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案 课题:认识平均分 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16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练习二的第 1、2、3 小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 前置性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检查并引新 1.生活中的不平均分 师:同学们,某一个学校进行的校园小歌手比赛,评出了前三名,学校准备把 6 本笔记本奖励 给他们,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比较合理?(课件出示) 2.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除了评出前三名外,学校还设了 3 个鼓励奖,学校也准备了 6 个卷笔刀要奖励给他们,现 在又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呢?为什么呢? 3.师:我们刚才分了两次奖品,仔细观察这两次分法有什么不一样呢?(课件出示两次分得结果) 4.生观察后得出平均分 第一种分法每人有多有少不一样多,第二种分法每人分到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5.揭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分物品时的其中一种分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均分。 (板书: 平均分) 二、合作交流感平均分 (一)感知平均分 1.自主动手操作 师:想不想用平均分的分法动手来分一分物品? (1)把 6 个苹果平均分,用小圆片代替苹果,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课件出示一堆 6 个苹果) 同桌两人动手操作平均分 (2)学生上台展示 预设: A、 B、 C、 2.建构意义 (1)师:上面的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做平均分? 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3.辨一辨(课件出示) (1)这两幅图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第二幅你能不能把它变成平均分? 4.说一说 第二幅图学生先试着说:这里一共有几个草莓,然后出示: 把( )个草莓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有( ) 。 学生齐读。 5.师:12 个草莓除了平均分成 4 份,还可以怎么平均分?(课件分别出示:图片与句子) 6.小结:刚才我们把 12 个草莓分了好几种方法,但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都是平均 分。 (二) 操作学会平均分 1.小组合作,探索分法 (1)把一堆桃子平均放在 5 个盘子里(15 个) 学生小组操作,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具体方法。 小组上台展示分法,并边分边说过程和你的想法。 一个一个分; 二个二个分(为什么先二个二个分再一个一个分) ; 三个三个分(怎么想到的) 小结:这三种分法分的过程不一样,为什么他们都是平均分?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2)再添 1 个桃子(16 )平均分成 4 份怎么分?(课件出示) 要求:这次不摆棋子,请你想一想怎么分,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在练习纸上画一画(用圆圈代替) 生独立思考动手画一画 学生反馈分的过程,并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3)再添一个桃子,就有 17 个桃子。 如果还是把它平均分成 4 分,先猜猜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师:多了 1 个桃子怎么办,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二、 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三第 1-3 题 2.举例生活中的平均分。师提示教室中的平均分例子。 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用手中的练习纸折一折,试一试。 4. 课件出示:把 8 个要平均分,下面哪种分法是对的?如果要平均分成 4 份,又是哪种分法对? (1) (2) (3)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叫平均分? 教学(后记)反思: 认识平均分前置性作业 1.请你试一试,分一分 学校进行的校园小歌手比赛,评出了前三名,学校准备把 6 本笔记本奖励给 他们,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比较合理?用来分一分并做好记录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2. 再来分一分,学校还设了 3 个鼓励奖,学校也准备了 6 个卷笔刀要奖励给他 们,现在又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呢?为什么呢?用来分一分并做好记录 鼓励奖 鼓励奖 鼓励奖 3.想一想: 我们刚才分了两次奖品,仔细观察这两次分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课 时 教 案 课题:认识平均分 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16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9 页练习二的第 3,4 小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等分) ,突出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平均分”的概念,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等分) 。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 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 前置性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检查并引新 1.作业检查 (强调“平均分) 2.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用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例 2 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有哪些信息和问题。 二、 合作解决问题 四人小组分组探讨解决“每份几个” 。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问题吗? 出示学习要求: (1) “6 份” “每份”是什么意思? (2)动手用小棒代替来分一分,先分 再分 (3)用自己的方式先独立思考,然后把想法在组内相互交流。小组集体上台每人反馈自己的一种 方法。 师具体指导各小组学生的交流情况,并对学生小组交流情况进行小组评价和组长评价 三、交流展示 1.学生上台交流汇报和辨析: 【预设】 (1)口诀:三六十八,所以每份 3 个。 (2)乘法 36=18,每份 3 个 (3)实物操作:1 个 1 个分,分了 6 次,每份 3 个 (4)画图: 2.归纳小结:平均分成 6 份,在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分直到分完,也可以每份芳 2 个再放 1 个直到分 完,当然更快的可以用上口诀。也可已通过分一分具体的食物、画图等多种方法来解决。 四、总结提升 1.P9 做一做圈一圈后连一连 2. 分一分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 18 支香蕉平均分给 6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 18 支香蕉平均分给 9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1)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思考:为什么都是 18 个香蕉,第一次每小猴分到 3 只,而第二次每只小猴只分到 2 只? 3.圈一圈 (1) 把 20 个平均分成 4 分每份是( )个 (2) 把 20 个平均分成 10 分每份是( )个 (3) 把 20 个平均分成( )份,分每份是( )个 4.完成 P11 题 3,题 4 5.课堂总结: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教学(后记)反思: 平均分前置作业 1.比一比 (1)把 12 个苹果平均放在 4 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2)把 12 个苹果放在 4 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 2.分一分: 把 10 个元平均分成 5 份,每份几个?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 ) ( ) ( ) ( ) ( ) 课 时 教 案 课题:认识平均分 第 3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0 页练习二的第 5,6,7,8 小题。 教学目标: 1. 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等分) ,突出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 3通过分一分活动,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物体的另一种情况包含(连续的减法) 。 3.通过图,文字两方面的表征突出平均分的含义,强调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统一。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这种情况与前一种的不同,但本质都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引新 前两节课我们一直在分东西,这节课我们继续分一分。 二、 操作感知 1. 动手分理解两种分法的不同 将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根 将 8 根小棒每 4 根一份分,可以分成( )份。 先读题,再请学生上台操作观察两种分法的不同。 问:( )里的 2 分别表示什么?(2 根,2 份) 2. 合作分一分 一是将 10 根小棒每 2 个一份;二是将一堆圆片,每两个一份分。 边说边分,先从左边同学分 3. 交流展示 强调每 2 个一份 比较和前一节课所学分法的不同,这里分的结果都表示几份。 三、 巩固提升 1. 完成练习二题 5,6,先让学生圈一圈体会包含和等分的不同 师:圈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圈里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2. 有 15 个木块 (1)每 3 块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 5 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你能根据分法想到一个乘法算式吗?再填一填 3. 把 18 个平均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 四、 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除法 第 4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3 页练习三的第 1,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用除法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复习 思考:6 个圆片把它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哪种分法可以叫做平均分? 2.问题引入 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 12 支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 友想一想。 3.独立思考全班反馈: 【预设】 (1)34=12,口诀三四十二,每盘放 3 个 (2)一支一支地分,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学生上台画图表示) 引导得出: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4.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 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5.课件演示:“把 12 支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的过程,学生规范表述。 6.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刚才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学生口述算式) 指导个别学生做规范表述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学课本除法算式、符号的读法和写法。 自学要求:写除号时要注意什么?除法算式怎么读怎样理解除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它们各 表示什么意思? 三、交流展示 (1)反馈交流:教师板书读法和意义。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结合图,同桌再次相互说说 124=3 中各部分表示什么以及整个算式的意思。 四、总结提升 1.拓展引申 (1)124=3 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学生边说边用黑板上的小磁铁演示说明。 (2)12 个竹笋还可怎样的平均分?你能写出相对应的除法算式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写一写。 2.练习 (1)课本 13 页做一做 先说出图意再填写算式,关键是要说出每道算式的意义。 (2)读写除法的算式课本第 15 页第一题,先读一读算式,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举例说说所表 示的意义。 (3)课本 15 页 2、3 两题学生反馈时边说算式边说含义。 第 2、3 两题学生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然后教师作小组检查,评价。 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学到了什么新知识?除法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课本 P19 页例 5,练习四第 4、5、6 题。 第 5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课本 P15 页例 5,练习三第 4、5、6 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掌握用除法表示按相同个数圈一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检查引入 检查前置作业 师:上节课我们帮小熊解决了分竹笋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帮熊妈妈也来解决一个问题。揭题板 书:除法的认识(二) 1.出示例 5 (1)仔细观察,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熊妈妈需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 个竹 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熊妈妈想怎样分竹笋?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引导学生画圆片表示) (3)大家画圆片的过程如果用一种算法表示,应该怎么表示?(生答师板书算式:204=5) (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问题也用除法算式来算? 指名中下学生回答 同桌同学用画图形式画一画说一说 上台展示:用小磁铁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1)指名读出这个算式 (2)前置作业检查反馈:除法中的这三个数各自的名称介绍。学生齐读 (3)对照算式与情境图,说说算式中的个数表示什么。 (先自由说,在指明个别学生说) 2.小组讨论思考: 观察例 4 和例 5,这两种除法的表示的意义是属于同一类吗?为什么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 题都可以用除法来算? 3.204=5 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 三、总结提升 1.课本第 19 页做一做第一小题 2.课本练习三第 46 题 第六小题补充: 把 15 只蝴蝶平均分成 5 份,每份( )只。怎么算? 算式 155=3 与刚才的题目中的算式意义有什么不同?那么你觉得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的意义 和昨天所表达的含义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3.练习:说出练习四第一题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后记)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1. 读一读 84=2 189=2 77=1 459=5 213=7 分别写出每个算式的读作 84=2 读作: 189=2 读作: 77=1 读作: 459=5 读作: 213=7 读作: 你能说说 84=2 所表示的意思吗? 2. 你知道 459=5 能表示什么意思,请说一说 3. 4. 你知道 189=2 各部分的名称吗? 课 时 教 案 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 6 课时 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5 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基本练习和比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基本意义,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具体的生活现象。 2.通过具体事例沟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可逆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两种基本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一个算式的两种不同含义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能用我 们刚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揭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2.举例用除法完成的数学问题。 3.巩固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84=2 153=5 205=4 366=6 各组四人小组每人说一题(如:8 除以 4 等于 2,被除数是 8,除数是 4,商是 2。师评价效果。 二、基本练习 1.看图列算式: 2= 2= 比较:两个算式中的除数 2 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同桌互说两个 2 所表示的意义 2.分水果 (1)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个。算式是: (2)12 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 3 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算式是: 师:为什么两个问题不一样,而算式却是同一个呢?由此你想说什么? 师生归纳小结:同一个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但都是与平均分有关系。 3.完成课本第 21 页第 8 题和课本第 22 页第 10 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后,相互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选择个别学生进行检测。 师:通过解答这两题,你觉得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一个实际情景,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算式中 的数是一样的,只是位置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 4.每个同学试着写一组算式(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并作交流。 小组交流反馈有几个这样的算式。 5.10 个桃子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6.看图写算式说意思。 (1) = = (2) = = 7.连一连 把 16 平均分成 4 分,每份是 4。 15 除以 3 等于 5. 153=5 把 27 个桔子平均分给 9 个人,每人分到 3 个桔子。 164=4 15 除以 5 等于 3 279=3 被除数是 16,除数和商都是 4. 把 27 个桔子平均分,每人分 9 个,可以分给 3 人。 8.+=24 =12 =( ) + = ( ) =( ) 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 7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8 页例 1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 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 26 的乘法口诀 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学生从多种方法中择优的能力培养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反馈 部分前置性作业反馈交流 填空,并说出用了哪句口诀。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二、 合作探究 1.出示例 1: 观察回答: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12 个桃子,每只小猴分 3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学习要求出示 学习要求: (1)先独立思考,自己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还可以用算式算一算。 (2)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三、交流展示 1.展示交流算法:学生以小组汇报 【预设】 (1)实物操作,用小圆片圈一圈。 (2)想减法 (3)想乘做除:43=12(三四十二),123=4 2.模拟练习:15 瓶矿泉水,每个小朋友分 3 瓶,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请学生选择上面四种方法中的一种解决。 3.比较优化。 (1)通过两个练习,请大家比一比,哪种方法比较快?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用口诀或想乘做除的方法能更快更准确的求出商。 (3)揭题: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四、总结提升 巩固方法,例 1(2)自学: 1.12 个桃子平均分给 4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同桌说说计算的方法 2.前置性作业第二题交流:把 18 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看谁写的多。你有什么 好办法? 18= 2.想口诀,填得数 123= 305= 183= 61= 124= 306= 186= 66= 你发现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特点?你能试着写一组吗? 3.看口诀写除除法算式 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 4.完成数学课本第 25 页 1-3 题。 5.想一想,填一填 如果大长方形代表 20,那么 代表( )。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以后我们进行除法计算时我们只要熟练 地记住什么? 教学(后记)反思: 用口诀求商前置性作业单 1.自学书本 18 页例题说说你的分法 2.把 18 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看谁写的多。你有什么好办法? 18= 课 时 教 案 课题: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第 8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9 页练习四的第 9-11 小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 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乘除法关系,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 前置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检查并引新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被除数 18 10 9 25 36 4 16 30 2 除数 6 2 3 5 6 4 4 5 1 商 (1) 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理解题意思考方法) (2) 独立计算说说求商的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口诀求商的内容,大家帮毛老师来解决一个问题。 二 合作学习 1. 出示例 1 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一共有 24 个包子。每屉装 4 个包子。装 6 屉包子。 任意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么? 以组长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每人试一试。 列式怎样解决?为什么用乘法?怎样计算出结果? 2. 交流展示 (1)每屉装 4 个,装 6 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怎样解决?4624 为什么用乘法?求 6 个 4 是多少。 怎样计算出结果?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 24 个包子,每屉装 4 个,可以装几屉? 怎样解决?2446 为什么用除法?求 24 里面有几个 4。 怎样计算出结果?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 24 个包子,可以装 6 屉,每屉装几个? 怎样解决?2464 为什么用除法?求把 24 平均分成 6 份,1 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怎样计算出结果? 3. 归纳小结 仔细观察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算得这么快,你们有什么绝招吗?是用什么方法算? 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 巩固提升 1. 想想算算,你发现了什么? 64 36= 14= 66= 244= 186= 44= 366= 246= 183= 41= 口诀: 口诀: 口诀: 口诀: 师:为什么第 4 组只有 1 道乘法和 1 道除法算式? 2. 你是怎样算得?找出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 123= 66= 246= 46= 61= 124= 255= 244= 3. 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4. 作业:第 22 页练习四,第 911 题。 5.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 第 9 课时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2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23 页练习五 2-5 题。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写单位名称。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具备除法结构的表象,体会两个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理解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3. 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检查并引新 春天来了已经有同学开始养蚕宝宝了瞧,这位同学在养蚕宝宝中遇到了数学问题。 出示: 15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 3 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 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 5 只,要用几个纸盒? 完整读题获取信息和问题 根据学生述说课件呈现。 二 合作学习揭示基本结构 1. 根据题意合作解决 先独立列式 再和同桌交流想法算式中的每个数所代表的意思 2. 交流 教师有选择性地选择个别同学扮演,正确的方法是: 153=5(只) 155=3(个) 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把 15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求用了几个纸盒就是求 15 里面有几个 5 用除法计算。 3. 比较:为什么两道除法算式的单位名称不一样? 引导学生关注应用题的单位,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写单位。都用除法解决。 4. 验证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集体口答并板书 5. 归纳小结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解决?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知道总数,进行平均分时。 三 巩固提升 1. 基本练习 24 页题 1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并引导学生表述。 求“要用几个盒子?”实际是求“12 里面有几个 6”所以用除法。求“每个盒子放几筒?”实际是 “把 12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几?用除法解决。 小结:看来“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或“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课用除法解 决。 2. 对比练习:题 3 独立解决后交流:为何题 1 用除法,题 2 用减法解决 求:8 里面有几个 2 用除法解决,求 8 里面去掉 2 用减法解决。 3. 完成课堂作业 四、 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反思: 用除法解决问题前置作业 选择相应的信息先列式再说题意 妈妈买来 12 个橘子 每盘放 3 个 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 (1)求( )个( )是多少 算式: (2) 把 12 个橘子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 算式: (3)求 12 里面有( )个 3 算式: 课 时 教 案 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综合练习 第 10 课时 课型:练习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13 页练习三的第 1,小题。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解决,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树立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 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引入: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节数学练习的比赛课,各个小组有没有信心。 出示规则: 1.每个比赛内容,四人小组每人都必须认真完成。 2.各小组完成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校对或者交流,小组纪律好,讨论认真积极。 3.评出表现最好的三个组奖励 2 颗星,每个同学进行盖章。 二、基本练习 (一)比赛。 出示三个选项让学生选择:登山、跳伞、投篮 1.登山(学习单): 305= 84= 366= 244= 183= 255= 122= 123= 186= 153= 61= 164= 2.跳伞(第 25 页第 7 题) 124=3 186=3 246=18 255=30 205=4 33=9 164=4 155=3 153=5 22=4 小结:完成“跳伞”后,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投篮。 (1)有 30 人参加投篮比赛,6 人一个小组,可以分成几组? (2)小明 2 分钟投进 10 个,照这样的速度,4 分钟他可以投进多少个? (3)小兰每分钟投进 4 个球,他 3 分钟投进的总个数刚好是小丽 2 分钟投进的个数,小丽每分 钟投进了多少个? 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二)排名 根据前面的比赛结果统计成绩,排除名次。 三、用数学 买奖品 老师决定要根据名次颁发奖品(出示奖品图) 铅笔 5 角/支 橡皮 2 角/块 笔记本 2 元/本 三角板 8 角/副 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以下是老师在挑奖品时遇到的问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1)10 元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2)买 5 块橡皮的钱可以买几支铅笔? (3)3 块橡皮 6 角,9 块橡皮多少钱? (4)一支铅笔 5 角钱,买一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铅笔 4 支铅笔,18 元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5)老师有 5 元钱,买了 5 副三角板,应找回多少钱? 3.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和解答方法进行小结和提炼,尤其是提醒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个别同学板演,集体交流讲评。教师巡视对中下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总结提升 1.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本练习五 6,9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里校对。 学生在小组里完成校对并进行订正,教师讲评小组表现。 教学(后记)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学习单 1. 登山比一比哪组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题目 305= 84= 366= 244= 183= 255= 122= 123= 186= 153= 61= 164= 2.跳伞比赛 124=3 186=3 246=18 255=30 205=4 33=9 164=4 155=3 153=5 22=4 二、买奖品 铅笔 5 角/支 橡皮 2 角/块 笔记本 2 元/本 三角板 8 角/副 1.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2.以下是毛老师在挑奖品时遇到的问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1)10 元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2) 买 5 块橡皮的钱可以买几支铅笔? (3)3 块橡皮 6 角,9 块橡皮多少钱? (4)一支铅笔 5 角钱,买一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铅笔 4 支铅笔,18 元可以买 几本笔记本? (4)老师有 5 元钱,买了 5 副三角板,应找回多少钱? 3.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 时 教 案 课题:单元复习 第 11 课时 课型:复习课 编写时间:2014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 26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2.提高用乘、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