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打包20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23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创新
立异
设计
高考
化学
三轮
专题
复习
温习
考前
体系
通关
打包
20
- 资源描述:
-
【创新设计】2014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打包20套),创新,立异,设计,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温习,考前,体系,通关,打包,20
- 内容简介:
-
1 题型一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 分钟 ) 1 (2013 天津模拟 )进入 2013 年以来 , 我国中东部地区曾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有关防治雾霾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B 充分开发利用纯 天然纤维,停止使用各种化学合成材料 C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 倡导绿色出行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 解析 纯天然纤维无法满足人类现在的需求 , 停止使用各种化学合成材料并不现实 , 答案 B 2“ 低碳经济 ” 是以低能耗、低 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列说法与“ 低碳经济 ” 不符合的是 ( )。 A 采用压缩天然气代替燃油 B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 利用硅 材料制成光伏发电装置发电 D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析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 且加速开采与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 破坏环境 , B 项错误。 答案 B 3 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植树造林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汽 车尾气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 D 含氮、磷等 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 赤潮 解析 温室气体 要来自工业排放 , 相反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硫的氧化物 2 和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因素;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N、 P 两种元素都是营养元素 , 排入水体中会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 造成水体缺氧 , 从而引起赤潮。 答案 A 4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 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 “ 天宫一号 ” 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 分子材料 C 加速矿物资源开采 ,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 自来水厂常加入 能同时达到杀菌、消毒和聚沉水体中悬浮物的目的 解析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 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 , 况且也不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 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 , A 项错;碳纤维的成分是单质碳 , 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 物资源开采后不能再生 , 应该合理开采 , 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 C 项错;氯气溶解于 水生成次氯酸 ,能杀菌、消毒,而硫酸亚铁溶解于水与 应可生成 , 水解生成的 H)3胶体能够聚沉水体中的悬浮物 , D 项正确。 答案 D 5 (2013 青岛模拟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 , 以减少污染 ,防止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 )。 A 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 将 原 空气中 C 用 将溴水改成碘水 D 将 稀硫酸反应制取 解析 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会放出有害气体 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 但不能用来吸收 A 项错误; 原 O 气体 ,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 , B 项错误;溴易挥发 , 而碘不易挥发 , C 项正确;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会污染环境 , D 项错误。 答案 C 6 2013年 4月 22日是第 44个 “ 世界地球日 ” , 其主题为 “ 珍惜地球资源 , 转变发展方式 ”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 大量开采地下水 , 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3 在含硫的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 利用苯、甲苯等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利用可降解的 “ 玉米塑料 ” 生产一次性饭盒 A B C D 解析 太阳能 、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是清洁能源;不宜大量开采地下水;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苯、甲苯等有机物有挥发性、毒性 ,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 ,可避免“白色污染”。 答案 B 7 (2013 南昌统考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 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发电 , 可以获取清洁能源 C 大量排放 氧化物 或 成 D 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 , 将汽车尾气中的 化为无害气体 解析 大量排放 但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答案 C 8“ 镁合金自行车样品已通过国家检测 , 近期即可面市。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淄博宏泰防腐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侯保荣介绍 , 随着现代产业发展 , 钢铁、铜、铅、锌、铝等材料受制于资源瓶颈 , 具有替代作用的镁合金不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火车、豪华游艇、计算 机、通讯等领域,还被视为极具商用和民用价值的工业新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因镁合金具有质量轻的特点 , 使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工业上具有巨大 的应用前景 B 镁粉、铝粉和其他原料混合可制成烟花 , 在节日的夜晚 , 随着阵阵悦耳响 声 , 人们可以看到 “ 嫦娥奔月 ” 、 “ 天女散花 ” 等烟花在夜空飞舞 C 镁合金的硬度很小 D 镁合金可以作结构材料 解析 由于镁合金密度小 , 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A 正确;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 ,镁会燃烧 , 燃烧时会发 出非常强烈的光亮 ,利用镁的这一特点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制成烟花, B 正确;镁合金的硬度很大 , 可以用作结构材料 ,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C 4 化学驿站:做选择题的小技巧 做选择题时 , 先考虑每个 选项 , 当排除了一个选项后 , 就在该选项字母上画叉。通过这样的方法 , 可以有效防止你重新考虑那些心里早已排除的选项。你将节约宝贵的时间。 1 题型七 电化学理论的分析及应用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 1 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 因 毒而失去生命。一种 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 , 其中 可以在固体介质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e = 工作时电极 由电极 C 工作时电子由电极 b D 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 , 尾气中 解析 正极为电极 b, 电极反应式为 4e =2, 负极 需要与 结合 ,故 由电极 答案 B 2 (2013 温州二模 )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 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乙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装置乙的 极连接 B 装置乙中 2e = C 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 , 则装置甲中 6624e=6 24H D 当 (标准状况下 )气体时 , 则有 2 H 通过离子交换膜 2 解析 由题图甲分析得出 M(或 X)为 负极 , N(或 Y)为正极 , 由图乙分析得出 的 a 极要与甲的 X 极相连接 , A 项正确;乙的 b 极为阳极 , 氯离子放电 , 图 甲中传递的是质子 , 葡萄糖在 M 极放电 , 故电极反应式为 64e =6 24H , C 项正确;氧气在 N 电极得到电子 , 电极反应式为 4H 4e=2故消耗标准状况下 氧气时 , 转移 1 即有 通过离子交换膜 , 。 答案 D 3 (2013 盐城调研 )用 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 , 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 ,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B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 C 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 2 D 图中的 ba 解析 ) 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 所以 ) 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 ) 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e =3H 和 2e =2H , 所以 b a, 故 答案 A 4某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 =6C 其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3 A 放电时 , B 充电时 ,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 移动 C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 相连 D 放电时 , 电池的正极 反应为 =析 由电池放电时的反应看出 的化合价升高 , 发生氧化反应 , i 化合价降低 , 发生还原反应 , A、 D 项正确;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C 项正确;充电时 , 阳离子由阳极 (右边电极 )移向阴极 (左边电极 ), 答案 B 5 (2013 洛阳模拟 )如图是某二次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 =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属于可逆 反应 B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溶液的 C 相接时 , 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溶液中的 向正极区移动 D 连接时 , 所用电源的 阳极附近溶液的 渐增大 解析 由于二次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的条件不同 , 因此两极反应不可能互为可逆反应 , 析电池反应可知 , 该电池的介质应是碱性的 , 在放电过程中水的量在减少 , 因此溶液的碱性增强 , B 正确。当 相接时 , 相当于原电池 , 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向负极区移动 , C 错。当 K 与 M 连接时 , 相当 于电解装置 , 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H)2 2e =2, 22 2e =因此 a 极为负极 ,阳极附近溶液的 答案 B 6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 , 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 , 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 2s) l)=H)2(s) s)。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池工作时 , B 电池工作时 , 电子由锌经外电路流向 从反应方程 式来看 , 不使用氢氧化钾 , 也不影响电流大小 D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为 2s) l) 2e =s) 2(解析 A 项 ,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化合价从 4 变为 3, 故 不正确; B 项 ,碱性电池中二氧化锰不是电极材料 , 故电子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材料 , 不是二氧化锰;C 项 , 氢氧化钾溶液是电解质溶液 , 既可以参与导电 , 也可以防止锌生成氧化物而影响电流大小 , 故不正确。 答案 D 7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 ,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图是镁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电池 发生还原反应 B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4e =4 C 电池工作时 , 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流向 极 D 当电路中通过 0.2 消耗的 解析 镁作负极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A 错;电池工作时 , 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 即由镁电极流向碳电极 , C 错;由于没有说明 所以无法计算 答案 B 8 (2013 太原联考 )固体电解质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 , 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 , 体就是一种重要的固体电解质 , 其中发生迁移的物质全是 。利用 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 , 如图是一种测定 分析的 由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得知 气体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中 , 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 ( )。 5 A 2 2e =2 2 2e =2 e = D 43=26析 该装置工作时属于原电池 , 负极是银电极 , 银失去电子变成 , 2与 部分 I 被氧化成 成的单质碘遇到 (移向正极 )又得到电子转化为 B 正确; 不会迁移到正极上 , 答案 A 化学驿站 一个口诀两规律 , 轻松学通电化学; 阳负升失要氧化 , 阴正降得要还原。 电解异性相吸 引 ,原电池同性相恋。 电子移动路线定,负极流出正极入 。 规律 1:阳极或负极是活性金属时 , 金属一定会参加反应;阴极或正极是活性金属 , 金属一定不会参与反应。 规律 2:氧气参与反应时 , 通入氧气的电极一定是正极。 1 题型三 特定条件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 1 (2013 郑州二调 )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 (或离子 )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 A 能说明氧化性 : 2 2H =2 2 能说明 能力比 = 能说明盐酸是强酸: 2= 能说明 解析 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 3O 中的 H , 正确; 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 ,但不能说明盐酸是强 酸 ,错误; 发生了水解 , 说明 答案 C 2 (2013 合肥一检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将 液中: = B 铜溶于稀硝酸中: 4H 2 = 2 2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 = 解析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2 2=2 3, 故 与稀硝酸反应 生成 故 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 2=2 , 故 答案 D 3 (2013 南京二模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碳酸钠的水解: 222 B 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 氨水: = C 用惰性 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 2 2H =电解 D 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I 2H =2析 应分步水解 , 不正确; 滴加过量氨水后得不到沉淀 , 得到的是银氨 溶液 ,故不正确; 电解氯化镁溶液时有 生成 , 则同时应生成 H)2沉淀 , 2 故不正确。 答案 D 4 (2013 南昌一模 )类推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 已知 类推 A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 2 = 2次氯酸钙溶液中通 2 = 2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2=电解 2 4H 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2=电解 2 4H C 稀硫酸与 H)2溶液反应 , 7时 ,2H 2=2酸氢钠溶液与 H)2溶液反应 , 7 时 , 2H 2= 2表 D 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铝钾溶液至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 2 4 2 =2 2a(溶液逐滴滴入硫酸铝 铵溶液至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 2 4 2 =2 2析 A 项 , 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 而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二者可以发生反应; 铜是活泼电极 , 本身溶解失电子 , 而不会产生氧气; 忽视 也参与离子反应 ,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4 2 =2H)3 答案 C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2 2 = 2 磁性氧化铁置于氢碘酸溶液中: 8=2 48I C a(溶液: H = 醋酸与氨水混合: =析 澄清石灰水过量 ,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 强酸 , 应写成离子形式 , 同时 能氧化 I , 3 应该写成离子形式 , 答案 C 6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 =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溶液恰好为中性: H = 22: =2 2 D 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H)3反应生成 4 3 2H)3=2 3 5析 漂白粉变质生成碳酸钙 , 不可能生成碳酸氢钙;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溶液 恰好为中性 , 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H 2= 2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2=4 4 。 答案 D 7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a(的混合溶液中 , 加入一定量 液时 , 不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 A = = 2 2 = 2 D 3 3 = 32 解析 因溶液中存在 , 故不可能生成 , 而应生成 答案 A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328H =9 14 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碳酸钙的存在: 2H = 2 4H =2 2 电解 2 2=通电 2 解析 选项 A, 项 B, 食醋的有效成分为乙酸 , 应 该写成分子式形式 ,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4 项 C 中得失电子和电荷均不守恒 ,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4 4H =4 2项 D, 电解氯化镁水溶液生成的 与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通电 H)2 。 答案 A 化学驿站:解题口诀 三个 “ 守恒 ” 要牢记 , 该拆分时就拆分。 少量足量要注意 , 判断 正误不迷惑。 写、拆、删、查四步曲 , 正确书写不出错。 1 题型九 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的离子积 但外加酸、碱、盐一定会影响水 的电离程度 B 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 C 常温下 , 在 1的 液中加入少量 体 , 能使溶液的 c( )c( 的比值增大 D 室温下 , a 0 5, b 0 5, c(H )与 c()相等 解析 A 项 , 受温度影响 , 外加酸或碱对水的电离程度有影响 , 但外加盐对水的电离不一定有影响; B 项 , 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无关; C 项 , 存在电离平衡: H4 , 加入 体 , 平衡逆向移动 , 则溶液的 小 , c( ) c( )c( , 变 , c()减小 ,c( )c( 的比值增大; D 项 , 虽然 电离常数相等 , 由于没有给出两溶液的浓度 , 无法确定两溶液中 c(H )和 c()的相对大小。 答案 C 2 (2013 南京检测 )液态化合物 电离方程式为 B ,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 K(25 ) 0 14, K(35 ) 0 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c(A )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 在 35 时 , c(A )c(B ) C (25 ) (35 ) D 解析 K(25 )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两酸的浓度大小: c(c(D 将两种一元酸溶液均稀释 100倍 , 稀释后两溶液的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得两种情况: 为弱酸 , 强酸 , 且两种情况下 酸性 均比 酸性弱 , 浓度大于 浓度 , 两种一元酸溶液同时稀释 100倍后 , , 液 , 故 答 案 B 5 下列关于水的电离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 , c(H )增大 , 酸性都增强 B 稀释氯化铵溶液 , 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C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 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D 升高温度 , H 浓度增大 解析 对于纯水 , 升高温 度 , H 浓度增大 , 但仍为中性; 稀释氯化铵溶液后 , 溶液的酸性减弱 , 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稀释 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温度越高 ,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也越大。 3 答案 D 6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 的物质的量相等 B 等体积、 醋酸消耗碱的物质的量多 C 向 1的盐酸和 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 加入等量的铝片 , 生成 D 由于任意浓度的 液中都存在 电离平衡 , 所以加水稀释过程中平衡不移动 解析 弱酸 , 部分电离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 c(H )小 , 所以 H 的物质的量小; 弱 酸 ,消耗氢氧化钠 的物质的量多; C 选项错误 , 两种溶液的体积未知 , 无法确定放出氢气的量的多少; 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答案 B 7 (2013 武汉名校调研 )已知: =H 、 H , 相同条件下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 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碳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 抑制水的电离 , 但是盐酸酸性更强 , 抑制作用更大。 答案 B 8 (2013 宁波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 体积相等、 3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 中和 液的 能力,盐酸小于醋酸 B在一定条件下 , 将 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 Z, 平衡后测得 X、 Y 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n( X)n( Y) 的关系如图所示 , 则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 3Y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则 方程式为 32 3=2H)3 3 3 D 在 25 时 , 将 a L 1的氨水与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 反应完全后溶液中 c( ) c(), 可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反应完 全后 电离平衡常数 解析 盐酸是强酸 , 等 所以其中和 选项错误 , 转化率相等时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 即 X、 学计量数之比为 31 ;C 选项正确 , 加入石灰石 , 使 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浓度为 10 7 L 1, 铵根离子浓度与氯离子浓度相等 , 为 1, 反应完全后 , 氨水的浓度为 a L 1, 由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求得 电离平衡常数 。 答案 B 化学驿站:中和滴定 水液洗器切分明 , 查漏赶气再调零。 待测液中加试剂 , 左手控塞右摇瓶。 瓶下垫纸看得明 , 读数要与切面平。 酚酞指示近中性 , 强酸弱碱甲基橙。 使用酸式滴定管 , 不盛碱液切记清。 1 题型二 化学常用计量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 ,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的 A B 含 1 2A C 1 L 0.1 L 1硅酸钠溶液中含有 D 标准状况下 , a 析 A 项 , 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 , 故错误; B 项 , 含 1 2 浓硫酸不能完全反应 , 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错误; 会发生水解 ,故 1 L 0.1 1硅酸钠溶液中含有的 少于 错误。 答案 D 2 (2013 杭州调研 )绝大部分元素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位素原子 , 如氢有 1H、 2H、 3H,氧有 16O、 18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3的摩尔质量为 24 B 18 含有的质子数为 0 24 C 由不同核素组成的水分子 , 摩尔质量有 18种 D 1和 2是同种物质 , 含有的中子数、质子数均相等 解析 3的摩尔质量为 24 g 1; 18 的物质的量为 0.9 含有的质子数为 90 23;水分子摩尔质量最小的是 1(18 g 1), 最大的 是 3(24 g1), 共计 7种。 答案 D 3 (2013 江苏三校联考 )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含有的电子数为 7 25 时 , 7的 数为 10 7 42 两份均为 2.7 00 L 1的盐酸和氢 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 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2 解析 1 基中含有电子数为 9故 B 选选中未指明溶液的体积 , 无 法计算 的数目 , 烯的结构式为 , 故 2.7 1的盐酸反应时 , 盐酸的量不足 , 转移电子数为 故 D 错误。 答案 C 4 (2013 安徽名校四次联考 )如图所示 , 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 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 (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14)、 2的混合气体 , 在标准状况下 , 若将 塞先左弹 , 恢复原温度后 , 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 则原来 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 ( )。 A 2 7 B 5 4 C 2 1 D 7 2 解析 假设密闭容器体积为 4V, 则反应前空气体积为 V, V,根据反应后 活塞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可知参加反应的 V, 则剩余 2的量为原来的 13。通过计算可求得 2 或 45 。 答案 D 5 用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98 23氧原子数均为 4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硫酸与高氯酸 (液中含有的氧原 子数均为 4 O3 数为 32 一定失去 解析 选项 A, 98 g 的 3其物质的量均为 1 故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A 项正确。选项 B, 没有告诉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溶质物质的量 , 且硫酸溶液和高氯酸溶液中除溶质外 , 还含有大量的水 , 故相 同物质的量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硫酸与高氯酸 (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无法计算 , B 项错。选项 C, 没有指明为标准状况下 , 项 D, 32 g .5 D 项错。 答案 A 6 阿伏加德常数约为 0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3 A 4.2 =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0 23 B 22 1023 C 1 0 23 D 100 L 1醋酸溶液中 数目为 1023 解析 丙烯和乙烯的最简式都为 所以 n(C) n( 4.2 g 1 0.3 确; B 项 , 没有标明 “ 标准状况 ” , 不能用 “ 1” 计量 , 错误; C 项 , 氯化氢和氨气相遇会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 错误; D 项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部分电离 , 错误。 答案 A 7 (2013 广西三市联 考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以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 8电子结构 , 则 1 2 28 均为 C 7.8 g 小于 生成 1 2, 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析 A 项 , 其结构中只含有单键 , 1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 12故 28 4 A, 故 B 错误; C 项 , 相同质量的 相同物质的量的 7.8 故 C 错误; D 项 , 水蒸气反应生成 1 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故 答案 A 8 将 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 m 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 ), 所得溶液体积为 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 2倍 , 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4 L 1 B. L 1 L 1 D. L 1 解析 设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L 1, 根据溶液浓缩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 (V c m) a% V c M, 解得: c 答案 D 化学驿站:解题口诀 微观粒子要确定 , 宏观微观靠 各量 要以 正确运用公式算。 1 题型二十 新信息、新情境的有机合成与推断 题(选修专练)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30分钟 ) 1 已知具有碳碳双键结构的有机物可被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元醇 , 如=以 =C(为原料按下列方式合 成环状化合物 。 (1)A B 的反应类型是 _, C _, E (2)_, _。 (3)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4)E F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5) 与 _种 (不包括 C)。 解析 由甲基丙烯 A 是题给信息的利用 , 故 A 为 (见下式 );由 A B , 应注意到有 H 的醇羟基可以被氧 化 , 而没有 H 的醇羟基则不能被氧化 ,故 见下式 ); B 见下式 );由 D 为环状化合物且 C D 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可知 , C D 是生成了二元环内酯; C E 的转化没有条件 , 难以判断 , 但若注意到后面的加聚反应需要碳碳双键 , 则 C E 的转化应是醇的消去反应 , 则 见下式 )。 2 答案 (1)氧化反应 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 (或取代反应 ) (2) (5)4 2 (2013 武汉调研 )有机物 A(有兰花香味 , 可用做香皂、洗发香波的芳香赋予剂。已知 3 D、 l 取代 ,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1)_。 (2)_(填序号 )。 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氧化反应 (3)C、 _、 _。 (4)写出与 D、 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可能结构简式 _、 _。 (5)知 据报道 , 可由 2甲基 1丙醇 和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取 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解析 由 BCD 为连续氧化 , 可知 B、 C、 、酸 , 而 互为同分异构体 , 则 B、 C、 D、 E 分别为含有 5 个碳原子的有机物 , 结合 B 分子中没有支链 , 则 D 为正戊酸 , 而 E 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 则 E 的结构简式为 (故可写出 答案 (1)(2) (3)醛基 碳碳双键 4 3 (2013 长沙名校模拟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乙烯合成光学树脂 39单体的过程如下: 已知: 39 单体结构简式是 R 催化剂 R 、 R 、 R 代表烃基 ) (1)乙烯转化为 _, _。 (2)在 D、 都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_。 E 为 五 元 环 状 化 合 物 , E 与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 _。 (3)_ _。 (4), 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 3111 , 且能 5 与 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_。 _ _。 (5)下列有关 _(填写序号 )。 a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 1 最多能与 2 d 解析 根据框图转化关系 及已知信息可推知 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E 为, G 为。 F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K 的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 31 1 1, 且能与 可推测 K 为 H) 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K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答案 (1)加成反应 羟基 6 (5) (2013 银川联考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 可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经下列合成路线制备阿莫西林: 已知: 7 6 (1)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 _, _。 (2)_。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反应 的目的是 _。 (4)芳香族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是 写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 _。 (5)下列有关阿莫西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 a 能使酸性 b 能与 但不与盐酸反应 c 能与 d 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1)反应 是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生成 A, ,B 为 , 故其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醚键。 (2)B 经催化氧化生成 C, C 8 为 , 结合题目已知信息 , 可推出 D 的结构简式为 。 (3)根据最终合成产物阿莫西林中依旧含有酚羟基 , 可知反应 的目的是保护酚羟 基不被氧化。 (4)苯环上的一 溴代物只有一种 ,说明苯环中只含一种氢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为 说明含酯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说明分子中总共有 4种氢原子 , 结合以上信息可推出 (5)由于其含酚羟基 , 故能使酸性 能与 由于其含氨基 , 故其能与盐酸反应 , 分子中不含醛基 , 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故选 答案 (1)取代反应 羟基、醚键 (5)学驿站 有机合成推断 , 突破当先。 捕获有用信息 , 解惑谜 团。 碳数碳架官能团 , 落实它们最关键。 9 正推逆推相结合 , 掌握方法好推断。 1 题型五 元素周期表中“位 构 性”三者关系 的综合分析与判断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 分钟 ) 1 (2013 广州二模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乙的气态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 , 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丙位于第A 族 , 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 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 则 (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 磷酸 碳酸 , D 错误。 答案 C 2四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 其中 D 形成的两种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A B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故稳定性 项错误;非金属性 S故酸性 2B 项错误; H)3只能与强酸性溶液反应 , 不能溶于硅酸中 , C 项错误; 其水溶液均显碱性 ,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丙 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 丁 戊 D 最外层电子数:甲 乙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 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则原子半径:丙 丁 戊 , A 项错误;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 则金属性:甲 丁 戊 ,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 其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 故氢氧 化物的碱性:丙 丁 戊 , C 项正确;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则最外层电子数:甲 ZYX B 0.1 L 1 F 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大于 0.1 L 1 D 溶液中阴 离子总的物质的量 C 0.1 与足量 C 完全反应共转移电子数 Z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6 解析 由 0.1 1 D 溶液的 13(25 ) , 则 D 为一元强碱 , 而 E 为单质 , 则可推出 D 为 A、 B 分别为 2O 中的一种 , 再结合 B、 C 反应也可得到单质 E,最后可确定 A、 B、 C、 D、 E、 F 分别为 知 , X、 Y、Z、 W 分别为 H、 C、 O、 种元素。原子半径: OH, A 项错误; Z(氧 )元素没有6 价 , D 项错误; 0.1 , 转移 0.1 子 , C 正确;溶液中 发生水解 , 阴离子数目增加 , 但 B 选项未给出溶液体积 , 无法计算离子数目 , 故B 选项错误。 答案 C 化学驿站 物质推断题 , 结构要清晰; 位构性一体 , 心中要牢记; 表中多元素 , 运用周期律; 摆出相对位 , 轻松就破题。 1 题型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 1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 , 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g) 催化剂 g) H2(g) H C 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D 解析 状态 相当于在达到平衡的状态 中再加入 平衡右移 , 放出的热量增大 , 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 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相等 , B 项错误;状态 相当于将两个相同的状态 , 压缩在一起 ,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 平衡正向移动 , C、 答案 A 4 (2013 南京三调 )一定温度下 , 在 2 .1 2O(g),发生反应: 2g)g) O2(g) H 484 kJ 1, 不同时间产生 时间 /0 40 60 80 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前 20 v( 0 5 L 1 1 B 达到平衡时 , 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