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_第1页
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_第2页
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_第3页
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_第4页
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推荐积累古诗文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文欣赏: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 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 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诗歌特色: 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 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 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 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 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 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 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 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 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 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 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春 夜 喜 雨 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 。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 野 径 云 俱 黑 , 江 船 火 独 明 。 晓 看 红 湿 处 , 花 重 锦 官 城 。 诗 文 欣 赏 : 好 雨 似 乎 领 会 人 意 知 道 季 节 变 化 , 正 当 春 天 万 物 生 长 时 即 降 临 。 细 雨 随 着 春 风 悄 悄 地 在 夜 里 来 到 , 它 默 默 地 滋 润 万 物 ,没 有 一 点 声 音 。 田 野 的 小 路 和 空 中 的 云 彩 都 是 那 样 漆 黑 , 只 有 江 船 上 灯 火 独 独 明 亮 。 等 到 明 天 拂 晓 看 看 被 淋 湿 的 花 朵 , 整 个 成 都 都 显 得 沉 甸 甸 的 , 那 红 花 一 定 更 加 迷 人 。 诗 歌 特 色 : 春 夜 喜 雨 抒 写 诗 人 对 春 夜 细 雨 的 无 私 奉 献 品 质 的 喜 爱 赞 美 之 情 。 俗 话 说 , “春 雨 贵 如 油 ”, 对 于 这 珍 贵 如 油 的 春 雨 , 众 人 皆 盼 , 诗 人 亦 然 。 而 当 春 雨 飘 然 降 临 的 时 候 , 诗 人 更 是 惊 喜 不 已 , 甚 至 卧 床 静 听 , 彻 底 夜 难 眠 , 迫 切 希 望 它 下 过 痛 快 。 诗 歌 意 在 盛 赞 春 雨 默 默 无 闻 、 无 私 奉 献 的 崇 高 品 质 , 这 份 对 春 雨 的 喜 爱 之 情 描 绘 得 如 此 细 腻 逼 真 , 曲 折 有 致 , 这 不 能 不 令 人 惊 叹 杜 甫 洞 幽 显 微 , 体 物 察 情 的 艺 术 功 力 。 6 江南春绝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文欣赏: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 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隐现在 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诗歌特色: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 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 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 面。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 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 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 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 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 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文欣赏: 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 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 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 诗歌特色: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 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 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 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 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 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 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山中送别 10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诗文欣赏: 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 待到明年春草绿 的时候, 友人呀你还能不能回来呢? 诗歌特色: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 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 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 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 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 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文欣赏: 我静静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 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 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诗歌特色: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 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时年诗人 68 岁。与 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 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 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 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 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 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 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 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 作。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诗文欣赏: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 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 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 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 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 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诗歌特色: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 自身感慨作结。 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 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文欣赏: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 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 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 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 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 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 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 思想文化的建树) 。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 现在的人们(暗指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自信) 。 诗歌写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 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 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18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文欣赏: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 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 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无 题 李 商 隐 相 见 时 难 别 亦 难 , 东 风 无 力 百 花 残 。 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 , 蜡 炬 成 灰 泪 始 干 。 晓 镜 但 愁 云 鬓 改 , 夜 吟 应 觉 月 光 寒 。 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 , 青 鸟 殷 勤 为 探 看 。 诗 文 欣 赏 : 聚 首 多 么 不 易 , 离 别 更 是 难 舍 难 分 ; 暮 春 作 别 , 恰 似 东 风 力 尽 百 花 凋 残 。 春 蚕 至 死 , 它 才 把 所 有 的 丝 儿 吐 尽 ; 红 烛 自 焚 殆 尽 , 满 腔 热 泪 方 才 涸 干 。 清 晨 对 镜 晓 妆 , 唯 恐 如 云 双 鬓 改 色 ; 夜 阑 对 月 自 吟 , 该 会 觉 得 太 过 凄 惨 。 蓬 莱 仙 境 距 离 这 里 , 没 有 多 少 路 程 , 殷 勤 的 青 鸟 信 使 , 多 劳 您 为 我 探 看 。 诗 歌 特 色 : 就 诗 而 论 , 这 是 一 首 表 示 两 情 至 死 不 渝 的 情 感 诗 。 然 而 历 来 颇 多 认 为 或 许 有 人 事 关 系 上 的 隐 托 。 起 句 两 个 “难 ”字 , 点 出 了 聚 首 不 易 , 别 离 更 难 之 情 , 感 情 绵 邈 , 语 言 多 姿 , 落 笔 非 凡 。 颔 联 以 春 蚕 绛 腊 作 比 , 十 分 精 彩 , 既 缠 缅 沉 痛 , 又 坚 贞 不 渝 。 接 着 颈 联 写 晓 妆 对 镜 , 抚 鬓 自 伤 , 是 自 计 ; 良 夜 苦 吟 , 月 光 披 寒 , 是 计 人 。 相 劝 自 我 珍 重 , 善 加 护 惜 , 却 又 苦 情 密 意 , 体 贴 入 微 , 可 谓 千 回 百 转 , 神 情 燕 婉 。 最 终 末 联 写 希 望 信 使 频 传 佳 音 , 意 致 婉 曲 , 柳 暗 花 明 , 真 是 终 境 逢 生 , 别 有 洞 天 。 春 蚕 两 句 , 千 秋 佳 绝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词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 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 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 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 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 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 一看,笑回道:“ 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 道;“ 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 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 “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 后一个“ 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 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 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 己的青春易逝。 22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兴 尽 晚 回 舟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争 渡 ,争 渡 ,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 词 文 欣 赏 : 还 时 常 记 得 出 游 溪 亭 , 一 玩 就 玩 到 日 黑 天 暮 , 深 深 地 沉 醉 , 而 忘 记 归 路 。 一 直 玩 到 兴 尽 , 回 舟 返 途 , 却 迷 途 进 入 藕 花 的 深 处 。 大 家 争 着 划 呀 , 船 儿 抢 着 渡 , 惊 起 了 满 滩 的 鸥 鹭 。 诗 词 特 色 : 品 味 词 意 , 似 为 回 忆 一 次 愉 快 的 郊 游 而 作 。 词 人 命 舟 备 酒 , 畅 游 于 清 溪 , 因 沉 酣 竟 不 知 日 之 夕 矣 。 沉 沉 暮 霭 中 , 回 舟 误 入 曲 港 横 塘 , 藕 花 深 处 。 这 是 一 个 清 香 流 溢 , 色 彩 缤 纷 的 , 幽 杳 而 神 秘 的 世 界 。 它 给 词 人 带 来 的 是 巨 大 的 惊 喜 和 深 深 的 陶 醉 。 花 香 、 酒 气 , 使 词 人 暂 时 摆 脱 了 封 建 社 会 名 门 闺 秀 的 重 重 枷 锁 , 显 现 出 她 开 朗 、 活 泼 , 好 奇 、 争 强 要 胜 的 少 女 的 天 性 , 于 是 有 争 渡 之 举 。 当 轻 舟 穿 行 于 荷 花 之 中 , 看 着 栖 息 在 花 汀 渔 浦 的 鸥 鹭 惊 飞 , 她 感 受 到 了 一 种 强 烈 的 生 命 活 力 。 这 种 活 力 就 从 词 短 促 的 节 奏 和 响 亮 的 韵 脚 中 洋 溢 而 出 。 秦 观 的 两 首 如 梦 令 如 梦 令 遥 夜 沉 沉 如 水 ,风 紧 驿 亭 深 闭 。 梦 破 鼠 窥 灯 ,霜 送 晓 寒 侵 被 。 无 寐 ! 无 寐 ! 门 外 马 嘶 人 沸 。 如 梦 令 莺 嘴 啄 花 红 溜 , 燕 尾 点 波 绿 皱 。 指 冷 玉 笙 寒 , 吹 彻 小 梅 春 透 。 依 旧 , 依 旧 , 人 与 绿 杨 俱 瘦 。 玉 楼 春 宋 祁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縠 皱 波 纹 迎 客 棹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诗 文 欣 赏 : 东 城 外 面 的 景 色 , 越 来 越 美 。 湖 面 上 棉 纱 一 样 的 波 浪 , 负 载 着 游 船 , 承 载 着 游 客 的 欢 乐 。 绿 杨 翠 柳 , 茂 密 如 烟 , 春 深 了 , 只 有 早 上 , 尚 余 轻 寒 。 红 杏 枝 头 , 蜂 飞 蝶 舞 , 春 意 盎 然 。 人 生 的 欢 乐 是 多 么 少 啊 ! 愿 拿 千 金 换 一 笑 。 端 起 斟 满 的 酒 杯 , 邀 请 夕 阳 , 劝 夕 阳 同 干 一 杯 。 希 望 金 色 的 晚 照 , 能 够 在 美 丽 的 花 丛 中 多 停 留 一 会 儿 ! 秋 夕 杜 牧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诗 文 欣 赏 秋 夜 , 白 色 的 烛 光 映 着 冷 清 的 画 屏 ; 我 手 执 绫 罗 小 扇 , 轻 盈 地 扑 打 流 萤 。 天 街 上 的 夜 色 , 有 如 井 水 般 清 凉 , 卧 榻 仰 望 星 空 , 牵 牛 星 正 对 织 女 星 。 26 秋 登 兰 山 寄 张 五 孟 浩 然 北 山 白 云 里 , 隐 者 自 怡 悦 。 相 望 试 登 高 , 心 随 雁 飞 灭 。 愁 因 薄 ( b) 暮 起 , 兴 是 清 秋 发 。 时 见 归 村 人 , 沙 行 渡 头 歇 。 天 边 树 若 荠 ( j) , 江 畔 ( pn) 舟 如 月 。 何 当 载 酒 来 , 共 醉 重 阳 节 。 诗 文 欣 赏 : 面 对 北 山 岭 上 白 云 起 伏 霏 霏 , 我 这 隐 者 自 己 能 把 欢 欣 品 味 。 我 试 着 登 上 高 山 是 为 了 遥 望 , 心 情 早 就 随 着 鸿 雁 远 去 高 飞 。 忧 愁 每 每 是 薄 暮 引 发 的 情 绪 , 兴 致 往 往 是 清 秋 招 致 的 氛 围 。 在 山 上 时 时 望 见 回 村 的 人 们 , 走 过 沙 滩 坐 在 渡 口 憩 息 歇 累 。 远 看 天 边 的 树 林 活 象 是 荠 菜 , 俯 视 江 畔 的 沙 洲 好 比 是 弯 月 。 什 么 时 候 你 能 载 酒 到 这 里 来 , 重 阳 佳 节 咱 们 开 怀 畅 饮 共 醉 。 望庐山五老峰 作者: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诗文解读: 1. 诗题 “望 “一作“登“。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 而立,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2.李太白诗醇王云:“ 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 蓉也。 3.揽结:采集。 4. 巢云松:隐居。 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 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诗人把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的金芙蓉, 形象生动别致。唐宋诗醇云“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 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江楼夕望招客 白 居 易 海 天 东 望 夕 茫 茫 , 山 势 川 形 阔 复 长 。 灯 火 万 家 城 四 畔 , 星 河 一 道 水 中 央 。 风 吹 古 木 晴 天 雨 , 月 照 平 沙 夏 夜 霜 。 能 就 江 楼 消 暑 否 , 比 君 茅 舍 校 清 凉 。 诗 文 赏 析 : 这首诗描写夏夜登江楼的情景。时值夏季,城中酷热难当,所以登江楼 以消暑。登上江楼,极目远眺,只见暮色之中,一片苍茫,海天一色,难以 分辨,回过头来,则山峦起伏,气势雄奇壮伟,江流浩荡,直向大海奔去。 开篇两句展开了阔大的视野,足见江楼地势高峻,同时,山势川形,海天茫 茫,也正是暮色之中临海江楼的景境特征。山川形势既阔且长,景境也就有 了层次和深度,诗人自然会进一步向上下四方寻觅、感受,俯身望去,万家 灯火,环绕四周,仰望天空,则银河闪烁,倒映江中,这两句写出灯火、星 光,与苍茫大海、山川形势形成辉映之势,为暮色添上璀璨的光彩。下二句 突然宕开一笔,写出夏夜特殊感受,明明是“晴天”,却感到耳边“雨” 声一片, 原来是海风吹过,参天古树枝摇叶曳,酷似雨声,明明是“夏夜”,却感到眼 前白“ 霜”一片,原来是月光照耀在江畔平沙上,晶莹洁白,酷似霜色。这虽 然是诗人想象的产物,但却入情入理,喻比贴切,更重要的是当晴热的夏夜, 在对清凉的心理期待中,如此景境特征,自然使人想象凉爽景物,而经过这 样的描写和感受的过程,显然给人的心理上带来更多的凉爽之气息,因而结 句点明消暑之事与邀客之题,就十分顺乎自然了。 30 中 秋 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文欣赏: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 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 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 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诗歌特色: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 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 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 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 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与之相似描写夏天的诗有: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杨万里 ( 其 一 ) 梅 子 留 酸 软 齿 牙 , 芭 蕉 分 绿 与 窗 纱 。 日 长 睡 起 无 情 思 , 闲 看 儿 童 捉 柳 花 。 ( 其 二 ) 松 阴 一 架 半 弓 苔 , 偶 欲 看 书 又 懒 开 。 戏 掬 清 泉 洒 蕉 叶 , 儿童误认雨声来。 诗 文 欣 赏 : ( 其 一 ) 梅 子 味 道 很 酸 , 吃 过 之 后 , 余 酸 还 残 留 在 牙 齿 之 间 ; 芭 蕉 初 长 , 而 绿 阴 映 衬 到 纱 窗 上 。 春 去 夏 来 , 日 长 人 倦 , 午 睡 后 起 来 , 情 绪 无 聊 , 闲 着 无 事 观 看 儿 童 戏 捉 空 中 飘 飞 的 柳 絮 。 ( 其 二 ) 松 阴 之 下 长 着 半 弓 的 草 苔 , 想 看 书 可 又 懒 得 去 翻 开 。 百 无 聊 赖 中 掬 起 泉 水 去 浇 芭 蕉 , 那 淅 沥 水 声 惊 动 了 正 在 玩 耍 的 儿 童 , 他 们 还 以 为 骤 然 下 起 雨 来 。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诗文欣赏: 长长的夏日正午前后,烈日炎炎,树阴显得分外浓密清凉,池塘边楼阁亭台的倒 影,清晰地在清澈的池水中映出。平静的水面宛若一面巨大的水晶帘子,晶莹而透亮; 微风吹过,“水晶帘”轻轻地掀动着,泛起闪闪波光,透出了微微的凉爽。随着阵阵 轻风,开满了花架的蔷薇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弥漫了整个宁静的庭院。 诗歌特色: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 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 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34 落 花 李商隐 高 阁 客 竟 去 , 小 园 花 乱 飞 。 参 差 连 曲 陌 , 迢 递 送 斜 晖 。 肠 断 未 忍 扫 , 眼 穿 仍 欲 归 。 芳 心 向 春 尽 , 所 得 是 沾 衣 。 诗 文 欣 赏 : 高 阁 上 的 游 客 们 已 经 竞 相 离 去 ; 小 园 的 春 花 随 风 凋 零 纷 纷 乱 飞 。 花 影 参 差 迷 离 接 连 着 弯 弯 小 径 ; 远 望 落 花 回 舞 映 着 斜 阳 的 余 晖 。 我 的 肝 肠 欲 断 不 忍 把 落 红 扫 去 ; 望 眼 欲 穿 盼 来 春 天 却 匆 匆 回 归 。 爱 花 惜 花 自 然 要 怨 春 去 得 太 早 ; 春 尽 花 谢 所 得 的 只 是 落 泪 沾 衣 。 诗 歌 特 色 : 这 首 诗 写 于 会 昌 六 年 ( 公 元 846 年 ) , 作 者 正 闲 居 永 业 。 当 时 , 李 商 隐 陷 入 牛 李 党 争 之 中 , 境 况 不 佳 , 心 情 郁 闷 , 故 本 诗 流 露 出 幽 恨 怨 愤 之 情 。 首 联 直 接 写 落 花 。 上 句 叙 事 , 下 句 写 景 。 落 花 虽 早 有 , 客 在 却 浑 然 不 觉 , 待 到 人 去 楼 空 , 客 散 园 寂 , 诗 人 孤 寂 惆 怅 之 情 顿 上 心 头 , 诗 人 这 才 注 意 到 满 园 缤 纷 的 落 花 , 而 且 心 生 同 病 相 怜 的 情 思 , 用 语 巧 妙 。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 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8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 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诗文欣赏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 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 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 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 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 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 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 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 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 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 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 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 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生机勃勃,我要积累关于春天的优美诗句, 我也要赞美春天: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 即兴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杜甫江畔 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 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 晚景 42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 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 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渭城 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 晓 待人要真诚友善 人常说,要想在社会上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这话听起来很平常、很 简单。但是, 要想做个真正的好人,能让人承认、认可你是个好人,也不 是那么容易。做事要先人,做人就要和人打交到,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 题,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管有多复杂,自己应该有做人的原则, 首先待人要从真诚友善做起。 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心底里没有的东西,无论你在表面上怎么掩饰,都 会让人觉出假来。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治长 谁穿上谦卑这件衣裳,谁就是最美最俊的人。 蒙哥马利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守仁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看不见河底就不要涉水而过。 英国谚语 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 大卫 汉生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 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加尔多斯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魏征如 愚蠢和傲慢是一树之果。 谚语 人们要发展自己首先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武者小路 人因为博学才谦逊,因为勇于牺牲才力量无比。 吉卜林 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 佚名 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 能诚实。 老舍 在人生道路上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 卡内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46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 【锄一恶,长十善。 】-宋史.毕士安传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宋)杨时 【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 】-(清) 申居郧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乔叟 【世上的言语,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一句话所以成为奇警 或成为平凡,视其与真实的内容相符与否而定。 】-徐懋庸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 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傅雷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