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1页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2页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3页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4页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考试试题(2012.6) 语 文 第卷(选择题 共 36分) 一、 (15 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贝壳金蝉脱壳 累计硕果累累 度量量体裁衣 B禁忌情不自禁 公仆前仆后继 吭声引吭高歌 C饮马饮水思源 铜臭乳臭未干 咀嚼咬文嚼字 D模型一模一样 埋怨隐姓埋名 附和曲高和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别出心裁 墨守成规 出其制胜 浮想联翩 B黄粱美梦 励精图治 风靡一时 见风使舵 C积腋成裘 苦心孤诣 并行不悖 缘木求鱼 D闻过饰非 明火执仗 坐收渔利 声名鹊起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却似乎依然 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 她与丈夫闹离婚,在居委会里又哭又闹,我 们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 不去。 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 呢? 没有人比我更 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A.缠绕 推托 作壁上观 佩服 B.萦绕 推托 袖手旁观 钦佩 C.紫绕 推脱 作壁上观 钦佩 D.缠绕 推脱 袖手旁观 佩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歌唱家李双江 15 岁的儿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拘留的消息披露后,网民们立 刻沸沸扬扬,发表个人意见 。 B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10 日凌晨发生的沉船事故是由于超载造成的,这也在提醒企 业一定要按标准搭载,不要 满载而归。 C巴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将于 2011 年 10 月 22 日在滁州举办,全市上下正紧锣密鼓 地准备,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D七月流火,合肥各大商厦里春装渐渐让位给夏装, “最后出清”“季末折扣低至三折” 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 11 时前交寄的中国 邮政文件类快递件, 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 6 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B科学家对处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海域乘坐考察船进行了长达 15 个月的考察,他们 的结论就是这一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 C北大不久前宣称,明年自主招生时将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 这一举措的 目的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 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 应新的世界。 二、 (9 分,每小题 3分)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到了明清特别是清 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 ,女性的主体意 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 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 还反映在清代“ 闺秀诗话”中。这 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女性并不少于 男性。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 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此诗话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 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此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 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 多第一手材料,它 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 为中国 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瑨、 雷瑊闺秀诗话等书的单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 常有评点,画龙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 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外还有陈维崧 妇人集二卷、 。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 清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 性质的著作。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 诗话九十余条;但 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 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 佚事。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破此书窠臼,可 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另 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的闺秀诗话。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 随园女弟子等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 俗称女子不宜为 诗”的“陋言”,并于 随园诗话 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虽然袁枚并未专门撰写过 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 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涉及闺 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 闺秀 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字的。因此有必要把袁枚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 字都搜罗于一集,编纂一本 袁枚闺秀诗话。 清代闺秀诗话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大多数闺秀诗话“ 诗”多“话” 少,特别是关 于诗学的话更少,若欲从中 获得理论启示是很难的。 这 是因为女性作者本为诗人而非诗论 家,长于形象思维,而不擅长理性思维,多 满足于感性描述或 评点。男性作者则多视诗话 为谈资,理论上不甚用心。因此清代闺秀诗话于古典诗 学理论的发展并无何建树。又如内 容庞杂,虽名为“ 诗话”,但与 诗词无关的记载较多, 这也是中国古代 许多诗话的通病。 还有 许多闺秀诗话虽然对女性的才学非常赞赏,对才女的早寡生活予以同情,对才女的少年早 逝表示痛惜;但又恪守腐朽的忠孝节义观念,如盲目褒奖才女为亡夫守节、为父母公婆毁 伤身体尽孝之类。 (选自文汇报 清代 闺秀诗话,有改 动) 6有关“男性闺秀诗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性闺秀诗话属于清代闺秀诗话,清代 闺秀诗话鼻祖 陈维崧的妇人集是清代闺 秀诗话的开山之作。 B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难以突破它所 构建的基本模式。 C袁枚大力倡导性灵说,鼓励女子 为诗,批判 陈规陋俗,并撰写闺秀诗话以促进女性 创作群体的出现。 D随园诗话有大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常有画 龙点睛的 评点,是研究清代 闺秀诗 歌创作的珍贵资料。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使女性自身意识逐渐增强,使女性作者代不乏人,女性诗词 创作得以发展。 B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始终坚持自己具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诗学观,对传播女性文 学有重要价值。 C清代闺秀诗话的大多数女性作者短于理性思维,而大多数男性作者则不甚用心于 理论研究。 D雷瑨、雷碱的闺秀诗话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书中保留了许多反映清代女性生活 的珍贵的佚事。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的文学家把袁枚随园诗话中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搜集在一起,编纂成 袁枚闺秀诗话。 B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成就既反映在闺秀诗集中,也反映在闺秀诗话中,其中 诗话的作 者有女性也有男性。 C名嫒诗话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 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清代闺秀诗话就不可同 日而语。 D大多数清代闺秀诗话“诗”多“话” 少,诗论甚少,伪劣庞杂之作甚多,人们很难从中 获得理论启示。 三、(12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顺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 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 说而民取 矣,民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 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于是翦其发,枥 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歧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 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 千里之地。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 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 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 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 时出行 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 穷、 颜色憔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 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 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 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 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 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肢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 于是 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 大败,遂大 围王宫。城 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 ) 【注】 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枥:压挤。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曰 辞:辞谢 - 4 - B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贤:胜过 C释群臣,服剑臂刃 释:放走,遣散 D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甘:甘甜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养百姓,以来其心/家叔以余 贫苦 B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 阏 C残吴二年而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君王顺依民心的举措的一组是 ( )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 伤民之命 文王再拜稽首 而辞曰:“愿为 民请炮烙之刑。 ”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 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身亲耕而食,妻 亲织 而衣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历史上商汤以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的事例,说明汤通晓鬼神的变化、人 事转移的道理。 B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 为民请除炮烙之刑,一心要换取民心,其目的在于 得到民心。因此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C文章重点叙述了越王勾践“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终于“残吴二年而霸” 的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 以德得民心”的道理。 D本篇文章继承了孟子荀子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 在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第卷(共 114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3 分) (2)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4 分) (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秋 望 李梦阳黄 河 水 绕 汉 宫 墙 ,河 上 秋 风 雁 几 行 。 客 子 过 壕 追 野 马 ,将 军 发 箭 射 天 狼 。黄 尘 古 渡 迷 飞 挽 ,白 月 横 空 冷 战 场 。 闻 道 朔 方 多 勇 略 ,只 今 谁 是 郭 汾 阳 。 【注】 飞挽:是“ 飞刍( 草)挽粟(粮)”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郭汾阳:唐代著名 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王。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6 分) (1)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2)王勃在滕王 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歌咏了壮丽的自然 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 度。 (3) ,小年不及大年。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五、 (12 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 分)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余座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余座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 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 己了。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17.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4 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 夜阑卧听风 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 。 18. 以下两份报道中“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一谚语分别是什么意思?(4 分) (1)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 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 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 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人民日报 2003/7/10) (2)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的特殊地位。 (北京晨报2003/12/26) (1) (2) 六、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抢盐 刘永飞 (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说,妈,你放下 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抢 购, 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 盐了,我等会要去更 远的郊区碰碰运气。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 盐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当 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 烦了,他 说,您先 别问那么多赶 紧去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 释。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买不到了。 - 6 - (4)儿子挂掉电话 ,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人怎么突然抢 起盐来了。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 道理。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想到 这儿,她把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 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往村后走去, 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丈举。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举会说话, 见了面儿总 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 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 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儿子一阵猛夸 呢。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 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鬼鬼祟祟。 (7)去白文举家要 经过李秀英的 门口,走到李秀英 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像过地雷阵 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 烦李秀英。这主要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 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信号,无非是 张家长李家短什么 的。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 给人说,自己的儿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个城里 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就凭这点她也 不会让这样的好消息给她分享。让她后悔去吧,想到 这 儿,她嘿嘿地笑起来。 (8)让她颇感心安的是,此时的村子很安静,除了鸡鸭鹅在街上溜走,并没有看到村里 的人。否则,真要是遇见了,自己是 说, 还是不说呢,说吧,人家买到了,恐怕自己就 买不到 了,不说吧,这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怪不好意思的。 (9)“他文举叔、他文举叔。 ”来到白文举门口,王月荣压着嗓子喊,屋里没人应承。老东 西睡得真死相,算了,我还是多 买些吧,回头给他几包,省得把李秀英给喊醒了。 (10)等上了去镇 上的官路,人流就多起来,看到自行车、电瓶车、摩托 车一辆辆从身旁 鱼贯而过,王月荣心里就紧张 ,他 们该不会都去抢盐的吧 !想到这儿,她真后悔当初为什么 不学骑自行车,这要是盐都被 别人都买光了,自己咋 办 呢。可是她仔 细一想,他们应该还 不知道消息呢,想想看儿子才打来电话,离 乡下这么远 不可能那么快传到。 这样想着心里 平静片刻,可是看到人流越汇越多,心里又不踏 实起来,好在她离镇上是越来越近了。 (11)可是,就在王月荣挥汗如雨疾步如飞往镇上赶的时 候,她却看到不少人开始从镇 上返回,按道理说这集市刚 开始,人 们不该这么早回来。正疑惑着,王月荣看到白文举和 其他村人各背着个尼龙袋一路聊着笑着回来了。她还看见李秀英也在其中,她一路走还不 忘用蓝格格手巾抹汗。 (12)等他们看到王月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咋才来呀,街上的盐早就被抢光了, 王月荣一听脚步就有些踉跄,她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什么 话也没说出来,就哇 一声捂住脸蹲在地上哭起来了。众人赶忙上前劝说,而王月荣像撒泼的孩子, 丝毫没有停 止的意思。众人无奈,只能悻悻地走了。 (13)王月荣就这样 从镇上哭回来,她不知道这到底咋回事,怎么大家都比她知道得早 ? 为什么这么多人去抢盐却没人告诉她,这不是大家商量好欺负她吗!她越想越委屈,越委 屈眼泪越多。 (14)当王月荣有气无力地回到家门口,立刻停住了哭泣,她看到自己的门前铺着一条 蓝格格手巾,手巾上整齐地堆放着一袋袋食盐,足有 15 包之多。 (15)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儿子的声音跟先前一样急促,他 说, 妈,盐买了吗,要是没买 就别买了,刚才网上和电视上说了是谣传。王月荣一听立刻又 哭起来了,电话那头儿子一直在喊:“妈,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此时,王月荣哭得声音更响 了。 (选自羊城晚报20113 21,有删改) 19小说第(4)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20小说中的王月荣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21小说的后半部分重点写了王月荣的“哭” ,使王月荣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请结合文 章分析她“哭”的原因。(4 分) 22目国人的“抢盐”行为,有人认为是荒唐的举动,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 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您对中国人“抢盐”的看法。(6 分) 七、 (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 ”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 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 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8 - 宁阳四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AkQio,li1i, ling: Bjn jn,pp knghng: Cyny n,xi,ju jio;Dmm,mnmi,h) 2.B (A.出奇制胜;C.集腋成裘; D.文过饰非) 3.B 4A(A 项的“沸沸扬扬”是形容议论纷纷,像沸 腾的水一样 喧闹;B 项的“满载而归”是指装 满了东西回来,常形容收获甚丰,不符合语境;C 项的“ 拍手称快”形容人们对公愤消除、正义伸 张时的高兴心情;D 项的“七月流火”指天气转凉) 5.A(B语序不当“ 乘坐考察船”应该在“对”的前面;C. 累赘, “目的”和“旨在”重复;D.“是否” 对应失当,应在“ 美国”后加“能否”) 6A(B 项,从“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同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可知,男 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不止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难以突破它的基本模式”中的第二 个“它”应为妇人集。C 项,袁枚并没有专 l、j 撰写过闺秀 诗话。 D 项, 随园诗话中没有评 点, “常有画龙 点睛的评点”的是沈善宝的名媛诗话。) 7C(A 项,理解错误, “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而非袁枚等人的推动 引导才使得女性作者代不乏人。 B 项,夸大其词,将吖司或”说成“始终”。D 项,张冠李戴, “具 有性,保留了佚事” 这 个意思在原文中说的是沈善宝名嫒诗话,而非雷瑨、雷碱 闺 秀诗话。) 8B(A 项,未然说成已然, 袁枚闺秀诗话并未问世。C 项,说得太绝对, 陈维崧妇人 集也间有简短评语。D 项, “伪 劣庞杂之作甚多”属无中生有。) 9.D(甘:以为甘甜) 10.D(A两个“ 以”前为表目的的连词,意思为“ 用来”,后为表原因的连词,意思为“因为”; B.两“之 ”,前为 助词,后为代词;C.前一个“而” 表示顺承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D. 两个 “于”均为介词,表比较,后相当于 “比”) 11.C 12. A(汤为民求雨的行为只说 明他为了得到民心) 13.【答案】 (1)失去民众的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得分点: 者、的。1 分;之:提宾作用。2 分)(2)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它来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 之刑,一定是想要换取民心。( 得分点:非恶:并不是讨厌。1 分;以为:以之为,用它来替。1 分; 必欲:一定想要。1 分)(3)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同吴国决 一死战。( 得分点:苦:以为苦,意动用法。 1 分;必死于吴:同吴国决一死 战,状 语后置。2 分) 【参考译文】 先王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成名就。依靠仁德得到民众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自 古以来不胜枚举。失去民众的 拥护建立功名的,从来没有 过 。获得民众的拥护是有方法的,无 论是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还 是仅有百户的小邑,人民中没有不喜悦的。 择取人民所喜悦的事, 就获得人民的拥护了,人民喜悦的事 难道很多吗?这是获 得人民拥护的关键。 从前,汤战胜夏朝而统治天下。天大旱,农业五年没有收成。汤于是在桑林用自己的身体 (作保证 )向神祈祷, 说:“我一人有罪,不要祸及天下人;即使天下人有罪,罪责也都在我一个人 身上。不要因我一人不聪慧,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生命。 ”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用木夹挤 压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祭祀的物品,来向天帝求福。人民于是大喜 过望,雨也大降。 这可以说汤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 转移的道理了。 文王住在岐山侍奉纣王,虽遭到 纣王的冤枉侮慢,依然端庄恭顺,早晚一定准时朝拜,进 献贡物一定恰到好处,祭祀一定 毕恭毕敬。 纣王很喜欢,封文王为西伯,赏赐他千里封地。文王 再拜稽首,辞谢说:“ 我只愿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千里的 土地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必定是想要 换取民心。得到民心,胜过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 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和吴国决一死战。于是他睡不 安枕席,口不尝美味,眼不看美色,耳不听音乐。用了三年,苦心劳力,唇干肺伤。对内爱抚群 臣,对下教育百姓,以便使他们衷心依顺自己。有香甜美食,如不能人人都有,自己不敢独吃; 有酒,把它倒入江中,与人民共饮。吃自己亲身耕种的谷物,穿妻子亲手纺织的布做的衣服。 饮 食拒绝珍奇,衣服不穿两层,装饰禁用两种颜色。他时时出外巡视,随从的车辆上载着食物,去 探望孤寡老弱中生病的,困厄的,面色忧愁和生活困难的人,一定亲自给他们食物吃。在这之 后,他召集大夫们,向他们说:“我愿与吴国最终求得上天裁正。现在吴、越两国相互残杀共同 毁灭,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 死,我跟吴王 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样 仍不能实现愿望,从国内状况衡量,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考虑,与诸侯结盟也 不能损害吴国,那么,我将抛弃国家,舍弃群臣,身带长剑 ,手持利刃,改变容貌,更换姓名,手 执箕帚去服侍吴王,以便跟吴王决死于顷刻之间。我 虽然知道 这样做会遭致腰颈断绝,头脚异 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展开 决战,吴国军队被打败,紧接着越国军队包围了吴国的王宫 ,吴国城门失守,活捉了夫差,杀死 了吴相。灭掉吴国之后两年称霸 诸侯。 这是先顺民心的结果。 14.【答案】 (1)对比。(1 分)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1 分) 突出战 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2 分) 双关。(1 分)一个“冷” 字,既指 战场的清冷和寒冷,(1 分)又 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2 分)(任选一个作答即可) (2)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2 分)体现了诗 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2 分) 15. 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