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协创建文史重点区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非常欢迎李秘书长(政协副秘书长 )、主任( 政协文史委主任)一行来XX检查验收文史工作重点区创建工作。下面,我就XX区政协创建文史工作重点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区政协成立于1987年4月,文史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自1989年以来,在区政协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协文史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XX实际,积极推进文史资料征编出版工作,先后征编出版十辑XX文史资料,共计150余万字,较好地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特别是自20XX年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原XX村情XX文献辑要3辑文史资料,共计80余万字,建成全省首个区(县)级政协文史资料数据库,文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XX年,区政协文史委被市政协评为文史工作先进集体。XX区政协文史工作由文史委负责开展,现有编制2人,其中主任1人,干部1人。20XX年5月,市政协关于创建文史工作重点区(县)的文件下发后,我们认真谋划,制定了创建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分解工作任务,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经过近一年的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保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区政协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文史工作,倾力打造文史工作品牌。文史委着力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和出版工作,做到年初有部署,岁末有总结。20XX年还专门召开了文史工作重点区建设通报会和文史专辑百年秦鲁情征编工作座谈会,以此推动省、市文史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和文史重点区创建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积极研究解决创建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资金、人力、办公用房等困难都得到了及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二)拓宽渠道,壮大文史工作队伍。队伍建设是做好文史工作的基础。区政协坚持内外统筹与开门办文史的路子,壮大政协文史工作力量,形成了全方位协作的工作机制。一是从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文史爱好者中聘请了12名较高水平的文史研究员;二是坚持上下联动,形成网络办文史。通过XX村情征编工作,在全区80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三是加强行业协作办文史,与XX作协、XX影协联系,发展了一批信息员。四是通过网媒,借用社会力量办文史。在文史资料数据库发布征集信息和学习资料,引导文史爱好者加入到文史工作队伍中来;五是采取网上培训的办法,及时在数据库相关专栏发布学习资料、经验介绍,开辟了广大文史研究员、信息员和爱好者网上培训学习的新途径。通过上述措施,延伸了文史工作触角,拓展了文史工作阵地,实现了文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健全制度,推进文史工作正规化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定完善了文史研究员聘任及管理办法文史资料征集制度文史资料编辑出版制度文史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文史资料借查阅制度文史工作年会制度文史稿件稿费发放制度文史资料图书发放制度8项制度。这些文史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力推进了文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四)认真谋划,做好文史资料的征编出版。按照文史工作重点区县的标准,根据XX区情及政协工作规划,七届政协于20XX年元月编纂出版了汇集XX民间碑石、家谱等资料的XX文献辑要,第十一辑文史资料儒医武之望目前已征集资料十余万字,编纂工作顺利推进,拟于届内出版。()制定了XX区政协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大纲,根据文史工作五年规划,将文史资料的征集编纂中心转移到建国后的史料上来,目前完成了百年秦鲁情和航空城记忆等文史资料征编专辑的策划工作,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五)发挥优势,加强协作交流。积极加强与区档案、文化、方志、党史等部门的联系,互相通报史料征集和研究动态。文史委干部承担了2001版XX区志的纠误补遗任务。文史委先后向区档案馆赠送了革命烈士许权中的家谱、珍贵历史图片及历史地图等资料。积极参与区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和区文体广电局的文物普查工作。同时,加强文史工作对外交流和沟通,与山东省各区县政协的联系,做好为辖区山东移民寻根联谊工作,先后为辖区8个家族找到原籍宗亲和族谱,其中就有我区烈士沈星的家谱。在工作中发现的涉及其他区县的珍惜史料,及时转递给相关政协或地方志办公室,先后向临潼区方志办赠送全套历代临潼县志电子版,向旬邑政协赠送文翔凤文集和民国旬邑知事焦振沧的珍贵史料。还接待了齐鲁晨报等新闻媒体和省作协的采访活动,积极推介地域特色文化。(六)开展调研视察,发挥资政作用。20XX年,区政协主要领导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文史研究员对XX区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年,在区政协全力协调和倡议下,由武之望后裔出资,武屯镇政府支持,为XX历史名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关中鸿儒武之望在其故里树立了纪念碑,为弘扬彰显地域文化,打造历史古镇文化名片增色添彩,西安日报等诸多网媒进行了报道。通过出版文史资料和建设文史资料数据库,积极推介荆山文化、古都栎阳历史文化、山东移民历史文化,助推XX荆山景区、古都栎阳遗址和XX民俗旅游的开发,不断提升XX的知晓率和美誉度。(七)开拓创新,推进文史信息化建设。实现文史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文史工作的必然要求。文史委创新思路,与XX百姓网合作,投资3.9万元资金,在全省建成首个区(县)级政协文史资料数据库。文史委负责总体设计规划、原始文史资料搜集、整理、审核、上传等工作;XX百姓网负责数据库建设中的技术支撑、系统功能升级等事宜,协助解决数据库网络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数据库分文史工作和文史纵横和文史书库三个板块,具有发布工作信息、在线阅读XX文史资料(共十辑)及地方志书目和史料征集等功能。XX区政协文史资料数据库的建成,扩大了文史资料的影响,拓宽了文史资料征编及宣传的新途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截止目前,累计上传资料500余万字,发帖1500余个,XX村情和数据库点击量已经超过13万余次。文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材料和工作信息在省政协各界导报和西安政协上刊发。(八)加大保障,提升硬件建设。区委、区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政协文史工作,出台的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意见中,明确对文史工作经费全额保障。文史工作重点区建设中,区政府在上级30万元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又划拨16万元配套资金,确保完成了软硬件建设任务。政协办公室积极调配,改建办公用房83平方米,落实了三室一库(即采编室、资料室、阅览室、文史资料库)的用房问题。按照创建要求,投资13余万元,配置了必需的办公桌椅、图书资料柜、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存储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在资料室建设上,投入7万余元用于图书征集,除搜集文史资料书目外,还采购了部分方志图书,收集了部分地方历史图片、碑石拓片、民间家谱、地方先贤著作及四库全书等一部分电子书目。目前,资料室藏书1600余册,类别分明,管理规范,将适度向社会开放,方便各界人士查阅。总之,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市政协的指导下,在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深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史资料员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对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