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干解剖和定位诊断脑干解剖和定位诊断 1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一、脑干的基本功能一、脑干的基本功能 n 、颅神经的基本功能、颅神经的基本功能 n 、传导功能(感觉、运动)、传导功能(感觉、运动) 2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固有的重要功能、固有的重要功能 n 意识意识 -觉醒的维持觉醒的维持 n 反射功能反射功能 n 肌张力、平衡肌张力、平衡 n 眼球运动、对光反射和其他脑干反射眼球运动、对光反射和其他脑干反射 n 基本的生命中枢基本的生命中枢 3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二、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二、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 1、确定脑干损害的水平、确定脑干损害的水平 n 颅神经颅神经 +脑干功能障碍脑干功能障碍 n 后组颅神经后组颅神经 延髓延髓 n 中组颅神经中组颅神经 桥延或脑桥桥延或脑桥 n 第第 3、 4对颅神经对颅神经 中脑中脑 4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2、脑干髓内外病变的区别、脑干髓内外病变的区别 n 脑干髓内病变时脑干受损的症状出现早而明脑干髓内病变时脑干受损的症状出现早而明 显。显。 n 出现脑干固有功能的损害(意识改变、特殊出现脑干固有功能的损害(意识改变、特殊 反射功能的改变)、核性颅神经损害(如分反射功能的改变)、核性颅神经损害(如分 离性动眼神经病损)离性动眼神经病损) n 特殊综合征(核间性眼肌麻痹)特殊综合征(核间性眼肌麻痹) 5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三、脑干病变的表现三、脑干病变的表现 n 、颅神经损害、颅神经损害 n 、传导束损害:、传导束损害: 感觉、运动、平衡障碍感觉、运动、平衡障碍 n 、意识、意识 -觉醒障碍觉醒障碍 n 、植物神经损害、植物神经损害 :高热、针尖样瞳孔、无汗:高热、针尖样瞳孔、无汗 6 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 n 、呼吸节律改变、呼吸节律改变 n 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 间脑间脑 n 中枢性过度换气中枢性过度换气 中脑上端中脑上端 n 长吸气长吸气 桥脑上端桥脑上端 n 共济失调性呼吸共济失调性呼吸 延髓上端延髓上端 7 常见的脑干综合症常见的脑干综合症 8 中脑的常见综合症中脑的常见综合症 此处病变常见于:此处病变常见于: 肿瘤、局限性脑炎、外伤,血管性病变肿瘤、局限性脑炎、外伤,血管性病变 较少较少 9 中脑中脑 上丘平面上丘平面重点平面读片重点平面读片 1.红核是本平面的特 征,发出被盖腹侧 交叉 ,下行为红核脊 髓束。 红核的背外侧依次 是内侧丘系、脊髓 丘系和三叉丘系、 其外侧是下丘臂 ,即 将进入内侧膝状体。 4.脚底由锥体束和皮 质脑桥束构成 ,其背 侧是黑质。 2.呈分层结构的上丘 发出被盖背侧交叉 , 下行为顶盖脊髓束。 3.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有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 经副核和三叉神经 中脑核 ,前二核发出 动眼神经根。 动眼神经核腹侧是 内侧纵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eber综合症综合症 :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症或大: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症或大 脑脚综合症脑脚综合症 n 病变位于中脑的基底部大病变位于中脑的基底部大 脑脚的髓内。脑脚的髓内。 n 表现:表现: n 同侧同侧 -动眼神经麻动眼神经麻 痹。痹。 n 对侧对侧 -偏瘫包括中偏瘫包括中 枢性面瘫和舌瘫。枢性面瘫和舌瘫。 v 常见病因:颞叶肿瘤或常见病因:颞叶肿瘤或 硬膜下血肿伴发的天幕硬膜下血肿伴发的天幕 疝压迫大脑脚。疝压迫大脑脚。 19 Benedit综合症:动眼神经和锥体外系交叉综综合症:动眼神经和锥体外系交叉综 合症合症 n 病灶位于大脑脚后方病灶位于大脑脚后方 的黑质。的黑质。 n 表现:表现: n 同侧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 n 对侧对侧 -半身锥体外系半身锥体外系 综合症,如半身舞蹈病综合症,如半身舞蹈病 、半身徐动症和半身震、半身徐动症和半身震 颤及肌张力增高等类似颤及肌张力增高等类似 半身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半身的帕金森氏综合症 。 20 Claude综合症综合症 :即动眼神经和红核交叉综合症即动眼神经和红核交叉综合症 n 病灶位于中脑被盖部病灶位于中脑被盖部 的红核。的红核。 n 表现:表现: 同侧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对侧 -半身共济失调。半身共济失调。 21 Parinaud综合症综合症 :即四叠体综合症即四叠体综合症 n 病灶位于中脑顶盖部病灶位于中脑顶盖部 。 n 表现:表现: n 双眼垂直运动障碍,有双眼垂直运动障碍,有 以下三种情况:(以下三种情况:( 1) 双眼上视瘫痪。(双眼上视瘫痪。( 2) 双眼向上向下均瘫痪。双眼向上向下均瘫痪。 ( 3)双眼下视瘫痪。)双眼下视瘫痪。 n 可能有瞳孔的改变可能有瞳孔的改变 22 桥脑的常见综合症桥脑的常见综合症 23 脑桥脑桥 中下部平面中下部平面重点平面读片重点平面读片 1.基底部由 2纵 1横纤 维构成 , 其间的脑 桥核发出脑桥小脑 纤维越边 ,汇聚为小 脑中脚 ,折向背侧掩 盖小脑下脚、三叉 神经束和脊束核。 2.面丘深面的展神经 核被面神经膝包绕 , 发出展神经根。其 腹外侧的网状结构 内可见上橄榄核、 面神经核和面神经 根、及深染被盖中 央束。前庭神经核 位于面丘外侧、前 庭区深面。 3.中线两旁依次为内 侧纵束、 顶盖脊髓 束、斜方体位于被 盖前缘 ,被纵行的内 侧丘系贯穿 ,向外依 次是脊髓丘系和外 侧丘系。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Fovil综合症综合症 :桥脑基底内侧综合症桥脑基底内侧综合症 n 表现:表现: 1. 同侧同侧 -周围性面瘫,眼球周围性面瘫,眼球 不能外展(两眼向病灶侧不能外展(两眼向病灶侧 的同向凝视麻痹),头部的同向凝视麻痹),头部 向病灶对侧轻度旋转(内向病灶对侧轻度旋转(内 侧纵束)。侧纵束)。 2. 对侧对侧 -中枢性偏瘫(锥体中枢性偏瘫(锥体 束),感觉障碍(内侧丘束),感觉障碍(内侧丘 系)。系)。 v 病因:多见于血管病。病因:多见于血管病。 35 Millard-Gubler综合症综合症 :桥脑基底外侧综合症桥脑基底外侧综合症 n 表现:表现: 1. 同侧同侧 -眼球外展不能(眼球外展不能( 外展神经),周围性面外展神经),周围性面 瘫(面神经)。瘫(面神经)。 2. 对侧对侧 -偏瘫,包括中枢偏瘫,包括中枢 性舌下神经瘫。性舌下神经瘫。 v 病因:炎症和肿瘤常见病因:炎症和肿瘤常见 。 36 Raymond-Cestan综合症综合症 :桥脑被盖综合症桥脑被盖综合症 n 病灶位于桥脑上部三叉神病灶位于桥脑上部三叉神 经切面之被盖部。经切面之被盖部。 n 表现:表现: 1. 同侧同侧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结合臂),面部感觉障(结合臂),面部感觉障 碍(三叉神经),双眼球碍(三叉神经),双眼球 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外展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外展 神经及内侧纵束)。神经及内侧纵束)。 2. 对侧对侧 -半身分离性感觉半身分离性感觉 障碍(脊髓丘脑束)。障碍(脊髓丘脑束)。 v 病因:可为小脑上动脉闭病因:可为小脑上动脉闭 塞,桥脑背盖部肿瘤。塞,桥脑背盖部肿瘤。 37 Locked-in syndrome:闭锁综合征闭锁综合征 n 病变部位:双侧脑桥病变部位:双侧脑桥 基底部病变累及双侧基底部病变累及双侧 皮质脊髓束和三叉神皮质脊髓束和三叉神 经主核以下的皮质延经主核以下的皮质延 髓束。髓束。 n 表现:双侧中枢性面表现:双侧中枢性面 舌瘫和四肢中枢性瘫舌瘫和四肢中枢性瘫 痪,意识存在,只能痪,意识存在,只能 以眼球运动示意。以眼球运动示意。 38 延髓的常见综合症延髓的常见综合症 39 延髓延髓 橄榄中部平面橄榄中部平面重点平面读片重点平面读片 1.中央管敞开为 第 脑室。室 底灰质中有脑 神经核和 、 对脑神经根 出恼。孤束 核包绕孤束。 2.下橄榄核出现 和小脑下脚形 成 ,包围楔束副 核 ;下脚腹内侧 是三叉神经脊 束和脊束核。 3.中线两旁依次 为内侧纵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丘系和锥 体束。脊髓丘 脑束位于下橄 榄背外侧。 6.下橄榄核背侧 的广大区域是网 状结构 ,其中有疑核。 40 41 Wallenberg综合症: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综合症: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n 病灶位于延髓上部侧方、病灶位于延髓上部侧方、 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 n 表现:表现: n 同侧同侧 -( 1)吞咽困难,软)吞咽困难,软 腭无力(疑核),(腭无力(疑核),( 2)面)面 部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髓部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髓束),(束),( 3)眩晕、眼球震)眩晕、眼球震 颤(前庭神经核),(颤(前庭神经核),( 4) 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脑束),( 5) Horner征(征( 脑干网状结构交感神经)。脑干网状结构交感神经)。 n 对侧对侧 -痛温觉障碍(脊髓丘痛温觉障碍(脊髓丘 脑侧束)。与同侧面部感觉脑侧束)。与同侧面部感觉 障碍构成交叉性感觉障碍。障碍构成交叉性感觉障碍。 42 PICA分支分支 侧位图侧位图 髓前段 外侧髓段(尾攀) 髓后段 扁桃体上段(头攀) 半球支和蚓支 扁桃体支 脑膜后动脉椎动脉 43 Jackson综合症:舌下神经交叉瘫综合症综合症:舌下神经交叉瘫综合症 。 n 病灶位于延髓上部前方近病灶位于延髓上部前方近 中缝处。中缝处。 n 表现:表现: n 同侧同侧 -周围性舌下神经麻周围性舌下神经麻 痹。痹。 n 对侧对侧 -偏瘫。偏瘫。 v 可由脊髓前动脉闭塞所致可由脊髓前动脉闭塞所致 。 44 延髓的常见综合症延髓的常见综合症 n 3、橄榄体后部综合症、橄榄体后部综合症 n 病灶位于病灶位于 、 、 、 对脑神经核区,锥体束不受影响,有时累及对脑神经核区,锥体束不受影响,有时累及 脊丘束。脊丘束。 n 表现:同侧表现:同侧 -延髓麻痹(舌咽、迷走、舌下神经),转颈、耸肩无力延髓麻痹(舌咽、迷走、舌下神经),转颈、耸肩无力 (副神经)。(副神经)。 对侧对侧 -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 根据症状大小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根据症状大小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Schmidt综合症:综合症: 、 、 脑神经受损。脑神经受损。 Tapia综合症:综合症: 、 、 脑神经受损。脑神经受损。 Jackson综合症:综合症: 、 、 、 脑神经受损。脑神经受损。 Avellir综合症:综合症: 、 、 、 脑神经受损,伴有对侧感觉障碍脑神经受损,伴有对侧感觉障碍 (面部除外)。(面部除外)。 v 病因:本组综合症多由神经根损伤所致,核区病灶引起者罕见。病因:本组综合症多由神经根损伤所致,核区病灶引起者罕见。 45 46 枕大孔区综合征枕大孔区综合征 n 病因:病因: 肿瘤、畸形等肿瘤、畸形等 n 表现:表现: n 上部颈神经根症状上部颈神经根症状 n 枕颈部疼痛(枕颈部疼痛( C2-3) n 强迫头位强迫头位 n 后组颅神经损害后组颅神经损害 n 延髓征候延髓征候 47 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 48 除神经核团、纤维束占据的位置外,脑干其余广大区域 纤维纵横交错,网眼内布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神经 细胞。称之为网状结构。 分区分区 ( 正中区 ) (效应区) (感受区) 中缝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向小脑投射的核群 范围范围 脊髓 脑干 间脑 后角颈部 ( 层 ) 外侧,灰白质 交界处。 扩大 延髓 (橄中平面 )最大 存在 49 核核 团团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 后角 中缝核群 ( 正中区 ) 侧角侧角 大 脑 皮 质 广 泛 区 域 脊 髓 镇痛 (针麻原理 ) 抑制交感活动 蓝斑蓝斑 去甲肾上腺能 神经元 睡眠 影响精神活动 (改变睡眠脑电波 )边缘系 5羟色胺能 神经元 网状结构神经元 递质功能简介 (A1-A7)A6 50 核核 团团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 旁正中网状核 脑桥被盖 网状核 外侧网状核 小脑 脊髓 大脑皮质 (移位的脑桥核 ) 51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 内侧区内侧区 和 外侧区外侧区 纤维联系纤维联系 和 功能功能 丘脑 特异性特异性 核团核团 特异性感觉纤维特异性感觉纤维 非特异性 核团纹状体 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1 . 影响大脑 维持大脑皮质 兴奋性 【 上行性激动系统 】 2 . 影响脊髓 维持肌张力 3 . 控制调节内脏活动 是 内脏运动 、 内脏感觉 纤维的中继站 (大量侧支 ) 非特异性感觉纤维 存在 生命中枢生命中枢 52 内脏中枢位置内脏中枢位置 心血管中枢 网状结构的下行性影响网状结构的下行性影响 易化区 抑制区 脑桥网状脊髓束 呼吸中枢 延髓网状脊髓束 层 躯体、 内脏防卫 P345 运动控制 P345 皮质、基底核 小脑内脏运动内分泌 P345 网 状结 构 下 丘 脑 边边 缘缘 系系 垂体 53 椎椎 -基底动脉系统基底动脉系统 54 55 56 椎动脉椎动脉 n 在第在第 2颈椎水平上下发出脑膜前、后动脉,颈椎水平上下发出脑膜前、后动脉, 通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在枕大孔前方供应通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在枕大孔前方供应 硬膜。硬膜。 n 起于椎动脉颈段脊髓支和肌支在颅内血管起于椎动脉颈段脊髓支和肌支在颅内血管 闭塞或狭窄时可以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闭塞或狭窄时可以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57 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PICA) n 椎动脉最大和最后一个分支。椎动脉最大和最后一个分支。 n 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球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球 的下面以及扁桃体。的下面以及扁桃体。 n 行程与延髓和小脑扁桃体有关。行程与延髓和小脑扁桃体有关。 n 绕过延髓,分为前、外侧、后段。绕过延髓,分为前、外侧、后段。 58 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PICA) n 闭塞时在临床上出现典型闭塞时在临床上出现典型 Wallenberg综合征综合征 。 n 分支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存在着分支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存在着 广泛的软膜吻合。广泛的软膜吻合。 n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代偿逆行充盈小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代偿逆行充盈小 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59 PICA分支分支 侧位图侧位图 髓前段 外侧髓段(尾攀) 髓后段 扁桃体上段(头攀) 半球支和蚓支 扁桃体支 脑膜后动脉椎动脉 60 基底动脉(基底动脉( BA) n 由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缘汇合而成。由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缘汇合而成。 n 长度:平均:长度:平均: 33.3cm n 直径:平均:直径:平均: 4.1mm n BA有很多小分支向脑干供血有很多小分支向脑干供血 n 发育过程中有时可形成双干和开窗发育过程中有时可形成双干和开窗 61 BA n 主要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主要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 其末端发出双侧大脑后动脉。其末端发出双侧大脑后动脉。 n BA完全闭塞的症状较重。完全闭塞的症状较重。 n 表现:四肢瘫、延髓麻痹、昏迷。表现:四肢瘫、延髓麻痹、昏迷。 n 个别患者:闭锁综合征。个别患者:闭锁综合征。 62 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AICA) n 起源于起源于 BA下下 1/3,少数起于中,少数起于中 1/3. n 供应桥脑、小脑中脚以及下蚓等部位。供应桥脑、小脑中脚以及下蚓等部位。 63 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 SCA) n BA最后一对幕下分支。最后一对幕下分支。 n 行程(围绕脑干):桥段行程(围绕脑干):桥段 环池段环池段 四叠四叠 体段体段 n SCA有时可以双干或三干有时可以双干或三干 n 供血:向小脑上部的外侧面、小脑上脚、供血:向小脑上部的外侧面、小脑上脚、 齿状核、小脑中脑及上蚓。齿状核、小脑中脑及上蚓。 64 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 (PCA) n 是基底动脉发出的最后痊地幕上分支是基底动脉发出的最后痊地幕上分支 ,一般一般 在鞍背或稍上一点。在鞍背或稍上一点。 n 起始段在环池内绕中脑走行,分为大脑脚起始段在环池内绕中脑走行,分为大脑脚 段、环池段和四叠体段。段、环池段和四叠体段。 n PCA主要分支:丘脑后穿支、脉络膜后内侧主要分支:丘脑后穿支、脉络膜后内侧 动脉、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后胼周动脉及动脉、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后胼周动脉及 皮层支皮层支 65 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 (PCA) n 供血: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供血: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 视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视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 n 深支分布于脑干深支分布于脑干 66 椎椎 -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分支(前后位)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分支(前后位) 67 小脑的解剖和定位诊断小脑的解剖和定位诊断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小脑小脑 外形 分部分部 功能功能 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原小脑 按外形 按发生 维持平衡 旧小脑旧小脑 新小脑新小脑小脑半球外侧部小脑半球外侧部 半球内侧部半球内侧部 +其余其余 小脑蚓小脑蚓 调节肌张力 运动协调 按纤维连系 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大脑小脑 77 小脑内部结构小脑内部结构 皮质 髓质(髓体) 【 小脑核 】 分为三层。 分子层梨状细胞层 颗粒层 进出小脑的纤维 (上、 中、下脚 ) 在小脑中央汇聚而成。 包埋在小脑髓质内 的灰质核团,包括: 齿状核 、 栓状核、 球状核 、 顶核顶核 。 78 脑桥核 前庭 (核 )纤维脊髓 小脑中脚 小脑上脚 攀缘纤维攀缘纤维 苔藓纤维苔藓纤维 小脑皮质 五种细胞分列三层 苔藓纤维 只达颗粒层, 与该层内的细胞形成 小脑髓质小脑髓质 的纤维的纤维 小脑小球 自学内容 79 下脚 小脑小脑 纤维联系纤维联系 大脑皮质 脑桥核 古小脑古小脑 旧小脑旧小脑 新小脑新小脑 齿状核齿状核 球、栓球、栓 核核 腹前、腹前、 外侧核外侧核 红核红核 脊 髓 前庭核前庭核 顶核顶核 前庭器 丘脑 网状网状 结构结构 上脚 中脚 小脑中脚 将大脑皮质的运动 信息传入新小脑。 小脑上脚 由新、旧小脑的 传出 纤维 组成。 小脑下脚 传入来自脊髓的感觉信息到旧小脑, 及连系古小脑的往返平衡纤维。 80 小脑小脑 外形 分部分部 功能功能 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原小脑 按外形 按发生 维持平衡 旧小脑旧小脑 新小脑新小脑小脑半球外侧部小脑半球外侧部 半球内侧部半球内侧部 +其余其余 小脑蚓小脑蚓 调节肌张力 运动协调 按纤维连系 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大脑小脑 81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小脑的基本功能小脑的基本功能 n 绒球小节叶绒球小节叶 n 与躯体平衡和肌张力的调节有关与躯体平衡和肌张力的调节有关 82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旧小脑、旧小脑 n 接受脊髓的非意识性接受脊髓的非意识性 n 本体感觉冲动调节肢体本体感觉冲动调节肢体 n 协调运动和维持肌张力协调运动和维持肌张力 n 、新小脑、新小脑 n 受大脑皮层的影响受大脑皮层的影响 n 协调肢体的精细运动协调肢体的精细运动 83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二、小脑损害的表现二、小脑损害的表现 n 共济失调共济失调 n 肢体远端精细运动障碍肢体远端精细运动障碍 n 平衡障碍平衡障碍 n 躯体平衡障碍、小脑性步态躯体平衡障碍、小脑性步态 n 辩距不良辩距不良 n 运动不足或过度运动不足或过度 84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协同障碍协同障碍 n 起坐试验起坐试验 n 快速轮替异常快速轮替异常 n ( disdiadochokinesia) n 意向性震颤意向性震颤 n 肌回跳现象肌回跳现象 n 肌张力降低及钟摆样膝反射肌张力降低及钟摆样膝反射 85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小脑性语言小脑性语言 n 眼球震颤眼球震颤 n 书写障碍书写障碍 n 特殊征候特殊征候 n 肌阵挛:局部性、全身性肌阵挛:局部性、全身性 n 病变部位:(橄榄核病变部位:(橄榄核 -齿状核齿状核 -红核环路病变)红核环路病变) 86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三、小脑综合征三、小脑综合征 n 中线综合征中线综合征 n 平衡障碍、头晕平衡障碍、头晕 n 眼球震颤、小脑性语言眼球震颤、小脑性语言 n 半球综合征半球综合征 n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87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遗传性共济失调遗传性共济失调 n 慢性进行性小脑性损害慢性进行性小脑性损害 n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 n 后期出现腱反射异常和智能障碍后期出现腱反射异常和智能障碍 n Charcot综合征综合征 88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四、常见的小脑综合征四、常见的小脑综合征 n 急性全小脑损害急性全小脑损害 n 小脑炎、中毒性、脱髓鞘、血管性小脑炎、中毒性、脱髓鞘、血管性 n 亚急性小脑损害亚急性小脑损害 n 副肿瘤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 89 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小脑病损的定位诊断 n 慢性进行性全小脑损害慢性进行性全小脑损害 n 遗传性、酒精性、慢性药物中毒遗传性、酒精性、慢性药物中毒 n 局部性损害局部性损害 n 肿瘤(儿童)、脓肿肿瘤(儿童)、脓肿 90 Subcortical Motor System: Cerebellum Damage causes:Three main systems 1. 2. 3. Impairs ability to use vestibular information to control eye movements during head rotations or limb movements during walking or standing. Difficulty maintaining balance, fall often Decreased muscle tone (hypotonia), difficulty coordinating multiple joint movt (ataxia), tremor/ oscillation at the end of a movement. Slowed movement initiation time, movements become fractionated and performed sequentially rather than as one smooth movt 91 共济失调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共济失调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2 共济运动共济运动 n 单有正常的肌力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机体任单有正常的肌力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机体任 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 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 神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神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 n 动作过程动作过程 是否准确顺利取决于这些肌肉在速度、是否准确顺利取决于这些肌肉在速度、 幅度和力量等方面的密切协调,后者体现神经系幅度和力量等方面的密切协调,后者体现神经系 统在不同时间内对许多运功动单位的动员数目和统在不同时间内对许多运功动单位的动员数目和 冲动频率的控制作用。冲动频率的控制作用。 n 肌肉之间这种协调配合称为共济运动肌肉之间这种协调配合称为共济运动 。 93 共济失调共济失调 n 共济失调:在无肌力减退、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在无肌力减退、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 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 nThe word ataxia simply means lack of coordination. 94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95 n 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 失调,失调, n 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 ,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 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 迟或连续性障碍。迟或连续性障碍。 96 n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 影响,不伴感觉障碍,影响,不伴感觉障碍, n 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 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 ,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 n 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 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 n 伴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伴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 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97 (一)小脑蚓部病变(一)小脑蚓部病变 n 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平衡障碍,表现躯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平衡障碍,表现躯 干共济失调干共济失调 ,站立及行走不稳,而四肢共济站立及行走不稳,而四肢共济 运动近于正常或完全正常,称小脑蚓部综运动近于正常或完全正常,称小脑蚓部综 合征。合征。 98 n 急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以肿瘤为常见,急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以肿瘤为常见, 尤其是儿童,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尤其是儿童,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等。成人则以转移性肿瘤多见、室管膜瘤等。成人则以转移性肿瘤多见 。 99 n 临床特点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躯干共济临床特点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躯干共济 失调。失调。 n 表现为在患者站立与步行时最为明显,通表现为在患者站立与步行时最为明显,通 常可见身体向后摇晃和倾跌,特别是在转常可见身体向后摇晃和倾跌,特别是在转 身时可见明显步态不稳。身时可见明显步态不稳。 n 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 n 常伴有眩晕和肌张力减低。常伴有眩晕和肌张力减低。 100 n 慢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起于幼儿期的慢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起于幼儿期的 有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其特点是伴有眼有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其特点是伴有眼 球毛细血管扩张;球毛细血管扩张; n 成人则有进行性小脑变性、癌性小脑萎缩成人则有进行性小脑变性、癌性小脑萎缩 、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等,临床主要表现、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等,临床主要表现 为躯干共济失调和言语障碍。为躯干共济失调和言语障碍。 101 (二)小脑半球病变(二)小脑半球病变 n 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躯干平衡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躯干平衡 障碍不明显。障碍不明显。 n 小脑半球病变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转移小脑半球病变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转移 性肿瘤、脓肿及结核等,性肿瘤、脓肿及结核等, n 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及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及 颅内压增高为特征。颅内压增高为特征。 102 n 表现为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n 有病侧肢体协调动作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异壬醇行业融资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高手过招:人力资源经理面试题库精 编
-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课件
- 大班科学生活中的信号教案
- 小儿脊髓损伤课件
- 培训机构实习的实习周记
- 小儿消化不良课件
- 农村建房双包合同协议书
- 租赁合同范本写法模板模板
- 买车如何写租赁合同协议
-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护理课件
- 2025年我国优抚安置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职学校就业管理办法
- 保税进口料件管理办法
- 反诈宣传课件小学生
- 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查房
- 2型糖尿病病例讨论
- 海外员工招聘管理制度
- 职业教育“十五五”发展规划
- 2025-203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