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地理: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地理: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地理: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地理: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埋藏深,煤田多为中厚煤层 B煤种齐全,分布范围广,全省 8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3. 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4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5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 ) A胶济线 B大秦线 C神黄线 D焦(作)日(照)线 6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B山西省以轻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C山西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 减少环境污染 D山西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7关于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 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 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产值 C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 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8下列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9下列有关山西省煤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山西省应始终不懈地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只有经济上去了才有能力治理环境问题 B山西省应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 C山西省应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 造及环境保护 D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10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C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的比重 D山西省应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低附加值方向发展 12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13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山西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全国 10 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我国能源以消费煤炭为主,对能源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D山西位置适中,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煤炭外运 14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 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D山西从“九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二、综合题: 1读“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 ,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煤田 A_B_C_ D_ E_F_ (2)属于全国优质动力煤产地的是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其煤质具有 _的特点 (3)属于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的是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 _。 (4)山西省境内煤田分布范围_,全省_%的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2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 (1)从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开采的总趋势是_。 (2)直到_年,山西省煤炭开采达到 5000 万吨 (3)直到_年,山西省煤炭总产量达到 1 亿吨 (4)2000 年的煤炭生产量是 1970 年煤炭生产量的_倍,1995 年的煤炭生产量 _(大于、小于、等于)2000 年的煤炭生产量。 3读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回答: (1)从图看出,1990 年山西省煤炭调出量达_亿吨,2001 年,电力输出突破_亿度。 (2)山西省的火电主要输往_地区,输电的优点是 _;_。 (3)山西省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是_、_、_,煤炭输出港主要有 _、_、_。 4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 的_问题。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产品 A_B_C_ D_ E_ (3)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_、_、_,这三条产业链都以为 _出发点。 (4)山西省构建三条产业链结合了_ 、_等资源优势。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 _。 答案 1D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能源定义的理解、能源的分类知识。 2D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良好的开发条件。 3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点。 4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运输、能源转换等知识。 5A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胶济线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 6D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7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 8D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对地理环境的治理。 9A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环境治理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10B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 11A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省能源基本情况的把握。 12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对 “三废”的治理。 13D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掌握。 14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概况。 二、综合题 1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境内煤田的主要分布以及主要煤田的特点。 【答案】 (1)河东煤田 大同煤田 鲁宁武煤田 霍西煤田 沁水煤田 西山煤田 (2)B 燃烧发电 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3)A 冶炼钢铁 (4)广 40 2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趋势并对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 【答案】 (1)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2)1970 (3)1978 (4)7 等于 3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的调出情况,与运煤相比,电力运输的优点。 【答案】 (1)2 150 (2)京津唐 变输煤为输电,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能源损耗 改善了能源输入地的环境质量 (3)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作兖州日照铁路 秦皇岛港 黄骅港 日照港 4 【解析】该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