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_第1页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_第2页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 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血管本身异常:过敏性紫癜、VC 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血管外异常: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 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数量改变和黏附、聚集、释放效应等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数量改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 功能障碍: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 凝血因子异常: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先天性:血友病甲(缺乏 VIII 因子)和血友病乙(缺乏 IX 因子) 后天获得性:维生素 K 缺乏,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 凝血步骤: (1) 、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因子 Xa (2) 、Xa 与 Ca 离子、因子 V 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因子 II)变成凝血 酶(IIa) (3)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因子 I)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继而在 VIIIa 作 用下成为难溶性的纤维蛋白,产生凝血块而止血。 (4)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酶作用下,变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溶解。 分类 1.影响某些凝血因子活性:代表药物:维生素 K 凝血因子 FII、FVII、FIX、FX 的生成需要维生素 K 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 K 的 凝血因子。 维生素 K 包括 K1,K2,K3,K4 ,前两者为天然维生素,脂溶性,其吸收有赖于胆汁的正 常分泌,后两者为人工合成品,水溶性,不依赖与胆汁。K1 在绿色植物与动物肝脏中含量 丰富,K2 主要有肠道细菌合成。 K1 又名叶绿醌,K2 甲基萘醌类,K3 为亚硫酸氢钠甲萘 醌,K4 为甲萘氢醌。 VK1、2、3、4 区别 维生素 K1 注射液和维生素 K3 注射液的几点区别 维生素 K 为什么有 K1、K2、K3、和 K4 之分? 维生素 K 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当患者因维生素 K 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的严重 出血,短期应用本品不能立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 PT 时间延长,用 VK 治疗无效(肝素抗凝作用机制:1、抑制 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与抗凝血酶 III(AT-III)结合 2、干扰凝血酶的作用 3 干扰凝血酶 对因子 XIII 的激活 4 防止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肠道吸收不良患者,采用肌注为宜 肝功能损害时,VK 疗效不明显,盲目大量使用 VK,加重肝脏损害,肝硬化或其晚期 患者出血,使用 VK3 无效,肝功能不全者可改用 VK1. 2.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蛇毒血凝酶(不导致血栓形成) 凝血酶:一种速效的局部止血药,仅可口服用于胃肠道出血或局部出血处涂布,严禁 注射给药,否则将引起器官、血管栓 塞等严重后果。由猪、牛、兔血提取凝血因子 II,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促使纤维蛋 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当凝血障 碍的主要原因是纤维蛋白原本身缺乏时,可能不产生血液凝固。 血凝酶:具有凝血酶样作用,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 一 系列凝血因子,其中包括血小板因子 3(PF3) ,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 I 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 蛋白,促进再出血部位的血栓 形成和止血。其类凝血激酶样作用是由于释放的 PF3 引起。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 促进血小板凝聚作用,不激活血 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 XIII) ,不会导致血栓形成。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还有肝脏合成的 VitK 依赖的 4 种凝血因子(II,VII,IX,X) 。 药物相互作用:抗纤溶药常用于预防与控制 血友病患者接受各类手术时的出血,若与本药合用,可增加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的危 险。因此,上述药物宜在给予 本药 8 小时后使用。 三者适应症的区别 凝血酶: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给药可用于上消化道出 血,单独应用不能控制动脉出血, 血凝酶: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多种医疗情况,如:内、外、妇产、眼、耳鼻喉、口 腔科疾病并发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术 中、术后出血,用于消化道出血、血友病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伴出血的辅助治疗。本 药更适用于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患者。DIC 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患者不宜使用。 凝血酶原复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因子 II、VII、IX、X 缺乏导致的出血,如乙型血 友病、严重肝病、DIC 及手术所致出血;用于逆转抗凝药诱导的出血;对已产生凝血因子 VIII 抑制性抗体的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本品也有预防和治疗出血的作用。 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抗纤溶药):代表药物: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二 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1、氨甲环酸。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多种出血,也适用于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脏器外 伤或手术出血,如前列腺、尿道、 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3 用于人工流产、胎盘早剥、死胎和羊水栓 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以及 病理性宫腔内局部纤溶亢进引起的月经过多 4、用于眼前房出血及严重鼻出血 5、中枢神经系统的轻症出血 (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出血) ,应用本品优于其他抗纤溶药。 药效学:作用较氨甲苯酸强,是氨基己酸的 6-10 倍。 药动学:半衰期为 2h,达峰时间为 3h,能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 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口服给药 的 39%,静注的 90%于 24h 内有肾排出。 不良反应:较氨基己酸少,可出现腹泻、恶心及呕吐,较少见经期不适,由于本 品可进入脑脊液,注射后可 有视物模糊、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肾功能不全时调整剂量,肝功不全时不必调整 2、氨甲苯酸 止血作用为氨基己酸的 4-5 倍,排泄慢,毒性较低,不易形成血栓。不易 通过血脑屏障,可通过胎盘 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代表药物:卡巴克洛、卡络磺钠、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和黏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 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尚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血液渗出。 卡巴克洛:肾上腺素氧化产物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常用其水杨酸钠盐(卡巴克洛)或 磺酸钠盐(卡络磺钠) 。本品无 拟肾上腺作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但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能力,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止血 时间。 5.其他:奥曲肽;生长抑素;去氨加压素;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能收缩小动脉,对肺出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慎用: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 止血药物选择 1、毛细血管出血可选用卡巴克洛 2.、预防手术前后出血可选用酚磺乙胺和凝血酶。前者主要增加血小板生成,增强其聚集 和黏合力,促使凝血活性物质释放,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后者是一种局部速效 止血药,直接促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其可口服,也可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