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研究_第1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研究_第2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研究_第3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研究_第4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承诺和教师角色 信念的相关情况。伴随着教育普及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促进教 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呼唤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角色认知、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 基础。分析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教师角色信念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就成了我们 首要研究的问题。职前教师作为准教师,他的教师职业承诺和角色信念发展水 平的研究更具有必要性。 本研究以梅耶和艾伦提出的职业承诺三维结构模式继续承诺、情感承诺和 规范承诺的相关理论、教师职业价值观三维度理论、罗特的教师自我效能感理 论为依据。以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到大四 173 名学生为研究 对象,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主要研究:(1)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 状;(2)职前教师角色信念现状;(3)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与教师角色信 念相关关系;(4)提高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对策研究。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一般,教师职业承诺 各成分发展不平衡。 (2)职业承诺存在着年级方面的显著性差异,而在性别、 城乡、可接受福利待遇和职业趣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承诺内在维度的群 体差异特点不同。 (3)职前教师角色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角色信念各 成分发展不平衡。 (4)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总体在年级、城乡、职业趣向和职业 价值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可接受福利待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角色 信念内在维度的群体差异特点不同。 (5)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显 著相关。 (6)大一、大二、大四年级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 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相关,大三年级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存在显 著相关。(7) 增进教师的效能感是提高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三点建议:(1)学校应重视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的职 业承诺和教师角色信念现状。 (2)学校应加强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职业价值 观的教育。 (3)学校应突出抓好教育技术专业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关键词:职前教师 教师职业承诺 教师角色信念 社会学变量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teacher role beliefs. Accompanied by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ational education sector concern focus. Teacher specia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lls for teacher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role of cognitive, specific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elf- development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basi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teachers role beliefs has become our primary research.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role of faith is more essential. In this study, Meyer and Allen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of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continued commitment,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heory, Roth teachers self-efficacy theory as the basis, Yanbian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freshman to senior year 150 students study, Use of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Final data entry of all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to SPSS17.0, Major research pre-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o the status of each component of sociological variables,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he role of faith by sociological variables affect the status and pre-commitment level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and teacher role beliefs level. The results show: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of commitment in gene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each component2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aspects, gender, urban and rural a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cceptable benefits and occupation one to fulfill the.Career commitment to the inner dimension of the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3 Pre-service teachers the role of faith in the middle level,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teachers role beliefs。4 The overall teacher role beliefs in the pre-exist in the grade, urban and 4 rural areas, vocational one to fulfil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acceptable benefits.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insic dimension of the role of faith groups.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insic dimension of the role of faith group differences.5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teacher role belief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6 Different grades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t occupations to fulfill, different gender and acceptable benefit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teachers roles and beliefs in general and sub-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7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to improve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ee proposals:1 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teacher role beliefs the status quo.2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e-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values.3 Schools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upgrad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eservice teachers self- efficacy. Key words: pre-service teach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 t Teachers role beliefs Sociology variable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 .4 2.1 教师职业承诺理论 4 2.1.1 职业承诺的理论 .4 2.2 教师角色信念理论 5 2.2.1 教师的角色价值观 .5 2.2.2 教师的效能感 .6 第三章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8 3.1 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8 3.1.1 调查对象 .8 3.1.2 调查工具 .8 3.1.3 数据处理 .9 3.2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调查与分析 9 3.2.1 总体情况分析 .9 3.2.2 差异情况分析 .9 3.3 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15 3.3.1 职前教师职业价值观情况分析 .15 3.3.2 教师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 .15 3.3.3 社会学变量差异情况分析 .16 3.4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相关情况分析 19 3.4.1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总体相关情况分析 .19 3.4.2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具体相关情况分析 .20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23 4.1 结论 23 4.2 建议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附 录 .28 0 第一章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教育普及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自全国掀起教育改革的热潮,作为教育改革的中 心的新课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新课程改 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职前教师作为准教师的发展 更应受到全国各界的关注。教师专业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呼唤教师具有良好 的职业承诺、角色认知、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基础。关于教师的 职业承诺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然而作为准教师的职前教师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本文将对教师职业承诺和教师角色信念进行相关研究。预期通过文献法、问卷 法等研究方法了解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教师角色信念的现状。揭示职前教师职 业承诺、教师角色信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教师角 色信念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职前教师职业 承诺水平的对策。 1.2 研究现状 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 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 变更职业的程度。Blau 认为职业承诺只有一个情感维度,认为个体留在现职业 是因为对职业有情感,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职业或专业的态度” 。Meyer 和 Allen 在提出组织承诺三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与 1993 开始将他们对组织承 诺的理论与测量方法扩展到职业承诺的研究中来。他们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认为职业承诺也是由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因素构成。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中,教师职业承诺这一主题逐渐获得了较多研究者 的关注。梅耶首次将职业承诺用到教师这个行业。教师职业承诺即是教师对自 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和投入程度,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承 诺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职业承诺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2000 年开始龙立荣等人首先介绍了职业承诺的理论与测量方法。随后徐富明和 朱从书、罗润生和申继亮、绍雅利、李霞、刘世瑞等人先后进行过教师职业承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诺问卷研制、结构分析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李霞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 承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职业承诺的三因素结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延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 信念问题的研究,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 念的现状,揭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的现 状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存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增进师范生教 师角色信念、提高师范生职前教师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有效策略。 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揭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 信念的现状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教师职业承诺问题研究、教师 角色信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本文对于了解延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 教师角色信念的基本情况,揭示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寻求增进教育技术专业师 范生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进而提高职后教 师教育承诺水平等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 1.研究变量 教师职业承诺:继续承诺、感情承诺、规范承诺 教师角色信念: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自我效能感 2.研究假设 A、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不高,而且内在各维度发展不平衡。职前教师 职业承诺存在着社会学变量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且各具特点; B、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水平不高,而且内在各维度发展不平衡。职前教师 2 角色信念存在着社会学变量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且各具特点; C、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和教师角色信念具有显著相关性。 1.4.2 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本文的被试来自延边大学教育技术学四个年级共 173 名学生,发放问卷 173 份,回收 16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47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8%。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法、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对职前教师职业承 诺和教师角色信念现状进行研究。 A 文献法: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网络信息检索,了解国内外关于 教师职业承诺和教师角色信念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B 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 SPSS 软件对采集数据作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调查问卷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3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教师职业承诺理论 2.1.1 职业承诺的理论 1.职业承诺的概念 职业承诺是组织行为学及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的是员 工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认同和投入的态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职业 承诺,形成众多各异的观点,因此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有代表性的 观点: 工具性观点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的思考,成本报偿观点认为在维系一种角 色关系中个体常比较自己付出的贡献与获得的报偿之间的比例关系。经过对比, 如果成员觉得这样的交换关系对自己是有利的,那么个人对角色的承诺便会提 高;反之,则表现出低的承诺水平。其中“报偿”的意义超越了“工资”的含 义,报偿还包括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累计的名望、退休金、管理权等附属 的利益。 心理性观点 受到需求满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启发,这种观点强调从激励和自我实现 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承诺。认为: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 金、地位、工作安定等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 到激励的作用;而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 发展的机会等,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的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 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承诺更多的是建立在工作对个体所引 起的激励程度上,是个人对职业的积极、热情的倾向,包括对职业价值的积极 评价,对职业的高度评价,对职业的高度投入和对组织的忠诚。 2职业承诺的结构 个体的承诺不但有情感态度上的差异还体现在行为表现上。职业承诺的结 构研究主要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展开。行为承诺,也被称为“工具性承诺” ,指 员工出于已付成本的考虑或因为还没找到更满意的单位,再收回成本之前不得 4 不继续留在组织的承诺,带着浓厚的交易色彩。态度承诺,则是由于成员角色 的卷入,认同角色的目标、价值,渴望留在某个角色职位上发挥作用,实现个 人价值等而产生的继续保留该组织的成员资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 承诺结构主要是 1990 年,梅耶和艾伦提出的三维结构 模式继续承诺、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三维结构观。 继续承诺类似于工具性承诺,指个体对离开某个职业的认知,是员工继 续留在该组织内的一种承诺。 感情承诺也就是前人所提出的情感依附,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依赖、认 同和投入,员工对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努力工作及愿意留住职业资格的强 烈愿望,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而非物质利益。 规范承诺主要是指,员工受到社会一般行为规范的约束,对组织产生的 责任感、义务感,从而感到自己必须为组织继续服务的一种承诺。 2.2 教师角色信念理论 教师角色信念作为意识的核心部分,信念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 对各种观点、原则、理论和事业经过鉴别和选择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内 心深处形成个人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动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 行动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综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很 强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 和积极性,自觉维护这种理想和事业。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不断调整完善对教师角 色的评价、判断并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责任感、自尊心和荣誉感,便形成了角 色的信念系统。 2.2.1 教师的角色价值观 信念的产生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个体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 扮演的角色是否满足了我们的需要。教育价值表示人们的教育活动对人们的生 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 个体以什么样的需要尺度来衡量、评价教育活动,这是教育价值的需要问题。 另一方面指教育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哪些方面的需要,这是教育价值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5 的功能问题。基于不同的价值尺度所形成的不同信念,会影响教师对教育产生 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1.工具型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取向是指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仅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以维持基 本的或较高的生活水平,而并非由于真正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而为之。这样的认 知取向会使教师把工作的目的定位于获得一份收入,因而其工作也仅仅是履行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教师无法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积极、 热情的态度,更不用提有什么教育理想,有什么信念的力量。 2.享受型的价值观 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当成是一种享受生活、参与和体 验人生的重要途径。教师自身的兴趣与职业需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他们热爱 自己的职业,因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乐于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心 理满足。这类教师工作的重心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顾及个人利益得失。 3.发展型的价值观 这类教师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之中,认 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才,并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发展。教 师的职责是通过发挥角色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的发展与 完善。这类教师的角色信念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名利和享受,是高级的需要,能 摆脱名利的束缚,带来持久的动力。 2.2.2 教师的效能感 教师效能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 或者是指教师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信念。 1.教师效能感的结构 根据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提出教师效能包括一般教学效能和个人教学效能两 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是指教师把自身的教育教学作用与家庭环境因素相比,认 为哪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如果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 学作用大,则表明教师具有低的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是指教师对自身 6 教学能力的自信。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教好最困难、最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表 明此人具有高的个人教学效能。相反则具有低的个人教学效能。 2.教师效能感的发展变化 教师效能感的判断日益定型和自动化,但当面临新的教学任务或当教学任 务及教学对象发生变化时,教师就很可能对影响教师效能感信念的因素重新进 行分析和评价;而在经验的早期,教师效能感最容易建立或改变。 3.教师的教育理想 理想是在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的 价值追求,是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面向未来、努力实现更高价值 的自我意识。 教师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教育活动不只是为了 满足学生当前的某些需要,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 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教育是具有理想性的事业。 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其价值在于培养人的生存能力、协调人的适应 能力,要把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最理想目标。教师确立自 己的教育理想所产生的强大动力,带动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懈努力,发挥 创造力,是教师有勇气面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困难,有信心将学生培养成社会 需要的人才。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7 第三章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角色信念状况调查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3.1.1 调查对象 以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到大四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本 次研究共发出问卷 173 份,回收 16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47 份,有效回收为率 91.8%。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居住地、不同职业趣向的职前教 师。问卷的样本信息详情见表 1: 表 1:整体情况统计(N=147 ) 变量 人数 比例(%) 变量 人数 比例(%) 男 60 40.1 城市 68 53.7性别 女 87 59.9 家庭居住地 乡村 79 46.3 大一 43 29.9 公务员 23 15.6 大二 33 22.4 教师 30 20.4 大三 41 27.9 事业单位 21 14.3 年级 大四 30 20.4 企业 51 34.0 2500 元以下 4 2.7 2500-4000 元 87 59.2 福利 待遇 4000 元以上 56 38.1 职业趣向 其他 23 15.0 3.1.2 调查工具 根据开放式问卷搜集的资料以及文献资料,以龙立荣的职业承诺问卷、南 京师范大学王芳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问卷和西南大学胥兴春 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教师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参考,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见附录。 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者基本情况填写,涉及被试者性别、 年级、家庭居住地、职业趣向、福利待遇等。第二部分是关于职前教师职业价 值观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从工具型、享受型、发展型三个维度了解,其 8 中教师价值观 9 题,教师自我效能感 13 题。第三部分为是关于教师职业承诺情 况的调查,共 15 题,前 5 题是关于继续承诺的研究,11 到 15 是关于感情承诺 的研究,最后 5 题是关于规范承诺的研究。 3.1.3 数据处理 把所有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到 SPSS17.0 中进行分析,计算出所需要的各个 数据,主要的统计方法是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3.2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对延边大学教育技术系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发现,职 前教师职业承诺具有总体特征,职业承诺及其各维度继续承诺、持续承诺和规 范承诺的均值分别是 3.06、3.00、3.25、2.93。由于本研究采用 5 点计分,中值 为 3,大于中值说明本研究中的教育技术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总体高于中等水平。 而分维度继续承诺和感情承诺也高于中等水平。相比较而言,职前教师在感情 承诺方面比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方面表现得更好。同时,各维度的标准差较大, 说明研究中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 2. 表 2:职业承诺总体情况 频数( n) 均值( M) 标准差 (SD) 继续承诺 147 3.00 0.84 感情承诺 147 3.25 0.78 规范承诺 147 2.93 0.84 职业承诺均分 147 3.06 0.67 为了进一步研究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独立样本 T 检验和 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样本的社会学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 职业趣向、和期望的福利待遇五项)在继续承诺、感情承诺以及规范承诺各个 维度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统计结果如下: 3.2.2 差异情况分析 3.2.2.1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年级差异情况分析 对样本划分的不同年级,将样本对象分为 4 个年级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9 析比较不同的年级组在职业承诺及各维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判断不同年 级对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 3。 表 3:不同年级职业承诺差异检验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N M SD N M SD N M SD N M SD F P 继续承诺 43 2.67 0.84 33 3.25 0.64 41 3.25 0.60 30 2.86 1.09 5.02* 0.002 感情承诺 43 3.01 0.82 33 3.14 0.61 41 3.47 0.58 30 3.42 1.01 3.19* 0.026 规范承诺 43 2.77 0.80 33 2.97 0.81 41 3.17 0.75 30 2.80 1.01 1.88 0.135 职业承诺均分 43 2.82 0.64 33 3.12 0.54 41 3.30 0.52 30 3.03 0.88 3.90* 0.010 注:*代表 P大 二(M=3.12) 大四(M=3.03)大一(M=2.82)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总体因年 级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分维度检验中职前教师因年级的不同,在继续承 诺和感情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差异具体情况分析中:大一年级的职前 教师与大二年级的职前教师在继续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年级的职前教 师与大三年级的职前教师在继续承诺、感情承诺和职业承诺总体均存在显著差 异,大三年级的职前教师与大四年级的职前教师在感情承诺和职业承诺总体上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1 存在显著差异。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职前教师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到的教师教育 理论越来越深,对教师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所以职业承诺水平呈现增高 的现状。而到了大四年级职前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下降,原因可能是毕业生因 为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教师职业承诺水平也会各不相同,通过调查准备从 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人数比较少,所以造成职业承诺水平低的现状。 3.2.2.2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对样本划分的不同性别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不同性 别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及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判断教师的性别 对于职业承诺的影响,结果见表 4 表 4:不同性别职前教师职业承诺差异检验 男 女 T P N M SD N M SD 继续承诺 60 3.00 0.78 87 2.95 0.88 0.892 0.374 感情承诺 60 3.23 0.87 87 3.26 0.72 -0.269 0.788 规范承诺 60 2.98 0.87 87 2.91 0.83 0.488 0.627 职业承诺均分 60 3.09 0.69 87 3.04 0.65 0.473 0.637 统计结果表明,在职业承诺总体上,不同性别的职前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 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上,男性职前教师职业承诺均值高于 女性,但差异不明显。而在感情承诺上女性职前教师职业承诺高于男性,并且 差异也不明显。这与之前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成果有差异,可能是 由于职前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还太浅显,所以性别对于职前教师职业承诺 没有显著影响。 3.2.2.3 教师职业承诺现状城乡差异情况分析 对居住在不同环境的职前教师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 不同成长环境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判断不同职前 教师的生长环境对于职业承诺的影响。 结果见表 5. 12 表 5:不同家庭居住地职业承诺差异检验 城市 乡村 N M SD N M SD T P 继续承诺 79 2.98 0.78 68 3.02 0.91 -0.319 0.750 感情承诺 79 3.23 0.75 68 3.27 0.82 -0.273 0.786 规范承诺 79 2.96 0.79 68 2.90 0.91 0.473 0.637 职业承诺均分 79 3.06 0.66 68 3.06 0.67 -0.040 0.968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家庭居住地在职业承诺总体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均不 明显。从样本统计情况来看,居住在乡村的职前教师和居住在城市的职前教师 在职业承诺方面均值相同,说明整体差异不明显。而在分维度上,居住在乡村 的职前教师在继续承诺和感情承诺上要比居住在城市的职前教师略高一些,而 在规范承诺上居住在城市的职前教师要略高一些。原因可能是居住在乡村的职 前教师 3.2.2.4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职业趣向差异情况分析 根据职前教师的职业趣向不同,将职前教师分为五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不同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在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 范承诺的不同维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判断职业趣向对职前教师职业承诺 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 6。 表 6:不同职业趣向职业承诺差异性检验 公务员 教师 事业单位 企业 其它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F P 继续承诺 2.84 1.07 2.94 0.91 3.20 0.83 3.02 0.77 3.04 0.62 0.548 0.70 感情承诺 3.06 0.86 3.50 0.98 3.50 0.68 3.07 0.66 3.26 0.63 2.353 0.05* 规范承诺 2.66 0.88 2.90 0.89 3.00 0.95 3.01 0.85 3.02 0.60 0.790 0.53 职业承诺均分 2.86 0.75 3.11 0.81 3.23 0.55 3.03 0.64 3.11 0.50 0.975 0.42 统计结果表明,职业承诺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事业单位(M=3.23) 教师(M=3.11 )=其它( M=3.11)企业(M=3.03)公务员(M=2.86) 。不同 职业取向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在感情承诺上存在显著差 异。想去事业单位的职前教师职业承诺均值较高,想从事公务员的职业承诺较 低,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想从事教师行业和去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前教师感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3 情承诺比其他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的均值高出很多。原因可能是想从事教师行 业和想去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前教师对教师角色感情深厚,愿意为教师职业和学 生发展做出贡献,甚至不计较报酬。 3.2.2.5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可接受教师福利待遇差异情况分析 根据职前教师可接受的福利待遇将其分为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 差异性检验,比较期望不同工资待遇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及其各维度上是否 有显著性差异,以判断不同的福利待遇对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检验结果 见表 7。 表 7:不同福利待遇期望职业承诺差异性检验 2500 元以下 25004000 元 4000 元以上 M SD M SD M SD F P 继续承诺 2.65 0.61 2.91 0.81 3.16 0.87 1.330 1.902 感情承诺 3.05 0.19 3.22 0.84 3.30 0.72 0.188 0.301 规范承诺 2.85 0.19 2.86 0.77 3.06 0.97 0.673 0.933 职业承诺均分 2.85 0.26 3.00 0.67 3.17 0.67 0.616 1.376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福利待遇待遇对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及其各维度上 的差异均不明显。从样本统计情况来看,接受福利待遇在 2500 以下的职前教师 人数较少,这导致福利待遇在 2500 元以下的职前教师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 该结果的统计效力不强。 3.2.2.6 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现状价值观差异情况分析 根据职前教师可接受的福利待遇将其分为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 异性检验,比较期望不同工资待遇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及其各维度上是否有 显著性差异,以判断不同的福利待遇对职前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检验结果见 表 8。 表 8:不同职业价值观期望职业承诺差异性检验 工具型 享受型 发展型 N M SD N M SD N M SD F P 继续承诺 94 3.02 0.76 19 2.89 0.77 34 3.01 1.06 0.187 0.829 感情承诺 94 3.04 0.64 19 3.37 0.94 34 3.75 0.82 3.19* 0.000 规范承诺 94 2.91 0.80 19 2.85 0.66 34 3.06 1.03 0.520 0.596 14 职业承诺均分 94 2.99 0.60 19 3.04 0.65 34 3.27 0.81 2.293 0.105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价值观的职前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差异不明 显。不同职业价值观在感情承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3.3 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延边大学教育技术系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发现,职 前教师角色信念具有总体特征,角色信念及其各维度价值观、职前教师教学效 能感的均值分别是 3.50、3.69、3.31。由于本研究采用 5 点计分,中值为 3,大 于中值说明本研究中的教育技术职前教师教师角色信念总体及其各维度均高于 中等水平。相比较而言,职前教师在价值观方面比效能感表现的更好。同时, 各维度的标准差较大,说明研究中的职前教师在教师角色信念方面存在较大差 异。具体情况见表 9。 表 9: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总体情况 频数( n) 均值( M) 标准差 (SD) 价值观 147 3.69 0.75 效能感 147 3.31 0.67 角色信念 147 3.50 0.63 3.3.1 职前教师职业价值观情况分析 表 10:职前教师职业价值观总体情况 频数 ( N) 均值 ( M) 标准差 (SD) 工具型 94 3.28 0.58 享受型 19 4.22 0.33 发展型 34 4.55 0.29 总数 147 3.69 0.75 3.3.2 教师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 表 11: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5 频数( n) 均值( M) 标准差 (SD) 工具型 94 2.92 0.36 享受型 19 3.67 0.59 发展型 34 4.21 0.28 总数 147 3.31 0.67 3.3.3 社会学变量差异情况分析 3.3.3.1 不同年级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情况分析 根据样本划分的不同年级,将样本对象分为 4 个年级段,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比较不同的年级组在角色信念及各维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判断不同 年级队职前教师角色信念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 12。 表 12:不同年级角色信念现状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F P 价值观 43 3.59 0.83 38 3.40 0.56 36 3.74 0.63 30 4.09 0.83 5.172 0.002* 效能感 43 3.18 0.71 38 3.08 0.55 36 3.46 0.61 30 3.56 0.70 4.289 0.006* 角色信念 43 3.39 0.69 38 3.24 0.49 36 3.60 0.55 30 3.83 0.66 5.837 0.001* 统计结果表明,年级差异总体上:职前教师教师角色信念均值从大一到大 四依次为:3.39、3.24、3.60、3.83,职业承诺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大四 (M=3.83)大三(M=3.60)大一(M=3.39) 大二( M=3.24) 。职前教师教 师角色信念总体因年级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分维度检验中职前教师因年 级的不同,在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自我效能感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出现这种 现状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年级的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逐步提高, 随着教学技能的不断掌握,教师自我效能感就会不断提高。 3.3.3.2 不同性别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情况分析 对样本划分的不同性别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不同性 别的职前教师在角色信念及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判断职前教师的 性别对于角色信念的影响,结果见表 13. 表 13:不同性别角色信念现状 男 女 T P 16 N M SD N M SD 价值观 60 3.58 0.87 87 3.77 0.66 -1.442 0.151 效能感 60 3.31 0.63 87 3.32 0.70 -0.041 0.967 角色信念均值 60 3.45 0.65 87 3.54 0.62 -0.872 0.384 统计结果表明,女性职前教师在角色信念总体水平略高于男性,但是职前 教师的性别对教师角色信念影响并不显著。再分维度检验时,女性职前教师在 教师职业价值观和教师自我效能感方面水平略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明显。 3.3.3.3 职前教师角色信念城乡差异情况分析 对居住在不同环境的职前教师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 不同居住环境的职前教师在角色信念及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判断 职前教师的性别对于角色信念的影响,结果见表 14。 表 14:不同家庭居住地角色信念现状 城市 乡村 N M SD N M SD P 价值观 79 3.57 0.72 68 3.83 0.77 -2.061* 效能感 78 3.22 0.57 68 3.43 0.66 -2.008* 角色信念均值 78 3.36 0.55 68 3.59 0.63 -2.297* 统计结果表明,居住在乡村的职前教师在角色信念水平高于城市,并且职 前教师的居住环境对教师角色信念影响非常显著。再分维度检验时,居住在乡 村的职前教师在教师职业价值观和教师自我效能感方面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原 因可能是教师职业在城市人和乡村人眼中的的社会地位不同,导致来源于乡村 的师范生相比城市的会羡慕教师职业所带来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进而愿意 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对教师职业忠诚度也会高。 3.3.3.4 职前教师职业趣向差异情况分析 根据职前教师的职业趣向不同,将职前教师分为五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进行差异性检验,比较不同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在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教 学效能感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判断职业趣向对职前教师角色信念的影响。检 验结果见表 15。 表 15:不同职业趣向职前教师角色信念现状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7 公务员 教师 事业单位 企业 其他 F P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价值观 3.57 0.82 4.30 0.40 3.97 0.97 3.41 0.50 3.40 0.77 10.409 0.000* 效能感 3.22 0.63 3.51 0.64 3.45 0.62 3.16 0.64 3.29 0.51 15.622 0.000* 角色信念 3.44 0.67 3.92 0.55 3.50 0.64 2.91 0.47 3.31 0.57 16.411 0.000* 由统计结果表明,职前教师角色信念水平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师 (M=3.92)事业单位( M=3.50)公务员(M=3.44)其它(M=3.31)企业 (M=2.91) 。不同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对教师角色信念水平影响是显著的,想 从事教师行业的职前教师角色信念远远高于其他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再分维 度检验时,不同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价值观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 响也是非常显著。想从事教师行业的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价值观和教师教学效 能感水平也远远高于其他职业趣向的职前教师。其原因可能是选择从事教师行 业的师范生因为喜欢从事教师职业,进而各项维度均会高于其他师范生。 3.3.3.5 职前教师可接受教师福利待遇差异情况分析 根据职前教师可接受的福利待遇将其分为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 差异性检验,比较期望不同工资待遇的职前教师角色信念及其各维度上是否有 显著性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