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常见感染指标的意义 Contents 血常规 CRP 血沉 PTC 4 1 2 3 血常规1 内毒素5 真菌相关检查 6 白细胞( WBC ) 概念: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WBC*109L ) 参考值 : 成人 : 4 10x109/L 儿童: 5 12x109/L 新生儿: 15 20x10 9/L 白细胞增多: WBC 10x109/L ;白细胞减少: WBC 5% 并可出现更幼稚 的粒细胞 . 临床意义: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释放功能良好。 常见于各种 病原体感染 、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核右移 :若分 5叶者超过 3% ;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 部分为 4 5叶或更多 . 临床意义: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化疗之后。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 中毒颗粒: 严重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 等在 N胞浆中出现的大小不 等、分布不均、染色较深的紫红色颗粒。 空泡变性: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 败血症 。 核变性:核固缩、核溶解 淋巴细胞的改变 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病毒或杆菌感染、某些血液病和各种急性传 染病的恢复期。 淋巴细胞减少: 见于接触放射线和应用皮质激素 异型淋巴细胞: 形态上分三型:泡沫型、单核细胞型和幼稚型。见于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0% ; 2)病毒性肝炎; 3)风疹 嗜酸性粒细胞的改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急性传染病 (伤寒,副伤寒) ( 1)过敏性疾病 ( 2)寄生虫病 ( 3)某些皮肤病 ( 4)某些血液病 嗜碱性粒细胞的改变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 1)慢粒白血病 ( 2)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 3)转移瘤 ( 4)骨髓纤维化 无意义 单核细胞的改变 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 无意义生理性 婴幼儿 病理性 ( 1)某些感染 ( 2)某些寄生虫病 ( 3)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4)传染病恢复期 C-反应蛋白 上世纪 80年代 ,人们明确了 CRP是主要的急性期蛋白 ,且与 急性感染、组织损伤等关系密切。 近年来 ,随着实验方法和仪器的进步 ,CRP与急性感染、组 织损伤等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重视关 注。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APP)中最 重要的蛋白之一 ,被称为炎症标志物。 CRP检测结果的定 量化、简便化、微量化、快速化,以及可以进行全病程动 态监测 ,使得 CRP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远远超过了传统的 检查项目。 CRP在细菌或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 ,细菌性感染 CRP浓度升高 , 阳性率达 90% 以上,超 过 40mg/时基本确定有细菌性感染的存在 ,且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败 血症时 ,CRP浓度多在 148mg/以上 ,因此有学者称 CRP是败血症的灵 敏指标 当病毒感染时 ,血清浓度变化不大 , 阳性率极低 ,这是由于完整的机体细 胞膜上缺乏暴露的磷脂蛋白质 ,不能触发 CRP的产生和结合 ;相反 ,直接 的创伤和多数细菌感染发生在细胞外 ,足以使两边细胞膜分离 ,借此暴 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和提供 CRP的附着点 ,结果通过 IL-6将信息传递给肝 脏 ,刺激产生有活性的 CRP。 因此,测定 CRP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指标,又可作为细菌与病毒感染的 鉴别诊断 。 对 CRP进行动态测定 ,可指导创伤或外科手术后的抗感染合理用药 : 创伤或外科手术后 ,CRP会升高 ,第二天即达到峰值 ,3 4天后下降 ,若 5 7天内未降到正常范围或者 3 4天后仍继续升高应考虑合并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ESR ) 定义: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 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 男 0 15mm/h 女 0 20mm/h 影响因素: 红细胞本身因素(大小、形态、 Hb含量) 血浆因素 使 ESR: TC,TG 使 ESR: 卵磷脂 ESR测定临床意义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结核病和风湿热 的活动期或静止期)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参考 (良性多正常,恶性肿瘤 多增快,晚期、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的鉴别 (心梗与心绞痛,胃癌与胃溃 疡,无并发症卵巢囊肿与盆腔炎) 多发性骨髓瘤 注意: ESR测定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无特异 性 降钙素原 PTC PCT是 1992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 ,是由肺和小肠的神经内 分泌细胞分泌的含 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由 N末端、降钙素、 C末端 3个部分组成, 它不会降解为降钙素,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 . 其体 内的 T1/2为 25h 30h。 健康人血清中水平极低,几乎检测不到 新生儿出生后 2d内 PCT生理性增高,最高达 21ng/ml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浆 PCT值可达 1.5ng/ml PCT的参考值说明 参考 值 ( ng/ml) 说 明 PCT 0.05 正常人(基本没有 细 菌感染) 0.05 PCT 0.5 轻 度局部 细 菌感染或者 细 菌感染早期 阶 段 ,或病毒感染、自 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0.5PCT 2 很大可能 为 全身 细 菌感染 ,但 应 排除是否 为 出生小于 48小 时 的新生儿、 严 重外 伤 、 烧伤 、 较 大外科手 术 、重度心源 性休克等 临 床状 态 ;或 继发 于 细 菌之上的真菌感染 2 PCT 10 全身 细 菌感染 ( 脓 毒症),并且很大可能 发 展 为严 重 脓 毒 症 PCT 10 严 重 脓 毒症或 脓 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 鉴别诊断 发热 原因待 查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 瘤等不 /轻 度升高 ARDS 细 菌性 vs非感染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 vs酒精性 脑 膜炎 细 菌性 vs病毒性 移植 术 后 细 菌感染 vs排异反 应 一、 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和 Sepsis,并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 鉴别病毒和细菌性感染 (病毒感染时 PCT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极少超过 2.0ng/ml) 三、 观察疗效,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PCT持续不降,说明抗菌无效 ! 四、创伤、手术并发症评估: 严重创伤和重大手术可引起 PCT轻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 2ng/ml;再次升高提示合并感染 五、重症坏死性 胰腺炎 中的作用: 合并感染时, PCT持续增高 六、 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发作时 PCT正常; 七、 感染与排斥的鉴别: 排斥时 PCT正常;感染时明显升高 内毒素鲎试验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故快速 诊断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和内毒素血症已 被越来越重视。 但现有的细菌学检查需时间较长,且由于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培养阳性率降低。 以鲎实验来检测内 毒素,能对内毒素血症、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和革兰氏 阴性细菌感染的病人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内毒素鲎试验 内毒素在 2h 就可以出结果 ,不必等漫长的细菌培养过程 , 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的细菌种类判断(是革兰氏阴性菌 或是阳性菌感染);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 . 内毒素血症多随病情恶化而加重,随病情缓解而减轻。因 此 , 内毒素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病情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疗效和筛选恰当的药物。 鲎试验是一种内毒素检测,不能检测到病源菌;确定诊断 要靠血培养作细菌学检查证明 . 真菌的相关检查 深部真菌的治疗,对很多临床医生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 挑战。 过度治疗 和 过晚治疗 的情况经常难以避免地出现。 这是因为,深部真菌感染病原学真菌流行病学特点决定了 对该病的及早正确诊断和适宜治疗策略的实施仍然是改观 其预后的关键,然而,由于许多客观存在的技术因素,深 部真菌感染的 早期诊断通常比较困难。 真菌的实验室诊断目前一般以常规方法为主,如直接镜检、培养、组 织病理检查等。 由于真菌在外环境和体内广泛存在,痰镜检和培养阳性结果可能是污 染所致,不能确定为真菌感染。 国内以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真菌培养 (多为念珠菌 )作为肺部真菌感染的 诊断依据的作法值得商榷,因为念珠菌是人类口腔的正常定植菌,痰 培养难免出现假阳性。 这提示我们,住院患者痰中培养出念珠菌属并不足以确定 “念珠菌肺炎 ”的诊断,这往往导致 过度治疗 ,同时,更需 要加强对曲霉菌感染的分析和判断,由于没能及时判断往 往导致 过晚治疗 . 血培养历时太长,且阳性率较低 .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 于早期诊断 . 金标准 :组织病理学诊断需要侵入性操作,对于低血小板患者和临床 状态很差的患者都是不适用的 . 系统性真菌感染时,真菌可在宿主血、尿及其他体液中持续释放其抗 原成分及代谢产物,如 (1-3)-D-葡聚糖 、 半乳甘露聚糖 、 甘露聚糖 、 D-阿拉伯糖醇 等,而 这些成分又是细菌、人和动物所不具备的 。因此 ,检测这些特异性的真菌抗原成分及代谢产物,可用于系统性真菌感 染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监测以及疗效、预后的评价 . 葡聚糖试验( G-test) 诊断深部念珠菌和曲霉感染 葡聚糖广泛分布于多种真菌胞壁中,是真菌的特有成分。其中 (1-3)- -D-葡聚糖占真菌胞壁成分 50 以上 ,尤以 酵母样真菌中含量为高 。 系统性真菌感染时真菌经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 (1-3)-D-葡聚糖 持 续释放,使其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含量增高。浅部真菌感染则无类似 现象。因此葡聚糖可作为诊断真菌感染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早期、快速、及适用范围广的优势,目前主要用于 深部 念珠菌和曲霉感染的诊断 、高危人群的监测以及疗效、预后的评价。 局限性: 由于隐球菌具有较厚的荚膜, (1-3)-D-葡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所得税教育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工业耗能行业营销渠道风险与投资潜力评估报告
-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案
- 2025年巧克力花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江西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 2025年牲畜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其他文教办公用品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级养老护理员测试题与答案
- 社区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系统安全保障与防护措施方案
- IATF16949过程绩效指标一览表
- 水利部200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四年级数学下册12月份计算小超市
- 医院陪护中心运营方案
- 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 2023《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要点解读课件PPT
- 聚合物基础知识
- 危机谈判专题培训课件
- 售楼部钢结构玻璃幕墙拆除方案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乡土文化遗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