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公证案例文学的结构 泰安市岱宗公证处 肖文 公证案例写作属于法律文学创作的一个特殊种类,是法律故事与文学语言的融合。徐 昕教授在正义的想象:文学中的司法中指出:“当文学的翅膀携上法律,众生百态, 悲欢离合更添丰富多彩;当法律乘上文学的翅膀,古今法案,刻板的条文从此生动逼真。 ” 公证案例文学能积淀历史的厚重,传承公证文明。美国法理学家波斯纳法律与文学一 书说:“法律作为文学的主题无所不在。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渗透着法律的技术和意象。 文学作品的作者一直注意着法律。 ”法律是规范语言,文学是艺术语言。将公证实务中的动 人故事上升到公证案例文学高度,既要保持法律语言的规范严谨,又要遵循故事文学的创 作规律。 一、公证案例是法律故事文学,故事文学要求有开头、过程和结尾 关于故事文学写作,美国作家杰克哈特的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 一书说:“那就是成功的大众故事写作,既不需要作者才华横溢,也不需要笔法老练。如 果你有兴趣讲述真实的生活故事,那么,就不要被缺乏经验而吓倒。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 具备相同的特质,那就是对故事本身的热爱。 ”故事的简明模式是“主人公困境解决困 境”模式, “每个真实的故事有着同样的潜在结构人物总有个问题。他因这个问题 而挣扎。故事的大部分都是关于这种挣扎的。在故事的最后,你会读到人物要么战胜困难, 要么被困难打倒。 ”此种模式同样适合于公证故事文学创作。一篇公证案例文学要有主人公 即公证员,公证员要遇到疑难复杂或社会意义重大的公证事项,公证员运用智慧或法理分 析,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 。这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得遵守行业规范。魏军的法制文学与创作一书说: “结构是由主题和题材决定的。 ”法官李论在案例编写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 “案例编写是严谨、严肃的工作,首先必须形式规范。 ”法院案例“都具备如下基本格式: 1、标题;2、裁判要点;3、基本案情;4、裁判结果;5、裁判理由。 ”山东省公证员协会 关于公证案例编写体例要求是:“案例由三部分构成:背景与案情介绍、案情分析、点评或 体会。 ”以上所说均为案例汇编时所要求的标准案例体例,而在法律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案例 则有一定的特殊性。作家魏军指出:“法制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说是 其专业特征所决定的。 ”法律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案例既要有法学的真实又要有文学艺术的特 点。也就是说要有真实的公证故事及生动的故事情节。 真实是法律故事文学创作的材料基础。浙江省东台市人民法院法官刘德生的一篇案 例评析写作的几点体会文章说:“对真实的案件我的理解既可以是原汁原味的,也 可以是经过剪裁加工的。但不是每一个真实的案件都能写成精品案例,这有一个发现和选 择的过程。要善于发现、选择好的案源,善于找准发现的渠道。 ”对真实的公证案例材料进 行文学加工,才会产生优秀的法律故事文学。 虚构是案例创作的大忌,公证案例拒绝虚构。二一二年山东省公证论文案例评选, 一篇题目为这份借款担保合同能公证吗的案例遭到了评委的批判。该案例说:出借人 A 与借款人 B 公司及担保人 C 公司,三方共同到 D 市公证处申请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借款 合同公证。虽然该案例文笔流畅,法理分析到位,但评委一致认为:当事人及公证机构均 为英文代号,有虚构公证历史的嫌疑,虚构案例不得入围山东省优秀案例集。 优秀经典的公证案例故事素材必须来源于公证为民的真实故事。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 性问题,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生活高于艺术,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就在于 再现生活。毛主席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 “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 ”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 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公证故事文 学的艺术素材来自日常的公证实务,创作素材要经过筛选,再创造,这个升华的过程符合 故事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 元朝范德玑诗格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即作文的“承转起和” 四法。 “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 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公证故事文学的创作规律也是如此。 那故事如何开头?故事的过程如何承转?故事如何精彩收尾?故事文学的开头、过程及结 尾均由主题决定,主题就是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记叙文中称之为中心思想或 中心内容,议论文中称之为观点、论点、论题,信息通讯报道又习惯叫它主要内容。 2、公证故事文学的开头要引人入胜 开头也叫破题。万事开头难。欧阳修的诗词哭圣俞说:“文章落笔动九州” ,开头 要石破天惊;在送荥阳魏主簿里又说“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 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如果下笔便文思精华涌现,全篇就如高山流 水,气势如洪。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认为:“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 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 关于开篇的方式,现代作家总结时众说纷纭,多的总结为二十条,少的总结为八条规 则。基本的无非是:1、开门见山法。开头简捷明了,开始就带读者到故事的情景中,让读 者的思绪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起伏;2、自然交代法。对故事时间、场景、人物自然作出叙 述;3、排比反复法。用整齐的排比句式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读者;4、倒叙开头法。文章开 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制造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5、环境 描写法。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场景,渲染气氛;6、巧设疑团法。文章的开头布下疑团 3 烘托气氛,在读者心里留下了悬念,激发强烈的阅读愿望;7、比喻法。修辞比喻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兴趣;8、引用名言法。开头引用 名言警句,点明中心,开宗明义。 无论现代作家如何复杂总结,开篇的方式大道归一,不会超脱古人总结的“赋比兴” 三法。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是根据诗经经验总结出来的文 学创作方法。赋,即直叙其事,开门见山法、自然交代法、排比反复法、倒叙开头法、环 境描写法、巧设疑团法都属此类方法;比,即类比、比喻;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 然后引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引用名言法即属此法。 开头无论用何种方法破题,均需以简短、引人兴趣为原则。例证 1、使用“赋”的修 辞方式开头。二一一年第三期中国公证刊登了南京市南京公证处公证员张朝晖的一 篇案例尘封六十载 英灵终归来南京公证处为朱谌之烈士移灵办理公证 ,案例开篇 写到:“2010 年 12 月 9 日,朱谌之烈士的骨灰罐搭乘直航班机自台湾桃园机场飞抵北京, 之后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开篇以倒叙的方式简要说明公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进而揭秘了六十年前发生在隐蔽战线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暗战往事,然后才交代烈士英灵回 归故里的复杂公证过程。故事开头即抖“包袱” ,引人耳目,促使读者对故事过程,即解 “包袱”的情节产生了兴趣浓厚,有强烈阅读下去的愿望。 例证 2、使用“比”的修辞方式开头。二一二年第七期中国公证刊登了武汉市 洪兴公证处公证员李建军的一篇文章一封情书纪念从事公证工作二十七周年 ,开篇 使用比喻的方式:“我尊敬而伟大的公证事业:在我心里,公证员就像笔直的竹竿一样, 是为正义、真相、人权、清廉、公正而奋斗的人,如果我们没有了以上品质,所有的这些, 就会成为仅仅是百科全书、语文词典上存在的词语。 ” 作者在此将公证员的形象比喻成 “笔直的竹竿” ,生动活泼。 例证 3、使用“兴”的修辞方式开头。二一二年第十期中国公证刊登了特约记 者的一篇公证案例选票封存保全公证化解选民对峙 ,案例开篇使用托物起兴的方式。案 例首先说:“几年一度的农村换届选举关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大局,是 一项复杂的民心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也成为各级政府中心工作。 ”然后讲“河北 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公证处从介入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至今,运用公证现场监督、保全等方 式先后办理了核实选票数量、监督确认选票效力、监督唱票并对结果进行证明等多项公证。 ” 作者开篇谈几年一度的农村换届选举的重要性,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文章所要表述的选 票封存保全公证化解选民对峙的现实社会意义。 诗圣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诗仙李白写作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以高度夸张的语言,形容李白的创作才华。落笔惊动狂风暴雨,言其诗作极有气势;诗成 感动鬼神哭泣,言其艺术技巧感人肺腑,后人常常引用这两句诗赞誉能产生震撼人心效果 的文学作品。作家魏军认为作品的开头:“总应有一两个悬念,提出一两个问题,把读者 吸引过来。然后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剥开,使之回答作品中提出的问题。 ”总之,公证故事的 开头要精彩,有悬念,这是好文章开头的基本定律。 3、公证故事文学的过程要情理相融,环环相扣 无论以赋的直序、倒叙方式开头,还是以比兴方式开篇,公证案例都要有一个完整的 故 事过程,要对公证员办证的经过进行精彩叙述。叙事加上情节,就是一个公证故事的过程。 公证故事的过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体现。美国作家杰克哈特说:“在任何一篇故事中, 当作家讲述主要人物的一连串的行为时,叙事就诞生了。叙事最简单的形式便是大事记。 但是,情节显然和简单的叙事是有所区别的。为了凸显故事的重大意义,故事叙述者需要 精心选择和安排材料,此时情节便出现了。 ”“情节就是一系列有意安排的事件,以便揭示 戏剧的、主题的和情感的意义。 ”“我们列出的情节点越多,故事就显得越好” 。 关于叙事和情节,西方文学界有一句通俗易懂的名言:叙事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 了” ;而情节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逝” 。根据这个观点,叙事就是交代故事的 发生过程及结果,情节则生动说明故事过程的原因、细节。要想叙事生动,情节要环环相 扣。情节追求曲折动人,通过因果模式展开,说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公证案例故事的发展依靠一系列的情节推动,情节之间的转换需要情节点。美国作家 杰克哈特认为:“情节点促使故事朝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他举例说明一个环环相扣的故 事情节:“一名警官(杰森麦克高文)一直坐在十字路口,看着车辆呼啸而过。到目前为 止,情节点还没有出现。事件沿着平常的轨迹发展。接着,一辆小货车以八十英里的时速 呼啸而过。现在,情节点出现了。一旦一名巡警发现一辆车以这样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 那么他就有事可干了。而对于巡警杰森麦克高文来说,事情才刚刚开始。 那辆小货车撞到了一辆轿车,将一名女司机困在变形的车厢中(第二个情节点) ;货车 司机弃车逃跑(第三个情节点) ;麦克高文将其按倒,并叫两名旁观者看着他(第四个情节 点) ;然后又飞奔回轿车;轿车着火了,火势危及到女司机的生命,她可能会被活活烧死 (第五个情节点) ;两辆巡逻车赶到现场(第六个情节点) ;警察们拿出灭火器,试图控制 住火势(第七个情节点) ;但是,火势不减(第八个情节点) ;其中一名警察冲进附近的便 利店,抓起一个灭火器,重新灭火(第九个情节点) ;困在轿车残骸中的女司机动了动,她 还活着(第十个情节点) ;消防队员赶到,带来了生命之钳种用来撬开破损车辆的 工具(第十一个情节点) ;救护车将受害者迅速送往医院(第十二个情节点) ;之后,这位女 司机见到麦克高文,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 杰克哈特说:“确认了这些情节点之后,我们已经具备构建故事叙事弧线所需要的一 5 切。我们已经十分清楚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舍弃。我们知道故事可能的起点,扣人心 弦的最佳部分,和其他戏剧化的手段。我们明白哪里需要转变视角,并能回答在设计故事 情节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 济南市齐鲁公证处二年三月通过公证的方式平息了全国股权争夺程度最激烈的 资本并购案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之争。齐鲁公证处的案例通过时间推移方式展 现胜利股份公司股权之战的矛盾升级及公证员高超的化解矛盾技巧。齐鲁公证处选择的扣 人心弦的公证故事情节及情节转化点如下: 情节 1、二年二月广州民营企业通百惠公司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发起对山东胜 利股份公司控制权的股权之战。情节矛盾点通百惠公司要求公司发展成网络科技股,胜利 股份公司坚持做生物科技股。 情节 2、二年三月二十五日,通百惠公司申请办理股东大会投票委托书公证, 二十七日胜利股份公司也向公证处提出申请,要求公证监督公司股东大会。情节点公司两 大股东为争夺公司控制权摩拳擦掌,社会舆情高度关注。 情节 3、三月二十九日,胜利股份公司对通百惠公司传真投票委托书形式提出质疑。 通百惠公司要求查看第一大股东胜邦公司登记材料。情节点两大股东矛盾针尖麦芒,公证 员巧为化解。 情节 4、三月三十日,胜利股份公司两大股东对公司董事会候选人各提出一个名单。 胜邦公司要求等额选举,通百惠公司要求差额选举。情节点两大股东的主张均有规章依据, 公证员提出机智解决方案。 情节 5、三月三十一日,胜利股份公司另一大股东大成公司代表委托另一股东投票, 公证员依据规章予以拒绝。情节点大成公司代表情绪激动,召开媒体会指责公证员,公证 员提出合体的处理措施。 情节 6、三月三十一日,通百惠公司指责当日举行的股东大会违章并退出会场。情节 点股东大会能否继续举行取决于公证员是否认定股东大会合法,公证员要依据规章予以解 释。 情节 7、公证员充满自信地坐在股东大会主席台上,股东大会继续举行,各方没有提 出质疑。情节点全国首例以委托书收购展开的股权之争结束。 通过选择以上紧密联系、跌宕起伏的情节及情节转折点,齐鲁公证处然后使用法言法 语记述了一场波诡云谲的股权争夺故事,向社会展示了公证员在平息矛盾过程中独特的 “服务、监督、沟通、证明”作用。公证员在案例中所表现出的公正执法理念、深厚法律 素养和高超执法水平令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这样优秀的公证案例,大家肯定有强烈阅 读的兴趣。 4、公证案例的结尾要体现公证的社会价值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文章的结尾应该追求简练、生动与传神。好的结尾应与前面 的 正文相互呼应,让人荡气回肠,有余音绕梁的感觉。结尾是案例故事的最后一抹油彩,若 处理不当,会虎头蛇尾,功归于篑。杰克哈特认为:“困境越大,故事越大。 ”“解决困境 是每个故事的最终目标。 ”公证案例的社会效果是公证案例文学的终极价值,当公证员运用 深厚的法理知识解决疑难复杂的公证事项或办理了社会影响重大的公证事项,公证的社会 价值就应当得到体现。 最高院法官郎贵梅的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文对司法案例的社会价值总结为:“科 学地运用法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疑难案件,发展了法律方法和裁判理论,案件的裁决达 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现了法律对社会的治理功能。 ”好的公证案例社会作用也是如此。 西方法偐说:“公证人是非诉讼领域的法官。 ”公证案例是公证员办理有重要影响的公证后, 进行文学“深加工”所形成的公证文化产品,蕴含了公证员对法律的感悟理解,它能生动 再现公证员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创新公证业务,办理疑难公证或重大公证的过程。通过公 证案例可以发展公证理论,实现公证预防纠纷的社会效果。 案例结尾总结公证的社会效果,突显公证案例的价值是公证案例文学的创作规律,是 一篇好的案例点睛之笔。具有疑难性、学术性、新颖性特点的公证案例都是公证实务中的 复杂案例,经办公证员如果具备敏锐的创作感觉,将公证实务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会 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的业务指导意义。这样的案例能体现公证的社会效果:即反映了公证 员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当事人的称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这种社会效果显著的案例 是公证实务领域应当参考的模范案例,是对外宣传公证的活生生的实例,是构建公证公信 力的典型,是公证理论研究的生动素材,是体现公证员智慧、积淀公证经验的载体。 刊登在二年第七期中国司法上的济南市齐鲁公证处的案例公证平息股权 之争结尾写到:“胜利股份股权之争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件大事,这次收购开创了全国 首例委托书收购,开创了全国股东大会持续时间最长等若干个第一,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 的广泛关注。 ”公证员“成为这场游戏的裁判和监督。 服务、监督、沟通、证明 ,现代公 证制度的四项基本职能在这场股权之争中得以发挥的淋漓尽制。 ”在案例收尾之时,以案说 法,彰显现代公证的四项基本职能和社会价值,这样的收尾的确回味无穷。 公证案例文学的结尾也可以用案例评析的方式代替社会效果总结。 编辑工作规则说法院案例要有评析,评析要:“对裁判中的观点、理由、结果等进行评 论、分析,以加深对案例的理解。 ”“评析意见因案而异,突出重点,具体分析,不要面面 俱到。 ”公证案例评析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一件理论上有争议的公证申请,公证员通 过法律思辨,妥善予以办理。在案例的结尾处公证员就应对本案的争议点进行点评,做出 结论,这不仅能加深读者对公证案例的理解,同时能起到首尾呼应之妙用。 7 刘德生法官说:“案例贵在评析,评析是案例的价值和灵魂,一篇案例评析写得是否 成功、能不能被刊用,除案件本身的价值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析写得好不好,深度够 不够,有没有新意,编辑满不满意。 ”刘德生法官通过多年的司法案例写作实务,对案例点 评的价值进行了总结。 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公证处公证员牟慧君的一篇案例收养人死亡的隔代事实收养公证 刊登在二一二年第十期中国公证上,该案例案情如下:被收养人许岩在上世纪七十 年代被父母送给许长久夫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幼保健试题库及答案
- 扭矩系数试验课件
- 扫地车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注会会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职护理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工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体育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 情景课件教学课件
- 泰安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悯农重点课件
- 2024年儿童保健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屋顶拆除施工方案设计
- 实验室用危化品的管理
- 医药代表大客户管理经验分享
- 无人机飞行安全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中职历史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高企认定研发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培训
- 大学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
- 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村医培训课件
- 【完整打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