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时训练(打包3套)苏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239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6.2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5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专题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课时
训练
打包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导与练】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时训练(打包3套)苏教版,年高,化学,一轮,复习,温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时,训练,打包,苏教版
- 内容简介:
-
1 专题 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课时训练 练知能、提成绩 限时测评 (时间 :40分钟 ) 测控导航表 考点 易 中 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 1,2,3,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8,10 11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 9 12 综合应用 5,7 13,14 基础过关 C ) 则化学反应速率 就快 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 2.(2014 四川乐山质检 )可逆反应 :A+3B 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 4种反应速率 ,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B ) .4 .5 .6 析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系数之比 ,A 项相当于 .2 项相当于 项相当于 .2 2(g)+I2(g) 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 H2(g)和 I2(g)开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H2(g)的消耗速率与 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 1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A. B. C. D. 解析 :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 ,I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1 2,错 ;该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指某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差 ,正确 ;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在减小 ,逆反应速率在增大 ,最终两者相等 ,错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建立的特征 ,正确。正确答案为 D。 4.(2014河北容城中学月考 )反应 4g)+5O2(g) 4NO(g)+6g)在 10 半分钟后 ,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 率 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 )可表示为 ( C ) 2)=O)=2O)=析 :半分钟后 ,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水蒸气的浓度变化量是 10 2 L=以用水蒸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30 s=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只有选项 5.(2013 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月考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A 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0 s,那么由 需反应时间应 ( C ) 0 s 2 s 2 s 2 s 解析 :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到 20 s,则其反应速率为 由 需反应时间为 x s,则其反应速率为 为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 ,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即 12。 6.(2013 福 建 泉 州 一 模 ) 煤 气 是 生 活 中 常 用 的 燃 料 , 制 取 水 煤 气 的 反 应 为C(s)+g) CO(g)+H2(g)。该反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时 ,改变下列条件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是 ( C ) 增加碳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 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 A. B. C. D. 解析 :碳为固体反应物 ,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体积不变 ,充入 体系压强增大 ,但反应混合物浓度未改变 ,反应速率不变 ;要想总压强不变 ,充入 然使容器体积增大 ,导致反应混合物浓度减小 ,正、逆反应速率均变慢。 7.(2014 山东枣庄一中模拟 )将 4 气体和 2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 :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 .6 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2 的转化率为 70% D.2 的浓度为 0.3 析 : 2A(g) + B(g) 2C(g) 起始浓度 : 2 变化浓度 : 0.6 .3 .6 1.4 .7 .6 v(A)= =0.3 项正确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则 v(B)=项错误 ;2 s 时 , (A)= 100%=30%,2 物质 .7 项错误。 8.(2013 龙岩质检 )为探讨反应 X+Y Z 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实验测得 X、 Y 的初始浓度 (用 c 表示 ,单位为 生成物 Z 的浓度达到 间 (秒 )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判断 ,正确的是 ( C ) c(X) c(Y) 所需时间 一 s 二 s 三 s A.与 c(X)成正比且与 c(Y)成正比 B.与 c(X)成正比且与 c(Y)无关 C.与 )成正比且与 c(Y)成正比 D.与 )成正比且与 c(Y)成反比 解析 :由第一、二组数据知 ,X 的 物质的量浓度加倍 ,而 Z 达到相同浓度所需时间缩短为原来的 ,故反应速率与 )成正比 ,由第二、三组数据知 ,Y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 ,故化学反应速率与 9.(2013 福建福州一中模拟 )控制和治理 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途径。 (1)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 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 g)+3H2(g) g)+g) H= 科学实验小组将 6 2充入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温度保持不变 ),测得 图中字母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 回答下列问题 : 该反应在 0 8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 ,测得 实线相比 ,虚 线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虚线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K,虚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K、 2的大小关系是 。 (2)有学者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将 若 为 为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若 为 为 电 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解析 :(1)由 g)+3H2(g) g)+g) 4 开始 (3 4 0 0 转化 (1 3 1 1 平衡 (2 1 1 1 得 : v( = K= = = 虚线与实线相比 ,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平衡时 结合反应特点可知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虚线与实线 相比 ,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平衡时 结合反应特点可以判断 ,虚线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因该反应 (2)结合原电池原理知 :通入 则正极反应为 :H+62O。 负极反应为 : +4H+,正极反应为 H+4电池总反应为 :22+2 答案 :(1)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0 、 所用时间 b(c(,故 图象中离子浓度为 0时 ,即为空白对照实验 , 13.(2014 陕西西北工大附中 适应性测试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 ,用以探究影响 (1)仪器 。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 (3)2 。 (4)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 ,请帮助完成 (所有空均需填满 )。 6 实验编 号 实验目的 T/K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 探究浓度对 速率的影响 298 3滴 液 10 % 组实验 298 10 % 5)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由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 :浓度越大 , 。 乙组研究酸、碱对 乙组提出可以用 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 解析 :(2)这里可有多种检验方式 ,比较简单的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松手后若能回到原位置表明气密性良好。 (3)22。 (4)为了消除其他因素影响 ,除浓度外应该都保持相同 ,所以甲组实验应加 3滴 (5)由图象可知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可收集到更多 度越大 , 22 通过乙组实验可看到在酸性条件下 , 答案 :(1)锥形瓶 (2)将注射器活塞固定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 ,打开分液漏斗上下活塞 ,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反之则气密性差 (或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加热锥形瓶 ,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 ,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反之则气密性差。或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 ,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反之则气密性差 ) (3)22 (4)3滴 (5)越快 22制备 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3)实验室中现有 种溶液 ,可与上述实验中 ;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 ,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种 ); 7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 ,该同学设计了如下 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 6个盛有过量 收集产生的气体 ,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20 2 4 和 0 7 9 0 0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 ,其中 : , , ; 反应一段时间后 ,实验 色 ,实验 色 ; 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 :当加入少量 液时 ,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 液超过一定量时 ,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解析 :(2)因发生反应 u,会构成 加快了 (3)符合条件的是能和 只有 (4)可以通过升高温度 ,适当增加硫酸溶液的浓度 ,把 (5)A F 为对比实验 ,目的是为了探究 2生成速率的影响 ,为达到此目的 ,c(H+)应相同 ,这样 , 0 溶液总体积相同 ,根据表中数据 ,总体积应为50 答案 :(1)u、 22 (2)液与 应产生的 成 n 原电池 ,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4)升高反应 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 (答两种 ) (5) 30 10 灰黑 暗红 当加入超过 生成的单质 沉积在 表面 ,降低了 溶液的接触面积 1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课时训练 练知能、提成绩 限时测评 (时间 :40分钟 ) 测控导航表 考点 易 中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4 可逆反应 2 平衡状态的判断 1,3 化学平衡常数 5,6 11 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7 12,13 综合应用 8,9,10 14 基础过关 1.(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 )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 ,可逆反应2NO(g)+g) 2g)体系中 ,n(时间变 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时间 / 10 15 20 25 30 n(据表中数据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 D ) A.5 析 :可逆反应建立平衡后 ,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由表可看出从 20 n(再变化 ,意味着建立了平衡。 D ) 洗涤效果更好 试管底部的 分转移至试管上端 解析 :22 2C +C +受热时试管底部的 分转移至试管上端是因为 :+,在管口温度较低时 ,者不是相同条件下发生 ,也不是同时发生 ,故不是可逆反应。 3.(2013泉州测试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 ,有可逆反应 :22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 是 ( C ) 22 1时 解析 :v 正 (v 逆 (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故 由 = ,m 总 为定值 ,n 总 为变量 ,当 n 总 一定时 ,反应达平衡 ,即此时 不再变化 ,反应达平衡时其浓度不再变化 ,体系的颜色不再变化 ,故 法中正确的是 ( A ) 2 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解析 :A 项 ,熵增加 S0,放热反应 H 解析 :设容器达到平衡转化的 n(Y)为 x 出三段式 2X(?) + Y(?) aZ(g) 起始量 (2 2 0 转化量 (2x x 衡量 (2-x = ,得 x= ,得 a=1,是恒容容器 ,若 X、 则气体密度为恒定值 ,现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X、 若都为固 (液 )体 ,则开始容器内气体密度应为 0,由图象知开始气体密度大于 0,所以 X、 Y 中有一种为气体 ,一种为固 (液 )体 ,B 正确 ;若 X、 随反应进行容器体积减小 ,容器中压强小于容器 ,高压利于正反应 ,平衡时 : ,若 Y 为气态 ,则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容器、压强相同 ,达平衡时间 : = , 9.(2014江西师大附中模拟 )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 ,有关反应为 :C(s)+2NO(g) N2(g)+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 (假设容器体积不变 ,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中加入 恒温 ( )条件下反应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 浓度 (时间 ( 2 0 10 0 0 0 0 1)10 20 v(示的反应速率为 。 (2)根据表中数据 ,计算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 (3)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填序号字母 )。 (v 逆 (4)30 反应重新达到平衡 ,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5)一定温度下 ,随着 则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5 解析 :(1)10 20 c(v( = = (2)由表中数据可知 ,在 20 其平衡常数 K= = = (3)该反应是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压强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 ,在反应进行中时刻有 = ,平衡时 即平衡时 = ,2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进行中 ,气体的质量有变化 ,气体密度也有变化 ,当气体密度不变时 ,也表示已建立了平衡。 (4)从数据看平衡右移 ,但 c(减少了 ,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减小 (5)该反应是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即其转化率不变。 答案 :(1)2)3)4)减小 (5)不变 10.(2013湖南岳阳质检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 1 分别充入 2 、 2 和 1 、 1 。相同条件下 (温度 T ),发生下列反应 :A(g)+B(g) xC(g) 错 ;平衡 后移走 2.0 L 的密闭容器中 ,初始浓度 :c(1.0 c(0.5 c(0 原平衡相比 ,假如转化率不变 ,则平衡时 c(0.2 移走后的体系压强减小 ,平衡左移 ,c(小 ,则 c(1,则上述反应的 H 0(填“ ”“ =” ,下同 ),A、 大小关系为 (3)维持温度 2O(g)通入容积为 1 平衡时达到 测得 0%,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下列现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 1 3 (v 逆 (4)在上述 向容器中再通入 a a 2使之在 C 点重新达平衡 ,此时测得 a= 。 解析 :(1)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乘以 3,得到 H= 2。 (2)在相同 压强下 ,即高温下 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H0;高温利于正反应 ,则高温下的平衡常数更大 , (3)10-2 4) 1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移动 课时训练 练知能、提成绩 限时测评 (时间 :40分钟 ) 测控导航表 考点 易 中 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1,2,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5,8 化学平衡图象 4,7 11,12 综合应用 9,10 13,14 基础过关 1.(2014洛阳模拟 )下列叙述中 ,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C ) 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2、 I2(g)、 HI(g)气体组成 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解析 :反应 2g) g),加压时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但加压的瞬间 c(度增大 ,颜色变深 ,然后浓度再逐渐减小 ,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22 2大压强 ,平衡右移 ,有利于 反应 H2(g)+I2(g) 2HI(g)。加压平衡不移动 ,但因体积减小 ,c(大 ,颜色加深 ;氯水中 2O 22 ,c(小、使平衡右移。 反应 :2g)+O2(g) 2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 .2 0.1 0.2 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 B ) .4 0.2 析 :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假设反应由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建立。 0.2 2浓度才是 0.4 0.2 项 , 0.4 据 其浓度之和为 0.4 者浓度不可能均为 、 3.(2013福建莆田一中模拟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 aX(g)+bY(g) cZ(g)的影响。以 物质的量比为 a 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C ) 0,a+bc 0,a+c,又因升高温度 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所以 压条件下 ,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 如果 a=3,解析 :根据早拐早平 ,反应速率较快 ,得到 1,p1的体积分数小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错 ;恒温、恒压充入 c(Z)增大 ,c(X)、 c(Y)减小 ,v(逆 )增大 ,v(正 )减小 ,且平衡与原平衡等效 ,建立新平衡与原平衡相同 ,若 a=3, 5.(2013福建三明质检 )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 液。碘水中加入 液发生反应 :I2(I-(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平衡不移动 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 液 解析 :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减小 ,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但易溶于苯 ,故加入苯后 ,降低了原反应体系中 使平衡左移 ,含少量 I 溶液中 ,发生反应 :I2(I-(可将 加入适量 c(使平衡正向移动 ,有利于 D 正确。 6.(2012年重庆理综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 ,只发生两个反应 : a(g)+b(g) 2c(g) 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入惰性气体 ,c 的物质的量不变 通入 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通入惰性气体 ,各反应速率不变 通入 3 解析 :通入惰性气体 ,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 ,第二个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 ,导致第一个反应逆向移动 ,c 的物质的量减少。 通入 第二个反应逆向移动 ,使温度升高。 通入惰性气体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不变 ,反应速率不变。 通入 平衡逆向移动 ,的量浓度增大。 7.(2013浙江湖州菱湖中学模拟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g)+2B(g) 2C(g) 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坐标指 bc D.由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解析 :a、 ,但压强 p(a)a,c 点压强大 ,气体浓度大 ,颜色深 ,由图象可知 ,b、 该反应的 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 9.(2013河北唐山二模节选 )800 时 ,在 2 2发生反应 ,2NO(g)+O2(g) 2g),经 5 测得 c(0.5 放热 Q (1)5 v( 。 (2)该条件 下 ,2NO(g)+O2(g) 2g)的 H= 。 (3)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再充入 时 v 正 v 逆 (填“ ”、“ =”或“ 0,向合成甲醇反应体系中通入少量 移动 ,减小压强则平衡 移动 ,降低温度则平衡 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 解析 :(1)根据可知 ,K= =中 Q= = K,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即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 速率。在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设 c(a =得 a= (2) C(s)+g) CO(g)+H2(g) 起始量 ( 0 转化量 (x x x 5 平衡量 (x x 所以有 x+x=得 x=以转化率是 100%=25% 炭是固体 ,所以增加炭的量 ,平衡不移动 ,水蒸气的转化率不变。 (3)增加 平衡向右移动。因为反应是 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 ,所以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左移动。 答案 :(1) v 正 0 1、 1、 ,由图像看出升高温度 c(大 ,即平衡正向移动 ,说明 H0,对于吸热反应 ,温度越高 因 1,所以 1, 12. (2013福建福州质检 )一定温度下 ,往 a、 入 1 a、 分别保持恒容和恒压 ,发生以下反应 :2g) 2g)+O2(g) 两容器中三氧化硫物质的量随时间 (t)变化的示意图为 ( B ) 6 解析 :所给反应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反应从开始到建立平衡的过程中 ,a、 a 中压强较大 ,反应较快 ,达平衡的时间较短 ,且平衡时 n(多 ,据此可知 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 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假设容器体积不变 ,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 s) 2g)+g)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