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易购对畜牧养殖场沼气建设的意见_第1页
关于猪易购对畜牧养殖场沼气建设的意见_第2页
关于猪易购对畜牧养殖场沼气建设的意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易购,中国唯一的生猪交易平台。/ 为加大我市畜牧养殖场沼气建设力度,防治畜牧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 村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 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河源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河府2008148 号)精 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念,以推行清洁生产和生 态化养殖,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为目标,以加快我市生态农业、可 再生能源的建设步伐,改善和保护我市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实 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前提,发挥我市农 村能源项目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和环境意识,为早日实现脱贫奔康和建设和 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适养区和限养区内符合规模标准的养殖场即牛常年存 栏 10 头以上,猪常年存栏 50 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 ,必须配套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 建设;同时,养殖户可以结合农村沼气工程规划建设户用沼气或者联户沼气。各县区要结 合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方案 或规划。要科学选择建设模式,合理安排建设示范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多样化发展。 (二)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各县区根据实际制定鼓励、支持加快畜牧养殖场沼气发 展的政策措施,并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养殖户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强 指导,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要切实发挥村委会、农民合作社和受益者的主体作用,引导 和带动养殖场(户) 、供气农户和用气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三)规范建设,保证质量。沼气池建设必须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和 规范或按我市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深藏式沼气池”技术建造,实行标准化、专业化 施工管理。从事沼气建设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沼气工程设计、施 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安全和质量。 (四)综合利用,务求实效。以消纳养殖场内粪污为基本目标,坚持综合利用沼气、 沼渣、沼液,充分发挥沼气池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要强化建设质量管理,确保建设一 处,成功一处,受益一处。 三、目标任务 争取到 2011 年,我市 95%以上的养殖场(户)按照 0.4?/头的标准建设相应容量的沼 气池。全市规模养殖场共建设沼气池 2507 个,25 万立方米;户用沼气池 3340 个,3 万 立方米。全市共计建设沼气池 28 万立方米。 2010 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新建沼气池 1195 个,户用沼气池 1630 个,共计 13 万立方米, 其中源城区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82 个,户用沼气池 160 个;东源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223 个,户用沼气池 280 个;和平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125 个,户用沼气池 300 个;龙川县规 模养殖场沼气池 370 个,户用沼气池 320 个;紫金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250 个,户用沼气 池 300 个;连平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145 个,户用沼气池 270 个。 2011 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新建沼气池 1312 个,户用沼气池 1710 个,共计 15 万立方米, 其中源城区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130 个,户用沼气池 175 个;东源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210 个,户用沼气池 290 个;和平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205 个,户用沼气池 265 个;龙川县规 模养殖场沼气池 320 个,户用沼气池 390 个;紫金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277 个,户用沼气 池 350 个;连平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 170 个,户用沼气池 240 个。 四、保障措施 2 (一)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市和县区分别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 财政、环保、农牧、科技、科协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推进畜牧养殖沼气建设工作。 具体由畜牧兽医部门组织实施。农业部门负责沼气建设项目的申报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畜牧兽医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环保部门负责环保审批和监督, 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限期进行整改;发改、科技、科协等部门负责本系统沼气项目 申报和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和奖励资金的落实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区要严格 按照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市2010-2015 年河源市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 ,将沼气建 设纳入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 95%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的总体要求,在认真 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县区畜牧养殖场沼气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畜 牧养殖场的建设必须与污染治理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宣传媒 体,广泛宣传畜牧养殖场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 农村沼气发展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 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及以发展沼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营造全市各级政府重 视发展沼气,各部门关心、支持发展沼气,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发展沼气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落实扶持资金,确保建设整体推进。规模养殖户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可自行投资 建设大、中型沼气项目,对符合排污标准的沼气池,养殖户可按照2010-2015 年河源市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的规定申请上级补助。市和县区财政对沼气建设质量好、进度快、 利用高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对农户个人建设沼气池,除中央和省级补助外,由县区财政 负责给以奖励;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实行每年评比奖励制,每年评出一、二、三等奖各 5 名,一等奖奖金 3 万元,二等奖 2 万元,三等奖 1 万元,该项资金在市级畜牧发展资金 中安排。 (四)抓好典型示范,严格项目监督管理。要注重抓好典型示范,发挥典型示范带动 作用。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多方筹措资金,开展创建沼气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活动。大 力倡导使用深藏式沼气池建设技术。承担国家、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县区要高度重视, 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强化项目监督,严格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 目建设“三公开”制度(即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财务公开) ,把沼气建设项目建成精品工 程。 (五)注重配套建设,扩大综合利用范围。沼气发展要注重配套建设和综合利用,实 现生态富民。畜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结合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 用,积极开展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联户沼气综合利 用,实现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沼液不能向外自然 排放,可结合养殖场周边种植业环境和自然条件,采用四种方式进行处理。 1.达标排放模式。适用于粪污量大而周边耕地面积少,消纳能力有限的畜牧养殖场, 畜牧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和沉淀后,再经过适当的好氧、曝氧、生化处理或过滤净化等措 施,达到国家、省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要求。 2.减量化模式。通过养殖结构调整及开展清洁生产,减少畜牧粪污的产生量。采用 “清污分流、粪尿分离” 、 “干湿分离”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降低污水中的污 染物浓度,从而降低处理难度及处理成本。改进饲料配方,减少畜牧排泄物中氮、磷的含 量。 3.综合利用模式。适用于附近有充足的农田、经济林或鱼塘的养殖场,按生态农业理 念统一规划,系统安排,使周边的农田、经济林或鱼塘完全消纳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沼液, 通过资源化利用,形成一个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使畜牧养殖污水在经厌氧发酵处理和沉 3 淀处理达标后,排灌或短途运输到农田、鱼塘或果园,使粪污多层次的资源化利用,并最 终达到养殖污染的“零排放” ,把粪污变为有机肥,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 境。 4.产业化模式。采用产业化和专业化运作模式,兴建有机肥厂。提倡固体粪便堆肥, 解决粪便污染,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靠的有机肥保障。 (六)做好环保审批,确保养殖场健康发展。畜牧养殖场沼气建设是一次性投入、长 期受益的农村公益设施。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养殖场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实行 “三同时”制度,粪污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现 有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对未按要求建设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的规模 养殖场,环保部门将根据有关规定勒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 处理。 (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模养殖场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 设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会同农牧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户用沼气和联户沼气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