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_第1页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_第2页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 陈力丹 2006-01-06 10:39:23.0 摘要 传播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其研究经历着译介与“本土化”的洗礼,如何对 待这门年轻的学科研究?作者就译介形式、研究角度、及“外来学科”与“本土化”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 见解。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意见 近年来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译著出版,发表了许多介绍和阐述传播学研究 最新的论文,一些传播学的成果已经用于本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如何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下步 怎样走,我想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现在我们关于传播学的研究,尽管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还停留在引进、介绍的层 次,缺乏原创性,发表的文章和申报的课题,内容重复率较高。需要在课题的选择方面加大研究的成份 和创新性。 目前研究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将国外传播学的某个模式或理论简单搬过来,而对于该模式 或理论提出的背景和适用范围了解不多,缺乏考察。研究,就需要对以往各种传播学理论进行较为综合 的考察。例如,关于传播效果,那些“论”或模式不知被重复了多少遍,再重复实在没意思。如果将 “魔弹论”或其他关于传播效果的这“论”那“论”拿到当代社会的各种传播现象中去(例如 911 事 件时,美国世贸大楼遭到第次攻击后,正在撤离的部分人员听到广播报道说不会出现危险而重新返回 办公室,其传播的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就会发现任何一个“论”都既不是谬误也不是真理,问题在 于,关于传媒的传播效果研究,不能简单地讨论传媒是否具有强大的效果,而在于我们怎样定义传媒实 现效果与产生力量的本质。效果是传者与受者共同构筑的,并且存在社会大系统的强大传统意识制约和 定条件下的前馈影响力。 还有一些较艰深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符号学,我们在准确的理解上都缺乏成果,需要加大研究 力度。如果这方面我们啃不下来,研究的学术层次总是有限的。例如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大众文 化诠释,其神话符号的意指是什么,神话是如何信念化的,媒介是如何神话化的,不下些功夫琢磨, 是不可能一下子看懂的。至今也没见新闻传播学界有谁下功夫研究过,基本停留在“符号”、“能指” 或“所指”这几个用词上。 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赶时髦的现象严重,教材的内容抄来抄去,拼凑的感觉十分明显,各种宏观 的各种公关式的语言替代了严肃的学术研究,泡沫较多。 二、要给出“什么叫传播学研究”的范例。现在译介的传播学著作缺少经典研究专著,教材性的东 西较多。这些东西当然也产生了比以往高一些层次的普及效果,但是对于引导研究可能无形中会产生误 导,似乎写写这类教材就是传播学的研究了。现在我们这类教材性质的书太多了,而对某一个专题深入 研究的传播学专著很少见。媒介事件这类著作即属于较为深入研究的一个范例。如果我们译介的这 类著作多了,可能会给人一种“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较为正确的引导。 还有一些课题本身就不成立,这与不知道什么叫“研究”有关。例如教育传播学、文艺传播学之类, 写个教材说说当然可以,但是作为研究课题,没有基本的理论假设,内容无非就是将已有的涉及教育、 文艺的一些传播学的模式或“论”搬来,重新组合一下。如果把传播学的经典研究著作多引进一些,在 观念上强化一下“传播学研究”的内涵,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舆论导向”吧。 三、批判学派的研究要防止直接用于对我国传播现状的分析。关于传播学欧洲(也包括美国的) 批判 学派的研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专门的研究者,他们是认真的和严肃的。 我多少有些担心的是,研究中要防止把批判学派的东西直接搬来,简单地分析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中国的传播现象。中国目前的大众传播存在许多问题,其运作的特点是“权力+不规范的市场 运作”,问题比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要复杂得多。我们需要批判学派提供的一些思路、文 2 化背景和研究方法,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可以而且也需要对现实大众传播给予批判, 但是不宜像批判学派批判他们本国的大众媒介那样,因为我国的大众媒介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如果给予 强烈的否定,有可能扼杀了媒介未来的市场化发展。现在对于我们重要的是:借鉴批判学派,给予我国 传媒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以必要的分析,让媒介的工作人员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如何在 市场导向与社会导向之间把握好平衡。 四、对于“传播学本土化”的口号要慎重。某学就是某学,一定要某国的什么学,其实很难成学。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物理学或中国的化学,为什么一定得有中国的传播学?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社会科 学也是如此。任何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当它提出来时,可能是在本国的背景下,但在全球一体话 的背景下它同时也是世界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世 界文学”便是这个意义上的。事实上,当我们介绍引进传播学的某个模式或“论”的时候,已经在用我 们自己的理解在阐述,结果是融合了东西方的“第三种文化”。不宜简单地将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 传播观点,视为是传播学的“本土化”,而仿佛介绍西方的传播学观点就是“西化”。这是 19 世纪我国 曾经有过的“中西之辩”的当代回声。应用“对话”的概念来理解这种文化传播现象,其实中国的传播 理论传到外边的也不少。 再则,也不宜将传播学本土化理解为庸俗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这种说法用在强调党的政治、 政策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适宜的;但是学术研究要是也这样来理解,将几个现成的模式或“论”简 单地用来说明和解决具体的问题,那不是学术。而现在有不少“传播学论文”,便是这样编织的,将政 治宣传的“理论”与学术理论混淆了。 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强的实用理性(参见我的论孔子的传播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 年 l 期) ,学以致用、知行不二,智慧显示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性体现在选择解决问题之手段的过程 当中。它的长处与短处同时可以从“实用知智”中得到解释。(参见孙振斌在 2001 年 8 月世界华文报刊 与华夏文明传播研讨会上的发言)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所以能够在我国得到较多的传播,原因之一,恐怕 与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较为接近有关,而批判学派的理论则在非学界(甚至在部分学界) 难以普及。这主 要不是语言的障碍,而是中国与欧洲文化背景的差距。 这方面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传播学研究课题的设立,表现出相当的急功近利心态。研究者需 要一套新的概念和方法,提供显示传媒影响的实证资料或确定公众对信息需要的合法性质,于是就简单 搬过来一些东西;或者表现为用一系列刚刚知道的新概念来响应、强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某些宜传口号, 以获得各方面的利益(评奖、晋级等等 )。孙振斌把这些课题的效果概括为 “实用、管用、易用”三个词, 十分贴切。这样做,在总体上会制约我们对于传播学的深入研究,长此下去,将毁了传播学研究的科学 名誉。 五、传播学研究的话题要适当宽泛一些。传播学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学,还有人际传播、小组传播、 组织传播等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现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这些方面虽然有一些东西,但总体上是很薄 弱的。下一步在课题的设置方面,除了防止过分的实用化倾向外,也需要在研究话题的宽泛方面予以关 注。 六、对于传播学的一些模式或“论”,要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刚刚浏览了下 2001 年发表在 各学术刊物上的传播学文章,话题比以往广泛,也有了一些深入。例如有好几篇是运用议程设置论来解 释某种传播现象或某一专题报道的,还有一项舆论调查,也涉及到议程设置的效果。我们能想到并做到 这一步,这似乎是一种标志,传播学研究深入了。 但我感到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议程设置论谈的是一种报纸运动中的客观功能,议题不是有意从 宣传的目的出发设置的,而是所有新闻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敏感自发设置的。有了这个前 提,才可以将报纸的议程与公众的议程比较。我国不存在这种媒体的工作环境,公众议程的自主程度有 限,多少习惯于仰仗权力组织和媒体给予信息。因而,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研究假设研究舆论导向等问题, 但不能直接用来解释我国特殊的媒介议题的效果。 Opinions on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3 CHEN Li- da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100026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 tion of foreign studies to localization since its emergence in China in 1980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uniqueview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immature sci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