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1页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2页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医学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一、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现在多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 ,属于汉坦病毒属。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在我国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 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也较常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率较低,主要靠显性感染,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感染 发病罕见 季节性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57 月和 11 月 次年 1 月为两个高峰发病季节 三、发病机制 EHFV 对机体有直接损伤作用,另外可通过免疫作用发挥致病性,其中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型 变态反应)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 原发性休克 指病程 37 天出现的低血压休克,主要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 休克 继发性休克 指少尿期发生的休克,主要是由于大出血、继 发感染和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够,导致血容 量不足 发热期出血 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和血小板减少所致 出血 休克期以后的出 血加重 主要由于 DIC 所导致的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 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等 少尿 本病的肾脏损害与一般急性肾小管坏死相同,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内肾素增加,肾小球中微血栓形成),肾小管回吸 收功能受损(缺血、肾小管变性、坏死、间质水肿,致使肾小管 被压及受阻)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典型患者有三大主征(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和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 期和恢复期)。重型患者可以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相互重叠。 出现时间 临床特点 发热 多为突起高热 全身中毒症状 以“三痛”,即“头痛 、腰痛和眼眶痛” 最 为突出 毛细血管损害 表现为充血、出血 和渗出水肿。颜面 、颈和上胸部皮肤 充血潮红(三红) ,重者呈醉酒貌 发热期 热程 37 日 肾损害 发病早期可出现蛋 白尿、尿量减少和 肾区叩击痛 低血压休克期 病程 46 日 此期容易发生 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 少尿期 病程 58 日 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主要表现尿毒症、 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 和肺水肿 多尿期 病程 1015 日 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以发生继发性休克 恢复期 病程 34 周后 经过多尿期后,24 小时尿量逐步恢复正常 五、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 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一少”,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及少搬动。把好三关(休 克、少尿及出血关)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原则 具体措施 人卫医学网考试 发热期 应以减轻中毒症状、减少外 渗、控制感染和预防 DIC 为主 包括卧床休息、支持与对症治疗; 早期可予抗病毒治疗 低血压休克期 要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 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适量 ,液体种类应晶体、胶体结合 纠正酸中毒:可用 5% 碳酸氢钠 抗凝治疗:可选用肝素、低分子右 旋糖酐等药物 少尿期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防治并发症 控制入量:一般以前日的出量加 4 00600ml 为当日的补液量 除非出现电解质缺乏症状,一般不 补充钠盐和钾盐 用 20% 甘露醇或速尿利尿,必要 时予血液透析治疗 多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