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_第1页
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_第2页
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_第3页
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_第4页
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世界文明的十位伟大女性 100 年前, 1910 年,德国妇女运动先驱克拉拉蔡特 金提议,为纪念 1909 年 3 月 8 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举行的大 罢工而设立“国际妇女节”,这是“国际妇女节”的缘起。 100 年来,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 从未停歇;100 年来,世界各国妇女在政治、外交、科学、 文化、教育等领域创造的重要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她们历经艰难,但永远执著勇敢,不屈不挠;她们柔 软纤弱,但却给历史留下坚实的烙印;她们,在过去一百 年里,影响着世界前进的方向。 左图:1973 年 1 月 20 日,美国自由投稿记者、女作 家苏珊桑塔格(前,右二)一行在新华社与社长朱穆之 (前,中)等合影。是年,桑塔格作为美国记者访华团副 团长访问中国。 右图是苏珊桑塔格女士晚年的资料照片。 苏珊桑塔格,1933 年生于美国纽约,2004 年逝世。 著名的作家、评论家、批评家,在文化界与西蒙娜伏波 娃等一起被誉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著 有论摄影、关于他人的痛苦等作品。新华社发 (郭磊 编辑) 左图为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接受采访。 右图为卡萝尔格雷德的资料照片。 2009 年 10 月 5 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 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 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布莱 克本和格雷德的同时获奖,再次证明了女性在世界尖端科 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左图为国际妇女运动的先驱克拉拉蔡特金(左一) 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讲话。 右图为克拉拉蔡特金。 蔡特金,克拉拉,国际妇女运动活动家。1857 年 7 月 5 日出生于德国。1892 年创办妇女报纸平等,并担任 编辑至 1917 年。1907 年,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社会 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把 平等作为机关报,选举蔡特金为书记处书记。1933 年 6 月 20 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墙。 1909 年 3 月 8 日,美国芝加哥的女工为要求增加工资、 实行 8 小时工作日和获得选举权,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 和示威游行。1910 年 8 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 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蔡特金建议把每年的 3 月 8 日 定为国际妇女节。 新华社发(郭磊 编辑) 左图为居里夫人。右图为玛丽居里与丈夫皮埃 尔居里以及女儿伊伦娜在一起。 法籍波兰人,化学和物理学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驱居 里夫人,1867 年 11 月 7 日出生于波兰,原名玛丽斯可 罗多夫斯卡,后移居法国。1934 年 7 月 4 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人是世界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居里 夫人的一生书写了许多无法超越的奇迹:她是巴黎大学第 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 它 15 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 7 个国家 24 项奖 金和奖章,担任了 25 个国家的 104 个荣誉职位。她是全世 界第一个一人获得两届诺贝尔奖的人。她与丈夫皮埃 尔居里共同分享了一次诺贝尔奖。她的长女伊伦娜、核 物理学家也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 左图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 右图:2005 年 12 月 1 日,为了纪念罗莎帕克斯, 一张名为“一切在公交车上开始”的海报贴在纽约市公交 车的车窗上。 罗莎帕克斯,1913 年 2 月 4 日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 一个黑人家庭。1955 年 12 月 1 日,她因在公共汽车上拒 绝给一位白人男子让座,拉开了美国现代民权运动的序幕。 当时,亚拉巴马州实行吉姆克劳法,这是一部对黑 人进行隔离、压制的种族歧视性法律。它规定黑人在乘公 交车、到餐厅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时不能与白人坐在一起。 由于当时车上的人很多,司机要求罗莎帕克斯将座位让 给一位白人男子,但她拒绝了。此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 “叛逆行为”发展成改变美国历史进程的民权运动。罗 莎帕克斯自己回忆说: “那天像平常日子一样,唯一使 它变得重要的是全体黑人的团结。”底特律市市长基尔帕 特里克评价说:“她通过坐下去而站了起来。” 左图为前苏联体操运动员拉丽萨拉蒂尼娜。右图为 她在比赛中。 拉丽萨拉蒂尼娜,前苏联体操运动员,1934 年出生。 她是迄今为止,在夏季奥运会上累计获得金牌数最多的女 运动员。她曾在 1956 年、1960 年和 1964 年三届奥运会中, 一共获得 9 枚金牌。新华社发(郭磊 编辑) 左图:西蒙波伏娃。右图:西蒙娜波伏娃(左) 与终身伴侣让-保罗萨特在一起。 西蒙娜波伏娃,1908 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世界女权 运动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是一 名存在主义作家,其最重要的作品第二性阐述了“男 女性别特征是由社会造成”的重要观点,对 20 世纪 60 年 代以后的女权运动产生很大影响。1986 年,波伏娃于巴黎 辞世,死后与萨特合葬在一起。 左图为年轻时的奥黛丽赫本。 右图为 1992 年,奥黛丽赫本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友好大使在索马里访问。 奥黛丽赫本,美国著名影星,出生于 1929 年 5 月。 赫本曾塑造过一系列楚楚动人的银幕形象,特别是她与格 里高利派克联袂主演的罗马假日更是成为银幕经典, 倾倒亿万观众,并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赫本退出影 坛后马不停蹄地为儿童救援事业奔忙,成为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友好大使,直到谢世。1993 年 1 月 20 日,赫本因患 结肠癌与世长辞,终年 63 岁。 左图为珍古道尔。右图为珍古道尔 2006 年访问澳 大利亚悉尼动物园的留影。 珍古道尔,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动 物保护主义者,1934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生致力于研究 非洲野生黑猩猩的生存状况。她从 26 岁开始深入坦桑尼亚 丛林长期与黑猩猩生活在一起。在她长达数十年的野外研 究中,揭示了许多黑猩猩社群此前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 她发现黑猩猩可以选择和加工工具,不同群体间会发生战 争和残杀,社群中存在森严等级,雌猩猩会像人类一样哺 育和教养幼崽等。所有这些研究都为人类学和动物行为学 研究引入了全新资料。 左图为前苏联宇航员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 1984 年 7 月 30 日,宇航员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 返回地面,从“联盟 T12”号飞船的宇宙密封舱走出, 结束了 13 天的太空飞行。在这次飞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