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5 号 2010 年 4 月 武 汉 目 录 1 概 述 2 工 程 概 况 与 工 程 分 析 3 生 态 影 响 评 价 4 声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5 振 动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6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7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8 环 境 空 气 影 响 分 析 9 固 体 废 物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分 析 10 环 保 措 施 11 初步结论 1 概 述 沪通铁路自 2008 年 2 月立项至今,跨越长江工程方案一直是研究和论证 的重点。针对沪通铁路原越江桥址(苏通公路大桥下游 3km 方案)环评单位已 于 2009 年 12 月完成了环评报告的编制工作,近期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达成共 识,为充分利用过江资源,同时保证铁路与航道安全,在规划的锡通过江通道 上建设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并形成综合性过江通道,因此沪通铁路过长江桥桥 址发生了变化。 原桥址方案位于苏通公路大桥下游徐六泾河段,线路主要经过南通市通州 区南部及所辖的海门市、苏州市所辖的常熟市沿江经济开发区和太仓市。因越 江桥址变化,沪通铁路线路走向将延伸至苏州市所辖的常熟市和张家港市。 根据环评法要求,环评单位将依据变化后的线路方案编制的环评报告简本再 次向公众公示,以便公众查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新 建 沪 通 铁 路 工 程 概 况 2.1.1 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范围 沪通铁路工程含新建本线工程和枢纽配套及相关工程两部分,因长江桥址 的变化使新建本线工程中部分内容发生改变,具体为: 1)新建本线工程 较原可研设计有变化的工程内容 平东(含)经太仓(含)至安亭段(既有宁启线 K255+300=CK1+300CK98+069.38=CK58+400CK66+600CK98+212),线路长度 137.11km。 南通站东南上行联络线 LSCK0+000-LSCK6+870.27,线路长度 6.87km, 东南下行联络线 LXCK0+000.00-LXCK3+639.77,线路长度 3.64km,共计 10.51km。 其他与原可研设计相同的工程内容 太仓(不含)经杨行至四团(含)段, CK67+466.18=PCK67+466.18PCK101+728.67=PCK99+398.40PCK177+973.30 浦东铁路 K41+804.00,线路长度 112.846km; 芦潮港铁路联络线 PCK174+810.21=LPCK174+810.21LPCK176+604.83=芦潮港铁路 LK2+498.61,线路长 1.795km; 张庙联络线(含张庙站改建) 张庙联络线北杨支线 K4+579.61=LPCK102+850PCK103+653.61= PCK103+653.61,线路长 0.804km 合计:线路长度 263.07km,其中正线长度 249.96km。 2)枢纽配套及相关工程 扩能工程 既有京沪线安亭站(不含)至黄渡站(含)段增建第三、四线,线路长 5.985km;新建黄(渡)封(浜)上、下行联络线,共 7.454km(上行 2.814km、下行 4.64km)。 电化工程 既有南何支线南翔(不含)至北郊(含)段,线路全长 14.76km,北杨 支线北郊(不含)至杨行(不含)段,线路长 8.80km,共计 23.562km。 既有浦东铁路阮巷(不含)至四团(含芦潮港铁路支线),线路长 52.039km。 (2)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 沪通铁路位于长江口及上海市沿海地区,北起宁启铁路新建平东站,途径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四市及 上海市嘉定区和宝山区,引入既有京沪线安亭站和既有北杨支线杨行站;线路 经过杨行站后,跨越黄浦江途径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奉贤区接轨于浦东铁路 I 期 工程四团站。 沪通铁路可形成鲁东、苏北与苏南、上海、浙东地区之间的便捷通道。向 北经宁启线、新长线沟通苏北、山东东部地区。向南引入上海枢纽分两条路线, 一条路线经太仓至安亭联络京沪线、沪杭线;另一条路线经过上海东部沿海地 区,与浦东铁路 I 期联络,同时通过张庙联络线与南何支线等上海枢纽内既有 线路联络,环形枢纽环线。 (3)项目的功能定位 沪通铁路衔接南通、上海,沿途经过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县市,是连接 苏中、苏北与上海的便捷客货运输通道,主要承担苏中、苏北及山东东部地区 与上海间的客货运输,是一条客货兼顾、以客为主的快速铁路;是沿海铁路通 道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于促进上海市两个中心建 设,增强其对长三角北翼地区辐射能力;增强南通地区综合实力;完善区域路 网结构,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1.2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 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杨行至外高桥段 9);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平东至安亭 200km/h;太仓至四团段 160km/h; 最小曲线半径:平东至安亭一般地段 3500m,困难地段 2800m;太仓至四 团一般地段 2000m,困难地段 1600m;个别地段结合沿线条件合理选定;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 牵引质量: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部分车站 1050m;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考虑通行双层集装箱。 2.1.3 设计年度 近期:2020 年;远期:2030 年 2.1.4 项目投资 本线工程和本线配套工程估算总额 419.233151 亿万元。 2.1.5 工程占地、拆迁 本线工程永久用地为 764.67 公顷(11470 亩,含改路改沟等代征用地), 取弃土及临时用地为 36.269 公顷(544.04 亩)。相关配套工程永久用地 522.7 亩。用地类主要是水田、旱地、苗圃、鱼塘及宅基地。 2.1.6 建设工期及工程筹划 本项目施工工期总体按 4.5 年安排。 2.1.7 长江桥方案概况 越江桥位 越江桥址选择在南岸于十三圩港闸下游约 400m 处垂直主航道方向跨越长 江,于江中横港暗沙稍向东偏转,跨越北岸天生港水道,于捕鱼港下游约 200m 处登陆,沿东北方向前行。 图 2.5-4 越江桥址平面图 桥梁设计方案 桥梁采用公铁合建,铁路为四线,公路为六车道。正桥主航道桥为两塔 五跨斜拉桥方案;天生港航道桥为变高连续钢桁梁方案。沪通铁路桥总长 11.0km,客运专线桥梁总长 5.838km,四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公路桥总长约 5.838 km。 2.1.8 全线车站概况 本线工程全线共涉及平东、南通西、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安 亭,徐行、杨行、外高桥、曹路、祝桥、浦东、邵厂、四团、张庙、芦潮港站、 桃浦站、北郊站、黄渡站 20 个车站,其中安亭、杨行、四团、张庙、芦潮港站、 桃浦站、北郊站、黄渡站为既有站,其余为新建站。 2.1.9 电气化 牵引网供电方式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新建南通西、常熟、太 仓和邵厂 4 座牵引变电所。平东线路所(本线起点)至安亭接触网采用全补偿 弹性链型悬挂;黄浦江隧道接触网推荐采用刚性悬挂,其余均采用全补偿简单 链型悬挂。 2.1.10 机务 新建浦东派驻机车折返段。 2.1.11 给排水 沿线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太仓港、浦东等 5 个给水站。 污水处理:南通西、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站采用 SBR 污水处 理设备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就近排入附近沟涵内;平东站污水经地埋式污水 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附近沟渠;杨行、四团、张庙、桃浦、北郊、 黄渡站生活污水中的粪便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集中排入车站既有排水系 统中;浦东站生活污水采用 SBR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上海市 地方标准) 就近排入附近沟涵内;浦东站粪便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蓄电池间酸 性废水设小型酸碱中和池处理;客机折返段含油污水设调节沉淀斜板隔油池处 理,各类污水经以上工艺处理后,集中排入车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 放。外高桥、曹路、祝桥、邵厂站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就 近排入附近沟渠;安亭站生活污水中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含油污水经隔 油池处理后汇同一般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2.1.12 通信 平东至安亭段沿线移动通信系统采用 GSM-R 系统,太仓至四团及枢纽内 相关工程采用无线列调系统。 2.2 工 程 污 染 源 分 析 2.2.1 施工准备和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1)本次工程对耕地、果园、苗圃、水塘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 业、水产养殖业等受到一定影响。 (2)工程征地、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 输、车站及区间施工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同时工程施工临时占 地和施工扬尘也将使沿线植被受到破坏或不良影响。 (3)施工中的挖土机、打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 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 (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 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5)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 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 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6)工程建设将带来部分拆迁移民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 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7)线路跨越河流、水体时,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体浊度增 大,尤其是在水源保护区内,将对水质产生局部影响。 2.2.2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线路、车站和车辆检修等。 列车在线路运行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电磁辐 射对沿线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电视收视等产生不利影响; 车站和车辆检修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振动、生产污水、车站和职工办 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等。 2.2.3 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施工期路堤填筑、桥梁基坑开挖、站场修筑等工程活动,致使地表植被 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 施工期,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土壤裸露、地表 扰动、局部地貌改变、原稳定体失衡,易产生水蚀。 (2)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线路主要经过平原区,沿线农业用地较多。本工程永久性征用土地使沿线 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受到一定损失,植被的丧失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生态功能。 (3)对沿线河流、沟渠行洪、航运、农灌等的影响因素 桥涵工程可能压缩河道过水断面,破坏部分农田灌溉系统,如不采取措施, 可能对沿线河道、沟渠行洪、航运、农灌等造成一定影响。 (4)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沿线区域受人类长期开发活动的影响,沿线地区分布多为人工林,工程对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影响甚微。 (5)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实施将引起部分房屋拆迁。铁路工程的实施,在一段时间内将 影响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本次工程建成后将使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上海与南 通及苏北地区间信息、人员、物资的交流,加快国土资源开发进程,并带动工 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3生态影响评价 (1)本工程沿线经过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张家港、常熟、太仓和昆山 市及上海市东部及东北部境内,属长江冲积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全线地 形平坦,地势开阔。工程沿线河网密布,水塘星罗棋布,线路除跨越长江及黄 浦江外,还跨越张家港、望虞河、福山塘、常浒河、白茆河、潘泾等河流;沿 线公路交通发达,城镇化较快,长江以南厂房、民居密布;其余空地多为高产 农田、菜地,全线以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为主。工程 沿线可划分为 3 个三级生态功能区,即:长角三角洲城镇城郊农业生态区,沿 江滩涂和水域生态亚区(含长江口生态功能区)、陆域河网平原生态亚区(含 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区、城郊地区生态功能区)。 (2)本工程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 区分布,设计阶段通过环保选线,对沿线文物保护单位、名木古树等生态敏感 点采取了避让措施;受线路走向限制,本工程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以隧道形 式下穿黄浦江,桥梁施工对桥位所在长江江段的水生保护动物、洄游性鱼类以 及长江两岸防护林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评价范围内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有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所在江段分布的水生生物、两岸滩涂、防护林及沿线的农业 生态和基本农田等 (3)本工程评价区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的华东地区;植物种类以亚热带成分为主。根据中国植被的分区,可将其划归 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 叶林混交林地带,沿江平原丘陵生态类型区。受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工程沿线 以农业植被和人工绿化植被为主,自然植被匮乏,植物多样性较差,珍稀濒危 保护种类贫乏,自然体系平均净生产力低于国内大陆平均水平,人类活动对评 价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4)本工程评价区人类活动频繁,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不丰富,除长耳鸮、 短耳鸮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外,无其他国家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分布。 (5)本工程穿越长江中下游河网、平原地带,水生生物资源较丰富,评 价范围内有分布记录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有 7 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浦江, 其中国家 I 级保护种类有 3 种:白鳍豚、中华鲟、白鲟;国家级保护种类有 3 种:江豚、花鳗鲡、胭脂鱼;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鱼类有 1 种:鲥鱼; 洄游性鱼类主要有 6 种:中华鲟、白鲟、鲥鱼、花鳗鲡、蛇鮈、光唇蛇鮈,沪 通铁路长江大桥桥位所在的长江江段是多种鱼类及大型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 工程沿线无渔业部门划定的鱼类“三场”分布。 (6)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植物物种或群落在评价范围内的消失,更不会 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本工程建设将使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进一步 降低,对自然生产力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甚微,远远不会使本 区域植被自然生产力下降一个等级;工程主体设计和水保方案均增加了对植物 资源所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恢复措施, 可基本抵消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 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响。 (7)本工程对陆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其中对两爬类, 主要是破坏局部生境、影响繁殖及觅食、迫使其迁徙以及人为捕杀;对鸟类和 兽类主要是施工活动迫使其迁移、人为捕杀;但本工程线路两侧区域的生境十 分相似,野生动物不会因为铁路的阻隔作用而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生境,本工程 的建设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发生大的变化。 (8)本工程建设会造成部分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生物量部分 损失,但不会造成物种或种群的消失;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渔业水产养殖影响不 大。 (9)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有限,不会造成物种或种 群的消失;本工程的建设会造成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从而对区域 景观生态质量产生影响。但通过自然生态体系的自我调节及工程植被恢复措施 的实施,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评价范围内自然体系的性质和功能可得到恢复 和提高。 (10)本工程永久占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包括部分基本农田,设计根据 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各种土 地资源保护措施;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新建铁路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试行)进行工程用地设计,并通过合理选线,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减少工程夹心地数量,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桥代路、移挖作 填、远购(弃)土、永临结合,尽可能减少工程征、占地数量。工程征占地数 量合理。 (11)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农田灌溉及水利设施较为发达,农田灌溉基本 达到渠化水准;工程采取“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予以通过,可维护原 有农灌系统的功能,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可满足小型野生动物、 农作出行及运输车辆的通过,也不会对沿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构成阻隔影响。 (12)工程永久占用部分耕地,使原有的土地利用发生改变,农业种植面 积减少;临时用地占用的耕地部分,在施工期,也将造成土壤贫瘠、有机质含 量低、养分易被淋溶、地表植被破坏等,从而给沿线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 不利影响,由于本工程呈窄条带状穿越沿线地区,路基横向占地宽度多在 40m 以内,路基横向影响范围极其狭窄,因此,不会使沿线所经区域的农业生产格 局发生太大改变;工程临时占用耕地面积较小施工完毕后,这些临时用地通过 场地清理、植被恢复和复耕等措施,可以逐步恢复其原有农业种植功能。 (13)评价区水土流失背景值以轻、微度为主,工程水土流失集中在施工 期。 4 声环境影响评价 ( 1) 声 环 境 现 状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居民住宅、学校,多为 80 年代后 建设。其中,正线区段建筑以 2 层砖混结构为主,除平东站、进入安亭站附近 受既有宁启、沪宁线铁路噪声影响,线路局部区段受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其它 大部分区段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好。受公路噪声影响的个 别敏感点,对照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4 类区标准,昼间可达标, 夜间有所超标。 枢纽相关配套工程多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多数敏感点现状超标。既有线 由于速度较低,车流量相对较小,距铁路 30 米处铁路噪声可以满足 GB12525- 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规定的“昼间 70dB,夜间 70dB”的要 求。 ( 2) 声 环 境 预 测 本工程运营后,在未采取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预测距铁路外轨中心线 30 米处铁路等效连续 A 声级昼间为 59.168.4 分贝,夜间为 57.668.7 分贝;昼、 夜间环境噪声均能满足 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修改 方案标准限值“70 分贝”的要求,满足排放标准。但对照 GB3096-2008声环境 质量标准,4 类区和 2 类区多数敏感点有所超标,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要求。 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 1) 振 动 环 境 现 状 工程沿线受既有铁路振动影响路段,距铁路 30 米及以外区域大部分可达 到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之“铁路干线两侧 ”标准,30m 以 内区域存在超过“80dB”现象;其余地段,主要受公路交通振动和社会生活振 动影响,振动环境相对较好。 (2)振动环境预测 工程实施后,在未采取减振措施的情况下,距线路外轨中心线 30m 以内区 域的敏感点中,约有 50%左右的敏感点不能满足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 振动标准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 沿线距线路外轨中心线 30m 及以外区域敏感点,90%以上可满足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 ”标准要求。 6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1)电视接收影响分析 铁路沿线村庄有线电视普及率很高,大部分居民采用有线电视或卫星天线 接收。很小部分居民采用普通天线收看电视,根据现状监测的结果,该工程沿 线电视信号场强覆盖较好,收看频道数较多,收看质量较好。 (2)牵引变电所的影响分析 牵引变电所线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符合 HJ/T24-1998 中规定的相关限值要求。 (3)GSM-R 基站,根据计算分析,以天线为中心沿天线主射方向两侧各 18 米、垂直天线主射方向各 10.5 米,垂直高度在天线架设顶部高度至向下 6 米处 的矩形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 小于 8W/cm2,符合标准 GB8702-88 和 HJ/T10.3-1996 的要求。 7 水环境影响评价 (1)根据设计,浦东站机务折返段及客整所排放含油及洗车污水经斜板 隔油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经 SBR 处理后排入东港河。车站污水经 SBR 污 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可以满足 GB8978-1996 一级标准的要求,评价认为上述车 站污水处理工艺可行。 (2)安亭、杨行、四团、张庙、桃浦、北郊、黄渡站均为既有车站,本 次新增污水量较小,设计考虑将本次新增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系统,其中桃浦站 及北郊站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余安亭、杨行、四团、张庙 及黄渡站通过既有排水系统排入附近沟渠。由于上述车站污水增加量均较小, 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3)新建南通西、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站采用 SBR 污水处理设 备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就近排入附近沟涵内;车站污水经 SBR 污水处理设备处 理后,可以满足 GB8978-1996 一级标准的要求,评价认为上述车站污水处理工 艺可行。 (4)新建平东站、徐行站、外高桥站、曹路站、祝桥站、邵厂站采用了 埋地式污水处理设备。各车站污水经埋地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可分别满足 DB31/199-2009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GB8978-1996 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及 DB 31/425-200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标准的要求,评价认为污水处理工艺可行。 (5)本工程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所在长江江段分属于南通通州和苏州张家 港,工程不涉及南通长江芦泾港水源保护区和张家港市三水厂水源保护区的保 护范围。通过规范施工期污水排放管理,工程建设不会对水源保护区及下游取 水口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6)本工程以桥梁形式跨越了嘉定区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跨水 域宽度 60m,位于取水口下游 2km。通过加强施工期废水和桥墩弃渣管理,工 程建设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7)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跨越的娄塘河、川杨河、浦东 运河及大治河均为 IV 类景观区,非法定的水源保护区。但评价过程中经走访嘉 定区、浦东新区及南汇区环保及水利部门了解到,上述河流均设有取水口,目 前均具备饮用功能,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按照规定,不准新建、扩 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评价认为,本工程跨越或临近上述水源保护区均为桥梁形式,工程建设对 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施工期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禁止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8)本工程以隧道形式经过了黄浦江,设计中推荐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法 施工,由于隧道所在黄浦江江段(龙华港吴淞口)属景观娱乐用水区(B 类) ,按 IV 类标准控制,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排放,可大大降低 SS 含量, 不会对黄浦江水质造成严重影响,不会对上海市饮用水安全产生不良影响。隧 道建成后,由于上海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已于 2007 年实现全线贯通,由于本工程 浦西段及浦东段均位于第三污水处理系统收集范围之内,隧道运营期产生的少 量废水可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8.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次工程建成以后线路运营机车为电力机车,无机车废气排放,其它生产 设施采用清洁能源,也没有废气排放,仅有 2 台内燃调机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很 少,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甚微。 9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后,预测新增铁路职工的生活垃圾排放量为 211.7t/a;各主要客 站垃圾日均产量 0.6-4t,年均产量 3504t,所有垃圾经定点收集并及时清运、交 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 10 环保措施 本项目设计及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主要有生态及水土保持恢复及防护措施 和噪声、振动、污水、电视接收干扰等污染防治措施。在采取这此措施后,工 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影响具有可控性。 主要防治措施有: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因素,尽量采用 占用土地较小的桥梁、隧道形式,从根源上减少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对自 然生态的破坏,因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也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符 合水土保持的要求,从水保的角度分析评价,本工程建设的主体设计方案是可 行的;本工程设计中对主体工程防治区中的路基边坡、路基及站场排水等所采 取的工程防护措施、植物防护措施合理,数量充足,防护工程实施后,工程范 围内的水土流失有望得到有效的控制;设计虽然对于站场采取了植物防护措施, 但对于具体草种、树种的选择以及种植的技术未提出要求,不具备可操作性; 工程设计对未对弃土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表土临时堆放等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存在发生水土流失隐患。 本工程设计和水保方案均增加了对植物资源所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恢复措 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基本抵消工程建设所造成 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响。为了将本工程线路两侧建设 成为“绿色通道”,建议本着“见缝插针”的原则,在工程永久性用地范围内 进行绿化;对于因施工围挡临时占用的绿地,工程后原则上应全部采取植被措 施予以恢复,以尽量减少本工程对沿线植被的影响;建议绿化方案最大程度发 挥两侧绿化的防护和景观作用。 加强施工期管理,采取先进施工工艺,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对 评价范围内分布的野生保护动物,应通过控制施工占地范围、缩短施工时间、 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禁止人为捕杀等措施,缓解工程建设和 运营的影响。 加强苏通长江铁路大桥施工过程中对江豚、中华鲟等大型水生保护动物 的保护。如:在施工区周围采用电子驱鱼措施;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加 强对施工活动的监督与监管,加强对施工部门与人员的环保教育。如:聘请有 经验的渔民对大桥工程所处江段水域巡视;对施工运输船只进行有序安排,保 持航道间有充足空间,并限速行驶,减少对保护动物发生扰动的可能性;桥梁 施工过程中避免水中桥墩多点同时施工;不得在水域内清洗施工机械;不得在 水域内钓鱼及捕捞水生生物;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水下工程施工避开中华鲟、 江豚等集中洄游期或在该时段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和施工管理,减缓工程对洄游 性鱼类造成的影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加强有关部门与人员 的保护意识。如:编印宣传资料,向承包商、施工人员、船舶运输入员、工程 管理人员等大桥建设有关人员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法 令及保护珍稀水生生物的重要意义。 为了将本工程对沿线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建议工程尽 量采取路基挡墙收坡等节约用地的方案,进一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议沿线 相关部门对既有农田加强管理及对部分作物种类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实施 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以及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资源等措施;为了将临时占 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工程在批准的施工组 织方案内作业,严禁扩大用地规模,做到文明施工;工程材料、机械定点堆放, 运输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建设单位应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在本段工程达到环 保“三同时”要求后,方可撤离施工现场;工程临时材料厂、制(存)梁场等应 设于桥梁相对集中地段、箱梁孔数较多的特大桥旁,并尽量设于供应范围中部, 选址要求交通相对便利、水电方便、地势平坦;工程前应将表层熟土取出,施 工结束后平整土地,将表层熟土覆盖复耕还田。 为减少工程对沿线排涝、泄洪的影响,对个别地段因设置桥墩而加剧堤 防的冲刷,应采取加厚堤防及浆砌片石护岸等措施;建议合理安排施工期,选 择枯水期主河道内桥梁墩台施工,以减轻施工期对河流行洪的影响;建议下阶 段工作中,设计单位与沿线乡村熟悉情况的人员仔细踏勘,认真了解当地农业 生产中对农灌系统的要求,并进一步优化设计,以确保铁路桥涵的修建数量能 满足沿线地区农灌要求;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跨灌溉沟渠涵洞或路基的施工 时,应考虑临时过渡措施,使沿线地区农田灌溉系统不受太大影响。 加强工程景观保护和恢复。在贯彻因地制宜、环保美观、与周围景观相 协调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建议施工完成后,线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在确保工 程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植物防护措施,选择适宜的树种、草种,达到防护工 程、改善路况,绿化环境、美化景观的目的。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对铁路夹心地带及临近铁路的居民敏感点采用功能置换;对集中分布的住 宅、敬老院、医院及学校设置 2.5 米、3 米、3.5 米等高度或半封闭式声屏障; 对位于浦东客站附近居民敏感点采用加高车站围墙,并内贴吸声材料的措施; 对零散分布的敏感点设置隔声通风窗;对既有铁路采取短轨焊接成无缝长钢轨 等措施进行降噪。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可使声环境达标或维持现状。 (3)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对新建线路区段沿线敏感建筑参照 80dB 之标准限值采取住房使用功能置 换等减振措施。对既有南何、北杨支线和浦东 I 期段通过焊接长钢轨,采用新 型车辆以减缓铁路振动的影响。对隧道上方的振动敏感建筑,超过 80dB 的采 取功能置换措施。 (4)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次工程沿线车站污水如具备纳入城市污水市政管网条件,应优先考虑 纳入,不具备纳入条件时,应保证达标排放。 安亭、杨行、四团、张庙及黄渡站站址周边道路已建有城市污水管网,建 议下阶段设计中应以新代老,优先考虑将既有及新增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如不 具备纳入条件,应提高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达标排 放。 外高桥、祝桥、浦东及邵厂站周边近距离范围内均已敷设城市污水管网, 应优先考虑接入城市管网。 曹路站位于上海市近期规划的污水处理系统收集范围内,目前周边尚无市 政污水管网,规划实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评价建议下阶段设计中及时跟踪 周边污水市政设施的建设进度,同时预留相关深度处理措施费用,如不具备纳 管条件,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放去向为站址附近 300m 处的随塘河(景 观娱乐、农业用水,IV 水体)。 加强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施工环境监理,需 对 各 类 施 工 船 舶 加 强 监 督 管 理 , 严 禁 违 规 直 接 排 放 未 经 处 理 的 含 油 污 水 ; 加强施工期污水排放管理,禁止施工 期在长江设置排污口,并同时按 一 级 排 放 标 准 对 跨 江 大 桥 施 工 区 的 污 水 进 行 处 理 。 对 各 类 施 工 船 舶 加 强 监 督 管 理 , 严 禁 违 规 排 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刺血疗法课件
- 养护员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别墅电梯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初级安全员培训教材课件
- 兴安化工安全培训课件
- 营销渠道策略方案文案(3篇)
- 兴义煤炭技术安全培训课件
- 初中教师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内蒙古双语改革课件
- 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房建类工程施工方案
- 中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 离散数学概论第2版田秋红习题答案
- 2024年辽宁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 风能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铸剑先生行为分析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