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分子量: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8.966, 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1.293 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 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利昂、水蒸气等,可以 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 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称为温室效应。 3.酸沉降:ph 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 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化石燃料燃烧 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 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较 酸沉降。酸沉降是指某一平面上具有致酸潜势的物 质的积累。 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 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 5.总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 动力学当量直径大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6.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 污染物质,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有 机化合物(c1-c10) ;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 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 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 新污染物,如臭氧,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7.光化学烟雾:是在太阳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 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 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 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 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 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 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 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 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 求。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 特殊保护地区;二类区委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 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是适量 的空气、足够的温度、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 气的充分混合。 空燃比(AF)定义: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 气质量 发热量:单位量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即反应 物开始状态和反应物终了状态相同情况下(常温 298K,101325Pa)的热量变化值,称为燃料的发热 量,单位是 KJ/Kg 9.3T:燃料完全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空气充足情 况下,温度条件(能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 ,时间 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 需要的时间)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与空 气中的氧充分混合,湍流有助于破坏燃烧产物在染 料颗粒表面形成的边界层)时间,温度,湍流统称 为 3T。 10.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 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 Va 与理 论空气量 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 11.高低位发热量:发热量是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 产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的热量变化。高位发热 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低位 发热量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 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 12.氮氧化物 来源:一方面由自然界中的固氮NOx 菌、雷电等自燃过程产生;另一方面由人类活动产 生(燃料高温燃烧占 90%以上,其次是化工生产中 的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和金属表面硝酸处 理)燃烧系统中排出的氮氧化物 95%以上是 NO, 其余主要为 NO2. 13.NOx 生成与温度的关系:室温条件下,几乎没 有生成,并且所有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800k 左右,生成量仍少,但一氧化氮比二氧化氮多;常 规燃烧温度大于 1500K,一氧化氮占大多数。 14.物理吸附:是由于分子间范德华力引起的,特征 有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过程极 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吸附为放 热反应,可逆 化学吸附:是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化学键力 引起的,是单层吸附,吸附需一定活化能,吸附力 较强。特征有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速率较慢, 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时间;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 速率;不可逆。同一污染物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 物理吸附,较高温度下发生化学吸附。 15.吸附等温线:当吸附质和吸附剂较长时间接触后, 将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是吸附剂对吸附质的 极限吸附量,也叫静吸附量分数或静活性分数,用 Xt 表示,无量纲。吸附达平衡时,吸附质在气固两 相中的浓度关系,一般用吸附等温线表示。 1 大 气 污 染 : 系 指 由 于 人 类 活 动 或 自 然 过 程 使 得 某 些 物 质 进 入 大 气 中 , 呈 现 出 足 够 的 浓 度 , 达 到 了 足 够 的 时 间 , 并 因 此 而 危 害 了 人 体 的 舒 适 、 健 康 和 人 们 的 福 利 , 甚 至 危 害 了 生 态 环 境 。 一 次 污 染 物 : 直 接 从 污 染 源 排 放 到 大 气 中 的 原 始 污 染 物 。 二 次 污 染 物 : 是 指 一 次 污 染 物 与 大 气 中 已 有 组 分 或 几 种 一 次 污 染 物 之 间 经 过 一 系 列 化 学 或 光 化 学 反 应 而 生 成 的 与 一 次 污 染 物 性 质 不 同 的 新 的 污 染 物 质 。 酸 沉 降 : 因 化 石 燃 烧 和 汽 车 尾 气 排 放 的 NO,. 和 SO, , 在 大 气 中 形 成 硫 酸 , 硝 酸 及 其 盐 类 , 又 以 雪 , 雨 , 雾 等 形 式 返 回 地 面 , 形 成 酸 沉 降 。 酸 雨 分 布 ; 我 国 酸 雨 主 要 分 布 在 长 江 以 南 , 青 藏 高 原 以 东 的 广 大 地 区 及 四 川 盆 地 。 煤 的 工 业 分 析 ; 包 括 测 定 煤 中 水 分 , 灰 分 , 挥 发 分 和 固 定 碳 , 以 及 估 测 硫 含 量 和 热 值 , 是 评 价 工 业 用 美 的 重 要 指 标 。 3 空 气 过 剩 系 数 : 实 际 空 气 量 V0 与 理 论 空 气 量 之 比 V0a. 4.集 气 罩 : 用 以 收 集 污 染 气 体 的 装 置 。 5、 挥 发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 是 一 类 有 机 化 合 物 的 统 称 , 在 常 温 下 它 们 的 蒸 发 速 率 大 , 易 挥 发 。 6、 气溶胶: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 形成的系统。气溶胶粒子是指沉降速度可忽略的小 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离子。 7、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 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 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 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 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 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 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 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 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 m 或 km。 15、 有 效 躯 进 速 度 : 在 实 际 中 常 常 根 据 除 尘 器 结 构 型 式 和 运 行 条 件 下 测 得 除 尘 效 率 , 代 入 德 意 希 方 程 反 算 出 相 应 的 躯 进 速 度 。 16、 城 市 热 岛 效 应 : 是 指 城 市 中 的 气 温 明 显 高 于 外 围 郊 区 气 温 的 现 象 。 17、 烟 气 脱 销 : 除 通 过 改 进 燃 烧 技 术 控 制 NOx 排 放 外 , 有 些 情 况 还 要 对 冷 却 后 的 烟 气 进 行 处 理 , 以 降 低 NOx 排 放 量 18、 控 制 流 速 法 : 系 指 在 罩 口 前 污 染 物 扩 散 方 向 的 任 意 点 上 均 能 使 污 染 物 随 吸 入 气 流 流 入 并 将 其 捕集 所 必 须 的 最 小 吸 气 速 度 。 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 烟 飞灰 黑烟 雾 2、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不大于 100 的颗粒物m 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不大于 10 的颗粒物 3、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为 TSP、 二氧化硫 4、煤的工艺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 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5、元素分析:用化学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每 种主要成分 C H N S O 等含量 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收到基 空气干燥基 干燥 基 干燥无灰基 7、硫酸浓度越高,酸露点越高 8、对流层:H 升高 100m 温度降低 0.65 度 平流 层不随高度变化 中间层: H 越高 T 越低 暖层:H 越高 T 越高 散逸层:气温很高 9、大气压垂直分布 H 越高 P 下降 10、逆温:辐射 下沉 平流 锋面 湍流 11、三理论:梯度输送 湍流统计 相似 四假设: 污染物浓度在 yz 轴上符合正态分布 在全部空间风 速稳定、均匀 源强是连续均匀地 在扩散过程中 污染物质质量守恒 12、常用粒径定义方法:显微镜法 筛分法 光散射 法 沉降法 13、孔隙率:粉体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 粉体的总体积之比 14、在高温范围内,粉尘比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在低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中温范围内, 粉尘比电阻达到最大值 15、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存在能量足够的火源 可燃物与空气或者氧构成的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浓 度 3 16、常用除尘器:机械 电 袋式 湿式 17、净化技术指标:处理气体流量 净化效率 压力 损失 18、除尘器结构相同时几何相似放大或缩小,压损 基本不变 19、旋风除尘器影响因素:二次效应 比列尺寸 烟 尘的吸附过程:外扩散 内扩散 吸附 20、催化剂中毒: 反应物种少量杂质使催化剂活性 迅速下降的现象 21、 钙硫比: 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之摩尔比 脱硫剂用量指标 1、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 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以及发展新 型电除尘器 2、电除尘器与去其他除尘器过程根本区别:分离 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 这决定了它具有耗能小,气流阻力小的特点 填 空 题 : 1、煤中的可燃组分有 C、 H、O、N、S ,有害 成分主要是 灰分、挥发分 1.化石燃料 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 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 分固定碳 2、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 气体扩散 、 气体吸收 、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3、根据燃料的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把大气 污染分 煤烟型 、石油型 、混合型和特殊型四 类。 4、大气污染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有:表面接 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5、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是指 除尘效率为 50%时 的粒径。若除尘器的分割粒径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 6、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 需要的空气量称为 理论空气量 ;单位质量燃料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称为 空燃比 7、近地面层中风速廓线模有:对数律风速廓线模 式、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两种 8、烟囱高度计算的方法有: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 算方法、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按一定 保证率的计算法、P 值法四种。 9、在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分别为:斯 托克斯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 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11、吸附设备中要有: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 器、流化床吸附器三种类型。 12、VOCs 来源于大型固定源(如化工厂)的排放、 交通工具、电镀、喷漆、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所排 的废气。 13、大气中臭氧减少 1% ,地面收紫外线辐射增 2% 到 3% 。 14、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15、全球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 坏、酸雨三大问题。 16、适当控制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 湍 流四个因素,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低。 17、从大气污染扩散的观点看,最关心的是.云高、 云量。 18、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是:污染物浓度在 y、z 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 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 在扩散过 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19、大气污染物的粒径分布主要有:个数分布、 质量分布 两种表示方法。 20、国内外除成设备的发展,着重在以下 几方面: 除尘设备趋向高效率、发展处理大烟气量的除尘设 备、着重研究提高现有高效除尘器的性能、发展新 型除尘设备、重视除尘机理与理论方面的研究。 21、吸附设备中要有只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 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形成向界面的吸收设备 和由外部能量引入的吸收设备三种类型。 22、生物法处理 VOCs 工艺分成:悬浮生产、附着 生长系统。 23、柴油机燃烧过程中 CO 和 NOx 的产生机 理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24、电除尘器原理涉及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 电场内迁移和捕集、以及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 除等三个基本过程。 25、根据大气污染的范围,把大气污染分为局部地 区污染、 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四 类。 26、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与选择 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所使用的催化剂是不 同的。 27、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 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 粉尘 , 烟 , 飞灰 , 黑烟 和雾几种。 28、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 大气圈分为五层: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 和散逸层。 29、用沉降法测定颗粒的粒径时,斯托克斯直径为: 在 同一流体中 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 沉降速度相 等 的圆球的直径。 30、电除尘器本体的结构组成为: 电晕电极 , 集尘极 , 高压供电设备 和气流分布板等。 31、 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吸附剂有 活性炭 , 活性 氧化铝 , 沸石分子筛 及硅胶和白土。 32、 燃烧法处理 VOCs 工艺在实际中使用的有 直 接燃烧 , 热力燃烧 , 催化燃烧 。 33、 按密闭罩的围挡范围和结构特点,可将其分 为 局部密闭罩 , 整体密闭罩 和 大容积密闭罩 。 34、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主要有 集气罩 , 风管 ,净化设备, 风机 及烟囱几部分组成。 35.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在 NOx 还原催化转化器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同时使 CO , 和 xNO HC 三种成分都得到高度净化。 1、影响燃烧过程的“三 T”因素是指(a ) 。 a 温度、时间和湍流; 2、型煤固硫和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所使用的固硫 剂分别为(b ) b.石灰,石灰; 3、容易造成极其严重地面污染的烟流的扩散形式 是( c) 。 c. 漫烟形; 4、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首先必 须考虑粉尘的( d) 。 d.荷电性。 5、洗涤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是( d) 。 d.文丘里除尘器。 6、在污染物控制技术中常用于 VOCs废气净化的吸 附剂是(a ) 。a.活性炭; 7 、 用石灰石/石灰法净化烟气中 SO2 的工艺流程 中,一般控制料浆 PH 值为( b) 。 b.6 左右; 9、环境空气是指(b ) 。 b. 室外空气; 8、在汽车尾气净化中三元催化剂是指由贵金属、 助催化剂(CeO2)和载体 -Al2O3 组成的催化剂。 10、臭氧层一般在离地面 20-25KM 的平流层中 11、哪一种属于粒子的数量分布(b) 。 b. 以 粒子的个数所占的比例表示 4. 湿 式 除 尘 器 的 主 要 除 尘 机 制 是 ( a) a.惯 性 碰 撞 、 拦 截 13、.汽油车排放尾气的主要成分主要是(a) 。 a.CO、 HC、NO X 12、 以氨还原剂,在一定湿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将 NOX还原为无害的 N2和 H2O,通称为(b) 。 b.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14、一个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 1=80%,第二级 1=80%,总除尘效率为(d) 。 d.96% 15、 要使沉降 ux的尘粒在重力沉降室全部沉降下 来,必须保证(d) d. tt s。 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大气污染面源 (c) c.工业区的污染 3. 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完 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称为 (b ) b.低位发热量 c4. 哪一种气团属于稳定气团(c ) c.r- rb0 5. 一个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 1=80%,第二级 2=80%,总除尘效率为 (d ) d.96% 五种典型烟流和大气稳定度 (1)波浪型 ro,rrd 很不稳定 (2)锥型:ro,r rd 中性或稳定 (3)扇型:ro,rrd 稳定 (4)屋脊型:大气处于向逆温过渡。在排出口上 方:ro,r rd 不稳定; 在排出下方; ro,rrd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5)熏烟型:大气逆温向不稳定过渡时,排出口 上方:ro,rrd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电除尘过程:(1)气体电离;(2)粉尘荷电; (3)粉尘沉集;(4)清灰。 湿式除尘机理涉及各种机理中的一种或几种。主要 是惯性碰撞、扩散效应、粘附、扩散漂移和热漂移、 凝聚等作用。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1、燃料型 NOx (fuel NOx):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 的 NOx。 2、热力型 NOx (thermal NOx):燃烧中形成的 NOx 由大气中氮生成,主要产生于原子氧和氮之间 的化学反应。这种 NOx,只在高温下形成。 3、瞬时 NO(prompt NO):在低温火焰中由于含碳 自由基的存在还会生成第三类 NO。 三 简 答 题 . 1、 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捕集效率? 答: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 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发展新型电 除尘器。 2、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答:对于给定的设计,这些参数取决于粒子和烟气 5 特性,需处理烟气量和要求的除尘效率;(1)比 集尘表面积的确定(2)长高比地确定(3)气流速 度的确定(4)气体的含尘浓度。 3、 电除尘器的漏气率,设计一种基于 Orsat 烟 气分析仪的测定方法,并给出响应的计算过程。 答:用 Orsat 分析仪测定电除尘器前后气体中的 O2含量,记为 x1、x 2。假定电除尘器前的气体流量 为 Q1,漏气量为 Q2,则: ,计算得21.021xQx 漏风率 。2112.0x 4、 如 何 控 制 燃 烧 过 程 引 起 的 NOX 污 染 ? 与 控 制 燃 烧 过 程 引 起 的 二 氧 化 硫 污 染 有 哪 些 重 大 差 别 ? 答 : 通过两段燃烧、烟气再循环等技术措施(1) , 控制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及其持续时间、O 2的浓度, 减少热力 NOx 的生成(1) 。与 SO2相比,NOx 的控 制更注重燃烧条件的控制(1) ,而 SO2主要针对燃 料本身的 S 含量和燃烧后的 SO2去除(1) 。 5、要分析 NOx 的排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NOx 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酸沉降;2。形成 O3;3。形成二次颗粒物。 6、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方面? 答:选择性催化反应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 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 NOx、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 NOx。 。 7、传统的低 NOX燃烧技术有哪些? 答: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降低助燃空气预热 温度;烟气循环燃烧;两段燃烧技术。 】 8、 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 答:a)排放管直径越小,dc 越小,除尘效率 越高;b)筒体直径 D 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 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 D 过小,粒子容易出 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c)锥体适当加 长,可以提高效率;d)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 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9、 湿法钙质吸收剂脱硫过程中, pH 值是重要的 操作参数,试分析它对吸收洗涤塔操作造成的 可能影响。 答:湿法钙质吸收剂脱硫中一般使用 CaCO3和 Ca(OH)2,如果 PH 值过高,即溶液中 Ca(OH)2含量 过高,易产生 Ca(OH)2沉淀,造成阻塞;PH 过低, 不利于 SO2的吸收,还可能引起设备的腐蚀。 10、汽油机排气中有毒物质有哪些污染物,采用处 理装置有那几类? 答:主要有 CO、NO x和 HC(包括方香烃、烯烃、烷 烃、醛类等) ,以及少量的铅、硫、磷等。处理装 置有氧化型催化转化器、还原型催化器、三效催化 转化器。 11、柴油机排气中有毒物质有哪些污染物,采用处 理装置有那几类? 答:.柴油机排出中有毒物质主要有答: HC、CO、NO x和微粒(黑烟) 。氧化催化剂控制 H、CO、NOx,颗粒捕集器净化微粒。 12、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特 征? 答:与汽油车相比,CO、HC 和 NOx 的排放曲线有向 稀燃区平移的趋势,一般来说,CO 和 HC 的排放很 低,NOx 的产生量也低于汽油车,但是碳烟的排放 浓度很高。 13、简要分析机动车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 包括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答:一次污染物:CO、HC、NOx、颗粒物、SO 2、铅、 CO2等;二次污染物:HC 和 NOx 反应形成光化学烟 雾,SO 2和 NOx 形成酸雨和二次颗粒物;HC 形成二 次有机颗粒物。 14、石灰石系统和石灰系统的重要区别? 答:石灰石系统中,Ca 2+的产生与 H+浓度和 CaCO3 的存在有关,石灰系统 Ca2+的产生仅与氧化钙的存 在有关,石灰石系统最佳操作 PH 为 5.86.2,石 灰系统约为 8,石灰石系统在运行时其 PH 较石灰系 统的低。 15.文丘里洗涤器的组成以及假定条件? 答:文丘里洗涤器是一种高效湿式洗涤器,有收缩 管、喉管和扩散管组成。假定:(1)微细颗粒以 与气流相同的速度进入喉管(2)洗涤液滴的轴向 初速度为零,由于气流曳力在喉管部分被逐渐加速。 17、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 总量有什么影响? 答: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 CO 和 HC,NOx 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 火焰温度高,CO 和 HC 排放很少,NOx 生成量较高; 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 和 NOx 的排放总量最低。 19、试简要分析 O3的形成机制。若大幅度削减 NOx 的排放,能有效降低环境大气中 O3的浓度吗? O3的形成过程为: VOC 通过下述 2NhM 过程将 NO 重新转化为 NO2: 222OHVCRN O3的平衡浓度与 NOx 和 VOC 的相对比例有关,单纯 的大幅度削减 NOx,并不一定降低大气中的 O3浓度, 当 NOx/VOC 很大时,削减 NOx 的排放有可能导致 O3浓度升高。 20、定义 PM2.5,结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PM2.5的主要来源及化学组成。 答:PM 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 2.5m 的颗 粒物。PM 2.5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 二次颗粒物、无组织扬尘等。化学组成主要有 SO42 、NO 3 、NH 4 、EC、OC、重金属等。 21、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颗粒物的浓度, 最初以 TSP 表示,后来改为 PM10,近来又改为 PM2.5,其动因是什么?对污染控制技术提出哪些要 求和挑战? 答:颗粒物粒径大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 素。PM 10可以被吸入气管,在呼吸道内沉积,而 PM2.5可以被吸入肺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 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大,加 剧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的改变,反映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入。新的标准 对除尘技术提出了挑战,不仅要求整体上较高的除 尘效率,而且要求对细颗粒的捕集更为有效,而细 颗粒的捕集相对粗颗粒要相对困难。 22、哪些污染物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答: CO2、CH 4、CFCs、N 2O、O 3等。 计 算 : 1 某 电 除 尘 器 的 除 尘 效 率 为 90%, 欲 将 其 除 尘 效 率 提 高 至 99%。 有 人 建 议 使 用 一 种 添 加 剂 可 以 改 变 滤 饼 的 比 电 阻 , 从 而 使 电 除 尘 器 的 效 驱 进 速 度 提 高 一 倍 。 若 此 建 议 可 行 , 电 除 尘 器 的 效 率 能 满 足 要 求 吗 ? 也 有 人 建 议 , 通 过 提 高 电 除 尘 器 的 电 压 即 可 满 足 将 除 尘 效 率 提 高 至 99% 的 要 求 。 若 按 此 建 议 , 电 除 尘 器 的 电 压 应 增 加 多 少 ? 解:由下列公式: 11exp()0.92.eeAQ 可知有效驱进速度提高一倍后能满足 99的除尘效 率的要求。因为 20/(3);()PPqEdqdE 驱进速度正比于 dPE0,因此将 dPE0提高到原来的两 倍即可满足要求。 2.除尘系统的处理烟气量 10000m3/h,初始含尘浓 度为 6g/m3,拟采用逆气流反吹清灰袋式除尘器, 选用涤纶绒布滤料,要求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温度不 超过 393K,除尘器压力损失不超过 1200Pa,烟气 性质近似于空气。试确定:(1)过滤速度:(2) 分成负荷;(3)除尘器的压力损失;(4)最大清 灰周期;(5)滤袋面积;(6)滤袋的尺寸(直径 和长度)和滤袋条数。 (12 分) 解:(1)过滤气速估计为 VF=1.Om/min.(2 分) (2)除尘效率为 99%,则粉尘负荷 W=VF Ct=0.996t=5.49tg/m2(2 分) (3)除尘器压力损失可考虑为P=P t+P E+P P P t为清洁虑料损失,考虑为 120Pa; PE=SEVF=350Pa; P p=RpV2Ct=9.51 25.94t=56.43tPa, Rp取 9.50Nmin/(gm); 故P=P t+P E+ PP=350+120+56.43t(Pa)=470+56.43 t(Pa) (2 分) (4)因除尘器压降小于 1200Pa,故 470+56.43 t(Pa)40 粒子的质量百分比, 14 17 21 23 25 ESP 的捕集效率, 70 92.5 96 99 100 试计算该电厂排放颗粒物的量,以 kg/s 计。 1 除尘效率:40.7.92510.623.9513.46% 排放量:731012%50(193.46)0.7/4%260 kgs 11、通常燃煤电厂每 kw 发电容量的排烟速率为 0.00156m3/s(烟气温度为 205oC 和 1atm) 。烟气经 石灰石洗涤器脱硫,其压力损失为 25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