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智慧.doc师_第1页
修道的智慧.doc师_第2页
修道的智慧.doc师_第3页
修道的智慧.doc师_第4页
修道的智慧.doc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道的智慧(师传) 我们靠什么修道呢?比知识,知识比我们丰富的多了;比吃苦,比我们更能吃苦的不 乏其人;比时间,生生世世比我们更能花时间的多了;比认真,做事情认真的人不可计数; 比机缘,比我们更有福缘的多了;比运气,走鸿运的也不少;比信仰,比我们信仰崇敬百 倍的不乏其人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回顾自身,到底我们凭借 什么修道?修道先参透这个问题,你的路就走得快,中道不偏。 读 100 本书的效果,还不如用读 99 本书的时间来领悟“如何读书” ,然后用正确的方 式,读最后一本书,第一种方式收获了金子,第二种方式掌握了点金之手。 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我生命有限,知识、认知 的东西无限,用我的有限生命去追寻无限的东西,危险啊)要认识到 1、2、3、4、5 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它会走向无穷;修道的人,会在 1、2、3、4、5中找到 5、4、3、2、1,不断穿透中心。任何事情,不是多做、多学就行的,关键是方式要对,才 不会南辕北辙。修道永远是方式和心态重于一切!方法是根据方式和心态的需要创作出来 的辅助手段。 死亡迟早会带走我们的身体,聪明的人就要学会不用身体而活着,不用身体就能体验 到自己、体验到亲人、朋友、体验到这个世界。这样就算身体离开了,生命知觉还在。那 些还靠着这个身体积累知识、积累财富、积累仇怨、积累社会关系的人,直到死亡,都还 被绑在身体里面。修道的人,要很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抓住根源不放手。 世俗中没有人会是生命的主宰,喜怒哀乐愁都是不由自主、来自各自的习惯。不要担 心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表演给别人看,别人也在担心着同样的事情,大家彼此相互恐惧, 在内心中创造出虚假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然后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别人造成的。永远 不要责怪别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在这个世界上,大家好像在一起,但真相是,大家 彼此是独立的,在死亡来到之时,必然会领悟到这一点。 不要依赖任何人,因为任何依赖都会让你失落痛苦,只是迟和早的事情。依赖带来要 求,无论是通过爱来要求,还是通过恨来要求,或者通过暴力来要求,都是因为某个部分 你在依赖,觉察这一点。成熟的人不会依赖,他透过所有的依赖而成长,通过拐杖学习行 走,但决不会永远拄着拐杖。 过去创造现在,现在创造未来。因此即使你现在有多落魄,有多失败,都要保持开朗 乐观,因为现在的失败是过去的状态创造的,将来的幸福快乐,要靠现在的状态去创造! 不成熟的人,会不断通过失败创造失败,或者成功创造成功,无论成功失败都是身不由己 的。但成熟的人,会把握现在,主动创造未来。 修炼方面: 普通人受大脑的制约很大,意识能量被压缩在大脑里,头重脚轻。修炼的第一步就是让大 脑的能量流向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样身体的意识就会觉醒,身体会以一种大脑无法想像的 方式工作,人们称之为“直觉” 、 “灵感” 。 为什么有的人看一遍书就懂得内涵,有的要十遍、二十遍才能懂?关键的诀窍在于穿 透,让能量穿透自己。用脑的人,是主观和暴力的,对于知识,就如同用口去吃东西,能 量经过过滤和挑拣,用脑的人,征服知识,记忆一切;用心的人,是客观和和平的,对于 知识,就如同醍醐灌顶,能量毫无阻挡得进入全身,用心的人,被知识征服,被知识拥 抱这就是心传。 从意识能量角度看修炼,第一步,能量从大脑被释放到全身;第二步,全身的能量平 衡,身体和头脑的能量结合成一体;第三步,这个个体的能量向周围扩大,能量不再局限 于个体内;第四步,内外的能量达到一种平衡,意识超越个体而存在。如果从现象来看这 几个过程,第一步是炼好身体,祛除疾病;第二步是超越大脑,身心平衡;第三步是慈爱 布施,改造命运;第四步是生命自控,我命由我不由天。当然修炼不止四步,但做到这四 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清楚了。 修炼延缓衰老,人的衰老是“送精真气”不畅造成。衰老现象首先从皮肤开始,得不 到充足精气滋养的皮肤,犹如干枯的河道,逐渐枯燥干裂,失去生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 延缓衰老,一种是加强“送精真气” ,通过强有力的真气流量,疏通河道,这是比化妆品、 营养品高明一点的方法,但同样是治标不治本,人一旦真气量下降,很快就会发现,一下 子就衰老了。第二种方法就是找到河道不畅的原因,把阻碍河流的淤泥都清除掉。淤泥是 什么呢?就是人们的紧张和恐惧的日积月累,修道就是清除“淤泥”的工作,最后河道畅 通,跟宇宙的能量接轨,时刻得到宇宙的滋润。不修自修,不练自炼。 身体和精神有对应关系,每一个念头,都会有相对应的紧张点。不知道是先有念头, 再有紧张,还是先有紧张,再有念头。人生就是在紧张中思想,在思想中紧张,不断缩小 僵硬,最后成为硬邦邦的尸体。注意观察精神和身体的对应关系,有意识放松,这就是在 修炼。 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什么会这样呢?世界不缺乏明师,无论 是佛经道藏,都如汗牛充栋;世界上也不缺乏勤奋好学的聪明人,无论是博士研究生,都 人才济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请三思而行。 佛说法,说的话就成了佛经;人朗读佛经,念出来的还是人话。说什么话,作什么事, 不在于说的是什么话,作的是什么事,而在于说话的是什么人,作事的是什么人。很多人 喜欢追求“更高明”的法,作“更大”的善事,可惜就是不懂得回头看看自己,照照镜子, 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干事。 没智慧的人,往往会不断彰显自己,到处卖弄自己的“智慧” ,因为“智慧”是他们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清楚意识到智慧根本不属于他,他只是把它们带来,但他们没有一分 一毫是出自他。智者和智慧的关系,就如同水管和水,能流出水的管子,会很明白,水不 是出自管子,而是出自源头。 众生本性是佛,因此修道人要用佛心佛行来要求自己,但在行为上却不要勉强自己, 通过不断观察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佛心佛行的差距,洞察这些偏颇的源头慢慢就会发现 自己和佛的距离越来越小,不和谐不应该的部分自然脱落,最后与佛心相应,心佛不二。 这种修道人心灵最健康,修道最快乐,成佛最轻松。他于“无所为”中,反而成就“无不 为”之功,犹如冬雪暗自消融于艳阳之下,他也成道于自然之间。 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如同睡眠和语言。语言可以描述睡眠的种种状态,但睡眠只有在 语言不在的时候发生。因此有道的人懂得沉默,沉默让他处于宇宙的极乐中,让他处于宇 宙的保护中,沉默不是出自大脑的策划和设计,而是出自内心的喜悦。而有知识没智慧的 人,会不断说话,说服别人相信他,通过别人的“相信” ,他才对自己产生信心,这是一种 自我催眠。 从前有个人,因为他的房子东面有座大山,挡住了清晨的阳光,于是他就决定发扬 “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山挖掉。他挖啊挖,他觉得每天都有进展,直到有一天,有个智 者经过,问他,为什么不把房子移到看得见阳光的对方,反而要挖去大山?这个人哑口无 言,恍如大悟。人们总是习惯改变外在,改变世界,殊不知,自己改变了,世界也就改变 了,就如同搬迁后的房子,可以见到清晨的阳光,山没有改变,水没有改变,但对于房子 来说,阳光改变了! 如果有这么个人,试图把大山挖掉,我们可能会大笑他傻。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干 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不断重复的生活,就是在挖“大山” ,我们每天都会感觉到生活有变 化、有进步、有意义,所以我们不断在努力但天上的神仙可能会笑我们傻,因为他们 看到这座大山,我们千千万万辈子也挖不完。看到生活的实际情况的人,就会生出离心, 发菩提心,去解放自己,把自己从生生世世的愚蠢中解放出来。 每件事,每个情绪,每种心态,每个遭遇都有很深的原因。修道人会通过这些现象, 去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根底上把问题解决,这样浮现外在的表象也会慢慢消失;而普 通人会紧张恐惧外在的表象,并让这些恐惧推动着前进,或者试图控制这些东西,结果无 论是如何行动,都是在天罗地网中作茧自缚,挣扎不出。 要是真正深刻地领悟了“任何人的表现、事物的发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 ,就不会再抱 怨或者评判外在的事物了,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有那么深刻的根源,以至于连当事人也 懵懂不知,那么还有什么好抱怨责怪的?“命运”就是在大家身不由己、在大家根本不知 道的深度上发生作用的,不同人的不同命运决定于他的意识深度。但无论深浅,命运总会 在你意识深度的更深度出现,除非意识已经彻悟根源。 骄傲狂妄的人根源于无知,无知带来僵硬固化。真正看清楚的人不会跟这种人计较, 就如同人们不会跟石头计较一般,你踢石头一脚,疼的是自己。大道似水,懂得如何绕过 石头,奔流到海。有智慧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有的伤害都是自己伤害自己。一句同样的话,为什么有的人听了,甘之如澧;有的 人听了,暴跳如雷?这两种人都没有真正听到别人的话,他们听到的是自己的大脑的解释: 顺从自己的自我、滋养自己的自我的话,就喜欢听;反之则不喜欢;本质上这两种人都是 一样的。修道者超越这两种“幻知幻见” ,不落两边,以中为度,所以他能听到真正的话, 这些话毫无抗拒直接流入心里。 我们担心被语言思想污泥吗?用大脑生活的人会很恐惧,所以要紧张、要抵抗、要挑 选。思想就像房间,放太多垃圾,就会发臭,所以它要求完美、要求芬芳。但心灵就像广 阔的天地,它敞开接受,不固着,清浊并包,善恶兼容。大脑封闭着寻找“芬芳” ,反而发 臭了;天地容纳了“清浊善恶” ,反而清新自然。放下“小房子” (大脑、思想)的人,反 而得到了更大的、没有边界的“房子” (心灵) 。 每个人都是“水龙头” 。有道的人,把水管架设在水的源头上,这样的水特别清澈甘甜。 而有的人把水管架设在自家自我的小水沟里,流出腐烂发臭的味道。有道的人没有比别人 多出什么东西,只不过是个懂行的“水管工”而已,他或许还能帮别人“改造水管” ,让别 人也一样有甘甜的泉水饮用,但也要别人愿意才行。 人可以在地面上走很多路,绕很多圈,他自己办得到。但人无法把自己从地上举起来, 他办不到。因此上乘的人,会要求帮助(发心发愿) ,等待帮助(放松和信任) ,接受帮助 (万事万物都是天的安排) ,他们很快会离开地面,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但那些硬邦邦 的,自以为博学、自以为知晓、自以为勤能补拙的、自以为人定胜天的人都是在地面 团团转的“蚂蚁” ,他们可以几千年,几万年转下去,直到他们被折磨得受不了,放下这些 “努力”为止。 人们讲“天人合一” 、 “佛我合一” 、 “梵我合一” 、 “人道合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了 解:天在哪里,佛在哪里?梵在哪里?道在哪里?人在哪里?我在哪里?只有去观察、去 了解“合一”的双方到底是什么,否则根本就是无意义的。但人们往往在“合一”上下功 夫,就如同结婚宴席上,没有新郎和新娘,却在办喜宴,不可笑吗?而真正的修道者,当 他知道天在哪、人在哪的时候,他发现根本就已经“合一”了。上乘人寻根,下乘人求果; 求根的人,在发现根的同时,也获得了果;求果的人,虚假短暂和谐,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求道者不知何谓道 谈道者不知道为何” 这句话,含义可浅可深!就看发言者是否言出内心、语出肺腑了! 没有才要求, “求者”本来就没有拥有,所以修道人不要以为自己能挑选、能鉴别,并 且奇货可居,赞成一处,否定他方。求道者要认识到自己根本不知何谓“道” ,因此不在内 心留下任何轨迹,这样才能让“坚硬的执著”变得柔软。柔弱和顺从反而能顺流到海,直 至真理。 (参考十二时颂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 。念念觉,念念舍,片刻 前的真理再拿起来就已经不是“真理”了。 ) 言语道断。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完美表达“道”的, “道”本来就是一种超越语言 思想等对立观察面的“统一” ,是不可言说的。言说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