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读后 感(精选多篇)_第1页
《幸福》读后 感(精选多篇)_第2页
《幸福》读后 感(精选多篇)_第3页
《幸福》读后 感(精选多篇)_第4页
《幸福》读后 感(精选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幸福读后感( 精选多篇) 幸福读后感 威廉施密德的幸福一书, 读了三遍,总算感觉消化了它。文字流 畅,装帧精美,插图也很有味道。第一 遍,一口气读完,感觉有所触动,很多 智慧与远古的一些智慧书相通,穿成了 一条完整的珠链,自成体系。但由于多 年以来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和浏览所形成 的习惯,想在自己脑中把内容过一遍, 却有些茫然,阅读能力退化了想起 葛优说过的一句话:“ 不敢说看书,只 是没事时看些句子” 。现在体会到了这 种感觉。因此,觉得有必要再读一遍, 第二遍,零零碎碎地看完,觉得每句话 都有咀嚼回味的必要,与读过的儒释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犹太等经典相印证,结果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只好再读第三遍。第三遍先把目 录看仔细了再看内容,纲举目张,总算 能把全书说什么搞清楚了。 感受有三,一、古今中外道相同, 但科技的、人心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二、 出发点仍然是“ 空” ,落脚点在于意义 即关联,仍然是一种终极的东西;三、 接受一切,自强不息,获得一种“开朗 的镇定”,即心安。 先讲感受一,即“ 古今中外道相 同,但科技的、人心的发展需要重新审 视”。如对好运的认识,可遇而不可求, 关键在于对好运的态度。一个是封闭自 己,拒绝一切好运及坏运,另一个是开 放自己, “主动地关注、敏锐地感觉到并 抓住有利时机,加之平时为迎接良机做 足准备”,并且 “好运爱去欢迎它的地方 ” ,类似对待好运的方法,东西方古典智 慧的意见是一致的,特别是这两年流行 的一种说法,所谓心想事成的正能量, 更是将这个发展到了极致。作为对好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应对态度的补充,书中谈到了“好运虽 然可以改善生活的外在条件,却会削弱 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因此时间可 能最终证明一次好运竟是厄运,而厄运 或许倒是好运” ,与老子的 “祸福相倚” 的智慧是一致的。对快乐的认识也是一 样的, “佳肴可口,连吃三份之后就感到 难受了;美酒甘甜,快乐却不会随着杯数 增加而增加” ,即行为经济学所说的边 际效应递减。包括对物质财富的认识、 超验及信仰、人生的终极意义等等,与 古人认识都是一致的。说明:无论时代 和地域,道依然是一样的。 但是“ 道可道,非恒道 ”,经过了 两三千年的演变,有些形式已经产生了 变化,不是古代智人所说的“道” 了。本 书的一个突出之处就是指出了新时代人 的一些变化,如“ 若是恐惧、悲伤、沮 丧等造成低谷的缘由无法祛除,新时代 人就认为必须竭尽全力走出低谷,而且 越快越好,因此不妨借助速效药品。新 时代人认为不快乐是一种病,即所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快感缺乏症? ,必须想方设法治愈,否 则就有死亡的危险,主要是社交死亡, 因为没人愿意跟? 兴致不高 ?的人来往。 ” 其实这样是“ 标准定得过高,用之来衡 量生活,则生活别无选择,只能失败。 这种新时代幸福观正是这样一个把人一 步步逼入不幸的概念” ,早些年,虽然 物质生活匮乏,很多人觉得日子过得痛 苦,但自我恢复能力很好,当时我心里 就有些疑惑,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的抑 郁症患者,而如今国内也到处都是抑郁 症患者了,原因之一在于此。另外,如 书中所说, “新时代却带来了一个使知觉 缺失的大问题:世界技术化导致知觉衰 退乃至丧失,从而导致自我和世界之间 的关联消失。我们不再视、听、嗅、动, 而是长时间坐在屏幕前面,知觉被缩减 为视觉一种,而且视觉还被局限于一个 狭窄的视野。 ”确实,如果我们的生活方 式与自然有更多的亲近、与亲友有更多 的交流,各种知觉赋予我们的当下的、 即时的快乐将更多,而且我们的生活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将更为丰富,然而,新时代中很多宅男 宅女似乎在网络中满足了与外界联系的 需求,其实他们已经选择了一种单调而 虚幻的联系,丢弃了更多的知觉功能。 还有, “在新时代的富裕社会里,人类经 过奋斗?解放 ?了自己,获得了自由,而 种种历来坚实的关联随之变得支离破碎” , “留下陷入孤独的个人 ”, “于是乎产生 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 和外在冷漠” 。这也是我一直思 考的一个现象,也基本推导出经济发展 与自由、自由与孤独空虚的逻辑关系, 对个人与外界的关联的认识不是很清晰, 看完书后,豁然开朗,人存在的真实性 即基于与外界的联系,责任和情谊都是 一种关联,很多人都在追求一种无牵无 挂的自由,一旦丧失了各种牵挂而拥有 了完全的自由,巨大的空虚和孤独感就 将自己包围,没有修行到一个境界的人 是无法安于这种“ 空” 的,佛教僧徒修行 就是要断六根以达到这种境界,观自性, 获超验,大多数世俗之人则是误入歧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不小心走到了“ 空” 的边缘,因为他们没 有支持“空”的强大内心,就像杞人忧天 一样,不能不害怕天要塌了。书中尚有 多处对新时代的审视,颇受启发。 感受二,出发点仍然是“空” ,落 脚点在于意义即关联,仍然是一种 终极的东西。从对幸运、快乐、充实等 幸福形态的分析,最后指出,所有这些 都是“片段式 ”的,不可持续,物极必反, 从人类的经验而言,喜乐和悲愁总是相 伴的,因此幸福说到底还是“空” 。而且 从生命的有限、空间的狭窄与人心、思 维的无限之间的矛盾,生命之渺小、幸 福之短暂等等很容易推导出如梦幻泡影 般的“空”。总算还好,作者仍然积极地 推出了“意义 ”的说法,并指出: “人生 第一要务乃是所有层面的意义:身体察 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精神思考 的意义和超验的意义。 ”关于意义的认识 更是充满智慧,书的最后部分对此阐述 的非常精彩,对现阶段的幸福矛盾和诉 求、全球化冲突的关键问题、新自由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解答、可能产生的结果都做出了说明, 文字简洁而思维清晰。 感受三,接受一切,自强不息, 获得一种”开朗的镇定 ”,即心安。不管 是快乐还是忧愁、好运还是坏运都是人 生的组成部分之一,无法逃避,因此要 有一份镇定,坦然接受;既然无法逃避, 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做好各种准 备去战胜人生中不好的一面,同时也要 做好准备去敏感、主动获取人生中好的 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多一些幸福,才 能获取一种“ 开朗的镇定”。 “而每项事业, 哪怕再平淡,只要我们从事它不仅是为 了物质追求,也是为了精神追求,这项 事业就有意义。而如果我们因此获得了 意义,我们就能经受并克服新时代生活 的种种挑战。 ”多数人首先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