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成分血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1 、概述: 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法,救治了大量患者。传统的输血 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 输注全血。随着血液免疫学的深入研 究和输血学的临床实践,对于输用全 血产生的弊端,已越来越深刻地被人 们所认识。因而,近年来已很少输用 全血,而代之以成分输血。成分输血 是现代输血的方向,是输血现代化标 志之一。 2 输血的最大作用是解决患者体内的 血液 携氧功能不足 问题,而补充血容 量应输用 晶体液或胶体液 来解决。因 此,红细胞输血是成分输血的主流。 目前已把成分输血临床应用比例,视 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 院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 的标志之一,迟迟不能开展成分输血 的国家、地区、单位,被视为落后的 象征。 3 1.成分输血的概念: 成分输血是指用 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血液中 各种有效成分( RBC、 WBC、 PC、 血浆 和血浆蛋白)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 、高纯度、低容量的制品,临床医生根据 患者病情需要输入不同成分的输血方法, 也叫血液成分疗法。 4 2.成分输血的现状: 成分输血是 60年 代发展起来的先进输血方法,由于它 有着输全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国 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 ,其比例高达 95%以上,有的地区达 到 100%,而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为 60%以上,在这些地区成分血应用到 临床各学科中。 5 特别是外科和妇产科的各种失血抢救和手 术输血已完全用成分血代替全血输注。在 我国也逐步开展成分输血,但因起步较晚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卫生部 1997年对 77个城市成分输血率进行 统计只有 19.1%。 6 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的进步促使 输血学的更加完善,输血与临床医学 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分输血受到广 大临床医师的关注,大城市的比例基 本上达 50%。为了推动成分输血工作 的开展,卫生部将成分输血比例纳入 医院等级评审和目标管理达标的指标 之一,规定二级医院为 50%,三级医 院 70%,三特医院 85%。我院成分输 血率已达到 99%以上。 7 3. 成分输血的优点(意义) 提高疗效: 成分输血是患者需要什 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 它可以将血液成分提纯,得到高浓度 、高纯度、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制 品,并可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血液成 分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 剂量。 8 安全,付作用及并发症少:成分血 比全血含钾、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 适合于肝、肾、心功能障碍的病人。 传染肝炎、梅毒、艾滋病和巨细胞病 毒等传染病的机会也低于全血,而且 不易引起超负荷反应和免疫反应。 9 成分输血可达到输新鲜血的目的: 成分血是在采血后 6小时之内,血液 中各种成分的活性还未丧失之前,将 其分离出来,把有效成分进行浓缩并 保存在适宜的条件下或在 24小时之内 输用。因此,成分血中有效成分的活 性高、疗效好,优于全血。 10 有利于保存血液的各种成分:不同 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最适合保存条件 ,如血小板在特制的塑料血袋中, 222 轻微振荡条件下可保存 5天, 但在全血保存条件下, 24小时后血小 板就明显破坏。又如 因子制剂在 - 20 以下可以保存一年,而全血中 因子在 4 保存 24小时就失去活性 50% 。全血的保存条件 (28 )只适合于红 细胞,并不适合血液中其它成分。因 此,保存 24小时的全血,一些不稳定 的因子已失活。 11 (5)节约血液资源 :成分输血可以达到 一血多用、节约用血的目的。全血可 以分出如下几种成分:红细胞、白细 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可以 使病情需要的多人受益。 4 成分血种类: 血细胞 :WBC、 PC、 RBC 血浆 (包括血浆蛋白制品 ) 12 13 二、主要成分血的特点及适应症: (一) 红细胞制品: 浓缩红细胞( RCC) 又叫压积红 细胞,是将一单位( 200ml) 全血中 的血浆移出后而制得,含有全血的所 有细胞成分,浓缩程度按移出血浆量 的多少其比积可以为 70%90%不定。 14 保存与输注:置 4 冰箱保存, 24小时以 内输注, 70%的浓缩红细胞输注方法同全 血, 90%浓缩红细胞因黏度大,临床输注 较困难,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配制成 70% 比积才能顺利输注。适应症:凡是血容量 正常的贫血患者均可选用,尤其是长期慢 性贫血的病人、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 、心功能障碍的患者更适用。 15 SAGM红细胞悬液(代浆血): 制备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把离 心后的全血中血浆尽可能移出,加入 等量代血浆。常用代血浆 为 SAGM, S : NaCl, A: 腺嘌呤, G: 葡萄糖, M : 甘露醇。作用与适应症:与 RCC相 同,由于它比 RCC便于输注和保存( 保存期同全血),因此是目前应用最 多的红细胞制剂。 16 洗涤红细胞( WRC): 由 200ml或 4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 和部分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无菌) 洗涤 36次,最后加入一定量生理盐 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 90%,红细 胞回收率 70%。保存期为 4 24小时 ,最好在 6小时内输注。 17 作用与适应症:主要是运 O2功能,适用于 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浆蛋白 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 已产生白细胞及 血小板抗体者(多次输血后) 对器官移 植、高钾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最好也 选用洗涤红细胞。 其他情况需输注含血 浆量最少的血液。规格: 100ml/袋( 200ml全血制备) 18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LPRC): 制备方法: 离心法:将红细胞离心 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白细胞去 除率 70%,保存 4 冰箱中,必须在 24小时内输注。 过滤法:用白细胞 过滤器将红细胞中的白细胞过滤去除 ,白细胞去除率为 99.9%,这种去除 白细胞的方法既简单效果又好,是目 前最常用去白细胞的方法。适应症: 适用于需反复多次输血或有妊娠史的 患者输血,输血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 反应者。 19 20 冰冻红细胞( FTRC): 红细胞加入甘油保护剂,置 -80 冰 箱保存,有效期 10年,输用前解冻。 解冻后洗去甘油,加入 100ml无菌生 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 细胞去除率 98%,血浆去除 99% ,红细胞回收 80%,残余甘油量 1%。适应症: 特殊稀有血型的血液 供应,如 Rh阴性血液。 血液中含有 多种红细胞抗体致配血困难,进行自 身输血者。 为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开 展自身输血者。 21 (二)血小板( PC)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PC-1): 用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由 400ml全血制备 所得为 2个单位, 含 PC4.01010, 容 量 4050ml, 成人一次剂量为 10个单 位。保存条件:置 222 室温中轻微 振荡保存。有效期:普通袋 24小时, 进口专用袋 5天。作用:主要是止血功 能,适用于 PC生成障碍导致出血, PC破坏增加致出血, PC功能障 碍致出血, 其他因某些疾病所致的 致命性出血的处理,如 DIC、 脾亢等 。 22 23 分 离 夹 24 机器单采血小板( PC-2): 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一 献血者循环血液采集,每个治疗量含 PC2.51011( 相当于 10个献血员每 人献 200ml血液分离 的 PC量),供成 人一次输用,一个治疗量为 200ml。 功能和保存条件同 PC-1。 优点(与 PC -1比较): 因为从单个供血者血液 循环中采集,对需多次或长时间输用 PC者可减少抗体产生,避免 PC输注 无效。 白细胞和红细胞含量少,即 纯度高。 因一袋为一个治疗量,故 临床输注方便。 25 26 (三)白(粒)细胞( WBC) 制备方法与 PC相同,手工 WBC每单 位含量约 1109,机采 WBC每治疗量 相当于 10个单位手工 WBC, 含量为 1.53.01010。粒细胞制备后应尽快 输注, 222 可保存 24小时。成人输 注剂量:每次为手工 WBC15个单位左 右,机采 1个治疗量,并且连续输注 34天,直到感染被控制。 27 WBC输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因为输注粒 细胞的付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多,如寻麻疹 、寒战、发热等,还可引起移植物抗宿主 病( GVHD)。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一般认为 WBC计数 500/mm3( 5108/L )并发生了败血症或其他感染,使用抗生 素无效者。 28 (四)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 FFP) 由 400ml新鲜全血(采血后 6小时内) 分离血浆并冰冻( -40 以下低温冰箱 )保存。几乎含有血浆的全部成分, 包括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使用前在 37 水箱内融化。作用:补充血容量 和各种凝血因子,抗休克,纠正低蛋 白血症,如肝脏疾病、大面积创伤和 烧伤等,血浆置换和大出血患者血浆 补充。输注时不需交叉配血,但要求 与受血者血型相同或相容。 -20 以下 保存 1年,超过 1年为普通冰冻血浆。 29 ABO血型相容原则 受血者血型 供血者血型 O O、 A、 B、 AB A A、 AB B B、 AB AB AB 30 新鲜液体血浆( FLP) 采血后 6小时内从全血中分离, 6小 时内使用,含有全部凝血因子。适用 于基层血站或基层医院(无低温冰箱 ),作用及适应症同 FFP。 31 普通冰冻血浆( FP) 提取冷沉淀后血浆和全血过期 5天内 分离的血浆以及 FFP保存 1年后的血浆 ,于 -20 以下冰冻保存,有效期 5年 ,除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 )外 ,其余成分同 FFP。 作用:补充稳定 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适用: 补 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 、 、 、 因子缺乏。 手术、外伤、烧 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大量血浆丢失 ,以维持胶体渗透压,纠正低蛋白血 症。 32 (五)凝血因子制剂 冷沉淀( Cryo) 制备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 FFP) 置于 4 冰箱过夜,让其自然融化,离心分离出 沉淀物即冷沉淀,由 200ml血浆制备的冷沉 淀含 因子 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 250mg, -20 以下保存 1年。主要应用于 因子、纤维蛋白原等缺乏引起的出血、大 手术、大量输血、严重创伤、重症感染等。 适应症:甲型血友病(先天性 因子缺乏) ,遗传性假性血友病,获得性 因子缺乏症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33 凝血酶原复合物 以 FFP为原料制备,主要含有 、 、 因子和 C蛋白。用于乙型血友病,先天性 、 因子缺乏等。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纤维蛋白原 由血液制品公司从大批量新鲜血浆中制备 ,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某 些疾病引起过多纤维蛋白原溶解导致的出血 。 浓缩 因子 以 FFP为原料提制, (七)血浆蛋白制品 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等 34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一、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 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 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 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 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 70 100g/L之间,根据患者 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 增高以及年龄因素决 35 二、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 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 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 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 50100109/L之间,应根 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 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36 三、新鲜冰冻血浆( 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PT或 APTT正常 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 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 功能障碍。 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 大量丢失。 37 四、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 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 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 患者血容量决定。 38 内科输血指南 一、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 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 红蛋白 60g/L或红细胞压积 0.2时 可考虑输注。 39 二、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 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1. 血小板计数 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2.血小板计数 105010 9/L根据临床出血 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3. 血小板计数 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 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 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 输注 40 三、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 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 、 、 、 、 、 、或凝血酶 缺 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 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四、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41 五、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 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 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棕子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大理石桌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各类纱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邮寄货物采购合同
- 白银市耕地资源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生态安全评价
- 多环芳烃类功能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放牧强度和畜种组合对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
- 机械加工承揽合同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咨询合同
- 智能教育服务设备供应合同
- 中医经络养生拍打
- 乳腺疾病的健康宣教
- 合规性与合法性要求下的业务流程管理
- 新生儿重点专科模板课件
- 企业培育工匠实施方案
- 管理理论论文(5篇)
- 药品召回、追回管理制度
- 2022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规定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李艳梅版
- 石材养护报价表范本
- 收购酒店尽调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