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讨_第1页
关于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讨_第2页
关于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讨 上海市闵行二中 余安敏 宁 颖 一 立论依据(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电脑在中国大中城市家庭的普及、以及中学生上网人群的增加,网络对中学生的 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网络的开放性及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网上既有大量健康有益的 信息、能够给中学生提供无穷的知识宝藏,也有不少负面有害的东西,可谓是泥沙俱下, 精华与糟粕同在。据调查上海市高中生每天上网时间在 35 小时。学生上网所选择的栏目 也多为娱乐休闲类(占 46.84%) ,游戏类(占 20.53%) ,聊天类(占 24.21%) 。正处于心理、 生理发育不成熟期的中学生,是非美丑辨别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极易陷入网中不可自拔, 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由于网络使用不当引发的事件比比皆是、触目惊心。中学生 是国家的栋梁,如果他们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被电子海洛因所毒害,不仅严重损害其自 身的身心健康,对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来说 更是一个重大的失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发布、北京“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 的启动都说明社会对此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探索出 引导中学生健康、文明使用网络的方法、能够探索出在中学生中倡导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为中学德育教育提供一个可执行的范例。 根据埃里克森等人提出的“新”弗洛伊德精神主义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 如焦虑、不安全感、寂寞感等等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以致失调的结果。 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措施和预防治疗,这些变态的心理现象就可以防止和消除。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而从出生到成人则经过六个阶段。每 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 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一个人的个 性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 二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对当前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结论:网络文明与 网络道德教育是否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否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并将此结 论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内容: 1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2网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3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包括每天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内容、经 常浏览的网站等。 4当今网络现象的探讨与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沉迷网恋、游戏、网络虚拟世界的 案例调查及个案心理分析。 5在学生中掀起讨论高潮:在网络上应该提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应该如何合 理使用网络? 6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在中学生中进行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 教育是否存在着必要性? 7在中学生中进行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教育是否有助于他们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 抵御能力,保持自我的身心健康? 三 、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分析 (1)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使用网络时出现的问题也 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与学校的关注。目前已有很多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网络文明教育,也 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如南昌大学开设“网络道德”课,将网络道德做为一个章节加 入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制作了网络道德专题网站等。但是大 多数对于中学生上网问题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现象表面,对所发生的现象进行了简单归纳和 描述,或对如何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做了一些探讨,而对于中学生沉迷网络与不良上网习 惯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学校、家庭应采取哪些有效方式来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保持身 心健康等层面的研究却少有人问津。该课题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心理学 的理论,从学生心理出发进一步探讨在中学生中进行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 重要性。 (2)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1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系列校本教材的形成 2全校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提高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意识 1闵行二中是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信息科技特色学校。学校以“敦品励学,以 品养慧”为校训,一直狠抓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这对课题研 究提供良好的研究氛围. 2学校大力发展信息科技教育,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这为学校教育发展和课题研究 创设了较好的资源与技术平台. 3课题组成员余安敏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带教老师,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并取得 过一定的科研成果,在信息科技教学研究领域与学生道德品质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 对本课题的研究起了人力保障的作用。 4本课题负责人为高中信息科技课教师,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能够 学习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与研究方法,且处于教学一线,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当今最新的 网络技术都十分了解. 5学校高一年级开设的拓展性课程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时间与被试对象 6本课题已经在学校的试点班级进行了前期的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为课题的 顺利进行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五、课题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骤) 现状调查分析阶段主要以访谈问卷调查法为主,通过问卷调查和一些学生的交流对话, 了解当前中学生使用网络的心态;理论探索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查阅有关网络文明与网络 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相关资料。实践阶段以实验法为主,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开 展主题班会、记载好学生思想活动档案,用对比实验法了解教育效果。 课题实施的主要步骤: 1酝酿和立题、实验教师考虑采用的研究方法; 2选取实验班级 3实验教师广泛收集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案例) ,可使用资料收集法与分层 调查法 4实验教师查阅文献,获取关于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相关资 料 5在实验班级学生中进行学生上网心理、上网习惯调查,与部分同学交流对话了解其 内心真实想法;并为参与实验的每个学生建立研究档案,动态记录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过 程 四、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 构、研究经费、设备等) 6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实验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网络文明、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7组织专家讲座与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学习积极性 8组织班会课程,学生交流活动的体会、感想,撰写体会报告 9教师整理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实验材料,分析学生心理发展历程,形成分析报告 阶段性成果形成; 10交流与评价、提高; 11在全校学生中推广 12总结与鉴定。 研究对象: 中学生及与学生有关的教师、学习、教学、科技、创造活动、环境活动内容。 研究理论基础是基础教育理论,也包括心理学和道德哲学其学科知识,如“三大思潮” 、 行为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人本主义。 六、成果形式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2004.22004.6 (酝酿和立题、选取实验班级、 ) 第二阶段:2004.72005.2 (课题实施阶段:收集案例、查阅文献、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