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江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2010 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 2011 年 02 月 10 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212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2010 年 1 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 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 号),决定用 3 年时间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这是 我国又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新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精神和在省水利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我市水利普查工作 在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积极组织动员,广泛宣传,全市水利普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市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基本情况 1、组织保障 (1)成立水利普查领导机构。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0】4 号)要求,九江市于 2010 年 6 月 21 日成立了九江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 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魏宏彬任组长。各县(市、区)也全部成立了水利普查领导 小组,组长均由各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组建水利普查工作机构。市水利局于 2010 年 9 月 20 日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 水利局副局长熊诞宁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科、站、室主要负责人及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市水利设计院有关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专项普查组、专家咨询组,为九江 市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全市其他各县(市、区)组建了水利普查办公室,落实 了主任、副主任、专职副主任,为县级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落实专职工作人员。按照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行动,在各下属单位抽调 5 名专职人员进行了集中办公,办公室设在水利局 5 楼 510。全市其他各县(市、区)也全部 抽调了专职人员进行了集中办公。形成了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为九江市水利普 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 2、经费保障 按照国家明确的水利普查年度目标任务及省普查办的要求,为确保我市水利普查工作顺利进 展,市普查办积极行动:市水利普查办及时转发国务院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 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指南,并要求各县(市、区)参照江西省全国第一 次水利普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指南,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取费标准,抓紧编制当地水 利普查工作经费预算,并向当地政府报告,加大部门协调力度。截止目前普查经费已落实的 有:九江市 50 万元;修水县 50 万元;永修县 30.1 万元;德安县 20 万元;共青城市 18 万元; 瑞昌市 16 万;星子县 10 万元;庐山区 10 万元;庐山管理局 5 万元;县财政已编制经费预 算报政府待批的有:彭泽县 219 万元;湖口县 131.63 万元;武宁县 70 万元;都昌县 49.6 万 元;九江县 77 万元;1 月底可以全部落实到位。 3、措施保障 (1)制定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各县(市、区)的水利普查,优质、高效 的完成全市水利普查任务,市普查办按省普查办的指示,要求各县(市、区)积极行动起来, 确实组织专业技术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加强各地水利普 查的技术保障。 (2)建立制度监管机制。为了使水利普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普查办相应制定了普查办 职责、会议制度、工作纪律、审查制度、考核机制、县级培训制度等相关制度,以确保水利 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3)建立督察考评机制。为了有效的促进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市水利普查办公室建立了 水利普查督察考评机制,市普查办对各县(市、区)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将进行不定期的督 导,协调解决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农建工作三次督察都把水利普查作为重要内容,并把 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县(市、区)农建工作排名的内容之一。市水利局将水利普查 工作纳入 2010 年度各县(市、区)水利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作为评先争优的一项重要 指标。 (4)加大宣传力度。为了进一步营造全市水利普查宣传氛围,提高全民参与水利普查意识。 市普查办要求各县市区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按照省普查办统一宣传口号,切实加大宣传力 度,以更大程度的取得民众的支持。 二、全市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1、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由市水利设计院和市水 利科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联合起草,编制了九江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并经市 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全市各地水利普查机构,按照省、市实施方案要 求,各地积极组织,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可操作性的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截至目 前。全市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工作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055 号)和省普 办要求,我市采取各种办法积极调动乡镇社会力量参与,采取了在各乡镇选聘普查指导员, 在村和居委会选聘普查员的方式。其他地区的普查人员基本来自水利行业内的机关、水利站、 管理所、水务公司、供水站等。据统计,全市已经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共计 2568 人, 普查员主要以各镇(街道)水利站人员为主,辅以镇(街道)、村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主 要来自县水利部门。并于 2010 年 12 中旬完成审核上报工作,人员名单已全部编制造册存档。 3、普查员培训工作 1)省级培训参训情况:按时制定并上报了省级培训参训计划,并于 2010 年 12 月底全部完 成省级培训工作,参加省级培训班共计 248 人次,参训人员专业对口,参训人数符合要求, 均达到了培训效果;参训人员名单已全部编制造册存档。 2)县级培训情况:按照国普办水利普查进度要求,各县(市、区)普查办紧急行动,根据 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迅速开班。截止 1 月底,参加县级水利普查培训的人次达 2180 人。其中,德安县分别于 2010 年 12 月 22 日和 2011 年 1 月 14 日组织召开了县级普查指导 员和普查员的培训,参训人数共计 240 人;修水县于 2011 年 1 月 5 日-6 日组织开展了第一 阶段乡镇水利普查指导员培训班,36 个乡镇共有指导员 530 人参加综合培训;都昌县于 2010 年 12 月 29 日组织召开了县级指导员的培训,参训人数 82 人;瑞昌市于 2011 年 1 月 13、15、17 日组织召开了县级培训,参训人数达 368 人;彭泽县于 2011 年 1 月 15 日组织召 开了第一期县级培训,参训人数达 257 人;湖口县于 2011 年 1 月 15-16 日组织召开了第一期 县级培训,参训人数达 206 人;庐山区于 2011 年 19-20 开班,参训人数为 130 人;武宁县于 2011 年 1 月 15 日开班,参训人数为 90 人;永修县于 2011 年 1 月 14 日组织召开指导员的培 训,参训人数为 57 人;庐山管理局于 2011 年 1 月 20 日组织召开第一期培训,参训人数为 40 人;星子县于 2011 年 1 月 12 日开班,参训人数为 90 人;县级培训任务在 2010 年 1 月底 按计划全部完成。 4、台账建设工作 按照省普办统一部署,我市于 2010 年 12 月底进入台账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了万亩以 上灌区的河湖取水口和年取水量 15 万 m3 及以上非农业用途的河湖取水口预清查登记和社会 经济用水台账登记工作。 5、水利普查宣传工作 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先后于 2010 年 11 月 14 日和 2011 年元月 7 日两次召开会议,就全市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次强调了水利 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加速推进了全市水利普查工作的进展。为了能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 作广泛开展、深入民心,全市上下纷纷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各 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用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宣传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德安县在省、 市水利普查机构投稿两篇,在省、市水利普查网站等媒体上发表稿件 2 篇;同时,县电视台 分别播放了 2010 年 12 月 14 日召开的德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2010 年 12 月 22 日德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一期培训班开班新闻,并悬挂了“热烈祝贺德安县第一次全 国水利普查培训班胜利开班”等宣传横幅;修水县通过标语、传单、报道等方式进行了水利 普查宣传;瑞昌市组织全市出租车利用电子屏进行水利普查宣传,另外还在五个主要交叉路 口制作了醒目的宣传牌;武宁县还专门开设了水利普查专题宣传栏,进行水利普查专题报道; 湖口县则采用宣传车的方式进行流动宣传;都昌县则在村镇、乡社、居委会等地挂横幅,立 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形成多样的各种宣传方式,为九江市水利普查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 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 年 1 月 18-19 日长江委普查办对我市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了我市水利普 查工作,并提出了如实施方案不够具体、普查资料的书写不够规范、台账建设不够完善 等意见。我局普查办于 1 月 30 日向省普查办报告了调研组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同时对各县 (市、区)进行水利普查工作情况通报,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好上级对水利普查工作的指导要求,切实把水利普查当 成一件重事要事来抓,确保水利普查工作如期完成。 2、落实工作大纲的编制,进一步明确水利普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具体任务、时间节点 和质量控制。 3、按省厅普查办的时点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一是抓紧完成河湖取水和经济社会用水的台账建设工作。按照省普办要求,尽快完成台账建 立和上报工作。 二是抓紧确定除台账外其他社会经济用水对象。 三是抓紧收集和整理水利普查全面清查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四是抓紧完成基础名录的审核和上报工作。 4、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电视、报刊、标语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全民参 与水利普查意识,使得水利普查“利国利民” 的主题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夏邑试点县工作总结 2010-08-24 4 月份以来,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在国家和省市普查办的具体指导 下,在全县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 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周密 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水利普查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 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下步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夏邑县经济社会概况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平原区,处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北、西南分 别与安徽砀山、亳州接壤。全县总面积 1481 平方公里,辖 8 镇 16 乡,730 个 行政村,14 个居委会,2701 个村民组。2009 年全县总人口 114.83 万人,其中 常住人口 102.55 万人,城镇化率 32.4%,农村人口占 67.6%,是一个典型的农 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 151.95 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105.92 万亩,是全国 粮食核心主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是全省 24 个农业生产重 点县之一。2005 年至 2009 年,夏邑县连续 5 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9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91.32 万吨,国内生产总值 105.25 亿元,第一产 业增加值 36.1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800 元,是省级贫困县。 夏邑县属淮河流域,县境内有沱河、王引河、浍河三大水系,有流域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 14 条,30-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沟 17 条,10-3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沟 34 条,全县有 8 座中型拦河闸,3 处提灌泵站,机电供水 井 19316 眼,其中农田灌溉机电井 19132 眼,是全国典型的井灌区农业大县, 2009 年仅农业灌溉用水达 4958.77 万立方米。 夏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762.4mm,降 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汛期(6-9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497.2 毫米,占全 年降水量的 65.6%,多年平均蒸发量 1172.8mm,干旱指数 1.5,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为 3.41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 1.69 亿立方米, 夏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教 育家孔子的祖籍所在地,是著名军事家彭雪枫将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2008 年被命名为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魅力中小城市“、“中国食用菌之乡 “、“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铸件出口基地“,2009 年被授予“中国长寿之 乡“。 近年来,随着各级对水利建设投入的逐年加大,夏邑县农村饮水安全、抗 旱除涝应急工程、沟渠治理、农村道路桥涵建设,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各 项水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7 年、2008 年连续两年夺得商丘市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奖杯。 二、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领导,及时组建普查组织。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县成立了由副县长李启峰任组长,政府办、 宣传部、水利局、统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乡镇乡镇长、发改委、 财政局等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领导组,领导 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负责水利普查 日常工作。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 任组长专抓水利普查工作,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县政府下发 了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扎实搞好第一次水利 普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促进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普查办设立综合协调组、技术调查组、 数据处理组、培训宣传组、质量控制组 5 个工作组,分别由水利局中层领导担 任组长。同时为加强水利普查技术指导的快捷性和针对性,县普查办成立了 4 个专业指导组,分别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组、经 济社会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组、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与水土保持普查组、河 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与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组,组长由县水利局赴北京参加 培训业务骨干担任。各个工作组有任务,有职责、有计划,达到了既分工明确, 又协作配合的目的。 2、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普查方案。 为使普查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普查办组织全体办公室人员和普查 指导员用 1 周的时间,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表格内容和填表说明,深刻领 会精神实质和各种表间关系。多次召开各个普查方面的专题研究会,集思广益, 全面收集全县经济社会、水利工程、用水大户等基本情况,认真研究普查指标 界定、典型用水户选取、用水计量方式、台帐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问题。根据国 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 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 明确了水利普查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并详细制定了宣传培训、 清查底册编制、清查表发放和收集汇总、普查数据上报、质量控制等工作细则 以及 6 个普查方面和 2 个专项调查的工作日程明白纸。 3、营造氛围,深入做好宣传发动。 为提高全县各级对水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水利普查 工作,我县把宣传作为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 多渠道、多角度地深入宣传:一是县领导电视讲话。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组组 长、副县长李启峰在县电视台作专题讲话,同时,对县水利普查动员会上县领 导的讲话进行录音录像,黄金时段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两周。二 是层层召开动员会。先后召开县水利普查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协 调会、各乡镇主抓水利普查工作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和普查办负责同志参加的 全县水利普查启动会、全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的水利普查动员暨培训会。 乡镇多次召开乡干部和村组负责人参加的调查员动员会。三是在电视上全天播 放水利普查宣传滚动字幕,深入宣传水利普查的意义、方式和工作时段。四是 悬挂宣传条幅和刷写墙标。在县城和各乡镇的主要街道和逢集、会村庄悬挂宣 传条幅,每个村至少悬挂 1 幅宣传条幅,至少刷写 1 处墙标。五是利用“行风热 线“电台广播,向全县宣传水利普查广泛争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解答各级干群提 出的有关水利普查的问题。六是印发宣传手册和宣传单。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制 作水利普查宣传册 5000 余份,宣传单 30000 余份,发放到全县各个村组、各个 社区和用水大户。通过宣传,全县各级对水利普查的意义、方式和程序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为水利普查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4、层层把关,严格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工 作决定普查工作成败,为此,县普查领导组制订了详细的选聘标准,严格程序, 层层把关,把每个乡镇作为一个普查分区。全县共划分为 24 个普查分区。根据 各乡镇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工作难度,每个乡镇组建 1-3 名普查指导员和 10 至 20 人不等的普查员队伍。全县共选聘普查员 298 名,普查指导员 77 名,全 县 730 个村和 14 个居委会,每个村选聘 2-3 名调查员,约 1500 多人。 普查指导员全部从县水利局选聘,所选人员熟悉水利基本情况和用水状况,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较高的水利业务知识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普 查员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大学生村官和多次参加人口普查、经济普查 经验丰富的村会计为主。据统计,普查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90%以上。 5、科学组织,全力抓好动员培训。县政府先后 3 次召开由各乡镇和县直相 关单位参加的启动会、动员会和协调会,副县长李启峰每次都亲自参加并作重 要讲话,提高了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对水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全县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培训会上,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谭 兴华、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建军、副县长李启峰等领导亲临会场并作重要讲话,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确保培训的效果,县普查办从北京参训人员中选拔口头表达能力强、业 务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授课,分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及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与行业能力建 设普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与水土保持普查 4 个专题进行了为期 6 天的培训。 培训前,授课人员认真制作课件,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县普查办还认真 准备了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夏邑县行政村和居委会行政代码、各种表 格及填写说明等资料,学习材料人手一册。为严肃培训班纪律,保证参训人员 的出勤率,印制了学员证,给每位学员固定了座位,实行对号入座。并且要求 每个乡镇安排一名领导带队,培训期间,完全脱离乡镇工作,全程参与培训。 培训中,授课人员把枯燥的文字定义转化为实际操作性强的统计方法、填 表方法,参与培训人员注意力非常集中,会场纪律保持较好,收到了较好的培 训效果,几百人的学习培训自始至终,参训人员全神贯注听课,会后表现出意 犹未尽,有些同志在培训结束后仍向老师请教。最后通过测试,全体参训人员 顺利通过考试领取了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二)深入抓好水利清查普查工作 1、认真组织清查登记。在清查底册编制工作中,县普查办参考第二次全国 经济普查成果和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统计部门有关资料整理出初步清查对象, 然后根据工商、税务部门资料对清查对象进行增减,按照清查分区编制各类清 查对象的基础名录,作为清查工作的基础。 在划分清查分区时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河流、堤防等线状 清查对象,以县为单元,不再划分清查分区,由县水利局组织人员清查填表。 二是对于水闸、泵站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部门掌握的点状水利工程的清 查由县水利部负责清查;三是对于取水口、入河排污口按河流流域水系划分清 查分区,按水利部下发的工作底图中河流边界划分清查分区。四是农村供水工 程、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机电供水井等点状清 查对象,以乡镇为清查分区,以行政村为清查单元,由乡镇组织逐村清查。五 是对于灌区清查,结合 1996 年我县的平原井灌工程标准,按每眼井控制 50 亩 耕地,以行政村为清查小区,以村为单位填报。我县唯一的中型灌区(金张灌 区)覆盖 8 个乡镇,我们划分为 8 个清查分区,由县水利局负责组织清查、核 实和填表上报。 为做好清查工作,县普查办两次召开由各乡镇分管水利普查工作的副职和 普查指导员参加的清查阶段工作会议,按照清查分区部署具体工作,由县普查 办业务骨干对清查中的注意事项和填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所提问题进 行一一解答,并印发了清查阶段工作任务及普查表填报说明。 为确保清查进度和质量,县普查办派出水利局 5 名班子成员,组成 5 个督 查组,实行一天一督导,一天一记录,对进度快的清查分区,县普查工作领导 组,进行通报表扬;对进度慢的通报批评,并实行警告制、帮扶制,确保不拖 整体工作的后腿。同时抽取部分清查区域,结合清查工作底图,采取内业分析 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复核清查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及时抓好台帐建立。清查底册编制完成后,普查办及时安排部署台帐建 立工作。按照工业企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初步选出 规模以上的企业和规模以下的典型企业。所有规模以上清查对象逐一建立台帐, 规模以下按照国家普查办要求选择个数,工业企业每个大类不少于 3 个,建筑 业和第三产业每个门类不少于 5 个,分别由企业建立 2010 年 5 月份、6 月份用 水台帐。 城镇和乡村生活用水典型户的选取,严格按照选取标准,结合用水户居住 地点、住房类型、生活方式、用水器具等由乡镇推荐,然后由县普查办审核把 关,不附合选取标准的及时进行更换,保证了典型户的代表性。 对于灌区取用水台帐建立,我们按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分别建立。规模以 上的金张灌区,我们对灌区范围内的 96 个行政村,分别发放用水台帐表,由行 政村安排人员负责统计填报,月底由乡镇普查员统一进行统计上报(灌区是井 灌和河灌相结合的灌区,对井灌和河灌用水情况分别统计)。规模以下的农田 灌区和林果灌区,我们按灌溉面积的大小分别选取 3 个典型灌区建立 2010 年 5 月份和 6 月份用水台帐。对于数量较少的渔塘灌区和我县没有的牧草灌区我们 没有建立用水台帐。 为确保用水台帐的准确性,对于典型用水户的用水计量,县普查办创新方 式方法,重新设计了台帐过度表格,具体到天。同时为没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 统一配备了印有刻度线的专用计量水桶,要求每天用水桶计量用水量,月底由 普查员进行汇总填表。对于灌区用水台帐用耗油法、耗电法等计算。 3、严格审查清查数据。清查质量是清查的生命,直接影响到水利普查结果 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清查工作中,我们采取全程质量控制、全员质 量控制、建立责任制等多种方式加强质量管理。在全程质量控制中,我们从方 案设计、宣传培训、清查表填报、审核、录入、汇总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质量 控制。一是普查办根据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已有信息资料编制清查对象 基础名录,与上级提供的基础名录进行对比分析,增加遗漏对象,删除重复, 形成县级清查基础名录;二是审查清查是否合理,清查分区界限是否清晰;三 是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与基础名录进行对比,重点校对与 基础名录不同的清查对象和清查分区边界附近的清查对象。四是清查期间,县 普查办派出得力人员对各乡镇分区的清查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抽查。清 查表上报后,由普查办负责人对各乡镇分区上报的清查表进行审查。 4、抓好了清查数据录入。为确保按时完成输入任务,县普查办及时购置 10 台电脑、2 台打印机、2 台扫描仪等设备,抽调 20 余名熟练电脑操作人员, 并进行了软件使用岗前培训。同时对信息录入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分成 10 个 工作组,把录入任务落实到人,所有录入人员集体办公,在水利局职工食堂免 费就餐。并采取倒排日期,加班加点等方法,赶时间,赶进度,做到人停机不 停。为提高数据录入质量,采取两人一机的录入方法,在录入的同时进行校核。 还采取了机器审核、对象关系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发现数据逻辑错 误、名录重名、对象关系不一致等问题时,及时进行核实和更正。 5、严格组织水利普查清查阶段县级验收。为检验水利清查和普查成果的科 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水利普查工作的顺 利开展,县普查领导组制定了夏邑县水利普查清查验收工作方案,6 月 26 日至 27 日,县普查办抽调 20 余名水利普查业务骨干组成 5 个验收小组,每个 小组分别由水利局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对全县各个清查分区进行了严格的抽查 验收。验收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各乡镇领导重视、 宣传发动、学习培训、质量抽查、材料归档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百分制“打 分,领导重视方面占 15 分,宣传发动方面占 15 分,培训学习方面占 10 分,质 量抽查方面占 50 分,材料归档占 10 分,总分 98 分以上为优秀,95 分以上为 合格,91 分以上为基本合格,90 分以下为不合格。验收的重点是质量抽查情况, 占 50 分,各个清查分区逐个验收,每个分区的抽取数量不低于本区域范围内清 查对象的 10%。原则上,每个乡镇抽查 34 个行政村或居委会为验收对象,对 被抽中的普查小区内的所有清查对象逐个调查核对。主要是分析清查成果,检 查清查对象名称、编码、管理单位名称是否正确,重点核对清查成果与清查底 册不一致的清查对象,核查是否有重报、漏报和错报情况。通过验收评分,24 个乡镇清查分区全部通过验收,98 分以上的有 9 个乡镇,95 分以上的有 15 个 乡镇。其中:各个清查项漏查清查对象数、重复清查对象数、清查对象代码漏 报错报数、清查对象重报漏报率、清查对象代码漏报错报率均为零,全部达到 优秀标准。根据积分多少,评出一等奖乡镇一名,奖现金 1000 元;二等奖乡镇 二名,各奖现金 500 元;三等奖乡镇三名,各奖现金 300 元。 7 月 10 日,省市普查办专家组对我县水利普查清查阶段工作采取听取汇报、 查看资料、抽查验收等方式进行了全面验收,一致认为,我县清查阶段工作领 导重视、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创新性强,清查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国家要求, 顺利通过验收。 6、及时组织普查登记动员培训和清查工作“回头看。清查工作完成后,6 月 27 日,在县水利局会议室召开全县水利普查登记动员会。会上,县水利普查 工作领导组副组长、普查办主任、水利局局长陈少杰对前段水利普查工作进行 全面总结,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普查登记阶段工作、清查 工作“回头看“及清查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普查 指导员,按照责任分工,该补签名的补签名,该登记联系方式的进行登记,对 涂划严重的清查表,重新进行填表。普查办业务骨干对各种普查表格对照填表 说明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并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7、严格普查登记,确保普查质量。我们对普查数据实行严格的五级审核制 度,即填表单位内部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办会审、和质 量抽查审核,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普查表首先由填表人自检,然后由管理单 位部门负责人对填报的普查表进行内部审核,审核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逻 辑性,确保真实有效。单位负责人对普查数据负责,对普查表进行整体审核, 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由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审核,最后交普查办审核。普查 表上报后,县普查办组织有关专项组,对重点普查数据进行会审,如取水口、 机电取水井、用水户的取用水量,入河废污水排放量、灌区灌溉面积等,分析 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同时组织人员对上报的普查表进行抽查审核,从 各项基础数据的来源、依据、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逻辑关系、数据的有效 性、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审核,提出书面审核意见,普查对象根据普查机构会 审的审核意见,予以解释或更改并重新填报。县级普查机构对普查表的审核、 更改都作有记录,并将原始表、更正表和审核记录一并存档。 8、认真组织了普查数据录入。县普查办完善了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录入 工作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对普查数据录入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分成 10 个工作组,把录入任务落实到人,采用清查表的录入方式,我们每天早 8 点 上班,晚 10 点下班。为加快录入速度,电脑技术人员把“按键精灵“小软件应用 到普查表录入过程中,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为确保数据录入质量和按期 完成任务,所有录入人员集体办公,采取两人一机的录入方法,在录入的同时 进行校核,同时,按照国家要求采用抽查复录比对方式,进行录入质量控制, 采用了机器审核、对象关系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当发现数据逻辑错 误、名录重名、对象关系不一致等问题时,及时进行了核实和更正。经过将近 10 天的紧张工作,普查表录入全面完成。数据录入后,进行计算机审核操作,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对于计算机审核出的提示信息及时查明原因,如为填表 错误,明确专人进一步核实,更正普查表,重新录入。校正情况都及时作好记 录和经手人签名;对于普查对象对核实的情况拒绝更正,普查机构要将核定的 普查表,并与填报单位填报的普查表一同录入上报,并作出了说明。 9、认真做好了 GPS 定位和气象数据收集。县普查办抽调车辆,派 4 位专业 人员,由张鑫副局长带队,用 3 天的时间,采用手持式 GPS 卫星定位仪器对全 县河流、湖泊、堤防、水闸、泵站等 70 余处水利工程,进行定位和记录,然后 在 1:50000 的地图上逐一进行标注。对于水土保持情况,我县没有调查单元, 只进行了气象数据的收集,我们抽调 4 名人员利用 2 天的时间对本县 2005 年以 来的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并填写气象数据登记表。 10、做好了台帐表的收集和录入。对收集的台帐表,实行普查员审核、普 查指导员审核和普查办负责人审核三级审核制度,对用水量超出国家规定范围 的用水户,进行进一步落实和核查,查出原因。对审核后的用水户资料整理成 册,进行录入,录入时仍实行二人一机录入,边录入,边审核,确保了录入质 量。 11、认真做好了普查阶段县级验收。7 月 22 日至 23 日,县普查办组织 6 个验收小组,对全县各个清查分区进行了严格的抽查验收。验收组采取听取汇 报、查看资料、抽查核查等方式,对县普查办专业组填报的普查表和各乡镇分 区的普查表进行了全面验收。每个验收组的普查表抽取数量不低于本普查分区 普查对象总数的 5%。对于普查对象相对较少的县普查办专业组填报的普查表, 全部验收;对于机电井、灌区和民用井群、工业企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等数 量较多的普查对象,每个乡镇分区抽查 2-3 个行政村或居委会,被抽中的单位 内的普查对象全部验收,重点检查普查表是否有逻辑错误,普查表填报项目是 否齐全等。检查抽查对象各项普查指标电子版的录入信息,与原始普查表的各 项指标进行比对,核查普查对象原始普查表指标数据的录入质量。计算数据质 量相关指标,包括指标错报率、漏报率、漏录率、录入差错率等。 验收中,我们采取综合工作“百分制“和质量抽验一项否决制相结合的办法, 在“百分制“评分中,其中清查工作回头看占 5 分,培训学习方面占 5 分,普查 表填报上报质量控制方面占 20 分,台帐表上报质量控制方面占 10 分,普查表 质量抽查方面占 60 分。总分 95 分以上为优秀,90 分以上为合格,90 分以下为 不合格。质量抽查验收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验收档次,对不合格的分区 重新普查翻工。我们把质量抽查部分作为验收的重点,凡质量抽查抽查方面单 项评分达不到 60 分的普查分区不得评为先进乡镇,并重新进行普查登记。 通过验收评分,24 个乡镇清查分区全部通过验收,并全部达到 95 分以上。 其中:质量抽查中普查对象错报率、漏报率、漏录率、录入差错率各个均达到 技术控制比率以内,全部达到优秀标准。根据各乡镇得分多少,评出一等奖乡 镇一名,奖现金 1000 元;二等奖乡镇二名,各奖现金 500 元;三等奖乡镇三名, 各奖现金 300 元。 (三)认真做好了普查成果汇总和协调平衡 普查数据数据录入后,县普查办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各类普查表数据的汇 总和协调平衡分析,分析数据的合理性,并对各个普查专业的同类数据进行比 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是做好了与已有成果分析协调与平衡。如工业企 业、第三产业调查表中取水量成果与所掌握的用水单位的用水量和工程的取水 能力比较分析。生活用水量与供水人口的协调,农业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协调 等。二是做好了各项普查内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如“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在普查内容上有交叉和关联。县普查办组织各个专项组共 同研讨和对比,做好各项普查在同一内容上的一致性,不同普查表之间普查数 据的协调性,以及普查成果的合理性分析和平衡协调。三是做好了与有关行业 成果的协调与平衡。本次普查除水利行业外,涉及到其他行业,如入河湖废污 水排放量的普查涉及到环保部门、城建部门等,取水量普查涉及到用水单位或 用水行业等。为此,在普查成果汇总中,我们及时做好了与相关行业和部门的 沟通,发现行业之间的普查成果相互矛盾,成果不一致的认真分析结果产生的 原因。 (四)做好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 为做好水利普查资料的的保密工作,我们设立了水利普查资料档案室,购 买了档案资料柜,档案资料存放整齐规范,不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翻阅普 查资料。目前,清查表、台帐表、普查表、分析汇总表等全部整理归档。 三、主要普查数据成果 (一)河湖基本情况 由省普查办负责普查,县普查办协助普查,共普查 50km2 以上河流 17 条, 常年水面面积 1km2 以上湖泊 1 个(天龙湖),常年水面面积 1.09 平方公里。 (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1 水闸工程:共普查水闸 46 座,其中,流量 5m3/s 以上水闸 29 座,过闸 总流量 2221.8m3/s,流量在 15m3/s 水闸 17 座,过闸总流量为 52.8m3/s。 2、泵站工程:规模以上(大于或等于 50kw)泵站 3 座,装机总功率 180kw。 3、堤防工程:规模以上堤防工程 10 条,堤防形式均为土堤,总长度 3137.44km. 4、农村饮水工程:规模以上(200m3/d 及以上)工程 15 处,其中联村 14 处,单村 1 处,管网总长度 1761.58km,配套功率 417.5kw,规模以下饮水工程 6 处,年供水总量 10.98 万 m3。农村饮水工程覆盖区,分散式供水工程及自备 井 2043 处,供水人口 0.641 万人。 (三)经济社会用水 1、通过 50 户典型调查,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人均日用水量 42.8 升/天。 2009 年城镇常住人口 33.23 万人,推算出,2009 年城镇人口生活用水量 519.12 万立方米。 2、通过 50 户典型调查,乡村居民生活用水人均用水量 38.2 升/天。2009 年乡村常住人口 69.32 万人,推算出,2009 的乡村人口生活用水量 966.53 万 立方米, 3、2009 年全县实际灌溉面积 86.07 万亩,灌溉用水 4958.77 万立方米。 其中农田灌溉面积 85.53 万亩,灌溉用水 4762.94 万立方米,林果灌溉面积 0.74 万亩,灌溉用水量 195.83 万立方米。 4、2009 年全县共有大牲畜 14.42 万头,小牲畜 802.38 万头,大牲畜用水 量 263.17 万立方米,小牲畜用水量 1578.63 万立方米,合计为 1841.8 万立方 米。 5、全县共调查公共供水企业 7 家,用水人口 7.58 万人,供水量 212.7 万 立方米。其中,城镇供水企业 5 家,用水人口 3.68 万人,用水量 125.38 万立 方米,乡村规模以上供水企业 2 家,用水人口 3.9 万人,用水量 87.32 万立方 米。 6、全县共调查工业企业 151 家。2009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 75.77 亿元,工 业毛用水量 583.39 万立方米,净用水量 574.16 万立方米。万元工业总产值毛 用水量 7.7 立方米,万元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 7.57 立方米。 7、全县共调查第三产业 95 家,全县 2009 年第三产业用水量 289.97 万立 方米,从业人员人均用水量 193 升/天。 8、建筑业用水调查,共调查典型建筑业 5 家,计算出用水量为 1.1 立方米 /平方米。全县 2009 年竣工建筑面积 56.66 万平方米,建筑业用水量 62.83 万 立方米。 9、生态环境用水调查,全县城镇绿化面积 3.4 万亩,环卫面积 338 万平方 米,河湖补水面积为零,全县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合计为 125.17 万立方米。 (四)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 1、流域面积 100km2 以上的河道 14 条,河段总长度 300.21 公里,大于等 于 20 年小于等于 50 年一遇的为 150 公里,已治理长度 212.13 公里,已达标堤 防长度 28.2 公里。 2、全县共普查河湖取水口 3 个,2009 年取水量为 52.56 万立方米,灌溉 面积为 0.08 万亩。 3、全县共有排污口 14 处,其中,规模以上的 2 处,全年总排污量 508.08 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 20 万立方米,生活污水 3.49 万立方米,混合污水 484.59 万立方米。 (五)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全县共有水利行政机关 1 个(夏邑县水利局),水利事业单位 37 个,其中 系统内单位 13 个,均为夏邑县水利局二级机构,其余 24 个为乡镇行使水利职 能的农业服务中心。 (六)灌区专项 共普查以村为单位井灌区 632 个,总灌溉面积 96.21 万亩,县级管理中型灌 区 1 个(金张灌区),灌溉面积 9.8 万亩。全县总灌溉面积 106.01 万亩。 (七)地下取水井专项 夏邑县所在地水资源三级区为蚌洪区间北岸,地貌类型为平原区,无矿泉 水井、地热水井。 1、全县机电供水井总数 19316 眼。其中浅层地下水取水井 19287 眼,2009 年全县实际灌溉面积 88.20 万亩;深层承圧水取水井 29 眼。 2、全县民用井群井数 251526 眼,供水人口 103.59 万人,2009 年取水量 2658.65 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 70.3 升/天。 (八)水土保持情况 我县没有清查单元,只进行 2005 年以来的气象数据收集。水土保持措施普 查表,已按要求填表上报。 四、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是搞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的前提。 在普查工作过程中,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完善的组织是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的 前提。水利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 如果没有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水利普查工作就难以得到正常有序地开展。县政 府李启峰副县长等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组领导多次专程来到县普查办和部分乡 镇看望和慰问普查人员,帮助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基层普查 人员极大的鼓舞,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障。县水利 普查办分成五个工作组、设四个专业组,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并指定专人, 全面负责水利普查各方面工作,同时各乡镇也都成立了水利普查组织,从而在 组织机构上为普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为保证工作责任明确,运转高效,县、 乡普查办都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有 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忙中出乱、乱中出错的现象,使整个普查过程做到“全局一盘 棋,分工不分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协同作战,井然有序,工作到位。 县水利局作为水利普查的主要承办单位,局党组对水利普查工作高度重视, 从资金和后勤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硬件设施上,为提高普查办公室的技 术装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速印机、数码相机、 GPS 等各种先进设备,设立了专用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值班室,购置了 档案柜、办公桌等。在软件设施上,在办公环境和制度建设上,为县普查办公 室和各乡镇普查办公室制作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为所有参训人员和下 乡人员发放误餐补助、下乡补助和车费补助。据不完全统计,止目前,水利普 查已花费各项资金 65 余万元。 (二)政府参与,真抓实干,是这次普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 这次水利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对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基 础信息的一次全面收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一部门所能完成的, 必须依靠政府行为来开展工作。以政府行为开展水利普查工作,能够表现出巨 大的影响力、广泛的号召力和明显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是其他任何部门都替代 不了的。我县的政府行为,突出的表现在“强化“二字上,具体体现在:一是把 县、乡两级政府领导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通知“精神上来,思想认识上到位; 二是成立权威的水利普查机构,突出普查的政府行为;三是以政府的名义召开 会议,下发文件,安排部署水利普查工作;四是政府协调各部门解决水利普查 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实行政府分管领导检查督导机制,经常过问水 利普查,并创造有利条件,才能确保水利普查顺利高效运转。 (三)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是水利普查取得全面成果的重要保证。 加强水利普查实施的组织协调是确保水利普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我县 在强化部门组织协调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水利普查领导组成员内部分工明 确、职责清晰;二是实行统一领导,上下行动一致;三是把水利普查牵涉的部 门纳入领导组成员,引起单位的高度重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四是相关部门 确定专人负责,协调有关事宜;五是及时召开“碰头会“,沟通信息,紧张有序 地搞好水利普查工作。县级普查机构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部门间形成了各负 其责、各出其力、齐抓共管和竭力做好水利普查的局面。我县宣传、财政、统 计、林业、气象等部门能够主动参与,做到密切配合。 (四)落实责任,层层审核,是水利普查数据取得高质量的重要措施。 普查质量是水利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必须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全过程。为此, 我们把质量监控工作作为本次水利普查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贯穿于本 次水利普查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工作过程,始终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 并当作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观念,真正建立健全一套 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建立健全各阶段质量考核制度, 确保“优质、高效、圆满“地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我县在水利普查试点的各个阶段,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三高“ 工作要求,制定科学运行机制,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获取高质量的水利普 查数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清查摸底和普查登记阶段,我们实施各种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五级审核制度“,坚持质量抽查验收标准,严把清查对象和普查 对象登记质量关,基本消除了原生性差错,确保了普查工作质量。在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电与磁》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护理老人考试题目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荆州中学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定向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检察官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项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望奎四中初三考试卷子及答案
- 安全生产与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知识试卷含答案
- 七匹狼质量体系数字化升级-洞察与解读
- 工程伦理-核工程的伦理问题
- 压矿资源调查报告
- 化工部交工资料表格全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普通用卷
- 通勤班车技术服务方案
- 防范医疗纠纷法律课件-图文(精)
- 公司葡萄图模板
- 2023安徽省成人高考《英语》(高升专)真题库及答案(单选题型)
-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GB/T 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
- 注塑行业ISO9001体系品质检验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