受读者欢迎。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与国际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主要专家学者保 持着良好的学术联系,并组织和筹备召开了“First Franco-Chinese Workshop on computing tools to increase navigation security”和 MITS 2009 等国际学术会议;与中国电源学会主办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续教育引导工程项目” 的 2010 年重点项目:“高端前沿继续教育 活动”:可再生能源电源技术高级研修班,首次在国内在国家支持下开展可再生能源培训 工作。已指导 10 余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王步来 博士,1966 年生,江苏淮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电气自动化系教授、高级工程师。 1988.7-2002.10 江苏清江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设计科长。主要研 发项目有 Y2-63-355 三相异步电动机(1999 年通过省级鉴定,年销售 2000 万 元以上) 、YVF80-315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2001 年通过省级鉴定,每年为 该公司新增 200 万元以上销售) 、Y355-500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年销售 1000 万元以上) 、Y180-280 电机的优化设计(累计为公司节约 1000 多万元) 、 CMG200-315 出口澳大利亚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1994 年以来,每年出口创汇在 100 万美元左右)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组织了无刷直流电机和通用变 频器等项目的研发。研发的新产品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其中 Y2-63-355 获 得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申请者于 2000 年被评为淮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并被 授予淮安市革新能手称号。 2003.1- 上海海事大学 承担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及交流电机分析与设计 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负责和参加了多项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主 要有上海市科委项目“多模式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仿真” 研究、横向课题“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和上海市教委“舰船电力推进用双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研制”等。发表论文 20 多篇,其中 EI 检索论文 8 篇;获 授权专利近 20 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 (ZL03210628.9)获上海市第 19 届优秀发明选拔赛三等奖,发明专利“一种低 谐波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 (ZL200410053929.7) ,获上海市第 21 届优秀发明选 拔赛二等奖。获上海市 2009 年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第 1 完成人)和 2009 年 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 1 项(第 5 完成人) 。曾于 2007.9-2008.3 受电机及控 制领域著名专家 Lipo 教授邀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电机控制的合作访问 研究,受聘为电机与工程学报特约审稿专家。 王天真 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和法国海军学院研究所) 。主要研 究方向为: 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主要应用在航运 信息处理,复杂系统故障诊断,海上新能源系统的环境监测等。已发表论文16 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项。 吴卫民 男,1974 年生,博士,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2001年上海大学电气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毕业,2005年浙江 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相关研究与教学 工作。曾在美国CPES 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 于归一化非线性载波调制的高效逆变技术机理研究”,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 “启明星”人才计划项目 “基于准软开关技术的非对称整流AC/DC电源机理研 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 “三相高效光伏逆变器及弱电网动态 MPPT技术研究”,主要参加项目:2006上海科委“登山计划”项目:“临港新 城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研究”。曾获2007年 “上海海事大学科技突出贡 献奖”,上海海事大学第五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8年获上海海事大学罗煌枫 博士奖,2009年获上海市2009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资助,2010年获得上海 海事大学第八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整流电源装置 、 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 限制反向恢复电流的变流器。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 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11篇被EI或SCI收录,1篇被CPCI-S收录。 王锡淮 男,1961 年生,现为上海海事大学电气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海事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系统优化、系统仿真、交通控制工 程等方面的研究。 肖健梅 女,1962 年生,1988 年获大连海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为上海 海事大学电气自动化系教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粗糙集理论、物 流系统优化、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方面的研究。主讲“自动控 制原理”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轮机自动化” 、 “控制系统仿真与 CAD”、 “微机原理及应用”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船舶自动化” 等多门课程,主持和参加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薛士龙 男,1964 年出生,博士,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 电气及自动化分会会委员,物流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系主任。长期从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 方向有:船舶电气自动化,港口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自动化 装置。 许晓彦 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现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 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船舶电网电能质量参数测量与电能质量评估,电网 有源滤波技术,船级社规范中关于电源质量的规定。曾负责“船舶电网电能质 量的监测与评估”和“船舶电网中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滤波技术”等科研 项目。 谢卫 男,1965 年生,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现任物流工程学院电气 自动化系副主任、电力传动及控制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 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装置的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船舶 电力推进系统等。先后主讲“电机学”、“控制电机”、“电机 瞬变过程”、“电机优化理论”、“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船舶电力系统测控技术”等本科生专业课程,以及 “现代电力电子与传动控制”、“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与传动系统仿真” 等研究生学位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