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_第1页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_第2页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_第3页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_第4页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马立怀同志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暨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会议上的讲话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暨“十一五” 教育技术 应用研究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 成绩和经验,表彰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同时立 足于东营教育信息化实际,启动“十一五”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 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党委、政府在改革与发 展的新形势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 点,加大投入,加快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作为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从 2002 年起,紧密围绕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相继实施了东营 市中小学“ 校校通” 工程、 东营市教育信息化工程、 东营市农 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全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发生了大 的变化,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中 小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比较广泛地应用到 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入新阶段,已经 改变了过去我市电化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落后局面,步入 了全省先进的行列之中。 、 以应用为核心,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1、基本完成了“校校通 ”工程建设任务 ,建成东营教育城 域网骨干网络。 2 全市中小学“校校通 ”工程的启动和建设 ,把全市教育信 息化工作提上议程并推入了“快车道” 。2002 年,市委、市政 府把全市中小学“校校通 ”工程列入为民 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市财政投入 3000 余万元,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这在 全省首开先河。这一工程为全市所有初中和市县直小学至少 建设了一个标准微机室和高配置多媒体电教室,为全市所有 初中、小学配备了一定比例的教师用微机。全市所有中小学 都能够通过宽带、ADSL、拨号等方式登陆互联网,实现当年 “校校通” 工程建 设的 计划目标,提前五年 实现了全省的规划 建设目标。全市“校校通 ”工程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到 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使全市的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这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一件事。 在“ 校校通” 工程建设 的基础上,2003 年,各 县区政府抓住机 遇,列为重点,加快建设。县区教育部门主动当好参谋助手, 积极争取,主动推进,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教育事业重点 工程,建成县区教育信息中心,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完成 了校园网建设并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 的教育城域网络。2005 年全市中小学实施的标准化建设工程 又进一步对“ 校校通 ”工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为处于乡镇以 下的农村小学建设了微机室,实现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普及微 机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目标。2006 年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 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实施了教育城域网络完善工程, 提高了教育城域网的安全性和服务能力。垦利县和河口区所 有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并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东营区 13 所 学校完成了“ 班班通 ”建设;河口区加大了教 师用微机的配备 力度,达到了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人手一机、学区小 学两人一机的标准;广饶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 3 网站;利津县为 19 个学校安装了浙大办公平台,高中学校实 现“ 班班通” ;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投 资 500 余万元,完成了“校 校通”工程与企 业网的剥离改建工作。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支 持和重视,得益于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据 估算,5 年来市、县(区)、乡、学校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 金超过 13000 万元,目前共有学生用微机 12306 台,教师用 微机 7670 台,146 个学校宽带接入了教育城域网,有 112 所 学校建设了学校网站,29 所学校实现了“ 班班通” 。全市教育 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设备的配备以及标准的提高为实现 我市教学和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按试点要求,完成了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 程。 东营市是全国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试 点城市,按照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三部委建设要 求,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建设项目覆盖了全市所有农村 253 所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均可通过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或网 络直播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远程教育网和教育城域网相互补 充,实现了天地双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把优质的教育资 源、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精彩的专家教师课 堂录像等展现在师生面前,我们通过组织开展专项培训、观 摩教学、巡回指导以及召开应用现场会等方式,大力推进远 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涌现出了以东营区六户镇中心 小学为代表的把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 一大批学校。 4 3、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推进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信息化。 努力开发东营教育城域网功能,依托“东营教育信息网” , 先后开通了门户网站群、资源库群、电子邮件系统、视频点 播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博客平台等,逐步实现了教学和管 理的网络化、文件传输的无纸化、资源的分级检索和交流的 便利畅通。以“东营 教育信息网” 为核心的各 级教育门户网站 逐步成为网络应用、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的总平台。 东营教育信息网站作为全市教育信息发布中心,能够及 时报道全市最新教育动态、教育改革和教育成果,成为反映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登陆教育信息网已成为了解 我市教育政策法规和与教育有关事项的必然选择。在 04、05 年东营市政府举办的优秀政务网站评比活动中, “东营教育 信息网”连续两年荣获全市“优秀政务 网站” 称号。 各类学校教育网站数量快速增加,到目前全市已经建有 112 个校园网站。学校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带动了班级网页、 教师网页及专题性学习网站建设,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了个 人教学主页。网站对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东营教育信息网教育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市教育信息中 心在购置了部分成品资源库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下载、卫星 接收、非线编集成等方式,不断丰富更新教育资源库。各县 区教育局和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也列出专项经费购置许多教 育教学资源。许多学校结合本学校特色,建设和完善了自己 的校本资源库。目前,全市共存储各类教育资源 18000G,基 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县(区)、学校三级资源库群。教育城 域网内的学校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登陆资源库群查找各 类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应用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师 5 备课、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广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 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1、依托高校,高起点开展教师培训,保证培训的科学性 和实效性。这是我市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特征,并 得到了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的肯定和推广。教育信息化建 设与应用是教育发展的新领域,要具有超前的教育理念,需 要高水平的专家具体指导。为此,我们从以“校校通” 工程为 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就聘请了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 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钟绍春博士后等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作为 我市的教育信息化顾问,全面指导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 作。在对全市广大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及能力的摸底调查的基 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了系列培训方案和计 划。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进 程,并对受训教师从理论、技能、学习态度、出勤四个方面进 行严格考核,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种有效的培训机 制和良好的培训质量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面向应用,开展大规模、多层次、持续性的培训工作, 不断深化培训内容。市教育局先后组织了面向基本应用的中 小学校长培训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农村教师信息技术 教育培训班、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农村多媒体 教室管理员培训班,办公平台应用培训班、网络管理员培训 班,以及面向深层次应用的网页制作培训班、动画制作培训 班、电脑制作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班。培训范围广泛,受训教 师的人数达 5800 多人次。大规模、多层次的培训促进了我市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 6 3、发挥教育城域网优势,开展网上技术培训和交流。通 过东营教育城域网络来进行教师培训是我市教育信息化应 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尝试利用网站、博客开展了网络安全、 电脑制作、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网上培训活动,发布了大量文 档、视频、图像以及实例程序等培训内容,并通过博客、邮件 进行交流指导,对信息技术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 平 开展课题研究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最为便捷、有效的 途径。 “十五 ”期间,尝试 开展了区域性的教育技 术课题研究工 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总 课题组的带领下,全市40多个子课题学校以“边培训、边研究、 边实践”的方式, 积 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 特点和规律。 1、 区域推进,广泛参与。随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不断 改善,迫切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此,市教育局于 2002年底申请承担了中央电教馆的“十五 ”重点课题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立了以张洪 生局长为课题负责人的课题组,通过深入开展信息技术课题 研究这种方式,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合的模式、方法和策略,培养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促进教 师信息素养的持续提高。全市有40多所学校积极参与了该课 题的研究工作,这些学校在总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带领下,主 要领导亲自抓,研究工作开展的紧张有序。彻底改变了以往 课题研究各自为战的局面,开创了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良好 局面。 7 2、强化管理和督导,研究过程规范高效。过程管理是课 题研究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针对参与学校比较多、很多学 校初次进行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总课题组在工作中加强了 过程管理和督导,采取了分层督查、重点带动的管理办法, 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首先,就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 研究报告的撰写,以及资源建设、教学实施等问题,专家组 深入学校进行详细的指导;其次,及时组织规范有效的课题 中期评估,组织专家深入学校,与执教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 流,及时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以“三个一” 评 比活动为主线,督促研究教师主动进行研究总结和反思,为 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全程的科学管理和督 导,研究工作开展的实实在在,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与研究的学校还进一步掌握了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对课题研究工作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浓厚的兴 趣。 3、信息化建设、培训与应用共同推进,研究成果斐然。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离不开硬件环境和高素质人员的支撑。三 年来,各单位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培训,为课题研究创设了 优良的条件。在建设、培训与应用协调发展的同时,课题研 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总结出了整合教学的基本特点和 规律,构建了部分学科的新的教学模式;建起了“市、县、校” 三级资源网络。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市广大 教师信息素养的大幅度提高。近年来课题组教师在全省电教 论文、课件制作等评比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形成 研究论文732篇,课件及课例954个,教学设计608个,其中获 省级二等奖以上236项,省级以上发表41项,出版专著15项。 总课题及40多所学校负责的子课题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任 8 务,并且有13所学校的研究成果被专家组定为优秀成果。课 题研究工作获得了中央电教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 “该课题整体 设计思路清晰,框架 结构科学合理,目标明确, 方法得当,成果丰富,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示范和辐 射作用,完成了预期目标,其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 水平。 ”该成果 同时还获 得了全国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成果一 等奖。 “十五” 期 间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从硬件建设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从全市教育整体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看,还存在着不 少问题。一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既有区域之间的发展 不平衡,也有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既有单位领 导思想认识的不平衡,也有工作着力点、着重点的不平衡。 二是在教育信息化网络和设施应用上不够。有的没有充分发 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有的设备束之高阁,不去应用;有的农 村学校把设备视作“ 宝贝” ,当成摆设,等等。三是 对教育信息 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教育信息 化工作起到了制约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尽快解决,确 保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下面就今后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投入、 教育观念、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更新转变,是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制高点,其作用日益明显。 “十 五” 期 间我 们只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在硬件配备和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9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应用,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上仅仅开了一个 头,在应用上可做的文章还很多,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 化的路程还很长,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站在加快全市教 育改革和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 息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规划中,纳入各类考核体系 中,学校主要领导必须清晰认识到加快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 义,身先士卒,带头学习、应用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在学校 创造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健全机构,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随着 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市县区教育局先后建立了教育信息 中心,增加了人员编制,还有部分学校也设立了信息中心。 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资 源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网络维护、设备管理、办公自动 化、校产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工作量越来越大, 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快速有序 的发展,各县区及学校要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 设,选配得力人员,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推进 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大的投入。近几年来,各县区教育 局和学校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每年都有 新进展,有效地改善了全市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今年河口区、 垦利县所有学校全部宽带上网,并由县区财政承担全部上网 费用;东营区也已基本实现教师人手一机,多数教室安装了 多媒体;河口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任课教师人手一 10 机。自己与自己比,变化较大,进步很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 我们还有许多不如别人的地方,潍坊、淄博等市多数县区整 体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班班都是多媒体教室。要想不落伍, 就要求我们恒下一条心,以一贯之地积极工作,加大投入, 加快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党委、政府和 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以适应教育 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从总体上讲,我市广大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应用信息技 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很高涨,多数学校原 来仅有的几个多媒体教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 要。所以,今后几年我们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重点 是加快“班班通 ”工程建 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市所有学校 建成校园网并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把所有教学班建设成为 多媒体教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