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复方降压制剂的回顾和展望 北京协和医院 徐南图 众所周知,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众多威胁人的 寿命中,高血压是第一杀手。50%-75%的脑卒中和 40%-50%的心梗与高血压有关,每死亡 5 人中至少有 2 个人与高血压相关。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 3.3 亿,而当前我国高 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仍处于低水平。譬如,有 75患者的血压没有达到 控制目标。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 高血压的防治包括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治疗措施两个方面。 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积极、有效、平稳、持久地达标降压是降低高血压致死率、致残 率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研发复方降压制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单片 复方制剂已列入我国和欧美各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012 年我国拟定了单片复方制剂降 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 (见附件)。总之,单片复方降压制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高 血压治疗的第一选择,是高血压治疗的不可阻挡的一种新趋势。 现将有关国内外单片复方降压制剂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进展做一回顾和展望 早在 1950 年代末,上海瑞金医院邝安堃教授首创的我国第一个复方降压制剂在上 海上市,商品名称叫做“复方降压片”。每片含利血平 0.03125mg、氢氯噻嗪 3.125mg、泛酸钙 1.0mg、三硅酸镁 30mg、氯化钾 30mg、维生素 B61.0mg、双肼屈嗪 4.2mg、异丙嗪 2.1mg。复方降压上市后经临床采用,降压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大受广 大患者和医生们的赞赏和推广。迨至 1960 年代初期,我国各省市似雨后春笋般地相继 推出近 20 种复方降压制剂上市。半个世纪多来,国产复方降压制剂在临床上经久不衰。 沿用至今的制剂除了首创的上海复方降压片以外,尚有和复方降压片所含内容极为相似 的、而被命名为复方利血平片的不下 10 来个产品,其中包括北京生产的降压 0 号(每 片含氢氯噻嗪 12.5mg、氨苯蝶啶 12.5mg、硫酸双肼屈嗪 12.5mg、利血平 0.1mg) 。沿用 至今的其余国产单片复方降压制剂还有珍菊降压片(每片含可乐定 0.03mg、氢氯噻嗪 5mg、芦丁 20mg。复方罗布麻片(每片含胍乙啶 1.3 毫克,肼苯哒嗪 1.6 毫克,双氢克 尿 1.6 毫克) 。 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每片含盐酸阿米洛利 2.5mg、氢氯噻嗪 25mg) 。常 药降压片( 每片含可乐定 15 微克,双肼苯哒嗪 5 毫克,双氢克尿 5 毫克) 。 纵观欧美各国,1999 年以前,没有一个复方降压制剂上市。1970 以来,国际上相 继倡用阶梯疗法,序贯疗法治疗高血压。1999 年以前的欧美高血压指南 (3 ) 均明确建议, 低危高血压首选非药物治疗观察 612 个月,高中危高血压应首先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无效时增加剂量。在单个药物足量使用的基础上,必要时才增加另一种药物。专家们确 认,不必、不需、也不应以固定复方制剂形式使用。理由是单个药物的降压疗效确切。 其次,两种药放在一个药片内,相互之间发生是否会发生负性作用难于阐明。也许,另 一个理由是存在缺乏个体化原则的缺点。迨至 1999 年至 2003 年 WHO/ISH(3)、美国 JNC7(2 ) 和欧洲相继发表更新的高血压指南中才首次确立,5070%高血压患者初始治 疗就应联合 2 种或 2 种以上药物 (4),旨在有效、尽快达标、改善预后。并首次提出,单 片复方制剂是可以考虑选择的方案。 自从提出大部患者的高血压初始治疗应采用联合治疗,并且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可以 作为首选药物以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相继推出许多联合 2 个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 上市。迄今,10 多年以来,进入我国的国外生产的 单片复方制剂有: 2 1、 海捷亚,每片含氯沙坦钾 50mg,氢氯噻嗪片 12.5mg(美国默沙东制药有限公 司) 2、 安博诺,每片含厄贝沙坦 150mg、氢氯噻嗪 12.5mg(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 限公司) 3、 百普乐,每片含培哚普利 2mg、引哒帕胺 0.625mg(法国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 4、 诺释,每片含比索洛尔 2.5mg、氢氯噻嗪 6.25mg(德国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 5、 复代文,每片含缬沙坦 80mg、氢氯噻嗪 12.5mg(瑞士诺华制药公司) 6、 美嘉素,每片含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 7、 倍博特,每片含缬沙坦 80mg、氨氯地平 5 mg (瑞士诺华制药公司) 21 世纪初期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的降压药物市场被外国药厂占领,而今又继续 向中小城市和基层扩大的趋势,令人触目惊心。试问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发人 深省。作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学者针对多因素发病的高血压提倡采取联合治疗,固定剂量单片复方 制剂的学术性战术思想比欧美学者至少提早 20 年以上,实践证明,我国 60 年代初期上 市的多种复方降压制剂的卓越的疗效和无以伦比的性价比,沿用半个世纪以上,经久不 衰的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学者倡用复方降压制剂的先见之明。 但是,为何在 2000 年前后以来,众多昂贵的国外生产的进口药占领了我国大中 城市,甚至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基层市场,国产传统复方降压制剂退居到经济迟后的人 群和广大农村和基层。究其原因,可能为: 1、2000 年前后进入我国的外国复方降压制剂都是 90 年代以后研发的新药,即 都是在 2000 年前后被国际上公认的一线降压药物,包括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剂 (普利类和沙坦类)、钙拮抗剂、利尿剂和 阻滞剂 (1、2、3 、4、5 )。而国产传统复方 降压制剂所含的药物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老药。相比而言,除了氢氯噻嗪目前仍认可是 一线降压药以外,大多是落后了的药物。 有些学者 (4) 否定传统国产复方降压制剂的理由是:利血平可能引发抑郁症、 消化道出血、心动过缓、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增加自杀、车祸等;可乐定可影响大脑 认知功能;胍乙啶易引发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 ; 氢氯噻嗪可导致低血钾、胰岛素 抵抗和尿酸增高;双肼屈嗪有增加左室肥厚、诱发红斑狼的风险;珍珠母、野菊花 等中药成分仅能改善症状,并无降压作用等理由。众所周知,副作用与剂量大小相关。 而传统复方降压制剂多数是极小剂量的联合,无论理论上,还是 50 多年以来亿万人次 高血压患者的实践,均表明,从未有过关于服用传统复方降压制剂发生重大副作用的报 道。况且,当前被国际公认的 5 种一线降压药物只是相对降压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 但并非没有相应副作用的。事实上,因副作用而停用的案例是并非罕见。值得提出的是, 即使 2003 年美国的 JNC7(2) 高血压指南仍旧把氢氯噻嗪列为一线中的首选药物,利血 平、可乐宁、胍乙啶的降压效果并未被否定或废除,而仍列为二线降压药物 (2 。我国权 威高血压学者迄今仍然认为,含氢氯噻嗪、利血平、可乐宁、胍乙啶等国产传统老一代 复方降压制剂仍是可以采用的降压药物 (1) 。 2、新一代进口复方降压制剂均在大系列高血压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即循证 医学证据基础上开发出的制剂。有循证根据是被广泛接受的关键原因,而我国传统复方 降压制剂恰恰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由此构成了难于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的重要原因。 近 5 年来,新一代国产复方降压制剂近来也在逐渐增多。基本上都是复制国外的 相同制剂,据不完全统计,产品在 10 种以上,举例; 1、 依伦平,每片含厄贝沙坦 150mg 氢氯噻嗪 12.5mg(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 限公司) 2、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 缬沙坦 80mg/氢氯噻嗪 12.5mg (北京赛科药 业有限责任公司) 3、 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缬沙坦 80mg/氢氯噻嗪 12.5mg(常州四药 制药厂有限公司) 4、 武都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 ,每片含阿米洛利 2.5mg/氢氯噻嗪 25mg(江苏天禾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 5、 复方缬沙坦胶囊 (研制中) 6、 复方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 (研制中) 早在 10 年以前,英国开发了一种 6 种药物(3 种降压药+他汀+阿司匹林+ 叶酸) 放在一个药片内防治冠心病的多药片(polypill) (13) 。早在 5 年以前,美国也开发了含有 3 种降压药的单片复方降压制剂 (1 ) 。由于高血压发病的多因素发病,多危险因素合并 的特点,小剂量多种联合既可以增加协同作用和疗效,改善预后,又可以增加顺应性和 减少副作用。可以预见,今后,无论国外和国内,单片复方降压制剂的品种以及多药片 的开发有继续增多趋势。我们决不应停留在仅仅抄袭、复制保护期满的国外制剂的状态, 而应尽力开发具有中国自主开发的,拥有中国发明专利权的新一代单片复方降压制剂, 以满足无比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呼吁,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并资助新型复 方降压制剂的研制、开发和创新。取消当前对于批准新型复方降压制所存在不必要的和 不合理的限制。建议在适当放宽批准二类新药的上市的同时,适当限制外国药物的大量 进口,以免冲击民族医药工业。开发国产新药,不仅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致残率 和致死率,造福数以亿万计的高血压患者,而且也是保护中国的民族医药工业的独立自 主,挽救个目前默写处于岌岌可危的民族医药工业的一项重大措施。 参考文献 1、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NC 7) 3、1999 WHO/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4、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HOT) Study (1998) 5、陈鲁原.单片复方制剂对中国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19(6): 508-512. 6、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7、The Eigh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NC 8) 4 8、ADVANCE 研究(the 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preterax and diamicron MR controlled evaluation) 9、CHINA STATUS II 研究 10、ACCOMPLISH 研究,(avoid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rough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 11、LIFE 研究,(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 study)12、VALUE 研究,(valsartan antihypertensive long-term use evaluation) 13、What happened to the polypill? BMJ 2008; 337 : a1822: 2008;337: 附件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02 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血压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病率为 18.8,知晓率为 30.2,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 6.1,知道患有高血压者的治疗率为 81.8,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 24.4。 与 1991 年第三次全国高 2002 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病率为 18.8,知晓率为 30.2,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 6.1, 知道患有高血压者的治疗率为 81.8,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 24.4。与 1991 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调查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6.9),知晓率略有上升 (+3.6),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也明显升高(+36.3),但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 率则没有明显变化(+1.9)。在这一时期内还进行了许多区域或跨区域的高血压患病、 知晓、治疗情况的调查研究,具体数字因调查对象入选条件不同而有些差别,但总体情况 十分相似,即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知晓后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极低。 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与上述人群调查结果相似。2009 年在全国 22 个城 市的 93 家三级医院的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门诊进行的 18 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管理现 状调查结果显示,在 5086 例高血压患者中,按照糖尿病和肾病患者血压 130/80 mm Hg,其他患者血压140/90 mm Hg 的标准,血压达标率为 30.6。所有被调查的患者平均 服用 1.73 种降压药物,其中 54.1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和 1999 年在 全国 8 个城市的 18 家医院(三级医院 10 家,二级医院 6 家,一级医院 2 家)就诊的 35 岁以上患者进行的调查相比,高血压的控制率没有明显变化(1999 年为 33.3)。 仔细分析过去二十年我国高血压控制情况无明显改善的原因,既有疾病本身的变化, 也有疾病管理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患者伴有糖 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比例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 这些因素使得高血压的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尽管高血压管理水平与治疗率均有提高,有 效而且安全的降压药物明显增加,但这些有利条件并未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增加药物的剂量,二是增加药物的种类, 即进行联合治疗。增加药物的剂量,可以在一部分患者中增加降压疗效,达到治疗目标, 但也会有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需要降低剂量,甚至停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 压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只要用足药物的剂量,又能够采用合理的联合治疗,特别是使用单 片复方制剂,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多种单片复 方制剂,各种高血压防治指南也建议使用单片复方制剂,以期进一步提高达标率。在我国, 这种组方简单(通常使用两种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的复方制剂仍很少使用,在降压药物 中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了有关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 的学术讨论,并制定本共识文件,系统分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并提出明确的治疗建议。 1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必要性 复方制剂的出现是高血压治疗学的需求,而不是制剂学的需求;是治疗学的发展,而 不是制剂学的发展;是高血压治疗理念的发展,而不是颠覆;是高血压治疗学半个多世纪 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在影响血压的各个方面,包括血管、血液容量和神经内分泌 调节系统,都已经开发了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 受体阻断剂、钙拮 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 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等 5 大类指南推荐使 用的降压药物5。这些降压药物在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进行过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验证, 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可有效地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它们各具特点, 相辅相成,又可联合使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这些降压药物特别是 使用单片复方制剂可实现以下目标:降压作用更强,器官保护作用更多,预防心脑血管并 发症效果更好,而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少、更轻微。 研制或使用单片复方制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联合降压治疗水平。目前在临床上,在降 压药物种类较多的情况下,既有联合治疗使用不足、不及时的问题,更有使用不合理的问 题。单片复方制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因为组分药物较少,曾把噻嗪类利尿剂与 神经节抑制剂或 受体阻断剂等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联合制成复方制剂,并在包括 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广泛使用。但在最近二十多年中,在数十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各种 不同联合治疗方案的对比研究显示,在不同联合治疗方案之间,降压作用相似,但预防心 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则有较大差别,甚至安全性也存在严重问题。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两个, 一个是曾经非常普遍使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与 受体阻断剂联合治疗方案,尽管具有明显的 降压作用,但既不能像 ACEI 与钙拮抗剂联合那样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反而增加了新 发糖尿病的风险,因此,这一曾经普遍使用的联合治疗方案已经不再推荐选择;相似的是, 许多学者曾坚信,如果把 ACEI 与 ARB 联合使用,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系统,可更有效地治 疗心血管疾病,但临床试验最终证实,这一联合治疗方案既不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也不 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反,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明显增加肾功能 不全的风险。这些事实都凸显了根据临床试验证据确定联合治疗方案并进一步研制成单片 复方制剂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许多不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2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1 降压作用 降压药物最直接的、医生可观察到的作用是血压的变化。把血压降低到达标水平是保 证降压获益的根本。目前在我国进入临床应用的各种新型单片复方制剂是在临床试验基础 上所组成的治疗方案,它们在控制血压方面的有效性大多已在欧美国家进行过普遍的验证, 6 并在我国进一步进行了较大样本的降压疗效的临床观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新型的 单片复方制剂与单药治疗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大幅度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比如,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一项较大样本(n=1394)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缬沙坦 80 mg 单药治疗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接受缬沙坦单药治疗,80 mg(n273)或 160 mg(n267),另一组换用缬沙坦 80 mg/氨氯地平 5 mg 单片复方制 剂(n274);氨氯地平 5 mg 单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接受氨氯 地平 5 mg 单药治疗(n290),另一组换用缬沙坦 80 mg/氨氯地平 5 mg 单片复方制剂 (n290)。结果显示,缬沙坦 80 mg/氨氯地平 5 mg 单片复方制剂组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明显高于缬沙坦 80 mg(71.2 比 46.2,P0.01)或氨氯地平 5 mg 单药治疗组 (71.0比 58.6,P=0.001)。 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充分证实了单片复方制剂与单药治疗相比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优势, 但还不足以说明单片复方制剂一定优于医生自己实施的自由联合治疗方案。要确定这种现 象,还需要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进行单片复方制剂与自由联合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在欧 美国家,已经完成了一些这样的临床试验。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n=533),高血压 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单片复方制剂组(n=180)、单药序贯治疗组(n=176)与阶梯治疗组 (n=177)。在 9 月的治疗随访期间,单片复方制剂组有 62患者的血压达到了140/90 mm Hg 的治疗目标,明显高于单药序贯治疗组(49;P=0.02)或阶梯治疗组 (47;P=0.05)。在一项较小规模的单片复方制剂(氯沙坦氢氯噻嗪,n=60)与阶梯 治疗(氢氯噻嗪+阿替洛尔,n=61)对比试验中,经 18 周治疗,单片复方制剂组比阶梯治 疗组能更有效降低了患者诊室收缩压(3.9 mm Hg)以及 24 h 动态血压监测的 24 h 平均收 缩压(2.4 mm Hg)、白天收缩压(2.2 mm Hg)和夜间收缩压(2.9 mm Hg)。单片复方制 剂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即白天收缩压130 mm Hg 的比例,明显高于阶梯治疗组 (63.5比 37.5;P=0.008)。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组群随机对照试验中,其中来自 27 个 诊所的 1246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入指南推荐的自由联合治疗组,另外 18 个诊所的 802 例 高血压患者进入起始单片复方制剂组。在 6 月的随访期间,单片复方制剂组收缩压、舒张 压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自由联合治疗组(5.2/2.2 mm Hg;P0.03),单片复方制剂组 降压治疗达标率也明显高于自由联合治疗组(64.7比 52.7;P=0.03)。在另一项纳入 812 例血压尚未控制患者的研究中,412 例接受以缬沙坦为基础的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缬沙 坦/氨氯地平(n=209)或缬沙坦/氢氯噻嗪(n=205),398 例患者接受以 ARB 为基础的自 由联合治疗ARB 联合钙拮抗剂(n=200)或 ARB 联合氢氯噻嗪(n=198)。治疗 6 月后, 单片复方制剂组降压治疗达标率明显高于自由联合治疗组(69.1比 59.2,P=0.01)。 一项包含 4 项非随机临床研究与 5 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单片复方制剂与 自由联合治疗相比,血压降得更多(10.1/3.1 mm Hg),但这一差别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虽然这类研究不多,但结果非常肯定,单片复方制剂与自由联合治疗相比,可更有效地提 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2.2 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单片复方制剂可更有效控制血压,理应更有效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但 在这方面还没有单片复方制剂与自由联合降压治疗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试验设计比较接 近的只有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大样本强化降压与强化降糖治疗对 2 型糖尿病高危患者血 管疾病预防作用的析因随机研究(the 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 preterax and diamicron MR controlled evaluation,ADVANCE),该研究将 11 74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培哚普利 /吲达帕胺单片复方制剂组或相应安慰剂对照组,两 组均不限制使用除噻嗪类利尿剂和 ACEI(可使用最大剂量 4 mg 的培哚普利)以外的降压 药物,因此该试验可看作单片复方制剂与常规降压治疗的对比研究。在平均 4.3 年治疗随 访期间,单片复方制剂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进一步降低了血压(5.6/2.2 mm Hg),同时也 明显降低了包括所有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事件、心 脏事件等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风险。在 ADVANCE 研究中,大约 1/3 的研究对象来自中国, 因此,也可以把 ADVANCE 研究看作是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临床试验。 许多研究探讨了单片复方制剂与单药治疗相比在器官保护方面的优势。在较早进行的 一项培哚普利与吲达帕胺单片复方制剂(n=204)与阿替洛尔单药治疗(n=202)对比试验 中,经 12 月治疗,两组舒张压下降幅度相似,但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收缩压(6.0 mm Hg)和脉压。另外,单片联合治疗与阿替洛尔单药治疗相比,对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的影响相似,但单片联合治疗明显降低了主动脉、颈总动脉的反射波增强指数。 目前,大多数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 ACEI 或 ARB 与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属优先推荐 的联合治疗方案。临床上正在应用的大部分复方制剂也都属于这两种情况。尽管这些联合 治疗方案都曾以自由联合方式进行过多项临床研究,它们也都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仍 有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回答。一是肾素系统抑制药物和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差别是 否有统计学意义?在这方面,临床试验证据主要来自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避免心血 管事件研究(avoid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rough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ACCOMPLISH ),该研究共随机入选 11 506 例高血压患者,分别进入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组。 在平均 36 月治疗随访期间,两组平均血压水平相似(氨氯地平组略低,0.9/1.1 mm Hg),但氨氯地平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比氢氯噻嗪组低 19.6,肾脏事件的终点也有 明显差别,氨氯地平组明显降低了肾脏事件发生率(48;P0.01)。在另一项较小规模 (n=124)的以核磁共振诊断的左心室肥厚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临床试验中,氨氯地平与贝那 普利单片复方制剂在预防左心室肥厚方面也比氢氯噻嗪与贝那普利复方制剂有明显优势, 在经过 52 周治疗后,氨氯地平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多下降了 3.36g/m2。在这些试验中,所 观察到的有关并发症和靶器官保护的差别的机制尚不清楚。尽管在这些研究中,治疗期间 的平均血压水平相似,24 h 动态血压水平也可能没有明显差别,但仍不能完全排除两种单 片复方制剂在控制血压方面的差别,如血压的变异性、中心动脉压水平等时相和位置方面 的差异。ARB 奥美沙坦与钙拮抗剂阿折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非单片)对比研究中,经过 24 周治疗后,两组肱动脉血压差别较小,但阿折地平与奥美沙坦联合治疗显着降低了主动 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中心动脉收缩压以及主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结果说明,这两种作用 于血管的药物联合能更有效地改善大动脉血管的弹性功能,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ARB 与 ACEI 这样两种作用靶点不同的肾 素系统 抑制药物在与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联合时,是否具有相似的器官保护作用还不明确。 目前,尚缺乏直接对比这两种药物的临床试验。因此,在 ADVANCE 和 ACCOMPLISH 试验中, ACEI 与利尿剂或钙拮抗剂的单片复方制剂的试验证据对 ACEI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ARB 与这 些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主要来自自由联合试验,例如氯沙坦高血压患者生存研究 (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 study,LIFE)中 氯沙坦与氢氯噻嗪、缬沙坦长期抗高血压治疗评估研究(valsartan antihypertensive 8 long-term use evaluation, VALUE)中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等。ARB 类药物因其良好的耐受 性可能更适合组成固定剂量的单片复方制剂,应用于降压治疗。因此,需进行更多、更大 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以探讨其在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 优势。 2.3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降压治疗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一个降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其耐受性,即 患者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使用。正如上述,把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在增加其 有效性的同时,理论上还应相互抵消组分药物各自的不良反应。比如,当把肾素系统抑制 药物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使用时,更有利于维持血钾水平,不出现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 相似的是,把肾素系统抑制药与钙拮抗剂联合使用时,可减少使用钙拮抗剂时最常见的脚 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在联合使用情况下,将其中一个药物的剂量用得更大,可能不出现 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方面已经有较多的临床试验证据。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典 型的例子,即氯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时,前者可有效缓解后者所带来的血尿酸升高。 3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其他优势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是把两种降压药物放在一片药物中使用,使联合降压治疗更方 便、更可靠、更有保证,是这种治疗方法比自由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控制血压的原因之一。 使用单片复方制剂与二种药各用相比较,可能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减负作用。精神 紧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许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精神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导电银浆合作协议书
- 营销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细节规定
- 商务酒店客房预订管理协议
- 2025年广西2024危险品从业资格考试
- 2025年钢材:一级钢项目发展计划
- 公司职员职务晋升证明(6篇)
- 专业演出票务销售网络协议
- 电商仓储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移动通信用智能天线项目发展计划
- 跨文化交际培训方案实施指南
- 2024年熔化焊接与热切理论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弱电机房设备与系统巡检记录表全套
- 工商管理论文8000字【9篇】
- 全自动进销存电子表格系统模板53
- MOOC 猪生产学-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贵阳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参考标准
- MOOC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重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丁苯橡胶工艺流程
- (高清版)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 2024年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