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对抗赛试题 2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对抗赛试题 2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对抗赛试题 2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对抗赛试题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对抗赛测试题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2 分) A、地窖(jio) 匀称(chn) 轩榭(xi) 丘壑(h) B、尴尬(gn) 神秘(m) 伧俗(cng) 揣测(chui) C、嶙峋(xn) 镂空(lu) 藻井(zo) 喷嚏(t) D、归咎(ji) 赃物(zng) 繁衍(yn) 击磬(qng) 2、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荡然无存 张皇失措 惟命是从 运筹帷幄 B、大庭广众 锐不可挡 因地制宜 头晕目眩 C、触目伤怀 惟妙惟肖 不假思索 重峦叠嶂 D、连声诺诺 雅俗之别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爱因斯坦拿大额支票当书签,并且拒绝担任以色列国的第一任 总统,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过去一百年里最伟大的人。 B、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强烈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C、天突然渐渐地下起了牛毛细雨。 D、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8 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2),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 (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4)?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 5、仿照例句,架设一座无形的“桥” 。 (2 分) 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 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试题。 (4 分) (1) 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通过这个人物的变化,作者无情地批判了旧社会它不让好人的 出路。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书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刻画出人物的品 质。 7、综合性实践运用。 (5 分) 学校团委准备在普通话推广周举行主题为“普通话是我们的校 园语言”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请为学校推广普通话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分) (2)校团委书记来邀请你班同学杨洁去参加明天上午九点的座谈会, 但她不在,校团委书记请你代为转告。你怎样对杨洁说。 (3 分)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亲亲棉花(16 分) 棉花的气息,就是母亲身上的气息。这些气息, 应该还 在母亲留 下的柜子里,浸淫着每一道木纹。 棉花曾经离我很近,也离我很远。 它一个冬天都附着在 身上,通 过一件棉衣,用暗藏的发白的火焰,温暖着我。在 马 坊这块万物都能 - 2 - 开花的大地上,很少看见棉花这种植物生长过。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这也 是棉花经过母亲的一双手,在很多日夜的纺织、裁剪之后,以衣裳的形式, 走上我的身体。而我最为念想的,是每个冬天都要穿在身上的棉衣。 我清楚地记得,等到麦收后忙罢,也是一年最 热 的时候,母 亲就开始 收拾我们的棉衣了。先是把上一年的棉衣拆了,把里外的土布洗净晒干, 再在门口的捶布石上,一棒槌一棒槌地捶平展。最难的是收拾棉花, 这是 让母亲最费心的事。因为我们是一些穷苦人家,棉衣里的棉花,少 说也是 穿了几年的,大多像一把破絮。我看见母亲把它们搭在院子里,一遍一遍 地掸着里面的土。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在一个冬天的时光 里,一个穿着棉衣的人,要在黄土里穿行多久,那些细密的黄土,被风吹 着,一部分打在脸上,更多的是打在身上, 顺着土布的 纹路,被密织进棉 花里。 就这样,一个夏天的阳光,全被母亲搭在院子里的棉花吸收了。因而 在那么冷的冬天里,棉花里才有这么多的温暖释放着。 那是在土炕上,母亲要装棉衣了。每年的第一件棉衣,都是给我装的, 用的都是最干净、最绵软的棉花,而且在后背、肩胛、膝盖部分,要装得更 厚一些,生怕被冻着了。第二件是父亲的,棉花要次一些,但细心的程度 是一样的。第三件是她的,全是剩下的破絮。有的破絮,是蓝一块,黑一块, 红一块,是我在衣服上擦漏水的钢笔时,留下的痕迹。 唉,那些年我真粗心,在自己身上暖和时,竟忘了问母亲身上暖和不。 到现在,在我舍弃了所有棉衣,把被母亲一手缝 的棉衣保养着的身子, 交给机器制造的羽绒服后,才突然意识到, 这样的新生活,不一定很幸福。 为了棉花,母亲经常是一个人叹息着。 为了棉花,母亲从口中要省一 些粮食。为了棉花,母亲的头发也白成了棉花。 那时候,我才感觉出:善良的女人,天生都是 爱 棉花的。 因此,棉花的气息,就是母亲身上的气息。 这些气息,应该还在母亲留 下的柜子里,浸淫着每一道木纹。 我想,我应该是最后一个怀念棉花者,至少是在马坊。所以,我要亲亲 棉花。 亲亲棉花,就是用我温暖的唇齿, 亲亲母亲。 1、第二段画线句子说得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 2、第四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3 分) 3、第五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4、品味语言。 (4 分) (1)唉,那些年我真粗心,在自己身上暖和时,竟忘了问母 亲身上暖和不。 (2)为了棉花,母亲经常是一个人叹息着。为了棉花,母亲 从口中要省一些粮食。为了棉花,母亲的头发也白成了棉花。 5、本文题为“亲亲棉花” ,有何深刻含义?(3 分) (二)说窗(13 分) “窗”字,初 创时为“ 囱” ,是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中说:“囱,在 墙 曰牖(音 y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 ”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 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 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 白描。后来, “窗” 字才变为由“穴”和“ 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 窗 ”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 - 3 - 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 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这段话形象地道 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对 于人, “眼睛是灵 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 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 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 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 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 诗佳句,至今还广为 传诵。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 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 功能。开在园林墙上的漏窗,多用砖 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 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 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 ,极尽“ 漏”之能事。不 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 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 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 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 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 同一物也,同一 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 观矣。 ”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 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 现在,我 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 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 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 近半个世 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 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 ”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 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 多深思。 1、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 分) 2、请对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2 分) 3、第四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 说明其作用。 (3 分) 4、作者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 请以“漏窗”或“空窗”为例简要说明。 (3 分) 5、第五段中,加点词语“生命窗”指什么?(3 分) (三)三峡(16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 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 4 -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王命急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二段中作者所描写的三峡江水有什么特点?这让你联想到李 白的哪一句诗?(3 分) 4、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 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 分) 5、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者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