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_第1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_第2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_第3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_第4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病毒携带者” 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 3 次以上,血清 ALT 和 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 常。简单说就是感染了乙肝,但没有肝脏炎症。 乙肝两对半 乙肝患者症状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 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2、消化道症状:肝脏的炎症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肝区疼痛: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 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 隐痛。肝区疼痛是乙肝患者症状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4、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 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 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 5、肝外表现:不少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 由于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是由于持续或反复黄疸,胆绿素在皮肤沉着所致。手 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称蜘蛛痣,直径数毫 米至数厘米,压之退色,常见于面部、颈部、前胸和手背。 编辑本段乙肝病情发展过程 乙肝带毒者的预后总的说来是乐观的,并不存在这样个必然规律:乙肝带毒者- 肝 炎发作-肝硬化-肝癌。不少文章曾经宣扬过这种“乙肝四步曲”,好像乙肝带毒者必然要走 这条道似的。实际上不是这样,乙肿带毒者的预后大致有如下几种: (1) 自然转阴。 就是说 HBv 标志物可能出现自发性转阴。我同约有 58%的人群感染过 HBv其中大部分 人就是自发性清除了 HBv,出现自然转阴,体内还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抗HBs),从此和 乙肝告别。自发性转阴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乙肝带毒者的自发性转阴率虽然很低,但每年 都有。我国有学者对 772 例乙肝带毒者平均观察 2.14 年,结果发现 HBsAg 自然转阴率为 2.01%,1020 岁间是第一次 “转阴高峰”,转阴率为 6.6%。国外学者观察,HBeAg 随着年 龄增加可达到 20%30%。美国一个报告,60 岁以后 HBeAg 自然转阴率达到 80%。青少 年时期正是 HBv 侵入人体后形成的免疫耐受期,HBeAg 和 HBsAg 的自然转阴率都很低。 但在上世纪 80 年代上海有一个报告很有意思,对 52 名乙肝带毒者经医务人员追踪观察 10 年,竟然有 17 名 HBsAg 自然转阴,其中 15 人完全康复。 (2) 终生携带乙肝病毒。乙 肝带毒者既不发病,也不转阴,人体和 HBv 一直处于“和平共处”状态。这种状况是比较多 见的。国外有人对 92 名乙肝带毒者随访 11 年无 1 例发病。我国有学者对 862 例乙肝带 毒者追踪观察 10 年,在这 10 年内各项指标都正常者为 777 例,占 90.2%,10 年内没有发 病。我们在临床见到多例 7080 岁的乙肝带毒者,他们又都是“大三阳”携带者,没有任何 症状,肝功能一直正常。 (3)乙肝带毒者发病成为慢性乙肝。这也是少数,据我国有 关部门 2001 年报告,全年新发生乙肝病人数是 54 万人。相对于全国 1.2 亿乙肝带毒者来 说,还是一个小数目。假如这 54 万乙肝都是由乙肝带毒者发展而来,那么,乙肝带毒者的 发病宰也只是 54 万/1.2 亿,为 0.45%,也就是说在 200 个乙肝带毒者中,每年约会有 1 名 发生乙肝病。其实在 54 万乙肝中还有一部分是急性乙肝,而急性乙肝不是由乙肝带毒者发 展来的,是新感染 HBv 引起的。曾有人说,在乙肝带毒者中约有 1/3 会发展为肝炎病,这 1/3 乙肝带毒者发病就是 4000 万乙肝病人,这还得了? 中国哪有这么多乙肝病人?这不符合 实际情况。可以肯定,乙肝带毒者发病还是少数人,大家不必在“不知定时炸弹何时爆炸” 的阴影中过日子。 (4)乙肝带毒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乙肝带毒者直接发生肝硬化 的可能性为零,因为肝硬化是在肝炎、肝纤维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病理过程。 对 HBv 感染者来说,没有肝炎就不会有肝纤维化,没有肝纤维化就没有肝硬化;肝硬化是 逐渐形成的,不会一夜之间就形成肝硬化。但是,的确有的人来医院检查时就是肝硬化, 自己没有感觉到肝炎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有的人对自己的病情没有注意到,有时 肝炎的进展是潜隐性的,体内潜伏着肝病,症状又不明显,直到发生了肝硬化,症状才突 出起来,到医院检查已是肝硬化了。因此要求乙肝带毒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等项目,就是 这个道理。实际上,在乙肝带毒者中,就有极少数人是在“沉默中”发展到了肝硬化早期, 不检查是发现不了的。 上述的在 862 例乙肝带毒音中,观察 10 年,因出现症状、体 征、并进行 B 超检查,发现肝硬化 42 例,占 4.9%,1 年发生率为 0.49%。资料显示,在 慢性乙肝中,每年约有 2%3%发展为肝硬化病人。 乙肝带毒者能否直接发生肝癌, 这是广大乙肝带毒者最为关心的事情。现在已证实,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 HBv 有关,主要 是 HBv 的 x 基因变异导致的癌变,所以体内存在 HBv,就有诱导发生肝癌的可能,NBV 是一种致癌病毒。但是,肝癌的发生,大多数还是在肝硬化或者慢性乙肝的基础上形成的。 HBv 的 x 基因变异也多是由于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的刺激所致,没有肝脏的慢性炎症和肝纤 维化,HBv 的 X 基因突变率极低,不易发生癌变。临床上见到的肝癌,90% 以上有肝硬化 和严重的慢性肝炎。直接在乙肝带毒者身上发生肝癌的情况是少见的。上海观察的 52 例乙 肝带毒者,历经 10 年,没有发生一例肝癌。资料显示,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发生率为 3%- 10%。 编辑本段乙肝患者传播途径 乙肝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播: 1、血液传播 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等血制品或其它血源性传播。 2、母婴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 对胎儿的感染等。 3、医源性传播 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 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 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 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 在 14%左右,具体因人而异。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 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 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 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编辑本段乙肝人 所谓“乙肝人” 即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人是社会中特殊的一个阶层,在 中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人”。他们是病人吗,这种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你看不 出谁是乙肝人。若说不是病人,它会传染其他人,生活很不方便。 乙肝人的生活和爱 情又与其他人不同,被歧视或是自己忌讳,压抑,许多工作没有资格去做。这种状态影响 了他们的生活,形成一个特殊的乙肝人群阶层。 编辑本段乙肝病毒携带者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乙肝两对半图解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 HBs 或 HBsAb)、 e 抗原(HBeAg)和 e 抗体( 抗 HBe 或 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 HBc 或 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 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两对半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 乙肝两 对半吸头两对半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而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 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 HBVDNA 检查是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 DNA 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乙肝两对半的意义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 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 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 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 e 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 3 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 e 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 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 体 IGM 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 IgG 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 检查有一定意义。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编辑本段乙肝两对半正常值 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在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 常值是不同的。 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中,检查结果通常用“+”或“-” 号来表示, “+”号 表示阳性, “-”号表示阴性。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