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发展 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家乡发展 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家乡发展 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家乡发展 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家乡发展 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关于家乡发展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 报告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武平县的 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 出武平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 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武平县以 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经验。 并为将来的武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 量。 二、实践过程: 实践安排:从报纸、新闻、网 上查询资料文件;走访个别乡镇,调 查相关部门; 实践时间: xx 年寒假。 实践地点:武平县平川镇十方等 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社会实践内容: 1、武平概况:武平县地处福建 省西南部,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东邻福建省上杭县,西接江西省寻乌、 会昌县,南连广东蕉岭、平远县,北靠 福建省长汀县,是闽西、粤东、赣南的 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素 有闽西“金三角 ”之称,全县土地面积 2630 平方公里,辖 17 个乡,总人口 37 万。是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 武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长 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 分明。年平均气温 17-19.6 度,年降雨 量为 1450-2200 毫米,生态环境质量居 全省第二位。 武平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 7000 万吨,石灰石 2.8 亿吨,膨润土 1300 多万吨,白云石 1.8 亿吨,锰矿 200 万吨,还富含铁、钼、铀等金属矿 及稀土、石英石、大理石、钾长石、莹 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林地面积 320 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亩,木材蓄积量 1100 多万立方米,水 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11.6 万千瓦。 武平系客家聚居地,这里有世界 独特的“百家姓镇 ”姓氏文化,有客家人 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 佛文化”,还有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 锅”等神奇民俗绝技;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梁野山生态瀑布群、闽粤交界处神奇 的丹霞地貌狮子山等自然景观资源,是 旅游、休闲、娱乐的风水宝地。 近年来,武平县的基础设施日臻 完善。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 已基本完成通村、乡镇公路的路面硬化 工程。国道 205 线,省道 309 线、206 线贯穿境内,广东梅州至武平岩前高速 公路 xx 年底建成通车,与之相接的永 安到武平高速公路 xx 年全线动工建设, xx 年可建成通车;上杭至梅州铁路、江 西定南经武平至漳州古雷港高速公路已 列入省“xxx”规划。综合通信能力不断 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通信已覆盖全县各地,网络通讯迅猛发 展;现有水电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由 三条 110 千伏输变电线路,3 座 110 千 伏和 9 座 35 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独立电 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 供电。现正在兴建一座 220 千伏的变电 站。城镇化进程加快,山水园林式风景 城市已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武平发展特色农业:武平县 素有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称。俗话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但改革开放以 来,这一传统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 根本变化,粮食市场趋于饱和,种出的 粮食卖不出去。谷贱伤农,怎么办?武 平的决策者们清醒地看到严峻的现实, 他们由此作出了一个重大选择:以市场 为导向,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 走发展特色农业路子。 针对去年广东沿海受台风灾害无 法种菜状况,该县充分发挥毗邻广东这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县蔬菜发展 公司为龙头,选定岩前、东留、十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万安、中山等乡镇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 地。并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契机,筹建 了富方农作物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 司基地农户” 的生产经营形式,建 立示范基地 1200 亩,其中公司经营 800 亩, “公司农户 ”共同经营 400 亩。通 过基地示范种植,辐射和带动了全县种 植业规模发展。去年,全县种植夏阳白 菜、黄瓜、台湾长茄、苦瓜等 20 多个 品种反季节蔬菜 2 万亩,总产量 3 万吨, 全部外销广东,实现总产值 5400 万元, 菜农仅种菜一项人均增收 1000 元。东 留乡大联村农民罗盛金到外村租地 40 多亩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年纯收入达 到 6 万多元。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食用 菌,依托县农经开发公司从外地引进白 背毛木耳、茶薪菇、杏鲍菇等优良菌种, 在全县 17 个乡镇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 带动 2 万多农户参与种植。去年全县种 植香菇 1500 万袋,栽培蘑菇、姬松茸 食用菌 8 万平方米,栽培鸡腿菇、竹荪 等珍稀食用菌 450 万袋,实现菌业产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8000 多万元,出口创汇 150 多万美元。 食用菌已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 为使农民适应并跟上特色农业要 求,武平县扩大和完善了县、乡、村、 组、户“五位一体 ”的科技服务网络,县、 乡均实行了“ 一师一技一项目 ”工作责任 制,全县 300 多名科技人员,每人都带 技术和项目走村串寨,以技术承包的形 式,与农民结成科学种养联合体,在全 县建立了 3 个农科教示范乡、5 个科技 示范乡、36 个科技示范村和 6000 户科 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试点、推广 活动,使全县 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熟 练掌握了 1 至 2 门以上实用致富生产技 术。在万安乡种养大户谢月华的保鲜香 菇大棚里,笔者见他正按食用菌培训班 上学到的栽培技术接种保鲜香菇,他告 诉笔者,要取得好效益,就得科学种植。 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使该县特色农 业如虎添翼,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 县已形成 2 6 万多亩茶叶、8 49 万亩水 果、1 5 万亩大头典竹、1 万亩芳樟的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植规模。创办了年出栏生猪 1 万头以上 的养殖场 1 家,年出栏 1000 头以上的 14 家。该县果茶、大头典竹、芳樟、生 猪已成为与蔬菜、食用菌齐驱并进,促 进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武平县 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产品变成商 品,变成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钞票,让 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民才会尝到发 展特色农业的甜头。为此,该县围绕解 决农副产品“ 卖难” 等问题,狠抓市场体 系和农字号龙头企业建设,开辟农业增 效捷径。 在拥有 150 万袋保鲜香菇、6500 亩反季节蔬菜、1 38 万亩果茶生产基地 和 8 个瘦肉型猪综合养殖场的东留乡, 这里的农民已不再为“ 卖难 ”而愁眉苦脸 了。1998 年,这个乡多方筹集了 200 多 万元,兴建了大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每到农产品成熟季节,经该市场发往江 西、厦门、广东等地的农副产品每天不 少于 10 辆车。香港德能公司的陈老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还长驻该市场收购鲜菇,加工后全部销 往香港。 像这样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在武平县有 10 多家。在全县形成以城 关市场为轴心,岩前、东留市场为两翼, 面向广东、江西的扇状边界市场网络。 同时,大力兴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 “龙头”企业。引进台资成立了年加工茶 叶 100 万公斤的皇茗茶果林有限公司, 与莆田闽中蔬菜厂合作兴办了一家脱水 蔬菜加工厂,如今该县已拥有县农经开 发公司、县蔬菜发展公司、桃溪茶叶精 制厂等近 20 家“ 龙头” 骨干企业。还出 台优惠政策,去年抽调了 150 多名干部 参与边贸流通和农业开发。现全县已形 成近 2 万人的流通队伍,活跃在全国 20 多个专业批发市场。东留乡大明村何文 斌成立农副产品经营部,把当地的水果 销往广东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去年该乡 xx 多吨水果销售一空,果农仅此一项比 去年增收 200 多万元。畅通的销售渠道 使全县食用菌、蔬菜、生猪、果茶等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品 85以上外销至广东、江西等省及本 省厦门、漳州沿海地区。 特色农业为武平农民打开了致富 大门,给全县农业增添了发展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