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 年 10 月 2 日10 月 6 日 调查地点: 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汨罗市弼时镇任弼时故居 调查对象: 故居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及周边学生 调查方法: 走访调查 调 查 人: 傅阳 一 调查目的 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汨罗市弼时镇任弼时故居作为长沙周边地区著名的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典型代表性。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初步了解能增强 我们的爱国意识;了解目前基地的发展现状;对基地未来的发展做出建设性的参考和方案。 二 调查地基本情况 【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 板仓。距长 沙约 70 余公里。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 ,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 680 平方米。房 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 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 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 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 年 11 月 6 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 北间。1966 年 11 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 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 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 1928 年在家居住 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故居右侧 300 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开慧陵园一处。 1930 年 11 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就义后,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泽东寄 30 块 银元,以与杨开慧所生三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 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 前。1967 年 4 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 1969 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 今地,占地约 1.3 公顷。从山脚至墓区约 150 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 阶,近百余级。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 18 米,石砌墓,为混凝土 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 6.6 米,宽 5.8 米,高 0.4 米。墓碑横置斜放,横长 2.7 米, 宽 2.3 米,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碑后墓石上刻有 建墓年月铭文。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 淑一词一首。墓地四周苍松环绕,以慰英灵。杨开慧祖父杨书樵与父亲杨昌济的 合葬墓以及堂兄杨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 【任弼时故居】 ,位于汨罗市城南 45 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 1904 年 4 月 30 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 3800 平方米,共有 大小房屋 37 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 它坐东朝西,青砖落地,飞檐峭壁,背依山丘,门临池塘,院内古树参天,四周竹 木林立,中堂门额下“望重龙门”、 “光照壁水”两块御匾,昭示着这书香门第昔日的辉 煌与荣耀。大门上方挂有邓小平 1980 年手书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进 两端为马头山墙,北、西、南三面砌有土坯围墙。围墙内,大门前有一圆池,水面 约一亩。屋后有 30 亩山林,林中有任弼时母亲坟墓。 前进堂屋陈列任弼时仿铜石膏胸像,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笔 题词。毛泽东的题词是:“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进中厅悬有赵朴初 手书“ 浩气长存” 巨匾。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并陈列有任弼时逝世 时机关、团体、学校敬献的花圈。北屋是任弼时家的住房,在任弼时父母的卧室里, 陈列有床铺、书桌、大柜、茶桌、纺车、镜盆。在任弼时童年的卧室里,陈列有他 用过的书桌、椅子和床铺。任弼时夫人陈琮英的卧室陈列有床铺、大柜、茶桌。火 房、厨房、餐厅都陈列有各种炊具、用具。 南面堂屋于 1988 年拆除并改建为四间陈列室。其陈列室分 6 个部分:忧国 忧民探求中国革命真理;反帝救亡领导革命青年运动;西征北上夺取长征胜利;坚 持抗战宣传党的正确路线;竭尽心力参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骆驼精神在人民心中永 放光芒。 1956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任弼时故居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 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1988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故居共保存文物 146 件。 “ 越过了沙漠,别忘了骆驼”。国家元首来了,党政军要人来了,海外朋友来 了,千千万万敬仰任弼时同志的人来了,八方来宾在此凭吊前辈,告慰英灵。1989 年 4 月 27 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余秋里、廖汉生等参加了任弼时铜像(现已移 至任弼时纪念馆)揭幕仪式。1991 年 3 月 15 日,江泽民总书记等来故居参观。据 不完全统计,从 1978 年开馆至今,参观者、凭吊者已超过 200 万人。 三 调查过程 本人系汨罗市李家段镇居民,离两个教育基地的距离不过数公里,从小就生活在这 块具有革命气息的热土上。从小学到高中,先后去过这两个基地不下百十次,在深深 感受到爱国教育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到他人很难觉察到的隐藏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光 环下的别样情怀。下面就是我对身边一些相关人员的的走访调查。 1. 问题:你知道这两个教育基地(任弼时及杨开慧故居)吗? 被访者: 调查者本身的亲人和邻居,调查者在长沙的同学龚某(邵阳人)钟 某(张家界人)孙某(常德人)刘某(衡阳人)欧阳某(江西人) 调查结果:A,很熟悉(本人亲人和邻居以及汨罗和长沙县的当地人) B,听说过,但没去过(4 人) C,没听过(1 人) 2. 问题:如果要你自费去这两个基地,你非常愿意去吗? 被访者:龚某(邵阳人)钟某(张家界人)孙某(常德人)刘某(衡阳人)欧 阳某(江西人) 调查结果及原因: A, 很愿意(2 人,因为距离不远,而且对两基地有所耳闻) B, 随便(2 人,考虑到经费问题,以及对基地周边的配套设施担 忧) C, 不想去(1 人,没听过,没什么概念) 3. 问题:现在基地参观的人多吗? 被访者:王某(杨开慧故居杨公庙管理员) ,李某(任弼时故居停车场管理员) 调查结果:王某:“我们基地从客源方面来说,主要是集中周边县市的学生和 居民。旅游旺季主要是三月和十月份,很多学校组团过来参观学习。 当然也有零星的散客来一览毛主席妻子的革命风范。具体多少人那我 不知道。 ” 李某:“我们故居无论是从规模还是知名度都强于杨开慧故居,所 以我们的客源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来自于五湖 四海,就是未来瞻仰开国元帅的风范。但到了淡季,人还是不多。这 问题让我们很头疼。你看我们的停车场就知道了。 ” 4. 问题:目前基地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被访者:王某(杨开慧故居杨公庙管理员) ,李某(任弼时故居停车场管理员) 调查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两个基地都有相同的困难,那就是缺乏资金支持 和自身知名度一直处在不尴不尬的近况。 针对两个基地不同的现实情况,王某认为:“我们是既高兴有惋 惜,高兴的是杨开慧是我们这的,这是我们的骄傲。惋惜的是杨开慧 就义得太早了,以至于不能对中国的革命产生更大影响,所以也就从 根源上禁锢了我们基地自身的知名度不如那个基地(任弼时) 。 而李某认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让我们很难完善教育基地的配套 娱乐设施,要知道,单纯的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很痛苦的事,我们 得想办法把游客留在这里,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 调查小结: 在近十天的走访过程中,我还针对两个基地周边的社会、自然环 境做了初步调查。这两个基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就在十几公里左右, 彼此遥相呼应,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有如下优势: A 交通方便,周边有 107 国道,京珠高速,武广线(在修) ,京广线 B 旅游资源丰富,周边有汨罗江,屈之祠,长乐古镇等 C 旅游消费市场广阔,这两个基地位于岳阳和长沙的交界处,离长沙 境内才 10 余公里,离岳阳市区也就 80 多公里。 本人认为,两个基地如果想解决上述两个困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 源的丰富与否,而在于如何整合资源和获取政府更大帮助。 四 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解决方案 经过初步调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 结果和问题 。 两个教育基地在社会和自然资源方面极其丰富,并且两个基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教育价值,都是在省内教育基地中首屈一指的。 两个基地现在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改变以往单纯的爱国主题为主的现状,以及如何 向多元化旅游基地过度,并且最大限度的提升知名度。 对于上述的问题,我通过亲自走访当地居民,当地的权威人士,身边的好友,以及查 询网上的权威资料,最终整理并提出如下 解决方案 : 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 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 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 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 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 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 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 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比如任弼时故居),仅靠政府的那点投 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 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 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 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 9 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 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 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三贴近” 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知名度。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 三贴近 ”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 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 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杨开慧故居今年有新建了一个纪念馆。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 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 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 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 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 展示的现场效果。这个在任弼时前几年兴建的纪念馆充分的运用到了。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 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 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 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要组织巡 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 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转贴于 中国论 文下载中心 http:/ 充分利用周边人文和自然资源,做到有效整合。 有效并且恰当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打响品牌,提升知名度。 五 结尾所感 当我结束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的前几个月,我就听说长沙县将投资 100 多个亿给开慧乡。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