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质量检测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质量检测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质量检测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质量检测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质量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威海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生 物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7 页,第卷 811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第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 130 小题每题 1 分,314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蛋白质由 m 条肽链、n 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Bn m Cn2m Dn2m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D可选某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不同区域之间的液体成分差异取决于生物膜系统的选择透过性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的膜总称为生物膜系统 4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也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休眠的蚕豆子叶细胞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多 C低温条件下,当温度适当升高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D收获的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属于结合水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6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 2 倍 B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 D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7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和零度以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储存 BCO 2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 6H12O6 分解成 CO2 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细胞呼吸使稳定的化学能全部转变为 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 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B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9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物质依次是 H2O 和 O2 B图中(一) 、 (二)两阶段产生 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B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 DNA 的复制 D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11右图示胰腺细胞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分泌蛋白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 B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穿过 3 层生物膜 C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D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 12.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 K+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的离子,由此可知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1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健康的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很大,机体难以控制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是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 1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并不是所有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酶只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D活细胞内都有酶存在 1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a 阶段为有丝分裂,b 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 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 16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将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有关 B该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豌豆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17已知人的棕眼与蓝眼、左癖与右癖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 个基因型为 BbRr (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 所生子女中表现型机率为 18 的类型是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 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19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雄蕊都无须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进行套袋处理 20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其他 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9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1 B-2 C-3 D-4 21.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传递遵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杂交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甲:P 黑斑蛇黄斑蛇 乙:F 1 黑斑蛇F 1 黑斑蛇 F1 黑斑蛇 黄斑蛇 F2 黑斑蛇 黄斑蛇 A所有黄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黄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 1 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 2 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3 22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3下列论述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行为的是 A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二倍体,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24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该对同源染 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 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与 B 与 C与 D与 25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 DNA 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26基因型为 AaBBCcDDEe 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为 A4 B8 C16 D32 2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8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 C目的基因需要通过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30菠菜叶肉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B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 DNA 基因脱氧核苷酸 31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 )中分离出 a、b 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 病斑形态不同。下列 4 组实验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32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 D、d) 、乙(基因为 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 为红绿色盲,已知 8 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 红 绿色盲 B图中 6 的基因型为 DdXEXe C 7 和 8 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 0 D 13 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 I2 3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 )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易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 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34右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 和细胞质中 mRNA 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由图可知 DNA 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c 时期 实验结果 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病斑 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型TMV 感染植物 b型 b型 组合病毒(a 型TMV 的蛋白质 +b型TMV的RNA) 感染植物b型 a型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 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将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该细胞,可测得 e 期细胞核放射性最强 Cc 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 2 个 DNA 分子 D分裂期 mRNA 减少的原因是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受到抑制 35如果用 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 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和 35S B可在 DNA 中找到 15N 和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D可在 DNA 中找到 15N、 32P 和 35S 3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 量 B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有氧气产生,则可在光照条件 下观察右图装置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产生, 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 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 生的速率变化 37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 一个基因型为 AAaX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aX b,Y,Y 38下列对有关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则表示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图可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男性和女性在 b 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两条 X 染色体 C丙图中 ab 段和 bc 段都可以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D丁图中在 a 点和 b 点时酶的活性都很低,此时对酶活性影响的本质相同 39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甲、乙 2 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金鱼藻 试管 碳酸氢钠溶液 漏斗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 B C D 40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第 1 或第 3 组实验可以确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若用第 1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则后代中窄叶植株占 14 C仅根据第 2 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D用第 2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产生两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6 个小题,共 50 分。 41 (8 分)右图中 A、B 分别表示不同的 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已知由 A 细胞组成的植物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还原性 糖。某同学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用该组织作为实验材料,按照 检测还原性糖的方法步骤进行了规范的实验操作,结果未得到 预期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2)将 A 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 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其原因是 中溶液的 浓度较小。K +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 提供,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 观察,可用 进行活体染色。 (3)A 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再分化,其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 是 。 (用图中标号表示) (4)人饮酒后酒精通过 方式吸收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若 B 细胞 得 分 评卷人 即为此上皮细胞,则 B 细胞还应有的细胞器是 。交警查违章时让司机 呼出的气体与含有重铬酸钾的酸性液体反应,若液体变成 色,说明司机酒后 驾驶。 42 (10 分)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光照强度、CO 2 的浓 度和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度的影响, ()表示在弱光条件下温度对该 植物光合速度的影响,其余条件均适宜。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是 。 (2) ()图中曲线段几乎不再上升的原因是 。 (3) ()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4) ()图曲线表示无论温度怎样变化,光合作用速度却没有变化,其原因是 。 (5)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 X。有人推测 根部合成的 X 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 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 3 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 X 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 中 X 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 培养液中 X 的浓度/molm -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 X 的浓度/molg -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 -2a-1 0.54 0.43 0.27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则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 X 浓度的增 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 得 分 评卷人 分组 测量指标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3.(7 分)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 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等位基因分别用 D 和 d 表 示) 。请分析回答: (1)对于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除上述假说外,请你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 。 (2)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 1 全部为直刚毛, F1 雌雄果蝇随 机交配,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 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 。 (3)若为你提供纯合的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雌果蝇、卷刚毛雄果蝇 作为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第(2)小题中提出的假说,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 预测结果: 。 44.(10 分) ) 现有两个纯种小麦品种,一个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 (T) ,另一个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 ) 。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育种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育种,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方法 A 依据的原理是 ,方法 B 依据的原理是 。要缩短育种时间,应选择图中的方法 。 (2) (二)过程中,D 和 d 的分离发生在 期;(三)过程 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3) (五)过程产生的矮杆抗锈病植株中纯合体占 ,如果让 F1 按方法 B 连续自交二代,则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4)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 1 与 a1,A 2 与 a2) 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由高 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到 Fl, Fl 自交得到 F2,F 2 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 产、低产五个品系。请在右图中画出 F2 中高 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 45(6 分) 右图为某真菌 线粒体中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 (一) 、 (二) 、 (三)表示细胞内不同的 场所,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需要 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 (2)由图分析可知,核糖体分布的场所有 (填标号) 。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 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 RNA 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 RNA 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 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 RNA 含量显著减少,由此可以 推测 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标号) ,线粒体功能 (填“会” 或“不会”)受到影响。 46 (9 分)低温和高温都会导致植物细胞受到伤害。某研究小组的同 学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假设你是该小组中 的一员,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的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的结构而使膜的通 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 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 带来实验误差) ,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害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 (3)仪器用具: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蒸馏水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 30 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 20mL 蒸馏水,编号为 1、2、3、4;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5)为了避免空气中的 CO2 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在上述实验 设计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采取的做法是 。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 130 小题每题 1 分,314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B 2.B 3.A 4.D 5.B 6.C 7.D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C 15.C 16.B 17.B 18.D 19.C 20.B 21.A 22.C 23.A 24.C 25.C 26.B 27.B 28.B 29.A 30.D 31.C 32.D 33.C 34.C 35.B 36.C 37.A 38.B 39.C 4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