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_第1页
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_第2页
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_第3页
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_第4页
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按用笔是书家要诀 在运笔过程中,提按是重要的技法手段。清人刘熙载说:“凡 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说明在运笔过程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在笔法技巧中,仅仅使用中锋、侧锋、绞锋等手段是不 够的,点画本身的活力,是在运笔过程中靠提按、徐疾、轻重的变 化而体现的。书写的过程,就是提按技法转换的过程。笔锋在纸上 运行时,一直是提与按快速地交递进行着,再加上轻重、徐疾的丰 富变化,写出来的线条才具有律动感、生命力,富有神采及情调。 提与按是一对矛盾体,要想处理好并非易事。有的人写字一 味地按,有的人只善提,善按者线条厚拙少灵动,善提者线条轻灵 或近于浮滑。提与按这两种技巧比较而言,按易提难。那么,作书 过程中,提按要注意什么呢?董其昌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 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 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 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所谓落笔先提得起者,总 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着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 议。笔机到则笔势动、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用笔 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恰到好处直当得意。”董其昌所说 “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即指提按。提按,在 转折处尤显得重要,不会提按,则偃笔僵卧纸上,没有节制,没有 生杀,只会转死弯,则字了无生气,如僵尸卧床,朽木倒地。所以, 在行笔过程中,尤其在转折处,一定要注意“提按”二字。 我们在写字时,起止笔处往往按笔,行笔中用提笔,所以起 收笔处重,中间轻,线条容易出现“中怯”现象。刘熙载在艺 概书概中说:“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 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 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之病。”何时当按,何时当提,提按的 频率、速度是随书写时具体情况而定的。我们往往在发笔处将笔下 按,使笔一开始便偃卧纸上,这是对提按之法缺少领悟之故。董其 昌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 ”我们只有在书写过程中反复练习,用心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真 谛。 “提按”是书法创作的生命线 1、过分“提”会导致作品“飘”,过分“按”导致作品“坠”。 不“提”不“按”作品不是僵直、就是呆板。 2、书法创作不注意笔画的“提按”、“使转”等技法的细微变 化,就会使书法作品的线条质量不过关,达不到审美要求。 3、线条是书法创作最鲜活的独特艺术语言,也就是笔下的提按 动作所产生具有丰富变化的线条。提按犹如文学作品里面有的“细 节”,有了这些“细节”作品才有看头,作品自然就会生动感人。 反之作品就很假很空,很不耐看,书法作品尤其如此。 4、一副好的作品,应具备合理而完美的提按的技法艺术品格, 从笔画的细小处着手,严格按照“提按”的审美需求,画龙点睛, 用小“提按”促成审美大效果;而这些审美要素,都是直接靠毛笔 书写中的提按技巧动作来实现的。 5、毛笔书写运行过程中若没有提按的参与,书法线条将是直来 直去,僵硬呆板,线条质量就很差,甚至达不到书法艺术最起码的 要求。 6、书法家要最大限度的使用“提按”技巧,最终达到笔笔提得 起,笔笔按得下,这也是作品创作的基本技法所要求的。 7、提和按是相辅相承的,也是相互统一的,在书法创作中片面 强调提或按,都是错误的。 8、提按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的操作却很难。 9、忽略了提按的线条粗细变化,就给作品造成不成熟的感觉。 可以说提按是书法作品成功的最基本的要求。 10、刘熙载(书慨)曾经这样强调书写中的提与按“凡书,要 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 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 正须实按,始能免坠、飘二病。” 11、在书法的用笔技法中,“提按使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笔法,可以这么说,不知道提与按,将不能成就一幅真正意义上 的书法作品。 12、提与按非常重要,只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它能够带给你 审美感官以丰富的线条粗细变化,产生立体的美感,而缺少提与按 的书写效果则给你以厌倦的感觉。 13、我们只要用心去注意一下,目前从(报纸、媒体、网络等) 可以看到很多缺乏提按的作品,将行笔简单化、直白化,很多笔画 就像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感觉一样,毫无含蓄的韵味可言。这是一个 用笔技巧差的现状,导致其作品质量差。 14、要重视用笔,用笔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忽视用笔,线 条质量就会降低,直接导致作品不耐看,我们必须要将用笔的好坏 做为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技术要求来看待才行。 线条粗细和用笔轻重浅谈 对书法线条的认识、理解和阐释是书法研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通过线条粗细的几组训练,使我对书法线条有了更进一步的 认识。 线条形质的粗细与用笔的轻重,其实都旨在突显一个关键性的笔法 动作,即提按。在书法临习与创作实践过程中,提按动作的运行有 一个前提,即中锋用笔,在中锋前提下之提按动作才是具有书法线 条美学意义的。 “提”是中锋意义的“提”,这样就能保证线条的力量感,“按” 亦是中锋意义上的“按”,这样就能保证线条的厚重感,丰富感。 我们认为适宜的线条提按就是对线条质感的最佳传递途径。一笔提 按适度的毛笔线条比一支钢笔、铅笔线条所传达的美学涵义和文化 品位要深厚和高雅得多,同样一笔提按适宜的书法线条较之于国画 中的线条则更能为纯粹和抽象,这也就是书法线条之独立品格的体 现。 “提按”不仅可以体现抽象线条的丰富美学意义,而且是影响线条 形质构成的重要因素。提按可以产生粗细轻重不同的变化之线,这 些变化可以影响线条构造风格,可以影响线条形质的个性,可以影 响线条律动的韵味,而且还可以表现线条质感的丰富性。 就书法创作而言,线质、结构、线律和线形是体现书法形态构成的 基本语言,就像点、线、面、体载之于绘画。 就书法创作者而言,线条的提按变化,无疑是书家主体对线条的控 制能力。我们作粗细不同,或粗或细,由粗变细,由细变粗,粗细 互转等训练的目标,其实也正是线控训练的基础,这样的练习无疑 是书法基础技法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在书法教学中要从始至终 贯穿于各种专项训练之中的。 就书法欣赏者而言,线条的提按能体现书法主体的个性审美与风格 趋向是研究书法风格形态的最好切入点,一个有修养的欣赏者在欣 赏过程中必定会对书法主体之线条表现作相当的关照,因为这是关 乎书法作品风格类型归属的形式关键。 据此,我们认为,作为提按的基本技法动作,不仅仅只是书法训练 的基础,它更是体现着书法线条的丰富美学内涵、构成着书法创作 形成的基本语言,揭示着书法主体对材料的驾驭能力,同时,他还 是书法欣赏主体和书法创作主体之间交流沟通的最佳切入。 从“提、按”中感悟书法“用笔” 书法作为国粹在中华文化中传承,自然有其独到的艺术感染 力,这离不开毛笔的“功劳”。正是因为毛笔的圆健软弱,在点划 挥洒之间可以随心所欲,注入情感入理入境舒展个性,才为从古至 今的文人骚客所倍加喜爱,抚弄至今而雅兴不减。然而,“用笔千 古不易”也并非一句虚言,捆扰着有志学书者心手相隔,非探悟其 “秘密”所在不可,“征服”的过程是即痛苦又快乐的。 从学书伊始,提笔蘸墨对照书帖点划描摹,懂行的老师告诉我 们要逆锋入笔回锋收笔,其实在这中间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要练习的 正是使用毛笔最基础的“提、按”技能。逆锋入笔就是完成一个先 提再按的动作,回锋收笔又是完成一个先按后提的经历,点划就是 在这样提按动作之间体现精神。最初的体验也许就那么一闪而过, 随后你的注意力可能转移到计较象与不象美与不美中去了。你的目 标有明确的一面,但你不知道你该怎么去完成,因为前面却是茫茫 一片,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的大小粗细、用墨的浓淡枯湿以及字 体的颜柳欧褚等等自以为要学的东西要考虑,如同从白天草草地步 入了黑夜。从清晰走向迷糊,从单纯走向混沌,这应该是学书的痛 苦(其实着阶段还谈不上痛苦这么严重,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枯燥) 升级,也是在痛苦中品位快乐的等级提升。这一阶段有长有短,这 看你领悟理解的机缘,所以你需要一个高明的老师的引导,就像黑 夜需要一盏灯一样。 为什么追求艺术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磨难的过程呢?我想是因为 它的前进路线多半是“螺旋上升”的。当你有一段时间清楚地感觉 到自己的书艺停滞不前,像“江郎才尽”一般被赶到了死胡同的跟 前时,你千万不要泄气,因为你提升的机会就在你面前。当然,你 要舍得“放弃”你一段时间来的经验,要有勇气站到你最初起步的 位置重新审视你的“提、按”,重新练习实践你的“提、按”,就 像一个老会计对不上帐目他就会耐心地从头查起从最不起眼的地方 查起一样。是不是很可笑?其实不然!这一次你的眼光不同了,你 的敏锐性增强了不少。别看“提、按”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动作, 只要肯用心练习,这次你应该有能力感受到在完成点横竖撇捺钩提 的提按过程中手上传至心灵的节奏快感,相通于感悟音乐艺术的旋 律美感。当你把完成的习作悬于墙上时,你应该能够感觉到字里行 间的精神轮廓相比以前来得抖擞和清晰,你已经领会到所谓“笔画 要交代清楚”的含义,要与学习歌唱相比就雷同于“咬字要清晰” 的技能了,再与戏剧相比那就是锣鼓点上漂亮的“亮相”了。只要 你肯去发现,艺术总有相通的地方。你这时可以感觉到自己离艺术 的目标又靠近了一步,甚至触手可得了。但你放心,绝对没那么容 易就让你得逞,要不然书法就称不上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了,那又怎 么能够刺激起你对它的极大兴趣呢?很明确,从这一步你刚刚跨入 了艺术的门槛,等待你深入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字体还分行草篆隶, 用笔还说遒劲洒脱雄健清丽,用墨还求浓淡干湿色分五蕴,章法还 涉取势倚斜留白呼应等等,看似很专业也很复杂,凡是能挖掘美的 理论它似乎都要沾染一番。这一下你应该是进入戴望舒的“雨巷” 中了 ,彷徨美丽而又徘徊。 似乎都是这样,最高深的理论我们只能用最浅显的办法才能应 对。当你再一次被困于“高原期”时,你不妨放弃登攀回到山下仰 望,这时平心静气显的很关键,用大师们的话就是“耐得住寂寞”。 我觉得“提、按”仍然是你的垫脚石,我觉得我自己正处在这个困 顿的阶段。这几日我正细细地琢磨体会“提、按”的要义,再飘逸 再雄健的字都要靠提按来完成,毛笔之所以能够寄寓书家的个性和 情感,就是因为毛笔的软性和韧性创造了用笔变化和修饰的空间, 在看似不经意的提按挥笔之间注入了或是泄露了自己的性情与境界。 就以行书为例,笔锋入纸的“按”是精神的积聚和力量的储备,需 要稍有停歇留给书写者以短暂思索的时间;行笔过程的“提”就是 精神和力量的抒发展现,需要提得适处在毛的任性弹性范围之内, 留给书者抒发铺展抑扬发挥的空间,(铺展过程也应该有提有按扬 抑交叠,否则一下子倾盆而出或生硬平淡叙述都不能给瞻仰者带来 美感和交流),一笔写完如同“见好就收”,同时蓄势以待下一笔 抒发,或舒缓或急促,或闲散或密集,如此娓娓叙述往返直至通篇 终结。有很多人都说写字如同练气功,一招一式咋看无物实为有物, 它的物就是“气息”吞吐,就是转承接连,就是挥运有致,通体都 是灵气运行,虽然我没有练过气功,但我通过书法练习的确能感受 到气功的奥妙。“提、按”动作看似简单,可是找到提按那种美妙 确也不易,提要提得恰到好处,按要按的凑巧到位,也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达到的,但只要你怀着玩味的心境持之以恒的加以尝试练习, 这种奇妙的感受会在你的笔端出现的。 谈“提、按”也许只能算是用笔之道的皮毛,但“皮毛”本身 确实就是精华。我天生愚钝,习书二十多载,直到前些时候方才从 临习明朝书法大家黄道周的墨迹中对笔法有所顿悟,其墨迹的遒劲 正是得益于利索清丽的提按,我的大脑似乎被链接了一般,娟秀的 “兰亭”字迹在脑海里清晰展现,一下子到了毛笔的脉搏,“提、 按”不正是“二王”的精华吗?我似有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全身气流 通畅的不止,眼前一片豁然开朗,痛快地享受着学书的极致乐趣。 兴奋之余,我耐心地揣摩历史名家墨迹起笔收笔的细节,从网络视 频中感受当代书家书写状态,自以为走对了路子,摸着了门道,我 得感谢“提、按”,庆幸自己能平心静气地善待最基础也最不起眼 的“提、按。只有你掌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