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课程论文_第1页
世界文学课程论文_第2页
世界文学课程论文_第3页
世界文学课程论文_第4页
世界文学课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文学课程论文 安娜的悲剧 读安娜卡列尼娜 姓名: 郑旭良 学号:20111646 班级:11 级汉 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安娜悲剧 摘要:在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卡 列尼娜被称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是什么 让她获得如此高的殊荣?是书中所描绘的她和渥伦斯基剪不断理还 乱的感情,亦或是她和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那悲剧式的婚姻,还 是她那敢爱敢恨的性格?或许都有,但是在笔者看来,使她形象丰 满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她的悲剧性。而本文便将以安娜的悲剧 为中心,对造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进行浅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的悲剧 在刚开始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总没有会想到列 夫托尔斯泰老先生写的会是一部关于婚外情的小说。总没有想到 过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安娜卡列尼娜还敢于接受这不被世俗所 认同的感情。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是那样的悲剧收场。而随着文本阅 读的增加,也便愈发能察觉到安娜的悲剧所在,总结起来,大或因 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当时社会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复苏。而女性意识的复 苏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波伏娃的理论, “每个主体都要十 分明确地通过开拓或设计去扮演自己的角色,而这种开拓和设计被 视为一种超越方式。他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别的自由,才能够取得自 由每个打算为自己生存辩护的人,都会认为他的生存含有一种 不明确的需求,即超越自我、参与自己所选择的设计的需求” 。 1换 句话说就是追求全面发展是每个个体自身内在的要求。妇女同样也 有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最初可能表现在情感方面,而后则是 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和文化上的。安娜身上就体现了这种女性意识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的复苏。在安娜还不谙世事时,出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考虑, 便由姑妈作主嫁给了身居高位的卡列宁。当然,这并不是安娜自主 决定的,在这场她所获得的一桩当时令人艳羡的婚姻中,安娜是受 众,并不是婚姻的决定者。这也是安娜后来会背叛婚姻的一个原因。 但是这场婚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卡列宁的身居高位让安娜躲在丈 夫的羽翼下生活了八年,历尽上流社会贵妇人的荣光。但是,这个 官僚家庭生活枯燥乏味,使得她只不过是装点门庭的美丽饰品,可 有可无,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直到后来她遇到握伦斯基,渥伦斯 基对她的疯狂追求使得安娜对爱情产生了幻想,而那种被重视的感 觉更是压倒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 “要自己来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 2,尽管她极力压抑,但仍然拧不过自己内心蕴藏的强大生命力,因 为这时的安娜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八年的上 流社会贵妇生涯使她品仓尽了一切物质上的享受,而当物质得到充 分满足后,精神上的追求,也即是对缺失的情感上的向往使她已经 压抑不住自己。当她的女性意识开始复苏,她的悲剧也就由此开始 了。因为她从没有想过,随着接受渥伦斯基的情感,便会引起其他 连锁性问题的发生。当起身开始奋力追逐精神上的享受的时候,当 奋力的抓住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情感的时候,那些曾经拥有的物质上 的政治上的保障便随之开始流失了。当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决定和 渥伦斯基一同去国外旅行的时候,她和渥伦斯基的婚外情便彻底曝 光了。她这是完全站在了追寻曾经缺失的情感的角度上,而这样的 选择,也便代表了她在无意中放弃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追求。 第二点,则是由于旧时俄国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压迫。从十九世 纪七十年代初俄国教会的规定来看,当时俄国的结婚与离婚并不是 以爱与不爱为依据。因为当时的俄国教会认为结婚是上帝意志的表 现,神圣不可侵犯。结婚的女性一直到死都自始至终属于自己的丈 2(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周扬译.安娜卡列尼娜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夫,即便是丈夫同意和她离婚,但实际上条件十分苛刻,必须是一 方下落不明或一方生理上有缺陷,等于是不准离婚。并且即便是满 足了这样苛刻的条件,成功离婚了。在离婚以后只要丈夫还活着, 她就不可能有完全合法的婚姻,她仍然处在比旧中国时代的“活人 妻”更悲惨的地位。因为,在旧中国“活人妻”虽属于“不祥之物” , 却还是可以再嫁的,而按照俄国教会的规定,安娜是不能再婚的。 只要卡列宁不同意离婚,她就不可能和握伦斯基结婚,就没有合法 的身份。离婚以后,只要卡列宁还活着,她的婚姻仍然是不完全合 法的。就连她与握伦斯基生的小女儿也是属于卡列宁的。腐朽透顶 的俄罗斯贵族社会在神圣的婚姻的外表下容忍男子耽逆于一切情欲, 也容许妇女苟且偷情,却绝不给妇女她应享受的自由、平等的权利。 对于一个生性诚实的己婚妇女来说,即使她由于正当理由爱上另一 个男人,如果她希望公开自己的恋情,合理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幸 福的话,那也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卡列宁认为他与安娜的婚姻 “是由上帝结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安娜争取离婚,要与握伦 斯基过名正言顺的婚姻生活就变成了泡影。这使她处于被当时社会 所蔑视的情妇地位。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完全违背了当时社会所谓 的宗教道德规范。 第三点,则是来自于安娜卡列尼娜所选则爱情对象渥伦斯基。 因为首先从社会地位上看,渥伦斯基虽然是一个年轻的俄国贵族, 但是他所拥有的势力和实力并不足以在那样一个腐朽的社会中维护 住自己和安娜那可怜的的爱情。他和亚历山大卡列宁的社会地位 差距过于巨大,这使得他在整个爱情中除了一再的对安娜施压,要 求对方和卡列宁离婚外没有任何办法。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所有的 压力转移到了安娜卡列宁娜一个人身上。其次,书中的渥伦斯基 这个人物在性格上具有优柔寡断和软弱等特点。 “凡是遇到需要巨大 的决心和高尚的冒险精神,他便胆怯心虚,他便软弱无力地退 缩。 ”3这正是他的真实写照。渥伦斯基在那场决定自身幸福和 命运的爱情冲突中,他没有勇气摆脱旧世界的羁绊,更没有勇气反 抗周围的环境,他在人生战场上只是一个缺乏胆量的懦夫,他只能 够一次又一次的将整个社会所给与的压力丢给安娜,要么干脆与世 隔绝,甚至拒绝安娜与外界接触。他在整场冲突关键时刻退缩了, 让安娜一个人孤军奋战,面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和同样强大的男权世 界,渥伦斯基不属于那种能够一直走自己独立道路的人,他不能在 习惯的生活概念之外找到自己生活的内容,更不可能帮助安娜实现 她的追求,带给她一种崭新的生活。 当然,导致安娜悲剧的原因还有很多,但相对起来,最主要的, 在笔者看来,也便是这三个。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导致了安娜的悲剧, 导致了一位美丽的俄国妇女最终在火车的隆隆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 命。安娜是悲剧的,因为她在错误的年代遇到了错误的人,倘若她 所存在的时空是在现代,倘若她所遇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能够张开臂 弯呵护住她的男人,一个真正能够为了他而与整个社会为敌的男人, 倘若安娜能够一抑制住自己对爱情的向往,能够安安分分的做自己 的省长夫人,或许只要任意满足一点,她也就不会那么的悲剧了。 当然,如果,始终只能是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