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信息: 姓名:李静 出生年月:1986 年 9 月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联系电话邮寄地址: 上海市万航渡路 1575号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树人堂 211 摘要: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之商品化涉及多方利益,到底利益归属于谁,本文观点为 商家商业化使用影视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只侵犯了演员和制片人的权利,不侵犯文学作 品作者、演员、导演、摄影师、美工师等人的权利。 关键词:虚拟人物形象 商品化权 肖像权 形象权 影视作品中虚构人物形象之商品化权 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指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经多方权利人加工,共同塑造完成 的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在以文字形式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许多 形象,往往成为影视作品中虚拟角色形象长盛不衰的创作源泉。但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影 视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虽源于原作者,但其商品化权并不必然由原作者独享。 从影视作品创作过程来看,影视作品属演绎作品,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经编剧改编,并 加入导演、演员、摄影师、美工师等多方创造性劳动而形成。影视作品涉及多方利益,商 家在对影视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进行商业化使用时,到底侵犯谁的权利? 一、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与原作作者 因影视作品常以文学艺术作品为基础,所以,虚拟角色常被理解为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 的典型形象。从作品的角度看,这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整部作品的背景下所体现的是原作 者的思想情感, 1 其独创性源于原作者。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使用改编、翻译、注释、 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的,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 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肯定了对原作者的著作权保护。影视作品属演 绎作品,但鉴于其复杂性,法律并未规定影视作品著作权人之外的第三人直接利用影视作 品时需得到原作者许可,即著作权法并未明确规定小说、戏剧等原始作者和根据这些作品 拍摄而成的电影作品之间的关系。 2 因此,原作品的作者对影视作品实际上只能一次性获 取报酬,在许可他人对其作品进行改编并摄制成电影作品之时可获取报酬,一旦形成了电 影作品,原作品的著作权人对该影视作品便无任何权利。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是抽 象的,也无法成为商品化权的客体。所以,商家商业化使用影视作品中具体的虚拟人物形 1参见何英、焦洪涛:关于角色商品化权法律保护的思考,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 年第 2期。 2参见王迁:知识产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90页。 象不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无需取得原作者许可。 二、影视作品中虚构人物形象与导演、摄影师、美工师 导演是将影视剧本中的抽象艺术形象具体化,对文学作品中的虚拟形象进行解释和定 位的人,虚拟角色的成功塑造必然凝聚了其心血和智力创造。摄影师是将导演执导下演员 的具体表演用专门的设备固定下来以备后续放映和宣传的人,摄影的过程必然涉及镜头的 选取、角度的选择等与摄影师个性直接相关的因素,摄影师对某个具体的虚拟人物形象能 够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工师则负责影视作品的道具、服装、发 饰等工作,虚拟形象能以特定的造型具有美感的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也离不开美工师的智力 创造。另,影视作品的完成,还需剪辑人员、特技制作者等其他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劳作。 所以,影视作品中的虚构角色形象是不同人智力成果的结合体, 3 。那商家商业化使用影 视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侵犯导演、摄影师、美工师的权利吗?著作权法规定:“电影作 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之著作权归制片者,但是编剧、导演、摄影、作词、 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的权利。 ”由此,导演、摄 影师、美工师等人虽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但其劳动已通过合同从制片方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依“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他们不能再从商家获取额外报酬。再者,导演对整部作品起统 筹全局作用,他的智力成果主要体现在呈动态的作品整体效果上。摄影师和美工师亦然, 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呈现出具有运动状态的影视作品,而非静态的单独剧照,剧照只是他们 创作的附属产物,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很少能体现在这些静态的剧照上。综上,这些人无法 从虚拟人物形象的商品化使用中获利。 三、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与演员 文学作品中的虚拟形象具有抽象性,其要变得生动具体离不开表演者的生动演绎。表 演不仅使作品获得一种新的形式,还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只有经过表演者的表演活动, 文学作品中抽象的虚拟人物形象才能变得具体而被感知。商家商业化使用的正是影视作品 中具体、而非抽象的虚拟人物形象。此形象和表演者的个性密切相关,其成功塑造倾入了 演员的创造性劳动,很大程度上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演员本身的特征。商家利用演员在 影视作品中塑造的虚拟人物形象侵犯演员的权利?若答案是肯定的,则是侵犯了演员的肖 像权,还是形象权? 肖像是自然人通过一定物质载体,运用绘画、摄影、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将个人形象在 客观上得以再现。 4 从法律上讲,公民的肖像具有证明性、社会影响性和艺术价值性等特 点,直接关系着公民的人格尊严,因此,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演员作为普通公民, 享有肖像权,商家商业化使用其肖像则侵犯其肖像权。影视剧照中的演员形象表现了演员 3参见甄庆贵:论演员在影视作品中肖像权的法律保护,资料来源: /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MFD2004&FileName=2003074611.nh,访问日期为 2011年 4月 30日。 4参见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292页。 的个性特征,即使是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也不同,因此剧照必然承载 着演员的人格利益。因此,若影视剧照能反映影视演员本人的外观特征,并足以使他人辨 认出是哪位演员,则应认定该剧照具有肖像的特征。 5 形象权指人们对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属财产权。从形象权的演化 过程可看出,形象权虽从隐私权中衍生,但却不同于人格权。它保护的不是人格本身而是 隐藏在形象中的潜在商业价值。所以,形象权只能由知名人士享有。商家利用知名人士的 形象进行商业宣传,不仅侵犯其肖像权,还侵犯其形象权。若商家利用的虚拟人物形象足 够知名,则商家才可能侵犯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的形象权。 肖像权与形象权的区别就在于,影视作品中的虚拟形象是否知名。若该虚拟形象“知 名” ,足以产生对顾客的吸引力,则受形象权保护;反之,该虚拟形象不知名, “顾客购物 时根本未注意到” ,则不受形象权保护。区分肖像权和形象权的意义在于,若商家利用普通 公民的相片进行商业宣传,将其肖像暴露在公众面前,伤害了其尊严,造成了其精神损害 6 ,则侵犯公民人格权,与此相应,法院判给原告的损害赔偿也应依据其所受精神痛苦来 确定,还可判令被告赔礼道歉;若商家利用知名演员的剧照进行商业宣传,主要侵犯的并 非其精神权利,因他们的肖像本就随处可见,已暴露在公众面前,再多一些未经许可的商 业使用也不会对他们造成进一步精神损害, 7 但却使其遭受了重大物质损失。知名度越高, 其肖像的市场价值越高,越能为商家所利用。所以,知名人士有权禁止他人商业性利用自 己的肖像。 四、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与制片人 制片人是电影作品的投资商,除为影片拍摄与制作拉赞助筹资金外,还担负着决定演 员、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人选,建剧组,找场地,进行租界,备服装道具,保证财务管理 的正常运转,安排拍摄日程,协助监制完成后期剪辑、制作,进行市场宣传、营销等多项 重任,是一部电影得以顺利拍摄、剪辑、合成以及发行的核心人物。 8 所以,为保护制片 人合法权益,著作权法将影视作品的著作权赋予制片人,而演员、导演、摄影师等人只有 署名权和获取报酬权。 演员一般会与制片人签署影视合同,表示同意出演影视作品某一角色,这本身就是演 员对其肖像权的行使,是有偿的肖像使用权让渡,属肖像使用合同行为。 9 一般而言,演 员同意制片方在放映宣传电影及与电影相关的范围内动态使用自己在影视作品中的虚拟形 象,但对于商业化使用演员在该影视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的问题,双方却很少在合同中 5张航:谁动了我的“形象权”,载解放日报2010 年第 3期。 6参见李明德:美国形象权法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 2003 年冬季版。 7同上。 8参见甄庆贵:论演员在影视作品中肖像权的法律保护,资料来源: /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MFD2004&FileName=2003074611.nh,最后访问日 期 2011年 4月 30日。 9同上。 提及,导致问题产生。 演员投入的智力创造要具体出现在荧幕上,商业化使用虚拟形象必然涉及使用演员肖 像,但该使用方式却不在合同涵盖范围内。影视作品中的剧照不仅涉及演员的肖像,还是 影视作品静态表现形式的一部分;而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制片人。商业化使用影视作 品中的虚拟人物形象要得到演员许可,还是制片方许可?在法无明文规定,双方又无合意 时,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之商品化权应归谁? 虚拟形象的商品化权属商品化权范畴,商家将演员在影视作品中的剧照商业化利用时, 此演员必须足够知名,接着才有探讨权利归属的必要。只有形象在原有领域拥有广泛的知 名度,转向市场后与特定商品相结合才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好感 10 。否则,若演员不够知 名,就只涉及肖像权保护问题。但是否“知名”涉及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若无统一的标准 得以遵循,问题必然陷入混乱。笔者建议,知名度的判断可借鉴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判断 标准:客观考虑地域性、一般公众标准等。 再考虑权利归属问题。影视表演合同的标的即表演行为,表演者将自己表演者权中的 经济权利让渡给摄制单位(制片方) ,并获取相应报酬,而表演者权中的人身权保留下来。 经济权利让渡给制片方有没范围限制?鉴于表演合同标的的特殊性,表演者履行合同出演 某一角色,在角色中便会打上了其本人的烙印。演员的经济权利行使过程,便会触及其肖 像权。既然表演者同意让渡自己的表演给制片方,按照合同目的,应推定其将这部分肖像 权也出让给制片方。但若第三方商业性使用知名演员的剧照,侵犯谁的权利?有学者认为, 人们看到从影视剧中抽出的、付诸商业使用的有关单独剧照后,将不再把它和有关作品的 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而是直接与演员本人联系起来。 11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全面。比 如,电视剧宫红遍大江南北后,女主角晴川的剧照便变得随处可见。当我们看到身着 清宫服装的晴川剧照时,不仅会想到晴川的扮演者杨幂,还会想到宫的相关情节。商 家直接用杨幂的现代装形象进行商品宣传,就远没有直接用晴川剧照进行商品宣传对顾客 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大。所以,消费者看到使用在商品中的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后, 往往既能联想到扮演该形象的知名演员,也能联想到该影视作品,而且对于该虚拟人物形 象“知名度”的形成,演员和制片方都付出了辛勤劳动。而且,在表演合同中演员并未将 于影视作品之外商业化使用其肖像的权利让渡给制片方,而商家又非单纯使用表演者肖像, 则由第三方商业化使用虚拟角色形象而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就应由演员和制片方共同享有。 此利益最后应如何分配,应由双方合意解决。若无合意,则商业化使用该虚拟人物形象不 但要得到演员许可,而且要得到制片人许可。随着商业化使用虚拟人物形象现象的日益普 遍,这种第三方商业化使用影视作品中虚拟人物形象的预期利益在演员和制片方签署表演 合同之时就可预见。所以,为了避免商家、制片方、演员三方将来产生纠纷,也为了商家 10参见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中医药大学《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及施工图识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计算方法及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岩浆岩岩石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能源汽车市场突围策略
- 爱的教育第二卷核心解析
- 学生家长课件制作指南
- 2024年电调收音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清版)DG∕TJ 08-2111-2012 滩涂促淤圈围造地工程设计规范
- 别墅前期装修设计
-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 肺外结核诊治概况课件
- 养老中的心理调适面对衰老与接受现实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预防暴力犯罪
- 相位和相位差
-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酒店公司章程范本
- 中考物理复习交流
-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
-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