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_第1页
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_第2页
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_第3页
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_第4页
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海珠区 2007 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 2008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 年 3 月 11 日在广州市海珠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州市海珠区财政局局长 张日麟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 2007 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 2008 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07 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 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 区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目 标,按照“ 有保有压 ,保证重点” ,集中财 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配 置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打造节约型政府的理财思路, 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财政收支稳步 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 一、2007 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07 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06058 万元,完成区十四届 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收入计划 184081 万元的 111.9%,超收 21977 万元,比 2006 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70445 万元增收 35613 万元,增长 20.9%。 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增值税 26569 万元,比上年实绩 增收 348 万元,增长 1.3%(下同);营业税 69247 万元,增收 11118 万元,增长 19.1%;企业所得税 18247 万元,增收 4573 万元,增长 33.4%;城市 维护建设税 21012 万元,增收 911 万元,增长 4.5%;房 产税 13044 万元,增收 1696 万元,增长 14.9%;印花税 5851 万元, 增收 1919 万元,增长 48.8%;车船税 3021 万元,增收 1131 万元, 增长 59.8%;行政性收费收入 19290 万元,增收 9161 万元,增长 90.4%;罚 没收入 9515 万元,增收 1525 万元,增长 19.1%;国有资 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0242 万元,增收 7858 万元,增长 329.6%。 按照 2007 年现行财政体制,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06058 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 72353 万元(含税收返还 33576 万元、 专项补助 23873 万元、一次性补助 14904 万元),加上从财政周转 金调入资金 500 万元和上年结余 18616 万元(含专项结余 16614 万元),总财力为 297527 万元,比市批复决算后的 2006 年总财力 240540 万元增加 56987 万元,增长 23.7%。 3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257347 万元,比 2006 年实绩增加 40978 万元,增长 18.9%。剔除转拨市一次性补助后的支出为 244099 万元,完成预算支出计划 238736 万元的 102.2%,增加 5363 万元,其中剔除转拨市各项补助后的区级一般预算支出 221222 万元,比上年增加 40531 万元,增长 22.4%。 全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57347 万元加上各项上解支出 3200 万元,出口退税超基数上解 1698 万元,调出资金(水利基金) 3152 万元,财政总支出为 265397 万元。年 终 滚 存 结 余 为 32130 万 元 ,减除 专项结转至 2008 年使用的 30499 万元,净结余 1631 万元。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见附件 1) 2007 年区本级基金收入完成 873 万元,比 2006 年实绩增收 309 万元,增长 54.8%。加上市转移支付地方水利基金 3126 万元, 一次性基金补助收入 3598 万元,调入资金 4042 万元,上年结余收 入 15885 万元,收入总计 27524 万元;区本级基金支出完成 10309 万元,比 2006 年决算数增加 7792 万元,增长 309.6%。收支相抵, 年终结余 17215 万元,均结转至 2008 年度使用。(见附件 2) (上述数字待市财政局批复决算后,对有所变动的收支情况再 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007 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 20 亿元。 2007 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20.61 亿元,比上年同比 增加 3.56 亿元,增幅 20.9为近年来最高的,比我区 GDP11.4% 4 的增幅高。这是我区 2005 年首次突破 10 亿元后,在 2006 年我市 新的财政体制有利因素的推动下,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两年翻 一番,为我区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 和谐,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主体税种增收不均衡,非税收入增 长较快,财政收入结构有待调整。 2007 年,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收入征管,针 对年初财政收入进度较慢、税收政策调整和部分 重 点 税 源 变 化 等 情 况 ,深入开展税收分析调研,切实加大征管力度,确保了财政收 入的稳定增长。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等四个主体税种,除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大之外,增值税和 城市维护建设税均仅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税 收的整体增幅。而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 偿使用收入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使 2007 年非税收入占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23%(2006 年是 18),财政收入结构有 待调整,使之更趋合理。 三是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增收节支压力较大。 虽然财力增加,但从支出方面看,新增需要支出的项目也非常 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 突出问题等,都需要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以往我区各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问题逐步显现,需要加大对各 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常住人口逐年增加,政府所需提供的公共 5 服务也随之增加,因此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财政收入的增 长仍然未能满足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全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收入征管工作,确保收入稳步增长 2007 年,由于受宏观调控、部分重点税源变化和税收政策调 整等因素影响,我区财政收入一开始并不理想,通过多次财税部门 联席会议及调研,总结分析我区财政的收入形势,财税部门制定了 相关措施和办法,确保了我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积极开拓财源税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在培育和开拓财源税源方面,我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和争取, 财政收入的“ 蛋糕” 越做越大。区房地产交易登记所、广 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和 保 税 区 移 交 房 地 产 经 营 企 业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落户我区、会展商圈经济发展等,壮大了我区税收规模。 在抓好税收收入的同时,我们还大力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严格 按照市出台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组织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2007 年,我们继续完善修改统收统支单位完成收入任务奖励办法, 充分调动各执收执罚单位的积极性,继续执行了街道协税奖励办 法,充分调动街道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2007 年我区的非税收入比上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 我区在积极组织收入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 要求,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构 6 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角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依规科学合理 安排支出,遵循“量入 为出、量财办事”的原则,支出重点放在对教 育、社会保障及再就业、卫生事业、科技文化、社会治安等公共领 域的投入,为构建和谐海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教育方面。全年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安排教育方面的投入 75138 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 29.2%。比 2006 年实绩增加 14143 万元,增长 23.2%,其中包括在职教师及学校经费 43620 万元,教 育系统离退休经费 23807 万元,教师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货币补差、 补贴资金 5370 万元,公费医疗经费 2190 万元,教育局机关计划生 育奖励及教师独生子女父母离退休奖励 151 万元。另外,还在基金 支出中安排市下放中学货币补差 1365 万元。 2.社会保障方面。2007 年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达 50243 万元, 增加 10860 万元,增长 27.6%。主要安排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3097 万元,“4050”失业人员资助和培训 635 万元,退役士兵安置 补偿专项资金 612 万元,社会申办退休政府资助医疗保险金 436 万元,军队移交地方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安置经费 6234 万元。安排 行政机关、政法系统、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33289 万元。另外,在 专项上解支出中安排我区再就业负担专项资金 1703 万元。 3.医疗卫生方面。安排医疗卫生 14255 万元,增加 2865 万元, 增长 25.2%,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其中安排了社区卫生服务经费 3933 万元,购买防疫疫苗成本 1885 万元,区财政安排城镇特困人 员重大疾病医疗资助 262 万元。 7 4. 科学技术方面。安排科学技术投入 7729 万元,增加 1293 万元,增长 20.1%,占一般预算支出的 3%。主要安排了支持科技 企业专项经费 5808 万元,我区企业科技项目市转拨资金 710 万元, 视频监控系统专项资金 742 万元等。 5.文化体育传媒方面。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 2904 万元,增加 435 万元,增长 17.6%。主要安排了“ 十香园” 专项资金 274 万元, 安排市第十四届青少年运动会各项资金 200 万元,“粤海第一关” 专项经费 121 万元。 6.公共安全方面。安排公共安全 44799 万元,增加 6811 万元, 增长 17.9%,主要是增加安排政法部门公用经费、办案经费和购置 装备警服及执法车辆、治安联防队经费、法院建设等。此外,还安 排公 安 分 局 新 办 证 中 心 专 项 经 费 484 万 元 ,我区围 院 式 管 理 小 区 建 设 专 项 经 费 500 万 元 。 7.对街道投入方面。财政不断加大对街道经费的投入,全年共 安排街道各项经费 28719 万元,比上年增加 7535 万元,增长 35.6%。 其中安排了协税奖励经费 1290 万元,居委会经费 4858 万元,城管 协管员工资 862 万元,计划生育工作经费 1913 万元,对出租屋和 外来人口管理投入 3758 万元等。 8.城市维护建设方面。安排城乡社区事务 30728 万元,增加 4012 万元,增长 15%。主要是安排了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经费 5754 万元,安排市政维护、绿化等经费 8275 万元,城管综合执法 经费 2871 万元,街道环境整治等经费 949 万元。 8 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用于龙潭、瑞宝、东风果树公园租 地资金 353 万元,潘 鹤 雕 塑 公 园 专 项 资 金 876 万 元 ,危房改造资 金 774 万元,老干活动中心基建款 229 万元。 (四)加快财政改革步伐,促进各项工作发展 2007 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式启动,我们在培训财务人员, 指导单位做好新的账务处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部门预 算工作,按照新科目编制财政预算收支计划。通过收支分类改革,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促进部门预算、 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工作。 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 息系统的操作程序。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对预算指标的录入、修 改,资金拨款的审核流程、统发工资的拨付等程序反复研究修改,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系统操作指引,使资金审批程序不断完善,确 保了资金运行的安全。同时,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细化 预算执行方式,详细记录支出信息,为制定预算定额、预算编制提 供可靠的依据。2007 年运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共支付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及各类往来款项 2.3 万 笔,合计 37.6 亿元。 进一步开展街道统收统支管理调研,深入街道和走访兄弟区 了解情况,在充分调查街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 了规范街道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统收统支)实施意见(试行), 听取各方意见并修改完善,在去年 10 月经区政府批转执行。2008 9 年 1 月 1 日正式将街道资金纳入统收统支管理。 完善政府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实现从管理型向 监督与做好参谋、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加强对采购单位编制采 购预算金额的管理,帮助单位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金额,节约财政 资金。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检查采购单位有否按规定办理 政府采购手续,采购流程、环节、标书审核是否正确,避免了采购 随意性大或不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的行为。 2007 年完成政府采购 总额为 9554 万元,节约资金 1027 万元,节约率为 10.7%。 加快财政评审进度,抓好黄埔涌整治工程、龙潭涌、龙潭果树 公园等较大工程的评审。严格把好评审质量关,强化财政对工程项 目的动态管理。对审核的工程项目实行三级复核制度,规范评审管 理,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水平。继续委托有资质和评审质量好的 机构进行评审,并建立对评审机构的监控制度,采取抽查的办法加 强对评审机构工作质量的监控。2007 年完成工程结算审核金额 21590 万元,核减金额 2526 万元,核减率为 11.7%。 (五)加强财政法规宣传,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通过编印财政法规及制度选编、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财政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理财 水平。积极开展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拓展和提升监督成效。2007 年 检查了 16 个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完成了对 8 条街道收取经济联 社管理费的情况检查,纠正了违规金额 1629.2 万元。对 2003-2006 年省财政拨付的我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295 万元共 6 个 10 项目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及时 发现存在问题,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支出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做好教育部门教育费附加和捐资助学收入的管理,及时清 理教育费附加历年安排的未完成的支出项目,全面合理地编制教 育费附加和捐资助学收入的支出计划,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2008 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 年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公共财政以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要求, 继续解放思想,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强 基础性工作,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准确性,加强收入 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 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海珠提供稳固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预算草案 2008 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完成 222543 万元,比 2007 年实绩增加 16485 万元,增长 8%。其中国、地税部门征收区 库收入计划完成 194443 万元:国税部门征收区库收入计划完成 37000 万元(含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调库);地税部门征收区库收 入计划完成 157443 万元。此外,财政部门征收收入计划完成 28100 万元。 预测 2008 年上级拨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等合计 62771 万元, 加上上年度结余(含专项结余)32130 万元,财力(不含市一次性补 11 助收入)将达到 317444 万元,减除预计上解市支出 9651 万元、调 出资金(调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3450 万元,可支配财力预计为 304343 万元(不含市一次性补助收入)。比 2007 年实际可支配财 力(不含市一次性补助收入)274573 万元增加 29770 万元,增长 10.8%。 按照“量入 为出、量 财办事” 的原则,2008 年财政一般预算支 出计划为 273174 万元(见附件 3),比上年计划增加 34438 万元, 增长 14.4%。再加上 2007 年专项结转至 2008 年使用专项资金 28246 万元,2008 年全年总支出为 301420 万元,年终滚存结余 2923 万元(其中专项结余 2453 万元,净结余 470 万元)。主要支出 项目拟作如下安排(2008 年计划与上年计划对比,下同): 1.关注民生,加大社会保障投入,2008 年安排社会保障和就 业 45919 万元,增加 6004 万元,增长 15%。主要用于安排义务兵 自谋职业安置及退役复学经费 817 万元,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 补助 510 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 2500 万元,农转居养老保险支出 800 万元,“4050”人员再就业和培训专项资金 800 万元,“星光老 年之家”建 设 500 万元,社会申 办退休政府资助医疗保险金 450 万 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 33257 万元,其中教育系统离退休经 费 23096 万元。另外,还在专项上解支出中安排我区再就业负担专 项资金 1750 万元。 2.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08 年计划安排教育方面投入 79913 万元,增加 10393 万元,增长 14.9%。其中包括在职教师及 12 学校经费 47101 万元,教育系统离退休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等社 会保障资金 25096 万元,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货币补贴 5451 万元, 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奖励及独生子女父母离退休奖励 2265 万元。 3.计划安排科学技术支出 6856 万元,增加 1051 万元,增长 18.1%,主要是安排科技三项费用 6200 万元。计划安排文化体育 与传媒支出 3370 万元,增加 1190 万元,增长 18.7%。其中包括安 排 2010 年亚运场馆之一-海珠体育馆副馆建设资金 172 万元(上 年已安排 187 万元)、海印体育公园建设专项资金 800 万元。 4.计划安排医疗卫生支出 15289 万元,增加 2921 万元,增长 23.6%,主要是安排城镇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医疗资助 350 万元,社 区卫生经费 2157 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建设 1866 万元,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差额经费 672 万元,购买防疫疫苗成本 1755 万元,卫 生疾病防疫控制中心装修 200 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 3883 万元。 5.计划安排公共安全支出 47050 万元,增加 8563 万元,增长 22.2%。主要安排了公安日常办公经费、会展派出所和赤岗派出所 建设、新办证中心装修、归还公安干警宿舍借款、看守所、拘留所、 戒毒所经费、办案差旅费、专用车辆经费、警械购置、专业补贴,法 院建设、政法部门办案经费、治安联防队经费等。 6.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今年继续安排龙 潭、瑞宝、东风果树公园租地专项资金 600 万元,安排 1174 万元 用于危房改造。安排迎亚运、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综合整治改造 13 经费 3000 万元,大变经费 1000 万元,旧城社区环境整治 500 万元, 城中村消防经费 100 万元,排污费专项支出 200 万元。 7.计划安排区政府新机关办公楼及配套停车场专项 2000 万元、 党校基建资金 1000 万元、老干活动中心基建资金 800 万元、绿化 广场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南洲街办事处业务用房建设 300 万元、 凤阳街办事处及社区中心业务用房建设 300 万元等。 8.计划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 2042 万元,增加 979 万元,增长 92.1%。主要 安排农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专项资金 307 万元, 安排广西百色地区田林县、乐业县、右江区及三峡和梅州地区等不 发达地区扶贫、扶助资金 445 万元,增加安排万亩果林保护专项资 金 1000 万元。此外,在基金预算中安排新菜地开发基金支出 1144 万元。 9.计划安排街道经费 24990 万元,增加 4727 万元,增长 23.3。安排包括预留街道统收统支专项经费 800 万元,街道居委 会专干工资 4067 万元,居委会办公经费 760 万元,城管协管员工 资 1019 万元,计划生育工作经费 664 万元,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管 理经费 3382 万元,协税奖励经费 1290 万元等。 10.预留未进行工资套改单位调资款及新增人员经费 1305 万 元。 11.预备费计划安排 4500 万元。 12.其他方面,主要还计划安排国、地税税收收入征收经费 4480 万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经费 390 万元,市场升级改造 14 资金 200 万元,统收统支单位完成收入任务奖励 1800 万元,重点 企业纳税和总部经济奖励资金 600 万元,预留住房货币补贴 500 万元等。 (二)基金预算草案 2008 年基金预算收入计划 873 万元,比上年计划增加 298 万 元,增长 51.8%,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基金收入 177 万元;社会保 障和就业基金收入 696 万元。 本级征收基金预算收入加上预计 2008 年城建税 15%部分调 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3450 万元、预计市转移支付地方水利建设基 金 2754 万元及上年度结余 17215 万元,全年可支配基金收入总额 为 24292 万元。基金预算支出计划安排 11718 万元,比 2007 年计 划减少 1162 万元。基金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 12574 万元。(见 附件 4) 三、解放思想,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 计划任务 200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 是实施“十一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财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 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上级对财政工作的要求,调 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资金保障,着力解决改善民生问题;坚 持依法理财,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 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工作;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5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 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努力挖掘财源,积极组织收入 2008年,企业所得税实行“两税合一” 、我区重点税源和外 贸企 业的发展变化、琶洲经济商圈的扶持等方面,都对我区的税收收入 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密切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采取积极措施, 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努力挖掘财源税源,发挥政策的导向和促收作 用。及时掌握国、地税征收收入入库进度和各税种的变化情况,尤 其是区级收入的完成情况,确保我区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同时, 还要继续发挥职能部门和街道、群众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加强非税 收入的管理监督,落实收入措施,促进我区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 增长。 (二)优化支出结构,解决民生问题 明确“增收 节支,优 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区 重点项目资金需要” 的理财思路,调整和 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 大改善民生的投入,支出重点投放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 社会保障、文化科技、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体现重视民生、关注民 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落实“市 66 条” 、“区 76 条”有关解决 民生问题的资金需要。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各项财政改革 不断完善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对预算指标的综合查询、指标追 加追减调整查询、传统支付中其他审核环节等问题逐步调整完善。 16 深化国库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和支付比重,根 据专项资金的特点,对传统支付中金额较大的符合集中支付条件 的支出实行直接支付。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授权支付,开设财 政零余额账户和单位零余额账户。 进一步深化预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