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0 章 静电场 一、填空题: 1 真空中一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量为 Q(Q0)今在 球面上挖去非常小块的面积 S(连同电荷),且假设不影响原来的 电荷分布,则挖去 S 后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E=_ _,其方向_由球心 O 点指向 _。)6/( 402SQ 解:由场强叠加原理,挖去 后的电场可以看作由均匀带电球面和带负电的 (面密度与球面相同)叠加而成,在球心处,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的场强为 零, (视为点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为:S ,方向由球心指向 S。4020164RSE 2 一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置于圆心 O 处, b、c、d 为同一圆周上的不同点,如图所示,现将试 验电荷+q 0 从图中 a 点分别沿 ab、ac 、ad 路径移到相 应的 b、c、d 各点,设移动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分 别用 A1、A 2、A 3 表示,则三者的大小的关系是 _ A1=A2=A3_(填,)。 3 一电矩为 的电偶极子在场强为 的均匀电场中, 与 间的夹PEPE 角为角,则它所受的电场力 =_,力矩的大小MF _。 4 真空中一半径为 R 的半圆细环,均匀带电 Q,如图所示。设无 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圆心 O 点外的电势 = ,若将0U a Od b c -Q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 一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圆心 O 点,则电场力做功 A= 。 5 如图,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平面的中垂线上,距中心 O 点 a/2 处,有一电量为 q 的正点电荷,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 强度通量为_ _。06 6 A、B为真空中两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 带电平面,已知两平面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0 ,两平面外侧电场强度大小都为E 02,方向如 图则A、B两平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A _ _; B_ _。2/30 /E0弧 解:设 A、B 两板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 (均AB 匀为正) ,各自在两侧产生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由场强叠加原理及题 设条件可知:(设向右为正) )2(E2)1(0B0A 由上两式联解可得: = , A2/E30 = (负号说明与题设相反,即 )B/0弧 0A 二、选择题: 1 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 = q 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EF (A)场强 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 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试探电荷受力 的方向就是场强 的方向; E0 E0/2 E0/2 A B a a/2 q 02B00A0AI 2 (D)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 = 0,从而 0。FE 2 如图所示,O 点是两个相同的点电荷所在处连线的中点,P 点为 中垂线上的一点,则 O、P 两点的电势和 场强大小有如下关系: (A) p0p0E,U (B) , (C) p0p0, (D) E,U 3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球对称或轴对称静电场的某一物理量随径向距 离 r 变化的关系,其中 A、B 为常数,请指出该曲线 可描述下列哪方面内容(E 为电场强度的大小,U 为 电势): (A)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电场的 Er 关系。 (B)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场的 Er 关系。 (C)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体电场的 Ur 关系。 (D)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面电场的Ur关系。 4 一个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则通过与该 顶点不相邻的一个侧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 (A)q/(24 0); (B )q/(4 0) ; (C) q/(8 0) ; (D)q/(6 0) . A 5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若取图中 P 点处为电势零点,则 M 点的 电势为: (A) ;(B) ;a4q0a8q0 (C) ;(D)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 6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 R1,带电 量为 Q1,外球面半径为 R2,带电量为 Q2。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内球面 里面、距离球心为 r 处的 P 点的电势 U 为: (A)(Q 1+ Q2)/(4 0r); (B )Q 1/(4 0 R1)+ Q2/(4 0 R2); (C )0; (D)Q 1/(4 0 R1). B 7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量代数和 q i0,则可肯定: (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8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 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曲面S上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 上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 上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曲面S上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9 静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等于 (A)试验电荷q 0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B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C )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D)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10 当带电球面上总的带电量不变,而电荷的分布作任意改变时, 这些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和电势U将E (A) 不变,U不变; (B) 不变,U改变;E (C ) 改变,U不变; (D) 改变,U也改变。 C 三、计算题: 1 电量 Q(Q0)均匀分布在长为 L 的细棒上,在细棒的延长线上 Q2 OP R1 R2 Q1 r 4 距细棒中心 O 距离为 a 的 P 点处放一带电量为 q(q0)的点电荷,求 带电细棒对该点电荷的静电力。 解: dxLqd 20)a(4E )La4(Qxq202L 方向 x 轴正向。)a4(EF20 2 一个半径为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 ,求环心处 点的场RO 强 3 已知 A、 B、 C 三点距点电荷 q 的距离分别为 L、2L、3L ,若 选 B 点电势为零,求 A、 C 点电势. X Y O R +Q O P a L q q A B C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5 4 电量 q 均匀分布在长为 2l 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 离为 a 的 P 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5 一半径为 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 (rR)(q 为一正的常数), = 0(r R )。求:4 (1)带电球体的总电量;(2)球内、外各点的电场强度; (3)球内、外各点的电势。 2l a P 6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7 8 第 11 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一、填空题: 1 A、B 为靠得很近的两块平行的大金属平板,两板的面积均为 S,板间的距离为 d今使 A 板带电量为 qA,B 板带电量为 qB,且 qAq B0,则 A 板的内侧带电量为 ,B 板的外 侧带电量为 ;两板间电势差 UAB= 。 2 真空中,半径为 R 和 R 的两个导体球,相距很远,则两球的12 电容之比 C /C = 。当用细长导线将两球相连后,12 电容 C= ,今给其带电,平衡后两球表面附近场 强之比 E /E = 。12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9 E /E 为曲率半径反比 E /E =R / R12121 3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 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 体表面附近场强为 E,则导体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 为 。 4 将一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附近,则导体内 的电场强度_不变_,导体的电势_减小_。(填增大、不 变、减小) 5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然后使两极板间充满相对 介电常数为 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场强 度是原来的_1/ r _倍;电场能量是原来的 _1/r_倍。 6 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 S,极板间距为 d,在两板间 加电势差 U ,则不计边缘效应时此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W= 12 。0dS21 二、选择题: 1 两个半径不同带电量相同的导体球,相距很远,今用一细长导 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 (A)各球所带电量不变; (B)半径大的球带电量多; (C)半径大的球带电量少; 10 (D)无法确定哪一个导体球带电量多 B 2 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在腔内离球心的距 离为d处(dR),固定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 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处 的电势为 (A)0; (B) ;dq04 (C ) ; (D) 。 D Rq04)1(R 3 有一外表形状不规则的带电的空腔导体,比较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E和电势 U,应该是: ( A) EA= EB、 UA =UB; (B) EA= EB、 UA U B; (C ) EA= EB、 UA U B; (D)E A E B、U A =UB A 4 如果某带电体其电荷分布的体密度 增大为原来的3倍,则其电 场的能量变为原来的 (A)1/3 倍 ; (B)3 倍 ; (C )6 倍 ; (D)9 倍。 D 2r0eE1wVedW 5 在一不带电荷的导体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并测量球壳内 外的场强分布。如果将此点电荷从球心移到球壳内其它位置, 重新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布,则将发现: (A)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无变化; (B )球壳内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外不变; (C )球壳外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内不变; B A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1 (D)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改变。 B 6 一封闭的导体壳A内有两个导体B和C,A、C不带电,B带正电, 则A、B、C 三导体的电势U A、U B、U C的大小关系是 (A)U AU BU C; (B)U BU AU C; (C) UBU C U A; (D)U B U AU C。 C 7 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A)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 (C )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 (D)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8 一带电量q、半径为r的金属球A,放在内外半径分别为 R1和R 2的 不带电金属球壳B内任意位置, A与B之间及 B外均为真空,若 用导线把A、B连接,则A球电势为(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A) ; (B) ; )(4120Rqrq04 (C) ; (D) 。 D 1 20R 9 一球形导体,带电量q,置于一任意形状的导体空腔中,当用导 线将两者连接后,则系统静电场能将 (A)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无法确定 解析:由于电荷原来静止,当用导线相连 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并达到最后平衡状态,系统的电势能 必然是减少的。 q 12 10 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在保持 与电源连接的情况下,把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 电介质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介质板的插入及 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存电能的 影响为: (A)储能减少,但与介质板位置无关。 (B)储能减少,但与介质板位置有关。 (C)储能增加,但与介质板位置无关。 (D)储能增加,但与介质板位置有关。 C 三、计算题: 1 一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的金属球壳,带有电量Q,在球壳空 腔内距离球心r处有一点电荷q,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 (1)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 (2)球心O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球心O点处的总电势。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3 2 在半径为 的金属球之外包有一层外半径为 的均匀电介质球1R2R 壳,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 ,金属球带电 试求:rQ (1)电介质内、外的场强; (2)电介质层内、外的电势。 第 12 章 电流的磁场 一、填空题: 1 将同样的几根导线焊成立方体, 并在其对顶角 A、B 上接上电源, 则立方体框架中的电流在其中心 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等于 。 2 一弯曲的载流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形状如图(O 点是半径 R1 和 R2 的圆心) ,电流强度为 I,则圆心 O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 14 。弧弧210R414I I R1 O R2 3 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T),则通过一半径为 R,kcjbiaB 开口向 Z 正方向的半球壳表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Wb。2c 4 真空中有一载有稳恒电流I的细线圈,则通过包围该线圈的封闭曲 面S的磁通量 0 。若通过S面上某面元d 的元磁通为S d,而线圈中的电流增加为2I 时,通过同一面元的元磁通为d ,则 dd 1:2 。 二、选择题: 1 在磁感应强度为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S,S边线B 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 与 的夹角为,则通过半球面nB S的磁通量为 (A) ; (B) ;r2r2 (C) ; (D) 。 D sincos 2 四条皆垂直于纸面的载流细长直导线,每条中的电流强度皆为 I,这四条导线被纸面截得的断面如图所示,它们组成边长为 2a 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顶,条条导线中的电流流向亦如图所示,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5 则在图中正方形中心点 O 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IaB02 (B ) 0 (C) B=0 (D) D Ia0 3 有一个圆形回路 1 及一个正方形回路 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 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之比 B /B 为12 (A)0.09 (B)1.00 (C) 1.11 (D)1.22 C 4 在一平面内,有两条垂直交叉但相互 绝缘的导线,流过每条导线的电流i的 大小相等,其方向如图所示,问哪些 区域中某些点的磁感应强度B可能为零? (A)仅在象限; (B)仅在象限; (C)仅在象限,; (D)仅在象限,。 C 5 在半径为R的长直金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 体,两柱体轴线平行,其间距为a,如图,今在此导体上通以 电流I ,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则空心 部分轴线上O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C (A) ; (B) ;20RaI20RraI I O R O a r 2aO 16 (C ) ;(D) .20rRaI)(20arRI 6 一无限长载流 I 的导线,中部弯成如图所示的四分之一圆周 AB,圆心为O,半径为R,则在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A) ; (B ) ;I20 )21(40RI (C ) ; (D)4 7 图中有两根 “无限长” 载流均为 I 的直导线,有一回路 L,则 下述正确的是 (A)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Lld (B )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l (C )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Lld (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常量 B l LIIO IA BR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7 8 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 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 (A)回路L内的I 不变,L上各点的 不变;B (B )回路L内的I不变,L 上各点的 改变; (C )回路L内的I改变,L 上各点的 不变; (D)回路L 内的I 改变,L上各点的 改变。 B 9 如图,两根直导线ab 和 cd沿半径方向被接 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稳恒电流 I从a端流入而从d端流出,则磁感应强度 沿图中闭合路径L的积分 等于BLldB (A) 0I; (B )- 0I3 ; (C) -0I3;(D)-2 0I3 D 三、计算题: 1 将通有电流 I 的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求 O 点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解: 321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IRIB4)cos(40201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II832003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I8340 OII R c 120 I a I b d L 18 2 如图所示,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向铁环上的 ,A 两点,并在很远处与电源相连已知圆环的粗细均B 匀,求环中心 的磁感应强度O 解: 如题图所示,圆心 点磁场由直电流 和 及两段B 圆弧上电流 与 所产生,但 和 在 点产生的磁场1I2AO 为零。且 .2121RI电 阻电 阻 产生 方向 纸面向外 ,1IB)(01B 产生 方向 纸面向里 2 22I 1)(212IB 有 010 3 在一半径 =1.0cm 的无限长半圆柱形金属薄R 片中,自上而下地有电流 =5.0 A 通过,电流I 分布均匀,如图所示。求半圆筒轴线上的磁感应 强度。 解:因为金属片无限长,所以圆柱轴线上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在圆柱截 面上,取坐标如图所示,取宽为 的一无限长直电流 ,在轴上ldlRId 点产生 与 垂直,大小为PBdRIRI200d2dBx20cossIy din)co(d xyI R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19 520202 137.6)sin(dcos RIRIIBx Td(22By i51037.6T 4 半径为R,电荷线密度为 (0)的均匀带电的圆线圈,绕过圆 心与圆平面垂直的轴以角速度 转动,求轴线上任一点的 的大小B 及其方向。 第 13 章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填空题: 1 在非均匀磁场中,有一带电量为q的运动电荷,当电荷运动至某 点时,其速度为v,运动方程方向与磁场的夹角为,此时测出 它所受的磁力为f m,则该运动电荷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为_ _。 2 如图所示,有一根流有电流 I 的导线, 被折成长度分别为 a、b,夹角为 120的两段,并置于均匀磁场 B 中, 若导线的长度为 b 的一段与 B 平行, 则 a,b 两段载流导线所受的合磁力的 大小为_. 20 3 有半导体通以电流 I,放在均匀磁场 B 中,其上下表面积累电荷 如图所示,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类型的半导体? B I 是 n 型 B I 是 P 型 4 有两个线圈 1 和 2,面积分别为 S1 和 S2,且 S2=2S1,将两线圈 分别置于不同的均匀磁场中并通过相同强度的电流,若两线圈 受到相同的最大磁力矩,则两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1 和 B2 的关系为 2:1 。 二、选择题: 1 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如果粒子质量增大到 2 倍, 入射速度增大到 2 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到 4 倍,则通过 粒子运动轨道包围范围内的磁通量增大到原来的 (A)2 倍 (B)4 倍 (C) 1/2 倍 (D)1/4 倍 2 如图,长载流导线 ab 和 cd 相互垂 直,它们相距 l,ab 固定不动,cd 能绕中心 O 转动,并能靠近或离开 ab。当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导线 cd 将 (A)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开 ab; (B )顺时针转动同时靠近 ab; (C )逆时针转动同时离开 ab; (D)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 ab。 O I I a b c d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21 3 在均匀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其面积 A1=3A2,通有电流 I1=2I2,它们所受的最大磁力矩之比 M1/M2 等于: (A)2 ; (B)3 ; (C )1/6 ; (D)6 。 4 真空中电流元 与电流元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这样进行的:1ldI2ldI (A) 与 直接进行作用,且服从牛顿第三定律;1lI2l (B )由 产生的磁场与 产生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服ld2ldI 从牛顿第三定律; (C )由 产生的磁场与 产生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但1lI2lI 不服从牛顿第三定律; (D)由 产生的磁场与 进行作用,或由 产生的磁1ldI2ldI2ldI 场与 进行作用,且不服从牛顿第三定律。 l 5 如图,一根载有电流 I 的导线被弯成半径为 R 的 14 圆弧,放 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均匀磁场中,则载流导线 ab 所受磁场的作 用力的大小为 (A) ;(B)0;IR2 (C ) ;(D) 。 I 三、计算题: 1 两长平行导线,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 m=0.01kg/m,分别用 l=0.04m 长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如截面图所示。当导线 通以等值反向的电流时,已知两悬线张开的角度为 2=10, 求电流强度 I。 (tg5=0.087, 0=410 -7NmA-2) O I I O a b BI 22 解:在导线上取单位长度为研究对象。 0gmfTsinco 其中 ,a2If0sinl 解得: A2.17/tamgil4I0 2 通有电流 I 的长直导线在一平面内被弯成如图形状,放于垂直 进入纸面的均匀磁场 B 中,求整个导线所受的安培力(R 为已 知) 。 解: acdabFF弧c 方向竖直向上。2BIRLa弧 方向竖直向上。 3 边长为 =0.1m 的正三角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 =1T 的均匀磁l B 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如题图所示,使线圈通以电流 =10A,求:I (1)线圈每边所受的安培力; (2)对 轴的磁力矩大小;O 解: (1) 0BlIFbc 方向 纸面向外,大小为 lIab86.012sinIlBFab N 方向 纸面向里,大小 lc .ilc (2) ISPm I IRB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23 沿 方向,大小为BPMmO 2 2103.4BlISmN 4 一正方形线圈,由细导线做成,边长为 ,共有 匝,可以绕通a 过其相对两边中点的一个竖直轴自由转动现在线圈中通有电流 ,I 并把线圈放在均匀的水平外磁场 中,线圈对其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求线圈绕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时的振动周期 .J T 解:设微振动时线圈振动角度为 ( ),则BPm,sinsin2NIaMm 由转动定律 IatJ222id 即 0BIt 振动角频率 JN 2 周期 IBaT2 第 14 章 电磁感应 一、填空题: 1 在一长直导线 L 中通有电流 I,ABCD 为一矩形线圈,它与 L 皆在纸面内, 且 AB 边与 L 平行, (1)矩形线圈在 纸面内向右移动时,线圈中感应电动 势方向为_顺时针方向_.(2)矩形线 24 圈绕 AD 边旋转,当 BC 边已离开纸面正向外运动时,线圈中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_顺时针方向_。 2 半径为 R 的圆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均匀磁场中,线圈平 面与磁场垂直,如果 B 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则12t 圆线圈中 t 时刻的感生电动势大小为 。)2( 3 金属圆板在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 绕中心 轴旋转,均匀磁场的方向平行于转轴,如 图。这时板中由中心至同一边缘点的不同 曲线上总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方 向 。 4 无铁芯的长直螺线管的自感系数表达式为 ,其中 n 为VnL20 单位长度上的匝数,V 为螺线管的体积。若考虑端缘效应时实 际的自感系数应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式给出的 值。 5 一半径 r10cm 的圆形闭合导线回路置于均匀磁场 (B 0.80T)中, 与回路平面正交。若圆形回路的半径从B t0 开始以恒定的速率 drdt-80cm/s 收缩,则在这 t0 时 刻,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0.4V_;如要求感应电动 势保持这一数值,则闭合回路面积应以 dSdt_-0.5m 2/s_ 的恒定速率收缩。 (1) dtrB2trdtBri2 (2) tSdti 二、选择题: 1 尺寸相同的铁环和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过相同变化率的磁 通量,环中: (A)感应电动势不同 O O B R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25 B(B)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C)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 (D)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2 均匀磁场如图垂直纸面向里. 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有一个边长为 l 的正方形金属细线框,在周长固定的条件下,正方形变为一个圆,则图形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C)无电流(D)无法判定 3 在一通有电流 I的无限长直导线所 在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电阻为 R的导线环,环中心距直导线为 a,如图所示,且ar。当直导线 的电流被切断后,沿着导线环流 过的电量约为 (A) ; (B) ;)1(20raRIrarRIln20 (C ) ; (D) 。 r)(R1q2 4 半径为a的圆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的 均匀磁场中,线圈平面B 与磁场方向垂直,线圈电阻为R;当把线圈转动使其法向与 的夹角 60时,线圈中已通过的电量与线圈面积及转动的B 时间的关系是 (A)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无关; (B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C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 (D)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无关 )(R1q2 I a r 26 5 如图,导体棒 AB 在均匀磁场 B 中绕通过 C 点的垂直于棒长且 沿磁场方向的轴 OO转动(角速度 与 同方向) ,BC 的长 度为棒长的 。则31 (A)A 点比 B 点电势高。 (B) A 点与 B 点电势相等。 (C) A 点比 B 点电势低。 (D)有稳恒电流从 A 点流向 B 点。 6 如图,两个线圈P 和Q并联地接到一电动势恒 定的电源上,线圈P 的自感和电阻分别是线圈 Q的3倍,当达到 稳定状态后,线圈P 的磁场能量与 Q的 磁场能量的比值是 (A)1 ; (B) 3; (C) 9 ; (D)13. 2mLIW 7 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应强度为 的均匀磁场,如图所示。B 的大小以速率 dB/dt 变化。在磁场中有B A、B 两点,其间可放直导线 和弯曲的A 导线 ,则 (A)电动势只在 导线中产生。B (B)电动势只在 导线中产生。 (C)电动势在 和 中都产生,且两者大小相等。 (D) 导线中的电动势小于 导线中的电动势。 Q P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27 8 真空中一根无限长直细导线上通有电流强度为 i 的电流,则距 导线垂直距离为 a 的空间某点处的磁能密度为 (A) 20)i(1 (B) 0ai (C) 2)i(1 (D) 20a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在马蹄形磁铁的中间A点处放置一半径 rlcm、匝 数N 10匝的线圈,且线圈平面法线平行于 A点磁感应强度, 今将此线圈移到足够远处,在这期间若线圈中流过的总电量为 Q C,试求A点处磁感应强度是多少?60 (已知线圈的电阻 R10) r N S A 28 解: 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电路中任意截面的感应电量大小为: 0m1Rq 其中 2rNBT.B 2 一半径 =10cm 的圆形回路放在 =0.8T 的均匀磁场中回路B 平面与 垂直当回路半径以恒定速率 =80cms-1 收缩时, trd 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 回路磁通 2rBSm 感应电动势大小 40.d)(d2trt V 3 如图所示,在两平行载流的无限长直导线的平面内有一矩形线 圈两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电流以 的变化tId 率增大,求: (1)任一时刻线圈内所通过的磁通量;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 以向外磁通为正,则 (1) lnl2dd2000 dabIrlIrlIabam (2) tat lnl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29 4 如图所示,载有电流 的长直导线附近,放一导体半圆环I 与长直导线共面,且端点 的连线与长直导线垂直半MeNMN 圆环的半径为 ,环心 与导线相距 设半圆环以速度 平bOav 行导线平移求半圆环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及 两端MN 的电压 NMU 解: 作辅助线 ,则在 回路中,沿 方向运动时MNev0dm 即 0e MNe 又 ba00baln2IdlcosvB 所以 沿 方向,MeN 大小为 Il0 点电势高于 点电势,即 baIvUNMln20 第 15 章 物质的磁性 一、填空题: 1 一个绕有500匝导线的平均周长50cm的细环,载有0.3A电流时, 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600。 (1)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为 0.226T ; (2)铁芯中的磁场强度 H 为 300A/m 。 ( )170AmT14 30 解: LNIBr0IH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场强度H的单位是 A/m ,磁导率 的单 位是 。1AmT 3 图示为三种不同的磁介质的 BH 关系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的是 B 0H的关系,说明a、 b、c 各 代表哪一类磁介质的B H 关系 曲线: a代表 铁磁介子 的BH 关系曲线; b代表 顺磁介子 的BH关系曲线; c 代表 抗磁介子 的 BH 关系曲线。 4 长直电缆由一个圆柱导体和一共轴圆筒状导体组成,两导体中 有等值反向均匀电流I通过,其间充满磁导率为的均匀磁介质。 介质中离中心轴距离为r的某点处的磁场强度的大小H _ _,感应强度的大小B_ _。2I r2I 二、选择题: 1 关于稳恒磁场的磁场强度 的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H (A) 仅与传导电流有关; (B )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曲线上各点的 必为零; (C )若闭合曲线上各点 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 流的代数和为零; (D)以闭合曲线L为边缘的任意曲面的 通量均相等。 H 2 磁介质有三种,用相对磁导率 r表征它们各自的特性时, (A)顺磁质 r0,抗磁质 r0,铁磁质 r 1; (B )顺磁质 r1 ,抗磁质 r1,铁磁质 r 1; (C )顺磁质 r1 ,抗磁质 r1,铁磁质 r 1; (D)顺磁质 r0,抗磁质 r0,铁磁质 r1。 3 用细导线均匀密绕成的长为l、半径为a(l a)、总匝数为N O H B a b c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1 的螺线管中,通以稳恒电流I,当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 r的均 匀磁介质后,管中任意一点的 (A)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NIBr0 (B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lr/ (C )磁场强度大小为 ;lIH/0 (D)磁场强度大小为HNIl。 三、计算题: 1 螺绕环中心周长 l10cm,环上均匀密绕线圈 N200 匝,线圈 中通有电流 I0.1A。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 r4200 的磁介质。 求管内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 1-mA20lNInHT6.Br 2 一根同轴线由半径为 R1的长导线和套在它外面的内半径为R 2、 外半径为R 3的同轴导体圆筒组成。中间充满磁导率为 的各向同 性均匀非铁磁绝缘材料。传导电流I沿导线向上流去,由圆筒向 下流回,在它们的截面上电流都是均匀分布的求同轴线内外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的分布 解:由安培环路定理 ,得IldH 1Rr021RIr 21RIr210IrB 21rIr rIrI 3rR弧弧23R1IrH )R1(r2IH233 32 )Rr1(2IB233 Rr0H4B4 第 16 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 一、填空题: 1 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 niSqdD1 , tlEmL/ , 0SdB . dtIlHmniL/1 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 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 (1)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 (2)磁感应线是无头无尾的;_。 (3)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 2 在没有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的变化磁场中 ;lldH sdtD 。llE tB 3 图示为一圆柱体的横截面,圆柱体内有一均 匀电场 ,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的大小E 随时间t线性增加,P为柱体内与轴线相距为r 的一点。则 poE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3 (1)P点的位移电流密度的方向为 垂直纸面向内 ; (2)P点感生磁场的方向为 垂直OP连线向下 。 4 一广播电台的平均辐射功率为20kw假定辐射的能量均匀分布 在以电台为球心的球面上,那么,距离电台为10km处电磁波的 平均辐射强度为 0.0016W/m2 。 5 在真空中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在空间某点的磁场强度为 (SI),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312cos(0.1vtH 。)SI(t45E弧弧 (真空的介电系数 ,真空的磁导率120mF85. )170H4 二、选择题: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 ,式中dtlElk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kE (A)闭合曲线l上 处处相等;kE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 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磁场强度 和传播速度 关系是:EHu (A)三者互相垂直,而 和 位相相差/2; (B )三者互相垂直,而且 、 、 构成右旋直角坐标系; (C )三者中 和 是同方向的,但都与 垂直; (D)三者中 和 可以是任意方向的,但都必须与 垂直 u 34 3 对位移电流,有下述四种说法,请指出哪一种说法正确。 (A)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电场产生的; (B )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磁场产生的; (C )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 (D)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4 如图所示,一电量为q的点 电荷,以匀角速度作圆周 运动,圆周的半径为R。设 t0时q所在点的坐标为 x0R , y00,以 、 分ij 别表示x 轴和 y轴上的单位矢 量,则圆心处O点的位移电 流密度为: (A) ;tRqsin42 (B ) ;tcoj (C ) ;24qk (D) )。 tR(sintcosj 第 17 章 光的干涉 x y O R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5 一、填空题: 1 若一双缝装置的两个缝分别被折射率为 n1 和 n2 的两块厚度均 为 e 的透明介质所遮盖,此时由双缝分别到屏上原中央极大所 在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 (n 1-n2)e 。 2 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 干点光源 S1 和 S2,发出波长为 的光。A 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 上的一点,若在 S1 与 A 之间插 入厚度为 e、折射率为 n 的薄玻 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 A 点的位相差 。若已知e1n2弧 5000 ,n1.5,A 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则 e 。104ke弧 3 波长为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 n 的劈尖薄膜上, 相邻的两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 。2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 562.5nm (1nm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 D1.2m ,若测得屏上相邻明910 条纹间距为 x1.5mm,则双缝的间距 d 0.45mm 。 5 一个平凸透镜的顶点和一平板玻璃接触,用单色光垂直照射, 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测得第k级暗环半径为r 1,现将透镜 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换成某种液体(其折射率小于玻璃的折射 率),第k级暗环的半径变为r 2,由此可知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 A S1 S2 n e 36 6 若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mm 的过程中,观 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_。 二、选择题: 1 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 某路径传播到B,若A 、B两点位相差为3 ,则此路径AB的光 程为 (A)1.5; (B)1.5n; (C) 3; (D)1.5n。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7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 的宽度略变窄,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暗 条纹。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S2线的垂直 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如图所示,则此 时 (A)P点处仍为暗条纹; (B )P点处为明条纹; (C )不能确定P 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无干涉条纹。 4 在折射率为n1.68的平板玻璃表面涂一层折射率为n2.35的 ZnS透明薄膜,可以减少玻璃表面的反射光。若用波长 500nm(1nm 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为了尽量减少910 反射,则ZnS薄膜的最小厚度应是 (A)212.8nm; (B)78.1nm; (C )53.2nm; (D)106.4nm 解: 21kne2弧 5 在折射率 n1=1.5 的玻璃板上表面镀一层折射率 n2=2.5 的透明 介质膜可增强反射。设在镀膜过程中用一束波长为 600nm 的 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照射到介质膜上,并用照度表测量透射光的 强度。当介质膜的厚度逐步增大时,透射光的强度发生时强时 弱的变化,求当观察到透射光的强度第三次出现最弱时,介质 膜镀了多少 nm 厚度的透明介质膜 (A)300 ; (B) 600 ; (C) 250 ; M S1 S2 P E n1 n2e 38 (D)420 。 公式不对,结果对! 6 若在牛顿环装置的透镜和平板玻璃板间充满某种折射率大于透 镜折射率而小于平板玻璃的某种液体( ),则从入射光方向所观察到的牛321n 顿环的环心是: (A)暗斑; (B )明斑; (C )半明半暗的斑; (D)干涉现象消失。 解: 7 如图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 为 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 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 两滚柱之间的距离 L 变小,则在 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C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D)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8 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 L n1 n2 n3 工 件 光学玻璃 大 学 物 理 作 业 (下册) 39 缺陷,当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 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 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A)凸起,且高度为4; (B )凸起,且高度为 2; (C )凹陷,且深度为 2; (D)凹陷,且深度为4。 9 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是由空气中玻璃形成;另 一个是夹在玻璃中的空气形成,当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 射它们时,产生干涉条纹间距大的是: (A)空气中的玻璃劈尖 (B) 玻璃夹层中的空气劈尖 (C)两个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等 (D)观察不到玻璃劈尖的干涉条纹 10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 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 膜的厚度是 (A)2; (B )(2n); (C) n; ( D) 。 1(2 三、计算题: 1 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5461 的平面光 A 波正入射到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2.00m,测得中央 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x12.0mm 。 (1)求两缝间的距离; (2)从任一明条纹(记作 0)向一边数到第 20 条明条纹,共 40 经过多大距离? 2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 玻璃板上油的折射率为 1.30,玻璃的折射率为 1.50,若单 色光的波长可由光源连续可调,可观察到 5000 与 7000 o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促进员工创新意识
- 地产销售团队管理规程
- 2024年高校自主招生真题及解析
- 智能家居产品推广策略方案
- 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模版
-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
- 弱电解质溶液实验操作详解
- 新初中数学衔接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 建筑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解读
- 五年级科学教材完整教案范本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隧道开挖施工讲解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 工资结清证明(模板)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