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_第1页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_第2页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_第3页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_第4页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 、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XX 班 XX,现已直升入青岛 X 中,在此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及教训,以供诸位作为参考。 说实话,其实被直升时录取可谓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所以成功绝对 离不开三年来的努力。其他几位同时直升成功的同学,当得知此消息时,无 不欣喜激动、高兴万分,而我却并不认为这值得激动 或骄傲,因 为在此之前 我已经有过三次激动了。 、 第一次激动是在初一下学期期末,那次我历史考了满分。一定有同学认 为历史难学,其实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对历史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对历史感 兴趣呢?历史是炽热的,他发人深省, 给人以启示,可以把自己的行 为与古 人作对比,以史为鉴。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它要求 严谨,受条件限制),真正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在课本上很难找到,所以当你 主动得多去了解、学习和体验时,你会从中 发现许多古人的智慧所在。一定 要把这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去发展,多读一些品读、讲解类的历史书籍, (因为 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读原著);电视节目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历史上 的事件错综复杂,自学难以搞清,而听 专家学者讲上一遍,娓娓道来史 实, 一下就明白了,让你可谓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搞清事件的来 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再提此事你就能信手拈来了。 历史纪录片是影像与 图文相结合的,同样有此效果。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 CCTV-10百家讲坛, 易中天教授评价说:“ 百家 讲坛的成功实际上是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专家 学者与大众的对接、学术研究与传媒的对接,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接。 ” 这告诉我们:学好历史是时代的需要啊! 另外,在学习课本内容时应把握好四个要素,正好与英语中的四个 - 2 - 特殊疑问词相对应,分别是 who(人物)、when (时间)、where(地点)、 how(过程、方式)。每学 过几课或是一个朝代,都应在这四个方面上进行总 结,这样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理清思路。 联想记忆法也非常重要,让未知 变为已知。将模糊的知识与自己很熟悉的记忆相结合,事半而功倍。譬如: 我们会学到唐五代时期我国两大瓷窑,分别是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许 多人会在这里记混了,这时我联想到,我 们班里有两位同学,一位姓邢,另 一位由于长得比较白而得外号“小白” ,这不就是邢窑白瓷吗?那么越窑青 瓷也就记住了。还有一点,要自主 进行考证,有个科学的历史观,评价历 史人物要客观,不能有立场。譬如,一定会有人对武 则天和唐太宗的关系搞 不清,当时我也不明白,于是我查了字典后面的年代表及资治通鉴,得出 结论:武则天先被册封为唐太宗的才人(即五品的妃子),不被看好,太宗死 后又嫁给其子唐高宗李治,十八年后当上皇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女皇帝。知道了这些,不会再有人迷惘了。 、 第二次激动是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那次我物理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实属 不易。 先说物理,学完初中物理知识后,一定要 对其有所理解。当上初三开始 学化学就会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通常只是物体发生位移、受到力的作用或是属性、状态发生改变等。 物理学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学过的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牛顿三定律还是帕斯卡定律等,都揭示了客观规律。 这些概念性 的理论文字很周密,逻辑很 严谨, 应多在这上面下功夫,全面掌握其内容。 要仔细体会那些似乎多余的文字所起到的作用,是抠字眼而不钻牛角尖,为 了严谨。比如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分别是 0和 100,其实这不严谨,要 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否则可能 80也可能会是 120。)有时定义中说“单位 - 3 - 温度下”,有时又说“温度每升高 1”,这是为了与热力学温标开尔文区分。 再比如: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不能说成是“ 重力是地球 对物体的引力” 。因为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吸引你 竖直向下,即重力;另一个使你随地球自转,即向心力, 这两个力的合力才 是万有引力。显然,后者说法不恰当。公式是个好 东 西,简洁明了地表达出 一个定律的内容。我们初三将要学习的知识中有许多没有定量只是定性,如 动能、势能,而为了掌握住决定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公式: 。还要将所学公式进行组合推导,写成比例式对解题有助(尤其21mvEk 是电学),并且也便于你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 一是能增加你的兴趣,二是能更好的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伟大,不仅物理,数 学化学也应如此。 再说数学,学好它的关键是养成先大胆假设再严密推理、证明的思维习 惯,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充分利用条件。做几何类问题要把条件尽可能 多得标在图上,这样很容易 发现解题思路;不求异题同解,但求一题多解, 方法虽然不一,但结果殊途同 归。 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拓展延伸也是必要的, 这不一定是老师教的,因为这 些内容不是课本上的并且须得自己思考;我常 常在闲暇时进行一些证明及推导,自认为大有受益,考试或竞赛中所谓难题 就是这些, 谁的眼光远,谁的能力就高,功夫在平 时 。同时,这也是难点,最 好是有一本比较系统的参考书。如果问黄金分割比是什么?那么谁都知道 它等于 ,可是如果让你证明之,怎么证呢?这里面要用到一618.025 元二次方程,希望当你们学 过之后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数学与物理 化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多研究、学习一些不等式、分式和方程的基本性 质 对解决机械效率、质量分数、压强浮力等问题会有极大的帮助。比如,一 - 4 - 个分数 ,把它的分子分母同加上 1,分数的 值是否会改变?(变大,一般性74 结论是: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加上一个正数,分数的值会变大); 已 知 P1 P2, U1 U2,是比较 I1 与 I2 的大小。 (I1 I2)诸如此类问题,很值 得探讨。 在初三将学习丁肇中所写的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学好这 两门学科必须有格物致知精神。要求我们对问题深入探究、思考,得出 结论, 例如学习了电路结构有串联和并联,你是否探索过混联电路的特点呢?学 习了安培定则有没有曾想过如果是根笔直的通电导线,磁场的方向又如何 呢?你是否研究过全电路欧姆定律呢?学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否想过凹 透镜呢?数学中有个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不知你们可否 知道“梯形的两 对角线中点所 连线段等于两底差的一半” 这个结论。上述几 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与探究。 、 我第三次激动是在初三上学期期中,那次考试取得了级部第三名,是唯 一一次“历史性突破 ”,它既奠定了我获得直升生的资格,也葬送了我取得更 好成绩的机会。那次之后大概是过于兴奋,一 连几晚几乎彻夜难寐(失眠), 同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时是高兴,可是到了期末,成 绩一落千丈,退 了 14 名,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这告诉我无论何时绝对不能任意放纵自我, 要时刻警醒,不能骄傲。所以也给大家一点教训来吸取,千万 别一失足成千 古恨,最后落得像许多历史人物那样。我 认为这不是“ 中国的脊梁”。鲁迅先 生在中国人都失掉自信力了吗(反问语气)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 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 国的脊梁。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做这些当中的一种,不要学习那些骄傲狂大、 - 5 - 刚愎自用或是好大喜功的人。 、 在漫长的学海生涯中,并没有完美的捷径可寻,但切不可走过多弯路。 仅凭上述经验和心得,是不完善也不全面的。不仅要积累一定的经验, 还应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世界当然不是完美的,如果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不可沮丧,正如: “不 要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把星星也丢了”的道理,而 应以最短的 时间接受这个现 实,考虑 最坏结果也不过如此 ;同时,切不可让这件事情打扰和影响今后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尽最大努力去弥补,把 损失降到最低。有此三步总能 使我屡次从低落心境中解脱。鲁宾孙说:担心和忧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考试失利、做了后悔的事情、有不幸遭遇降临等情况 下, (屡试 不爽)。 我简单地把心理素质化分为三种境界:人我(受别人影响而改变)、物我 (受外物好坏的影响而改变)、御我(只随自己的需要而改变),我们固然做不 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因为我们感情丰富、压力繁重、 牵挂的事情比较繁杂;但如果能做到:对待事情百倍努力去做,却不热衷于 最终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人往往总是成功的。 我之所以前三次会激动,而这次没有,就是因 为想明白了这一点。 对于一件别人不敢下手的事情,要大胆地放手去干,别瞻前顾后,否 则 将一事无成。 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配上切实可行的蓝图,建立自己心灵 的坐标系,找准每一个目标 ,然后大胆放手去做。 、 时间的价值(如何利用好时间) 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 (不要虚 度光阴,使岁月蹉跎。 )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 缩短或加 长。从时间获益和 - 6 - 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当然是符合道 德标准的),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去,忠 实于你的目标。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 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