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 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 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 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这些句子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诗歌的意象有 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比喻性意象 七步诗,曹植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丕, 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烘托性意象 凉州词王翰,精 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象征 性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杨柳”象征 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 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 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 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分析形象意境”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博闻、强识。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 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 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 面的“术语”积累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 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 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 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 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 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 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柳树“柳”者 ,“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 人不起故园起”“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杨柳 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 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 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柳絮杨花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 子规 ”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 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凄凉悲伤)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 桐树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先行陨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于 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见的手法。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 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 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 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 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 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写在 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 沙) 梅花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 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 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 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 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言浅而意深。 菊花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 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浮萍、浮云 浮萍:漂泊不定。“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浮云:漂泊不定,喻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莲纯洁、脱俗、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 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 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 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大雁 雁姿雄壮雄浑悲壮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 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尤为强烈。 春秋迁徙思乡之情。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 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 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 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寒塘)。 鸿雁传书:“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猿、杜鹃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 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 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 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 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 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 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 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 种鸟。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 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 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无人信高洁”喻自己的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 解。“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虞世南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表达痛别离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 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斜阳外,寒 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 黄鹂(黄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前两句以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3 句以其声音 之好,反衬物是人非的寂寞之情。4 句以其声音之美来写音乐。 燕子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 人之切。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 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 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 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 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 月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 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 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 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2)明月蕴涵情感的 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 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流水流水不返。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剪切不断、延绵不绝。以此喻感情的绵 远、悠长、无尽。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李白的“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 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斜阳(夕阳、落日)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 如范仲淹:“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 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 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 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 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 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 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 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绿叶:生命力 希望活力 黄叶:凋零 成熟 没人迟暮 梅子:少女怀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的挫折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 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 “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 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冰 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杨花 有飘零之意。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 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 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 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 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望穿秋水 逐鹿 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杜康 酒的代称。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 传说中长寿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 来祝人长寿。 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 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后来 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柳 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 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二,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燕 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 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明月 一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 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二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 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三时 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命在时间面前的 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 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 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金风:秋风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 友人 ) 。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 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 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抒发了 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玉:高洁,脱俗。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 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 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 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 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 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 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 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 引力的人生理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 西涧)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 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 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怀桔:指孝顺双亲。 怀桔遗亲是二十四孝之一,写后汉六岁的陆绩的孝顺故事。陆绩随 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 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的孝心)“大奇 之”。 采薇: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 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表现坚 守节操。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 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 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 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 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高唐与爱情 出自宋玉的 高唐 赋 香草美人与道德理想 出自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 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 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於君。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 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 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 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 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月亮的别称 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 、“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燕子”意象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 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清明”(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 hng,不相上下, 相抗衡),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 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 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 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 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 事代谢。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 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 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 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 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 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 杨花:杨树开花飞絮一般在四五月初夏,怎么会在二月开花,所以古代杨花非杨树之 花,而是柳絮。惜春伤感。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 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 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落絮无声春坠泪,行 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纱)“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 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离恨哀思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隋代的无名氏 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用 杨花的漫天飞舞来渲染离别的伤感。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 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即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来渲染气氛,杨花漂泊不定,暗 示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带来的飘零流落的离别之恨。轻薄低贱 杨花随风飘零,飘 忽不定,行踪难觅,多指人的轻薄,无行,难以信任。 “风里杨花轻薄情”, “欲共柳 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把情感不专一的女人叫作水性杨花 ,在文人的眼 中,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松是苍劲伟岸的,菊是清新淡远的,莲是高洁秀美的,竹是虚 中多节的,梅是贞丽耐寒的,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是文人君子的比德之物,它们代表是人 的美好的人格气质。而唯独杨花是轻薄,这同杨花的固有的特质分不开,它的飘忽不定才 引得这些文人的鄙视。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工作人员转正工作总结
- 夫妻出轨情感修复协议离婚及财产分配方案
- 办公室租赁合同附加办公环境优化及维护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费支付及调整协议书
- 针对家暴事件的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抚养权分配范本
- 离婚股权分割及婚姻财产分割执行监督细则协议
- 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变更及债务承担协议书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变更及工作时间及福利待遇协议
- 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合同终止及升级协议
- 乌鲁木齐商住两用公寓租赁及商业合作协议
- 护理专业全面解析
- 除颤护理课件
- 【化学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查房
- 2025年廉政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拔罐适应症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
- 外贸矿产代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