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腰健臀验穴---环跳_第1页
强腰健臀验穴---环跳_第2页
强腰健臀验穴---环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腰健臀验穴-环跳 英文名称: huntio;G30;GB30 定义: 足少阳胆经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 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环跳穴又称髀厌、髀枢、环谷、枢中 等,为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它是治疗腰腿疾病重要的穴位,要想取得理想 的疗效,取穴准确与否,针感能否传导至足至关重要。灵腧经络篇曰: “胆足少阳之脉 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在这里的髀厌即环跳穴,后虽经历 代医学家的系统整理,但对环跳穴仍无准确的定点,均曰此穴在髀枢中。至 1961年由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写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针灸学讲义(人 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才正式提出环跳穴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 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针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然而在临床 上,如不问病情及患者体形的胖瘦,亦不论取穴方便与否均照搬屈上腿伸下腿 取之,其针感不易传导至足,更不利下肢另一要穴委中的针刺。针刺环跳要 想获得理想针感就应该视病痛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体位,形体的胖瘦有异取 穴亦应该有别,如此求实方能使针感传导至足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传统定位法 (1)先用传统的取穴方法即先刺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外1/3交点 处,直刺2到3寸深时作均匀提插手法,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简称传统取穴法)。 (2)再针刺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的交点处,直 刺2到3寸深时作均匀提插手法,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简称新法取穴法)。 实验:用传统取穴法的200针中,体形偏瘦者28例,有25例针感传导至足, 占89.3%;体形偏胖者23例,针感均未传导至足;正常体形者149例,有6例针感 传导至足,占4.0%。用新法取穴位法的200针中,体形偏瘦者28例,有3例针感 传导至足,占10.7%;体形偏胖者23例,全部传导至足,占100%;正常体形者 149例,有14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96.0%。2种取穴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 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功用 祛风化湿,强健腰膝。 配伍: 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 坐骨神经痛。 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主要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 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操作方法: 刺法: 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 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 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古代文献 “百症赋”:后溪、环跳,腿疼刺面即轻。“标幽赋”: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 天枢而可取。悬钟、环跳,华佗刺破足而立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冷风湿 痹针河处,先取环跳刺阳陵。“千金十一穴歌”: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胜 玉歌: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席弘赋”:冷风冷痹疾赧愈,环跳 腰间针与烧。“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 愈见医科神圣功。“杂病穴法歌”:腰痛环跳、委中神,若连背痛昆仑武腰 连脚痛怎生医?(补)环跳(泻)行间与风市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 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扁鹊玉龙经针灸歌曰: 环跳取时须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天星十一穴歌决”:环跳在髀枢,厕身下 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 此没疏虞。针灸举英“天元太乙歌”: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 疾病举例 (1)强直性脊柱炎 年轻男性好发,常见症状: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微, 早期可有倦怠,体重减轻,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若痉挛及僵硬, 逸重动轻。逐渐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疼,并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 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遇暖或休 息后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还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等。晚 期患者脊柱强直在畸形位,颈腰不能旋转,侧视时必须转动全身,可出现严重 的驼背畸形,不能前视。病变有时也可波及髋膝关节,髋关节受累时,呈摇摆 步态,而遗留终生畸形。常用环跳穴,配八髎穴、髀关、督脉穴、背部膀胱经 的背俞穴、华陀夹脊穴等进行治疗。 (2)坐骨神经痛 多发病于成年人,以青壮年居多,一般为单侧肢体患病。 是指坐骨神经通道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坐骨神经有腰4至骶3神经根组成, 经过臀部沿股和小腿后侧至足外侧。临床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 痛两类。本病的症状有:疼痛位于腰臀部并向股后以及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 射,疼痛呈钝痛、灼热、刺痛等,行走、活动及牵拉时可使疼痛加剧。胆经经 型坐骨神经痛(沿大腿外侧边疼痛为主):环跳配合风市、膝阳关、阳凌泉、 丘墟等穴。膀胱经型坐骨神经痛(沿大腿后侧疼痛为主):环跳配合肾俞、承 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附一: 环跳穴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 环跳穴 选穴:主穴:环跳,配穴:L4、L5、S1患侧,1号羊肠线,4cmU线法。 治疗方法 1、羊肠线的制备:取3号或4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左右数段,浸泡于75%酒 精瓶中备用 2、无菌包配置:弯盘1个、纱布10cm见方数块、敷料镊1把、小洞巾1块、 11#刀片及刀柄个1枚、6#封闭针尖1个(长10cm),环跳穴埋线专用针1支 (22#、15cm长套管针),高压消毒备用 3、取穴:患者背对术者侧卧位,患肢在上,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膝成90 度,身体稍向前倾斜,以上面的膝关节接触治疗床为适宜此种体位病人舒适, 便于取穴,大转子最高点尾骨联线的外1/3和内2/3交接处是穴,有明显压痛, 以甲紫作标记。 4、消毒:以标记点为中心常规消毒,消毒面积直径15cm左右,打开无菌包, 铺无菌小洞巾,将备用羊肠线取出10段左右放于无菌包内。 5、麻醉:将2%利多卡因及注射用水瓶颈折断,将5ml一次性注射器撕开放 入无菌包内。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用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及注射用水个2ml,做 皮内注射,注出皮丘直径1cm大,改换封闭针头,左手夹持直刺向生殖器方向或 向髋关节深部,由浅至深缓慢注入到穴内约6cm左右(因人而宜)。 6、操作:用手术刀于皮丘处垂直刺入,刺破肌肉筋膜抽出刀片,用纱布按 压刀口片刻,见无血渗出,将埋线针沿麻醉方向稍加用力刺入到穴内,做拨动 按摩2-5分钟,待患者产生舒适发热感时,稍改变针尖方向寻找针感,当患者出 现向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放电样传导或局部酸胀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