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字音 1.确凿(zo)2.菜畦(q)3.皂荚(ji)4.桑葚(shn)5.油蛉(lng) 6、蜈蚣 (w gng)7.斑蝥(mo)8.臃(yng)肿 9.收敛(lin) 10.脑髓(su)11.鉴(jin)赏 12.觅(m)食 13.秕(b)谷 14、锡箔(b)15、匾 (bin)16.宿(s)儒 17.蝉蜕( tu)18.倜傥(tt ng)19.盔(ku)甲 20.橘柚(j yu ) 21.金叵(p)罗 多音字: 1.似(s)乎 似(sh)的 2.窜(cun) 蹿(cun)3、缠络(lu)络(l o)子 4.攒 (cun)成 攒(z n)钱 5.薄(bo)雪 日薄(b)西山 薄(b)荷 6.露(l)水 露(lu)面 7.系(j )绳 关系(x)8、叉(ch)袋 叉(ch)开 9.拗(o) 过去 拗(o)口 执拗(ni) 词形 1.脾气躁 干燥 拔 拨 词义 1.确凿:确实 2.窜:乱跑,乱逃。 蹿:向上或向前跳。方言里还有喷射的意思。 3.臃肿:这里形容何首 乌块根的粗大。 4.鉴赏:鉴定和欣赏。 5.人迹罕(hn)至:少有人来。 6.宿(s)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就像锅里的水烧开了。 8.倜傥(tt ng):洒脱,不拘束。 9、络(lo)子:依照所装的物件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 写法 1、题目 题目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按顺序 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百草园,一是三味书屋。 2、状物写景,绘声绘色。 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 ,桑椹的“紫红” ,菜花和蜂的“黄” ,写颜色;“高大” “肥胖”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写形状,这两 者都从视觉角度写。鸣蝉的“长吟” ,蟋蟀的“弹琴” ,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的“又酸 又甜:是从味觉角度写。这真叫绘声绘色,有滋有味。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 物描写中。 3、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写雪地捕鸟,连用“扫” “ 露” “支” “撒” “系” “看” “拉” “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写学生读书的 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都非常传神、逼真。 2、爸爸的花儿落了 字音 1.襟(jn)2、肿胀(zh ng)3.叮嘱(zh)4.鸡毛掸(dn)子 5.咻咻(xi)6.玉簪 (zn)花 7.栅栏(zh )8.骊(l )歌 9.花圃(p)10、柒(q) 多音字:1.夹(ji)竹桃 夹(ji)袄 夹(g)肢窝 2.转(zhun)换 转(zhun)动 转(zhu i)文 3.扎(z)辫子 扎(zh)针 挣扎(zh)4.抡(ln)起 抡 (ln)材 5.撩(lio)起 撩(lio)拨 6.抽屉(ti)笼屉(t) 词形 1.玉簪 懒惰 雨篷 廊檐 词义 1.骊(l)歌:告别的歌 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疑不决。 3.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地哭泣。 4、抡 (ln)材:抡:挑选;选拔 写法: 1、题目 “爸爸的花儿落了”语带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二是象征爱花的爸爸辞世。 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2、插叙 在整个毕业典礼的过程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插叙,时而写眼前,时而写对往事的回忆, 通过回忆展现出“我”的成长经历以及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 致。 3、两条线索 本文以爸爸爱花为主线,毕业典礼为副线。使全文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3、丑小鸭 字音 单音字:讪(shn)笑 2.姊(z)3.沼(zho)泽 4.沮(j)丧 5.泥泞(nng)6.骇 (hi)人 7.嫉(j)妒 8.木屐(j ) 多音字:1.涨(zhng)红脸 涨(zhng)价 2、尽(j n)力 尽(j n)管 3、禁(jn) 止 不禁 (jn) 4、缝(fng)纫 缝(fng)隙(x) 5、记载(zi) 装载(zi)6、兴(xng)奋 高兴 (xng)7、鲜(xin)为人知 新鲜(xin) 9、 子弹(dn)弹(tn)琴 10、姓解(xi) 解 (ji)放 押解(ji) 词形 啄 吐绶鸡 铰链 火钳 飕 兴高采烈 词义 1.讪笑:讥笑 2.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3.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 来的气势非常猛烈。 4.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不满。 5.木屐:木头鞋。 6、来历不明: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不明确。 7、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4、诗两首 字音 单音字:1.瞬(shn)息 2.伫(zh)立 多音字:1.更(gng)少 更(gng)改 词形 荒草萋萋 词义 1.瞬息:一眨眼,一呼吸间。指极短的时间。 2.涉(sh)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3.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4.幽寂:清幽寂静。 5、延绵:连绵不断。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字词和课本知识 6、黄河颂 一、字音 单音字:1.澎湃(pi)2.哺( b)育 多音字:1.曲(q)折 歌曲(q) 2.劈(p)山 劈(p)叉 3.坚强(qi ng) 强(qing)迫 倔强(jing) 二、词形 1.亚洲 自治州 2.一泻万丈 泄露 3、摇篮 三、词义 1.巅(din):山顶 2.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3.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 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4.泄:液体、气体排出。排泄 泄露 发泄 5.泻:很快地流。 倾泻 腹泻 6、气魄:气势。 7、宛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8、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四、写法 感情强烈 语言精炼 风格豪迈 7.最后一课 一、字音 单音字 1.踱(du)来踱去 2.督(d)学 3.诧(ch )异 4.懊(o)悔 5.惩(chng)罚 6.塞(si)进 7.强(qing)迫 8.祈(q)祷(do)9、哽咽( y)10、郝叟(ho su)17 糊涂(tu) 多音字 1.挨(i)戒尺 挨(i)近 2、宁(nng)可 宁(nng)静 3.钥匙(shi)汤匙(ch) 4.柏 (b)林 柏(bi)树 5.字帖(ti)妥帖(ti)请帖(ti)7.旗杆(gn) 枪杆(gn) 二、 词形 1.字帖 粘贴 三、词义 1.宛转:同“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或指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2. 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四、写法 (一) 、小说常识 1、什么是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 小说。 2、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3、小说的人物塑造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故乡中的闰土, 就是以鲁迅家乡的农民为原型,也可以不专用一个人做骨干,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 2 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心理描写,如我的叔叔于勒 中对于勒的外貌描写和对“我”的心理活动描述。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如范进中举 中范进发疯狂奔狂舞的描写和胡屠户和众人的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如 智取生辰纲中对杨志的正面描写和对晁盖等英雄好汉的侧面描写。 4、小说的情节描 写介绍 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 表性。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5、小说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 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如孤独之旅中 以芦荡、暴风雨等自然环境的描写,为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妥帖、很真实的舞台。 6、小说分类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小 小说,一般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 (二) 、细节 描写 本文的细节描写有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声叫,韩麦尔先生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郝叟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士兵的 操练声和号声教室里飞进的金甲虫黑板上写的“法兰西万岁” 。 这些细节描写蕴含深意,发人深思,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 作用。 (三) 、以小见大 本文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小学校里的一堂课,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民 悲痛的感情。 (四) 、小弗朗士在小说中的作用 首先是线索,作者通过它的行踪写了普鲁士兵的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等 场面。其次还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作者选择小弗朗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 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感受,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五) 、伏 笔和照应 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 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 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 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 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 ”“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 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 如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句话交代了普鲁士兵的活动,暗示 此地已经被德军占领,为后文韩麦尔先生为我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埋下了伏笔(我)只 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和后面的“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 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照应“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 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和“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人为什么来坐在 教室里。 ”相照应 (六) 、破折号的一般用法在本文中的用法 一般用法:1. 用以表示对上文 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 3 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 读出来的。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 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太阳 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以外,还有 40 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直觉尽管它并 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 2. 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 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 的事。 3. 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他很大了, (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 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 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 5. 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 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 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 常是另起一段。 6. 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 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 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 )讲成不在乎,不注意; 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 ;把怀刺 (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 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 7.表示插说。例如“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选自老舍想 北平 ) “就拿他做个例子吧,其实,这事每人都会碰到有一次他”句子的特 殊成分,它是句子整体的一部分,但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是独立成分。位置 也比较灵,双破折号引出的就是插说,不能用括号。 8. 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 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 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8. 用在副标题的 前面。例如: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 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在本文中的用法: 、表注释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破折号是以“最明白,最精确”注释“最美的语言”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 上最美的语言” ,以强调语言之美。通过赞美祖国的语言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此 4 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 了。 破折号是用来表示它后面的话注释前面的话,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其印象。这里,在 “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之前加上破折号,正表明了作者对韩麦尔先生将永 远离开学校十分惋惜。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破折号是用“他们已经收操了”注释“普鲁士兵的号声” 。这样突出普鲁士兵的号声, 不仅与开头的普鲁士兵正在草地上操练相呼应,而且恰好点出了这最后一课的结束,是普 鲁士兵所造成,表达了作者对入侵者的愤怒之情。 、表跃进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 种命令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破折号是用来表示它后 面的话在意思上是跃进,把前后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个破折号前面是作者补叙最近两 年来,在镇公所布告牌前边传出了许多不幸消息;破折号后面是直接叙述那天在上学路上 所思考之事。用上破折号,从补叙跃到了直叙,联系十分紧密,语言显得洗练。 、表 停顿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我” 接连的两个破折号,表示说话中的停顿。 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听到教堂的钟敲响,将要结束这最后一课时的悲痛之情。 因为普鲁士兵的号声无情地提醒人们,最后一课不得不结束了,在即将结束最后一课时, 韩麦尔先生还想跟同学们说最后的几句话,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感情,但难过得说不下去, 因此,只断断续续地说了两声“我”就说不出来了。说明韩麦尔先生当时的心情非常 悲痛,十分真实地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 们走吧。 ” 破折号,表示了手势间的停顿。当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极为痛心,有口难言, 只得用手势来表示意思,而且手势也不连贯。用上了破折号,恰好说明韩麦尔先生此时此 刻痛苦至极。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一、字音 1、崎岖(qq) 二、词形 1.一泻千里 排泄 三、词义 1.亦复如是:也像这样。 2.阻抑:阻止和抑制。 3.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4、逼狭:极窄。 四、内容和写法 内容:本文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历 史道路,号召国民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表现了作者的革命 乐观 5 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写法:步步推理,层层设喻。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