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恶性肿瘤_第1页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_第2页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_第3页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 【摘要】 现代医学对于恶性肿瘤,除了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三大治疗手段外,其他高 新技术价格高。昂且弊端颇多 通过众多医家学者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所做的大量 试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总。结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恶性肿瘤 治法 宗鉴 现代医学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存在明显缺陷,正如李氏等 1所述,过多顾及“瘤体” ,常规 治疗形式主。义严重,缺乏治疗的针对性等。而中医非常注重整体观念,又极重视预防。 且中药品种十分丰富,其现代研究广泛深入、作用机理日益明确,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模式 日渐成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肿瘤防治中逐渐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可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不足 2。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文献,不揣愚陋,对中 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大法作一次系统梳理。 1 扶正培本法 此为治疗恶性肿瘤之根本大法。致癌因素及肿瘤患者自身病理变化很复杂, 但正气虚乃恶性肿瘤形成和发展之根本条件。因此, “养正积自除” 。丁氏 3 用扶持正气、 固本培元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方一为 参芪扶正注射液,具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之功。临床治疗中除用于肺癌、胃癌辅助治 疗外,还广泛用作肝癌、肠癌、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支持治剂,及肾癌、前列腺癌术后 的免疫治疗中,协同免疫增强药物作用。方二乃复方阿胶浆,可补气活血化瘀,健脾助消 化,减小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纠正癌性贫血,提高机体免疫,有效辅助化疗方三 是贞芪扶正颗粒,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晚期癌症引起 的虚损,也、 。 可配合手术 放化疗,促进正常功能恢复。 傅氏 4 采用扶正固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方用平、陈汤加减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治疗 原发性肝癌患者;用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以益气养阴化痰清肺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 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调补脾胃、养肝益肾治疗白血病患者。结果患者一般情况改善,体质 增加,且无任何副作用。 任氏 5 认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正气虚,主要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占大多数, 故在扶正培本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以益气养阴法运用最为普遍。扶正培土即为补虚补益, 包括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健脾、益肾等治法,尤以补脾益肾为重。我们常用的扶正 固本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另常佐健脾和胃之品以顾护胃气,如茯苓、半夏、鸡内金 等。 刘氏 6 曾运用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恶性肿瘤 115 例,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 均有明显改善,1、3、5、10 年生存率分别达到 95.5%、 7295% 、53.07%和 28.24%。可 以说,该法贯穿于恶性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 2 理气活血法 郑氏 7 认为,气血是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均 有赖于气血的运行而维持,由各种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日久成癌。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 母” ,气滞则血瘀,血虚则气少,气运失调则气郁。气滞、气聚,即“气塞不通,血壅不流” 8 。我们常将该法分为疏理气机法和活血祛瘀法。 2.1 疏理气机 疏理气机法 9 不仅针对癌肿引起的气机阻滞,且由于疏理气机的药物能 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闷胀、纳呆食少等不适症状,运用颇广。病在肺者宣降肺气,调畅气 机;病在肝者疏肝理气舒,肝解郁;病在中焦胃肠者,理气和胃,消胀除满。李氏 10 在临 床治疗恶性肿瘤时常用八月札、木蝴蝶、柴胡等疏肝理气以畅气机。 2.2 活血化瘀 现已有大量病理实验和临床研究 11 说明,几乎所有癌症患者的局部或全 身均存在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浓、黏、聚、凝的“高凝状态 ”,被证实为肿瘤血瘀证,并 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增殖、浸润和转移等不同的病理阶段 12 。因此,该法之于恶性肿瘤的 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如当归、五灵脂、小红花子等。然而,活血 化瘀方药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论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学者 1315 认为,应用活 血化瘀药物会促进肿瘤转移,对肿瘤患者无益 虽然肿瘤的辨证中“血瘀证”很常见,但活 血化瘀的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且副作用较明显。刘氏 16 曾对活血化瘀药治疗恶性肿 瘤的真实疗效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活血化瘀药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是双重的,既 有抑制免疫的一面,又有促进免疫的一面,其促免疫作用对抗肿瘤有利,而抑制免疫作用 则不利于抗肿瘤。于氏 17 同样对其进行了严谨的讨论,最后提出了严格辨证施治、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牢记慎用禁忌证、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结合等思考。所以在运用该法时应尽 量避免应用对机体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者同时加用具有免疫促进或保护作用的扶正 固本中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 化痰散结法 大多数医家认为,血瘀津停、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形成的主要病机 内经 中提出“积”乃气滞血瘀津聚而成医偏积聚篇指出“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 或血,积滞成块,时常。 ”硬痛,始终不离故处也 痰湿结聚乃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病理产物之一,历来医者多应用以下两法: 3.1 化痰祛湿 从中医角度而言,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凡体内有块的,如按之 尚可动,质软光滑,均属痰(痰核、痰凝) ,故朱丹溪有名言:“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 多是痰” 。 由于痰的物理基础是湿,所以痰湿往往并论。王氏 18 常用白芷、瓜蒌、泽泻 等用于临床上肿瘤患者伴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四肢困乏或肿胀,或兼有腹水者。现代药 理研究已经证明,此类药物抗癌的同时还具有减轻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妇 科肿瘤常用土茯苓、土贝母、猪苓等以利湿祛瘀、化痰软坚。 阎氏 19 在临证用药中,常 将活血化瘀药与制半夏、制南星、浙贝母等化痰散结药同用以增显药力。 3.2 软坚散结 中医认为肿瘤总为邪气聚结成块所致,而肿瘤瘤体稍软者为结,而肿瘤瘤 体坚硬如石者为坚。在治疗上, 内经早就指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 ” 即通过 用药使肿瘤硬块软化,结块消散。王氏 18 临证施药常用夏枯草、僵蚕、皂角刺等用于无 名肿毒、痰核瘰疬、乳腺包块不痛不痒,脉滑苔腻,舌质晦暗者。根据中医理论及经验, 一般认为味咸之中药大多具有软坚散结之作用,如牡蛎之咸涩,鳖甲之咸平,龟甲之甘咸, 土鳖虫之咸寒,海藻之苦咸等。 4 清热解毒法 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常有发热、肿块增大、疼痛等症,皆属邪热 瘀毒之候,治以清热解毒为法。清热解毒药能控制和消除肿瘤及其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在 某一阶段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同时,清热解毒药又具有较强的抗癌活 性。 因此,清热解毒法为肿瘤防治常用的治法之一 20 。 清热解毒法对放、化疗还有一定的增效解毒作用,清解癌毒停留在体内的蓄积,防治感 染,常用药物有苦参、红藤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现在临床上较为普遍的攻毒解毒之法乃以毒攻毒。肿瘤患者在肿瘤恶性发展的过程中产 生的癌毒也为其特有的致病因素,癌毒之病因不除,则损伤正气之病源不断。倘若一味扶 正,恐终难敌癌毒之害,特别是未行手术或根治术的患者,其癌毒就更盛。由于癌毒的致 病性远胜于六淫邪气,一般草木之品不能克之,必须以毒攻毒。加上肿瘤为慢性疾病, “久 病入络” ,非虫类药性峻猛、搜剔入络不能逐瘀消痰除毒,所谓“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 。 临证指 南医案积聚认为全蝎、蜈蚣具攻毒散结之效。现代研究显示 21 二者具有 抗肿瘤的作用 在临床运用时,因属于逐瘀攻邪峻药,且有毒副作用,故在手术、放疗、化 疗后,正虚较甚,此时不宜攻毒,待正气稍复后再用。需要注意的是虫类药大多为有毒之 品,而肿瘤患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要与健脾补气药同用,这样才能保证驱邪 而不伤正。 3 5 其他疗法 5.1 固摄疗法 李氏 22 首次提出了 “癌状态论” ,认为“癌”应该是一种状态,是一种 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他认为“ 阴阳气不相顺接”是癌的病机基础, “耗散”是癌的病机转化关键, “气滞血瘀痰凝”是“癌”病机的外在表现。据此,提出了 中医治癌新法固摄法,即: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固 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正气本身对癌毒具有固摄收束作用。 5.2 致瘀疗法 23 目前现代医学看来, “致瘀药”有产生血栓,使微血管收缩和血小板 数增加、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产生止血的作用。还能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并能改变 血液的“低血黏度症” ,使之恢复血液正常的“浓、黏、凝、聚”的理化特性,从而发挥正 常的生理功能,使机体得到康复。 5.3 营养阻断法 某医院中医科 24 用“切断营养通道”法以止血为原则,以限制或切断 病灶部位的血液供应为目的。基本用药以止血药物为主,如仙鹤草、墨旱莲、大小蓟等。 具体药物选择依发病部位,脏腑归经等而定。该类中药具有收、敛、涩兼解毒消肿的功能, 可阻止 限制病灶部位血液供应,切断其营养通道,延滞恶性肿瘤生长,从而达到减轻痛苦、 延长生命的治疗目的。 小 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效果和潜力均很明显,且毒副作用小。我们一定要保 持和发扬中医的特色、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治疗与摄生相结合。如果说中医药是一把攻克病魔的利剑,那么现代化技术就是磨砺它的 磨刀石。中医药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应该与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建立多学科参 与的综合治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科学技术时代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升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醒亚,张云汉,申淑景. 当前恶性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失误. 医学与哲学,2000,21(4):1 2 鲁恒心,方肇勤.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缺陷谈中医药的优势 .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 394 3 丁莉.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20) :152 4 王岚,魏睦新.傅凤霞主任采用扶正固本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介绍.现代中西志,2010 ,19(9) :1 112 1 113 5 任光荣.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医治疗之探讨.江苏中医,2001,22(5) :4 6 施志明,刘嘉湘,韩明权等.健脾补肾法为主治疗恶性肿瘤 115 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3(12): 1 7 洪永贵.郑玉玲教授理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管窥.中医药学刊,2006 ,24 (8 ) 1:419 8 李庆玲.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及其作用.中医药学报,2001,29(5)2:32 233 9 张成铭.论复法大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运用.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 ,10(5) :3 10 景天驰.李湧健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江苏中医药,2009,41(12) 1:1 11 陆化.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医学综述,2001,7(9) :524 12 刘永惠,杨晓峰,周冬枝.肿瘤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河北中医,2002 ,24(4) :253 13 刘征堂,周学平.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病因病机析义.辽宁中医杂志,2004 ,32(2) :112 14 卓勤,金敬善/中医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关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9): 80 15 王道瑞,严用和.济生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9 16 刘鲁明,陈震,陈培丰. 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考.中医杂志,2007,48(9) :777778 17 于淑珍.活血化瘀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思考.辽宁中医杂志,2005 ,32 (6) :536 18 王国琛.三攻三补治疗肿瘤.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 :56 57 19 阎晓天,李雁.痰瘀相关论肿瘤山西中医,1998 ,14(5):8 9 20 周宜强.攻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