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级教师 二轮复习精讲辅导】2015届高考数学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 理(打包10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81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14.6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6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北京
特级
教师
二轮
复习
温习
辅导
高考
数学
数列
函数
不等式
综合
问题
打包
10
- 资源描述:
-
【北京特级教师 二轮复习精讲辅导】2015届高考数学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 理(打包10套),北京,特级,教师,二轮,复习,温习,辅导,高考,数学,数列,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打包,10
- 内容简介:
-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金题精讲 题 1: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 ( ) 2x x x 或, 则 (10 )0解集为 ( ) A. | x x x 或 B. | 1 D. | 题 2:在正项等比数列 215 a, 376 则满足nn 2121 的最大正整数 n 的值为 题 3: 已知不等式 lo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整数, n 表示不超过 最 大 整 数 , 设 数 列 满足4,3,2,),0(111 ( 1)证明: ,5,4,3,lo 2 ba n; ( 2)猜测数列 果有,写出极限的值(不必证明); ( 3)试确定一个正整数 N ,使得当 时,对任意 b 0 ,都有51题 4:数列 , 1 1a , 21 12n n na a a c ( 1c 为常数, 1,2,3,n ) , 且321 ( 1)求 c 的值; ( 2)证明: 1 2 ; ( 3)比较11nk 与14039大小,并加以证明 . - 2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讲义参考答案 金题精讲 题 1: D 题 2: 12 题 3:( 1)证明略。( 2) 0. ( 3)略。 题 4: ( 1) 2.( 2) 证明略。 ( 3) 证明略。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课后练习 题一: 若数列 足: 23, 2, 3(1 21) 2. (1)证明:数列 1 等差数列; (2)求使 111 152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 n. 题二: 已知二次函数 f (x) 5x 10,当 x (n, n 1(n N*)时,把 f (x)在此区间内的整数值的个数表示 为 (1)求 (2)求 n 3 时 (3)令 41,求数列 前 n 项和 Sn(n 3) 题三: 已知等差数列 公差 d 0,且 a 3, a 5是方程 x 2 14x 45 0 的两根,数列 前 n 项和为 1 n N*) (1)求数列 通项公式; (2)记 数列 前 n 项和 题四: 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 足: a 2 a 3 a 4 28,且 a 3 2 是 a 2, a 4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 通项公式; (2)若 S n. 题五: 已知数列 足 14, 1 1 2(n 2, n N*) (1)试判断数列 1 n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2)设 n 2 ,数列 前 n 项和为 任意的 n N*, 1n N*都成立的正整数 m 的最小值 - 2 - 题七: 已知数列 , 1, 3,且 a n 1 21(n 2)设 1 a n,是否存在实数 ,使数列 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题八: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足 a 2n 1 21,且 a 2 a 4 2a 3 4,其中 nN*. (1)求数列 通项公式; (2)设数列 足: n,是否存在正整数 m, n(1 52,所以 n 5. 所以最小的正整数 n 为 6. 题二: (1) a 1 2; a 2 1.(2) 2n 4.(3) 5 1n 1. 详解 : (1)f (x) x 2 5x 10,又 x( n, n 1(n N*)时, f (x)的整数个数为 以 f (x)在 (1,2上的值域为 4,6)a 1 2; f (x)在 (2,3上的值域为 154 , 4 a 2 1. (2)当 n 3 时, f (x)是增函数,故 a n f (n 1) f (n) 2n 4. (3)由 (1)和 (2)可知, 421 2, 412 2. 而当 n 3 时, 4(2n 4)(2n 2) 2 12n 4 12n 2 . 所以当 n 3 时, 2 2 2 12 14 14 16 12n 4 12n 2 4 2 12 12n 2 5 1n 1. 题三: (1) a n 2n 1. b n 13n.(2) 1 n 13n . 详解: (1)因为 14x 45 0 的两根,且数列 公差 d 0, - 4 - 所以 5, 9,公差 d 3 (n 5)d 2n 1. 又当 n 1 时,有 1 所以 13. 当 n 2 时,有 1 12(1 所以 1 13(n 2) 所以数列 首项为 13,公比为 13的等比数列, 所以 13( 13)n 1 13n. (2)因为 2n 13n , 则 131 332 533 2n 13n , 则 13 132 333 534 2n 33n 2n 13n 1 , 由 ,得 2313 232 233 23n 2n 13n 1 13 2(132 133 13n) 2n 13n 1 , 整理,得 1 n 13n . 题四: (1) 2 n.(2) 2n+1 n2 n+1 2. 详解: (1)设等比数列 首项为 a 1,公比为 q. 依题意,有 2(2) a 4, 代入 28,得 8. 所以 20. 所以 20,8, 解得 q 2,2, 或 q 12,递增数列, 所以 q 2,2. 所以 2n. (2)因为 2n12n n2 n, 所以 12 22 2 32 3 n2 n. 所以 212 2 22 3 32 4 (n 1)2 n n2 n+1. , 得 2 22 23 2n n2 n+1 2(1 2n)1 2 n2n+1 2n+1 n2 n+1 2. 所以 2n+1 n2 n+1 2. - 5 - 题五: (1) 数列 1 n 是首项为 3,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略 . 详解: (1)由 1 1 2, 得 1 ( 1)1 21 ( 1)n 21, 所以 1( 1)n 2( 1)n 21 2 11 ( 1)n 1 . 又 11 30 , 故数列 1 n 是首项为 3,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证明 : 由 (1)得 1( 1)n 3( 2)n 1. 所以 13( 2)n 1 ( 1)n. 13 ( 2)n 1 ( 1)n, 所以 n 12 13 ( 2)n 1 ( 1)n( 1)n 1 132 n 1 1 1, 又 0,所以 1n N*都成立,结合 (1)的结果,只需 115 12m 1,由此得 m 4. - 6 - 所以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m 的最小值是 5. 题七: 当 1 时, q 2, 4,则数列 首项为 4,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当 2 时, q 1, 1,则数列 首项为 1,公比为 1 的等比数列 详解:假设存在实数 ,使数列 等比数列,设 1 q (n 2), 即 1 a n q(a n 1),得 1 (q )n 1. 与已知 1 21比较,得 q 1, 2, 解得 1 或 2. 所以存在实数 ,使数列 等比数列 当 1 时, q 2, 4,则数列 首项为 4,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当 2 时, q 1, 1,则数列 首项为 1,公比为 1 的等比数列 题八: (1) 2n(n N*) (2) m 2, n 12 . 详解 : (1)因为 a 2n 1 21, 即 (1)(21) 0. 又 0,所以 21 0,即 21. 所以数列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由 24, 得 28 84, 解得 a 1 2. 故数列 通项公式为 2n(n N*) (2)因为 n 1)2n 1, 所以 13, 1, 1. 若 1 2 13 1 , 即 4m 1 3, 可得3n 24m 1 所以 24m 1 0,从而 1 62 1,所以 m 2,此时 n 12. 故当且仅当 m 2, n 12 时, 题九: (1) 2n 1, n N*. (2) 21. 详解: (1)因为 n (n 1), 当 n 2 时, 1 (n 1) 1 (n 1)(n 2), 所以 1 n (n 1) (n 1)1 (n 1)( n 2), 即 1 2. - 7 - 所以数列 首项 1,公差 d 2 的等差数列, 故 1 (n 1)2 2n 1, n N*. (2)由 (1)知 21 2(2n 1)(2n 1) 12n 1 12n 1, 故 1 13 13 15 15 17 12n 1 12n 1 1 12n 1 21. 题十: (1) 2n.(2) (n 1)2n+1 2. 详解 : (1)由 k, 得 1 1(n 2) 由 4, 8 得 kc(c 1) 4, c 1) 8c 1), 解得 c 2,k 2, 所以 2, 1 2n(n 2), 于是 2n. (2) i, 即 2 22 2 32 3 42 4 n2 n. 2 2 22 23 24 2n n2 n+1 2n 1 2 n2 n+1 (n 1)2n+1 2.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题一: 题面:设数列 ( *)成立时,总可以推出 21 )1( na 下列四个命题: ( 1)若 93 a,则 164 a ( 2)若 103 a,则 255 a ( 3)若 255 a,则 164 a ( 4)若 2)1( 21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填写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命题序号) 题二: 题面:已知直角三边长,足,在,011 个数 ,使这2013 个数构成以它们的和为2013,求 c 的最小值 . 题三: 题面:已知数列 2n *满足 :11 , 则称 Z 数 列 ”. (1)求证 :任何的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Z 数列 ”; (2)若正数列 数列 Z 数列 ”,数列 说明理由 ,构造一个数列 得 Z 数列 ”; (3)若数列 Z 数列 ”,设 , * 且 求证 题四: 题面:已知函数 ()y f x 对任意的实数 , ( ) ( ) ( ) ( 1 ) 0x y f x y f x f y f 都 有 且 (1)记 112( ) , ( ) , , 1n nn n i n ni f n n N S a b b 设 且 为 等 比 数 列 , 求 的 值 ;(2)在( 1)的条件下,设 112n nC a 证明: (i)对任意的 2110 , 21 1 a xx x (212 1 C n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题一: 答案:( 2)( 3)( 4) 详解:( 1)的等价条件是若4 16a , 则3 9a 。由条件可知不成立。( 2)若 103 a,则满足3 9a ,所以4 16a , 255 以正确。( 3)的等价条件是若4 16a ,则 255 a。成立。( 4)若2)1( 则满足 22( 1 )na n n ,所以 21 )1( na n ,因为 2 2 2( 1 ) 2 1n n n n ,所以 21 成立。 所以正确的命题是为( 2)( 3)( 4)。 题二: 答案: 详解:20132 )(2013 2 c 的最小值为 . 题三: 答案:( 1)( 2)( 3)省略 详解: (1)设等差数列 a ,公差 d , 1(1 0)1(22)2(2 11111 所以任何的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Z 数列 ” 或者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 :11 所以任何的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Z 数列 ” (2)假设 则 “Z 数列 ”,所以1 211n n na a a ,所以 可能是等比数列 , 等比数列 1,0111 1c 公比 1q 其他的也可以 : 02 n )0(4 n 等比数列 c ,公比 q ,通项公式 11 nn 2 0112 221221 成立 , 01 c 补充说明 :分析 :11 1()1( 11 根据几何意义只要 的一阶导函数单调递减就可以 (3)因为 1,121 32 1 项一共 1211211 st 项一共 1211211 st 1* nn 均有 所以 ,2211 题四: 答案: (1)311a;(2)省略 详解: (1) )()()( 对于任意的 x R 均成立 , )1()()1( ,即 ,0)1( f ),(0,01 n 1 以 为首项 , 1a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nn . 当 ,a 时11 ,1 ,此时 ,12 nn 不是等比数列 , a 等比数列 , 321 , 等比数列 , 3122 . 11212112212111 231)(21)(2,312 , 2 3 2 221 1 1 1 1 1 1 13 3 2 21 1 1 12 ( ) 3 2 2 3 2 9 6 61 , ( )a a a a a a a a a a 解得311a. (2)在 (1)的条件下 , ,31知 023 3 (i) )32()1( 11 1 2 n )1132()1( 11 1 2 n = 1 2)1( 11)1(1)1( 11 1 22=211()1 原不等式成立 . 解法二 (i)设)32()1( 11 1)( 2 n , 则2242( 1 ) ( ) 2 ( 1 )1 3( )( 1 ) ( 1 )nx x = 322( )3(1 )n 0)(32,0 x,n 时当; 当 0)(32 x,fx n 时, 当 )(32 x,fx n 时2( 原不等式成立 . ( (i)知 ,对任意的 x 0,有 2221 )1(11 1)32()1( 11 1 )32()1( 11 1)32( 22 n =)3 23 232()1( 11 22 n 取 (1 )= )311(1)311()311(32 , 则1311)311(112221 n 原不等式成立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题一: 题面:已知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 前 20项和为 100,则 ) A 25 B 50 C 100 D不存在 题二: 题面:已知 ( )na n N的前 n 项和,且675S S S,有下列四个命题, 假命题 的是( ) A公差 0d B在所有 03C满足 0n 的个数有 11个 D76 题三: 题面:对于任意的 *,若数列 则称数列 性质 m ”: 122 存在实数 M ,使得 成立 . (1)数列 、6( 5,4,3,2,1n ), 判断 性质 m ”; (2)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 项和为413c,473 S, 求证 :数列 性质 m ”; (3)数列 1)23( ( *)100,3n 且 *,数列 性质 m ”, 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 题 四: 题面:在等比数列 ,11 a 公比 0q ,设nn 531531 (1)求证:数列 (2)求数列 n 项和 (3)试比较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新题赏析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题一: 答案: A 详解: 20 100, 10. 10. , 2 题二: 答案: C 详解:由675S S S,得6 6 7 0a a a ,即7 0a ,6 0a ,所以公差 0d ,76 。1 1 31 3 71 3 ( ) 1 3 02 , 671 1 212 1 3 ( )1 3 ( ) 022 . 所以满足 0n 的个数有 12个,所以 所以选 C. 题三: 答案:( 1) m 性质 ” ; 性质 m ” ;( 2)省略;( 3) 1t 详解: (1)在数列 取 1n ,则231 22 ,不满足条件 , 所以数列 具有“ m 性质 ”; 在数列 11b , 32 b , 23 b, 34 b , 15 b, 则231 2323 ,342 2432 ,453 2323 , 所以满足条件 ; 26 nb n( 5,4,3,2,1n )满足条件 , 所以数列 性质 m ” (2)由于数列 则公比 0q ,将413 3S 473323 016 2 解得 21q 或 31q (舍去 ) 所以 11c ,121 212 ,122 2122 12122 且 2 所以数列 和 , 所以数列 m 性质 ” (3)由于nd 13 ,则11 21)1(322 21)2(3 由于任意 100,3n 且 *,数列 性质 m ”, 所以12 2 。科。网 即 221)2(2化简得 , 1)2( 即21 100,3n 且 *恒成立 ,所以 1t 11 21)1(2 1121)1(于 100,3n 及 , 所以 nn 1 即 100,3n 时 , 数列 所以 11003 满 足 条件 只需 100211003 即可 ,所以这样的 M 存在 , 所以 1t 即可 题四:答案:( 1)省略;( 2) 52;( 3)a 来源 :解:( 1)由已知 lo g 121 为常数 等差数列, 且公差为 (先求 q 也可) (2)因 0 1211 又 263531 以 由 04,22 211513 511212 ,221,164 . (3)因 ,0n 时, 0以 9n 时,a ; 又可验证 2,1n 是时,a ; 8,7,6,5,4,3n 时,a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问题经典回顾 开篇语 数列与 函数、不等式 等知识 的 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考试大纲对这一部分的考试要求是, 能综合运用数列、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灵活地解决 这些 知识 相互之间 的交汇问题 在本讲中,我们将选配相关的综合问题进行求解训练,以帮助同学们提高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开心自测 题一: 已知函数 ( ) 2,等差数列 若2 4 6 8 1 0( ) 4f a a a a a , 则2 1 2 3 1 0l o g ( ) ( ) ( ) ( ) f a f a f a f a 题二:已知等差数列 7a ,5726, ()求)令 1 1(n N*),求数列 金题精讲 题一: 等比数列 2a,8a=4,函数 1 2 8( ) ( ) ( )f x x x a x a x a ,则 0f ( ) A 62 B. 92 C. 122 D. 152 题二: 设数列 n 项和为 ,a 1 42 ( )设1 2n n nb a a,证明数列 ( )求数列 题三: 已知点( 1,31)是函数 ,0()( x 且 1a )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 n 项和为 )( ,数列 0( c ,且前 n 项和nS= 2n ) ( )求数列 ( )若数列 11n 项和为0091000的最小正整数 n 是多少 ? 名师寄语 数列综合问题 一向 是高考的重点 , 两类数列与函数 、 方程、不等式的交汇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 ,并且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都有可能涉及这类试题一般较为灵活,尤其是解答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应当加大 数列与函数 、 方程、不等式 等知识 综合问题 的复习力度,争取在这一类问题的求解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问题经典回顾 讲义参考答案 开心自测 题一 : 62 1 2 3 1 0 2l o g ( ) ( ) ( ) ( ) l o g 2 6f a f a f a f a 题二:() 3 2 1 ) = 2 + 1na n n (; 2( 1 )3 2 22n n n n ;()( +1) 金题精讲 题一 : C 题二 : ( ) 略; ( ) 2(3 1) 2 题三: ( ) 12 1 123 3 3 *() 21( *); ( ) 112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回顾 课后练习(一) 已知 ),10(lo g)( na ,若数列 得 1 2 32 , ( ) , ( ) , ( ) , , ( ) , 2 4 ( * )nf a f a f a f a n n N成等差数列 通项 已知数列 的前 n 项为和 点 ),( n 在直线 21121 . 数列 满足11),(02 3*12 ,前 9 项和为 153. ( )求数列 通项公式; ( )设 )12)(112(3 数列 前 n,求使不等式 57 对一切*成立的最大正整数 k 的值 . 设函数 f x x a x b x c ( a 、 b 、 c 是 两 两 不 等 的 常 数 ), 则 a f b f c _. 在数列 , 1 1a , 2 2a ,且 11(1 )n n na q a q a ( 2, 0n q) ( )设 1n n nb a a( *n N ),证明 等比数列; ( )求数列 通项公式; 设 数列 前 n 项和,对任意的 n N * ,都有 1m m a m( 为常数,且0)m ( 1)求证:数列 等比数列; ( 2)设数列 公比 ,数列 足 1 1 12, a b f b (2n , n N* ) ,求数列 通项公式; ( 3)在满足( 2)的条件下,求证:数列 2前 n 项和 8918 - 2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回顾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答案: 详解 :设 1 2 32 , ( ) , ( ) , ( ) , , ( ) , 2 4 ( * )nf a f a f a f a n n N的公差为 d,则 2n+4=2+(n+2 1)d d=2, 22lo 1(2)( 22 nn 答案: *5 ( )na n n N , 32, 8K 详解 :( )由题意,得 1121 2 即 故当 2n 时, 1(211)1(21)21121( 221 当 n = 1 时, 611 而当 n = 1 时, n + 5 = 6, 所以, ).(5 *n 又 )(,02 *11212 即,所以 等差数列,(9 73 123,23,11 73 因此, ).(23,23)3(3 *3 即 ( ) 1)23(211)5(23)12)(112( 3 )12 1(21)12)(12( 1 所以, )12 112 1()7151()5131()311(2121 2 11(21 由于 0)12)(32(11232 11 因此 调递增,故 令 9,5731 m a x 以得 - 3 - 答案: 0. 详解 : f(x)=a+b+c)ab+bc+ca) =3a+b+c)x+ab+bc+ 又 =( 同理 =( =( a f b f c b a c b a b c c a c b a b ca b a c a b b c a c b c a b c b a c c a ba b a c b c a b a c a b b c a c b ca b a c b c 0 答案:( ) 见详解; ( )11,111 详解 :( )证明:由题设 11(1 )n n na q a q a ( 2n ),得 11()n n n na a q a a ,即 1 , 2n 又 1 2 1 1b a a , 0q ,所以 首项为 1,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 )解法:由( ) 211, 32a a q, 21 a q ,( 2n )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21 1 a q q ( 2n ) 所以当 2n 时,11,111 上式对 1n 显然成立 - 4 - 答案:( 1) 见详解;( 2) 221nb n ( n N* ) ;( 3)见详解 . 详解 :( 1)证明:当 1n 时, 1 1 11a S m m a ,解得 11a 当 2n 时, 11n n n n S m a m a 即 11 a m a m 为常数,且 0m , 1 1 2n 数列 首项为 1,公比为 1的等比数列 ( 2)由( 1)得, 1 , 1122 11 11 f b b , 1111,即 1111nn 2n 2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1 1 2 11122 ,即 221nb n ( n N* ) ( 3)证明:由( 2)知 221nb n ,则 22421nb n 所以 2 2 2 21 2 3b b b b 24 4 449 2 5 21n , 当 2n 时, 24 4 1 12 2 2 121 n n n , 所以 24 4 449 2 5 21nT n 4 1 1 1 1 1 14 9 2 3 3 4 1 4 0 1 1 8 99 2 1 8n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回顾 课后练习( 二 ) 题一: 已知函数 y f x 满足 112f x f x , 若数列 1 2 101n na f f f f fn n n ,求数列 通项公式; 题二: 已知二次函数 2( ) ( )f x x a x a x R 同时满足: 不等式 () 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在定义域内存在120 ,使得不等式12( ) ( )f x f x成立,设数列前 n 项和 ()nS f n ( 1)求函数 () ( 2) 设各项均不为 0的数列,所有满足1 0的整数 i 的个数称为这个数列变号数,令 1n a ( n N ) ,求数列 的变号数; ( 3)设数列足:1 11nn i ,试探究数列否存在最小项?若存在,求出该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三: 若 f(x)=(则 f (1)等于 ( ) A 0 B 24 C D 四: 设数列 n 项和为知 21a b S ( )证明:当 2b 时, 12是等比数列; ( )求 题五: 已知函数 )( ,对任意实数 满足: 3)()()( 且4)21( f . ( ) 当 *时求 )(表达式 ( ) 若 )()1(1,1 *11 n ,求 2 - ( )的前提下,记 )( *4 , 试证1 2 2 0 1 1 89c c c . - 3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回顾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题一: 答案: 14n 详解 : 1 2 101f f f f fn n n 1110f f f 1 1 12 + ,得 1212 14n 题二: 答案:() 2( ) 4 4f x x x ,()变号数为 ,()最小项2 2c . 详解 :() 不等式 () 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2 40 解得 0a 或4a 当 0a 时函数 2()f x x 在 (0, ) 递增,不满足条件 当 4a 时函数 2( ) 4 4f x x x 在(,)上递减,满足条件 综上得 4a ,即 2( ) 4 4f x x x ()由()知 224 4 ( 2 )nS n n n 当 1n 时,111;当 n 时1n n S 22( 2 ) ( 3 ) 25n 1, ( 1 )2 5 .( 2 ) 由题设可得 3 , ( 1 )41 . ( 2 )25 123 0 , 1 4 5 0 ,3 30b , 1i , 2i 都满足1 0 当 n 时,14 4 82 5 2 3 ( 2 5 ) ( 2 3 )n n n n 0 即当 n 时,数列增, 4 13b 0 ,由 41025n5n,可知 4i 满足 1 0 - 4 - 数列变号数为。 () 1 11nn i 1 2 2 3 3 4 11 1 1 1a a a a a a a , 由()可得: 1 1 1 1 1 11 ( 1 ) ( 1 ) ( ) ( ) 2 3 3 5 2 5 2 3nc 1 1 4 32 (1 )2 2 3 2 3 31( 2 3 ) 31222 3 2 2 ( 2 3 ) 当 2n 时数列增, 当 2n 时,2 2c 最小 , 又 121 , 数列在最小项2 2c 或 1 11nn i 1 2 2 3 3 4 11 1 1 1a a a a a a a ,由( )可得: 1 1 1 1 1 11 ( 1 ) ( 1 ) ( ) ( ) 2 3 3 5 2 5 2 3nc 1 1 4 32 ( )2 2 3 2 3 对于函数 4323xy x 223 ( 2 3 ) 2 ( 4 3 ) 1 ( 2 3 ) ( 2 3 ) 0 函数 4323xy x 在 3( , )2 上为增函数, 当 2n 时数列增, 当 2n 时,2 2c 最小,又 121 , 数列在最小项2 2c 题三: 答案: B 详解 : f ( x ) = ( x - 1 ) ( x - 2 ) ( x - 3 ) ( x - 4 ) ( x - 5 ) - 5 - (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2 ) ( - 3 ) ( - 4 ) ( - 5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2 ) ( - 3 ) ( - 4 ) ( - 5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3 ) ( - 4 ) ( - 5 )f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3 ) ( - 4 ) ( - 5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3 ) ( - 4 ) ( - 5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3 ) ( - 4 ) ( - 5 )( - 1 ) ( - 2 ) ( - 4 ) ( - 5 )( - 1 ) ( - 2 ) ( - 3 ) ( - 4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x x x x ( - 5 ) ( - 4 ) ( - 5 ) ( - 2 ) ( - 3 ) ( - 4 ) ( - 5 ) ( - 1 ) ( - 3 ) ( - 4 ) ( - 5 )( - 1 ) ( - 2 ) ( - 3 ) ( - 5 ) ( - 1 ) ( - 2 ) ( - 3 ) ( - 4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注意 5个因式求导得出 4个乘积项的和,每个因式轮着缺 一次,找规律) f(1) (1 2)(1 3) (1 4)(1 5) 0 0 0 0 ( 1)( 2)( 3)( 4) 1234 24 题四: 答案: ( ) 见详解; ( ) 1211 2 2 2 22n b b 详解 :由题意知1 2a,且 21a b S 11121a b S 两式相减得 1121nn n nb a a b a 即1 2 ( )当 2b 时,由 知1 22于是 1 1 2 2 2 1 2n n n a n 122 又 11 1 2 1 0 ,所以 12是首项为 1,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 ( )当 2b 时,由( )知 1122 ,即 112当 2b 时,由 得 - 6 - 111 112 2 222n n b 22 nn b 1 22 b 因此11 112222b 212 nb 得 1211 2 2 2 22n b b 题五: 答案: ( ) 23f n n *,; ( ) *2 ,1 n ; ( 见详解 详解 :( )令21 53)21(2)2121()1( )1()()1( )( 2)()1( 当 *时 )1()2()1()( )2()3( )1()( = 32)1(25 ( ) 由 )()1(1 *1 得 )1(111 )11(12 )11(23 )11(1nn 2)12(531 *2 ,1 n ( ( )知 , 11c )2,(),1(21221 * 2 2 0 1 1 1 2 ( 2 1 ) 2 ( 3 2 ) 2 ( 2 0 1 1 2 0 1 0 )c c c 2 2 0 1 1 1 2 4 5 1 8 9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精讲 重难点突破 看一个题: 题 1:函数 数列 ()na f n, 1n nN , 有则 M 的最小值是 . 金题精讲 题 1:已知数列 项都是正数,且满足: 10 a,1 1 ( 4 ) ,2n n na a a n N. ( 1)证明:1 2,a n N; ( 2)求数列 题 2:函数 ( ) x x x ,数列 足 如下条件 : 110 1 , ( ) , 1 , 2 , 3 , a f a n 求证: 101 . 题 3:已知函数 ( ) (1 ) 1xf x x e . ( 1)证明:当 0x 时, ( ) 0. ( 2)设数列 1n x e e 且1 1x2n . - 2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精讲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突破 答案: 1 题 1:( 1)证明略。 ( 2) 122 2 .n 题 2:证明略。 题 3:( 1)证明略。 ( 2)证明略。 - 1 -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选讲经典精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