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课件 苏教版.ppt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课件+素材(打包3套)苏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12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6214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1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步步高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专题 氧化 还原 反应 反映 基本概念 以及 规律 课件 素材 打包 苏教版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课件+素材(打包3套)苏教版,步步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温习,专题,氧化,还原,反应,反映,基本概念,以及,规律,课件,素材,打包,苏教版
内容简介:
第 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化学 苏教版 专题 2 化学反应 考纲要求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三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 考点二 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方法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 考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三条规律的应用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 考点一 I 1 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1 ) 根据反应中有无 转移或元素 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 反应和 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 电子 化合价 氧化还原 非氧化还原 有无元素化合价的 升降 )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置换 复分解 分解 知识梳理 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实例:在 3 = = = =高温2 F e 3 C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有还原性;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 (1 ) 相关概念 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实质 上 电子。还原剂具有 ,反应时本身被 ,发生 反应,得到 产物。 C 升高 失 还原性 氧化 氧化 氧化 知识梳理 ,实质上 电子。氧化剂具有 性,反应时本身被 ,发生 反应,得到 产物。 (2 )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 a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般被还原为 。 b 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 。 c 过氧化物:如 般被还原为 。 降低 得 氧化 还原 还原 还原 知识梳理 常见还原剂 a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一般被氧化为 。 b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H 2 ,一般被氧化为 。 c 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 一般被氧化为 。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知识梳理 还原产物 中间价态 氧化产物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_ _ _ _ _ _ _ ,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 = = =放电23 C O = = = = =高温2 F e 3 C 2 N a 2= = 2 N a 知识梳理 深 度 思 考 C a C = = = =高温C a O 2= = = =M = = 2 F e 3 C = = = =点燃2 F eC 2 N a = = 2 = = N a I = = H I O H 答案 知识梳理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 )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 ) 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 (3 )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4 )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 原剂 ( ) (5 ) 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 知识梳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吗? 答案 不一定,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种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的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或不同的物质。例如: H , 6 H C l ( 浓 ) K = = = =3 K 3, 知识梳理 1 2 1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N a a 2= = N 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 a B 为 1 价 ) ( ) A N a B B N a 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 1 题组训练 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 价态反应前后都是 1 价, B 反应前后都是 3 价, O 反应前后都是 2 价,变价元素只有 H , N a B H 4 中 1 价氢被 H 2 O 中 1 价氢氧化,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H 2 。 答案 D 1 2 题组训练 C l 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 KC l 2= = = =2 C l 2 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B C l D C l 用了其强氧化性 1 2 题组训练 答案 C 题组训练 解析 2 O 4 为还原剂,被氧化,氧化产物为 ,选项 A 、 B 正确, C 错误; 选项 D , 的强氧化性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等,正确。 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 “ 两个关键 ” (1) 要理清知识线索 1 2 反 思 归 纳 题组训练 反 思 归 纳 题组训练 (2 ) 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 “ 找变价 ” 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反 思 归 纳 题组训练 考点二 I 1 有关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 1 m o l 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 1 m o l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例如: 知识梳理 2 1 3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 单线桥法 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注意事项 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 “ 桥 ” 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知识梳理 ) 双线桥法 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电子转移情况。 注意事项 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知识梳理 ;其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属于归中反 应的是 ,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知识梳理 深 度 思 考 对于分解反应和歧化反应,在标电子转移时用 “ 双线桥 ” 法,而不用 “ 单线桥 ” 法。 知识梳理 答案 ( 5) (2) ( 3) (3) 、 ( 4) 、 ( 5)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 5 种物质: S 、 3、 已知水是反应产物之一。 (1 )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 0 . 3 m o l 电子,则生成水的质量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题组一 一般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解析 本题为一道开放性试题,可根据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来判断。 3 为常见的氧化剂, H 2 S 为常见的还原剂,则 还原产物, S 为氧化产物。 S 元素由 2 价升高到 0 价, N 元素由 5 价降到 2 价,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和观察法可配平化学方程式。 由 (3 ) 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生成 4 m o l H 2 O 时,转移6 m o l 电子,所以当转移 0 . 3 m o l 电子时,生成 0 . 2 m o l H 2 O ,质量为 3 .6 g 。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答案 ( 1 )(2 )N O (4 ) 3 .6 g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题组二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 2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 C u (I 2 4 1 2 = = 2 C u I 1 3 1 2 1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 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 u( I 作氧化剂, C u( I 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C 每生成 1 m o l C 有 1 2 m o l K I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转移 1 .1 m o l 电子,有 0 .2 m o l I 5被氧化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 C u I 仅是还原产物, A 项错; 在 C u( ) 2 中铜元素、碘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 B 项对; 每生成 1 m 应有 1 1 m K I 发生氧化反应,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答案 B 根据方程式,每转移 2 2 m o l e,有 4 m o l 的 I 5被还原,所以当有 1 . 1 m o l e转移时,应有 0 .2 m o l I 5被还原。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3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 uF 4 F = = 5 F 2S ,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 x m o 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 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C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x m o l D 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y m o l ,则原 的总物质的量为 ( y x ) m o l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解析 C uF 中 为 2 价, S 为 2 价, , 为氧化剂, C uF 为还原剂, S 为氧化产物, A 、 B 错误; 生成 x m 质硫时转移 2 x m 子, C 错误;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生成 x m o l 单质硫,则参加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为 2 x m o l ,生成 n (C ) 12x m o l , n (F ) 52x m o l ,溶液中剩余 n (F ) y 12x 52x ( y 3 x ) m o l ,则原 的总物质的量 n (F ) ( y x ) m o l 。 答案 D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走好关键第一步 正确标出元素化合价 正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其前提是确定物质中各元素 ( 特别是变价元素 ) 的化合价。基本方法是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递进题组 反 思 归 纳 题组一 题组二 3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C uF S N A l N N M 4C C N C H F 4 N 2 2 2 6 3 3 3 2 5 3 2 3 1 1 (8 n) 4 3 递进题组 反 思 归 纳 原性强弱规律 考点三 I 1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 ) 氧化性是指 的性质 ( 或能力 ) ;还原性是指 的性质 ( 或能力 ) 。 (2 )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 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 无关。如: e= = 3e= = ,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l 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 还原性强。 知识梳理 得电子 失电子 难易 多少 高价态 只有 ,如、 H 2 、 KM n O 4 等;最低价态 只有 ,如金属单质、 等;中间价态 既有 又有 ,如 、 S 、 等。 氧化性 还原性 氧化性 还原性 知识梳理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 )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 氧化性 ) 还原剂 ( 还原性 ) =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知识梳理 ) 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 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 。如 冷水剧烈反应, 热水反应,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 非金属单质 2反应,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 2加热到 5 0 0 才能发生反应,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 越强 知识梳理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 ,氧化剂的氧化性 ,如: M n 4 HC l ( 浓 ) = = = = =M nC 22 K M 1 6 HC l ( 浓 ) = = 2 KC l 2 M nC C 8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不相同,可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进行判断:氧化产物的价态 ,则氧化剂的氧化性 ,如 2 F e 3 C = = = =点燃2 F eC S = = = = =F 则氧化性 。 低 越强 越高 越强 S 知识梳理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如在 H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在 H C l 7 价,事实上H 的氧化性比 H 4强, H C l O 有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 元素均为 6 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 有, 元素均为 5 价,但 知识梳理 深 度 思 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 )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2 )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3 )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 ) 解析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H 2 和 O 2 发生反应需要点燃或光照。 知识梳理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1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 = 2 F = = 2 F 由此可以确定 、 、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 、 B 、 、 C 、 、 D 、 、 A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2 铊 (T l ) 盐与氰化钾 ( ) 被列为 A 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2 A g = = 2 A g, = = , 2 F = = 3 F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 A A g B T C A g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 递进题组 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 否发生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3 已知 , F eC 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3 C 6 F = 2 F eC 4 F e F = F e C 6 HC l ( 浓 ) = = 2 C o C 3D 2 F 2I= = 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 , 氧化性 : 氧化剂 氧化产物 , 可判断 B 中 I 2 ; 答案 A D 中 I 2 , 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 A ,由于 I的还原性强于 ,所以 应先氧化 I,而不应先氧化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C 中 O 3 C l 2 ;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4 已知 I、 、 2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I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A 2 F 2= = 2 F 4 4HB 2= = 2 C = 2D 2 F = 2 F 2 H还原性 ,符合题意; 还原性 I ,符合题意; 还原性 H 2 O 2 ,与题意矛盾; 还原性 H 2 O 2 ,符合题意。 C 递进题组 原性强弱规律及应用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递进题组 反 思 归 纳 ( 1 ) 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 ( 2 )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 ( 或还原性 ) 的强弱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反应。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递进题组 反 思 归 纳 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液 ) 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 _ 。 (2) 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 _ 。 (3) 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 _ _ _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解析 浓 H N O 3 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稀 3 反应, 3 被还原成 浓 O 4 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 稀 H 2 反应生成 4 和 H 2 。 答案 ( 1) (2) ( 3) 递进题组 ( 1) 10 0 m L 12 m L 1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 M 反应,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0.3 m 为什么?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答案 浓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的 是 m 但 M 只能氧化浓盐酸, 度小时还原性弱,不再被 氧化。 递进题组 (2 ) 将一 投入稀 H 2 溶液中,没观察到反应现象,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 晶体,看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并有少量气泡产生,为什么? 答案 3 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铜,生成 使溶液呈蓝色,而自身被还原为 原性强弱的方法 (1 ) 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 ( 或还原性 ) 越强。如氧化性:浓 稀 3 稀3,还原性:浓 HC l 稀 HC l 。 (2 ) 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 ) 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 ( 碱 ) 性越强其氧化性 ( 还原性 ) 越强。如 KM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5 题组三 6 递进题组 反 思 归 纳 考点四 I 1 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 最强的物质; 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 最强的物质。 知识梳理 还原性 氧化性 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 高价低价 价 ”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如反应 KC l 6 H C l ( 浓 ) = = KC l 3 C 3,转移的电子数为 5 ,而非 6 。 中间 知识梳理 识梳理 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 “ 中间价 价 价 ” 。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 ( 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 ) 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2 N a O H = = N a C l N a C l O H 2 O 。 高 低 知识梳理 往 F eB r 2 溶液中通入少量 ,哪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 F e I 2 呢? 答案 由于还原性 I所以往 r 2 溶液中通入少量 ,首先被氧化的是 ;向 F 溶液中通入少量 ,首先被氧化的是 I。 知识梳理 深 度 思 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错误的划 “” (1 ) 向浓 H 2 中通入 H 2 S 气体, 1 m o l 浓硫酸转移电子数可能是 6 N A ,也可能是 2 N A ( ) 解析 H 2 ( 浓 ) 3H 2 S = = 4S 4H 2 O H 2 ( 浓 ) H 2 S = = S 2H 2 O 前一反应中 1 m o l 浓 H 2 转移 6 N A 电子,后一反应中转移 2 N A 电子。 知识梳理 ) 1 m o l C l 2 与 C a (O H) 2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2 N A( ) 解析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 剂, 1 m 和O H ) 2 反应,转移电子数应为 N A 。 知识梳理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先后规律的应用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1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 F eC 2 K I = = 2 F eC 2 KC l 2 F eC = 2 F eC 2 KM 1 6 HC l ( 浓 ) = = 2 KC l 2 M n C 5 C 8若某溶液中含有 、 I,要除去 I而不氧化和 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 A KM n F eC HC l 递进题组 本题是寻找一种氧化剂,其氧化性应大于 I 2 的氧化性,而小于 和 的氧化性 ( 也可等于 的氧化性 ) 。由 知氧化性 I 2 ,还原性 I; 由 知氧化性 F e 3 ,还原性 C l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由 知氧化性 M 4 C l 2 ,还原性 M n 2 ; 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K l 3 I 2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所以 K 可氧化 及 I, 可氧化 及 I, l 3只能氧化 I。 答案 C 递进题组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2 向含有 a m o l F x m o l C 列各项为通 中不正确的是 ( ) A x 0 .4 a, 2 F = 2 F 2 C lB x 0 . 6 a, 2 = 2 C lC x a, 2 F 2 B r 2 C = 2 4 C lD x 1 .5 a, 2 F 4 3 C = 2 2 F 6 C l递进题组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 先氧化,然后再氧化 x 0 . 4 a 时, 不能完全氧化 ,只能发生反应 2 F = = 2 F 2 C l,A 项正确; 当 x 0. 6 a 时, 将 完全氧化后,又能氧化 的 ,故 B 错误;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x a 时, 氧化 后又能氧化 a m , C 正确; x 1. 5 a 时, 能将 、 完全氧化, D 正确。 答案 B 递进题组 已知 G 、 Q 、 X 、 Y 、 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 未配平 ) : G Q Q 通 电X Y G Q Z Q X 这五种化合物中 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 G 、 Y 、 Q 、 Z 、 X B X 、 Z 、 Q 、 G 、 Y C X 、 Z 、 Q 、 Y 、 G D G 、 Q 、 Y 、 Z 、 X 题组二 价态归中规律、歧化反应规律的应用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递进题组 由 得出 Q 中价态高于 G ,因为 G 必介于 1 价的 间, 1 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 将该结论引用到 , Y 介于 Q 与 G 之间,故有 Q 价态高于 Y , Y 价态高于 G ; 分析 : H 2 O 中的 H 化合价降低,则 Q 中的氯元素转变为 X 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 X 价态高于 Q ; 最后分析 : Z 介于 Q 、 X 之间,则 X 价态高于 Z , 。 答案 A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递进题组 L 、 M 、 R 、 P 、 Q 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 A 、 B 分别代表两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氯元素的物质 ( 每种物质中氮或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 ) 。又知物质 M 中的氮元素化合价要比物质 Q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发生如下的转化 ( 关系式未配平 ) : P A Q B L M L M R B A ) 若五种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则硝酸是 _ _ _ _ _ _ _ _ ,理由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递进题组 ) 反应 必须在催化剂 ( 铂、氧化铁等 ) 作用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方能发生,此反应在化工生产上有重要用途,据此推断在同温同压下,若物质 R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 R 的化学式为 _ _ _ _ _ _ _ _ 。 (3 ) 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含氮的物质相互转换的关系式: P P Q L Q 其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 _ _ _ _ _ _ _ _ , 理由是 _ _ _ _ _ _ _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递进题组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各反应中元素的价态变化情况。突破口是先确定 A 、 B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谁高。 (1 ) 由反应 B H 2 O A O 2 可知,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故氯元素化合价 B A 。再由 可知,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氮元素化合价必降低,故氮元素化合价 P Q 。 由反应 可知,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必升高,故氮元素化合价 M L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由反应 可知,该反应为氮元素化合价的 “ 归中 ” 反应,由于化合价 M L , R 处于 M 、 L 之间,则 M R L 。 递进题组 QMR L 。由于其中一种物质是硝酸,硝酸中氮的化合价是最高价态,则在上述物质中 P 是硝酸。 (2 ) 根据题给的信息及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且 L 中氮元素是其中最低价态,由反应 可知, L 分子中含有氢元素,因此 反应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 L 是 , O 。又因为 R 中氮元素价态在 L 、 M 之间, R 的密度又比空气小,故 R 为 N 2 。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递进题组 ) 对于题中判断三个反应是否能够进行的问题,也得从氮元素化合价相对高低去分析。由于氮元素的化合价P Q M RL ,反应 是歧化反应,一种反应产物中氮的化合价大于 4 ,另一种反应产物中氮的化合价小于 4 ,故 Q 中氮的化合价小于 4 ,但应比 M 的化合价高。由于氮化合价 QM L ,因此反应 不可能实现。 1 2 题组一 题组二 3 4 答案 ( 1 )P P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2 )N 2 (3 ) 氮元素价态: Q M 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M 与 L 反应,不可能生成氮元素价态比 M 、 L 都高的物质 Q 递进题组 明确考向 1 2 3 4 5 6 7 8 3 4 5 6 7 8 1 ( 山东 高考组合题 ) 下列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 ) 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2009 山东理综, 10A ) 浓 温下能与 生剧烈反应 ( 2009 山东理综, 13C 改编 )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2012 山东理综, 7A ) 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2012 山东理综, 12A ) 稀 明 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2012 山东理综, 12C ) A 不正确 B 正确 C 正确, 不正确 D 均不正确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3 4 5 6 7 8 解析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 和 N 反应; 浓硫酸和 应需加热;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 有漂白性; 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 D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3 4 5 6 7 8 2 ( 高考组合题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 2 0 0 9 天津理综, 1 A ) ( 2 0 1 2 天津理综, 2 C ) 1 mo l ( 2 0 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课件+素材(打包3套)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6214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