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考试题_第1页
新闻评论考试题_第2页
新闻评论考试题_第3页
新闻评论考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与传媒学院(网络教育) 2013 级秋季广告学(专升本)班(21 人) 2013 级(秋季)新闻学(专升本)班(15 人) 第二学期 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 A 卷 (限时 120 分钟 闭卷) 学号: 姓名: 专业: 分数: 1、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新闻评论的特性:( 信息的全面性 、评论的逻辑性、客观的辩证性、 丰富的人文性 ) 2、新闻评论的声音来自于四个方面,具体包括:代表国家利益的声音、 ( )代表个体利益的声音、 ( ) 3、社论的特点是 (代表报社、通讯社或新闻社立场观点的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论述透彻) 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4、论据的要求:(真实 2准确 3充分 4典型 ) 5、按语的基本特征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补充强调) 2、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选题 选择并确定论题,即选择和确定评论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 围 2、编后 又称编余、编辑后记、编后话等;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 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目的在于补充和深化报 道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文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 3、广播评论 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就是指广 播新闻评论。其实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发表的对新近 的或正在变动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分析,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 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是新闻性和政治性。 4、述评 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 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 5、特约评论员文章 是由报社约请报社以外的权威人士撰写的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 是指文章作者有一定权威性和代表性 3、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评论专栏的类型 按存在周期分类 临时性专栏评论、周期性专栏评论、固定性专栏评论 按作者构成分类 群言式专栏评论,集体式专栏评论、个人专栏评论 按评论体裁分类 专栏小言论、专栏时评、专栏随笔、论坛评论等 按评析内容分类 专栏思想评论、专栏经济评论、专栏法制评论、专栏体育 评论 、专栏科技评论、专栏教育评论、专栏国际评论 2、简述评论选题的几种来源 答:1)从上级精神中选题: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央文件; 要结合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熟悉的话题。 2)从社会实践中选题:选题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紧迫性; 选题阐述的道理要有正确性和指导性。 3)从新闻报道中选题:要把握好事实的准确性; 要注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要注意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写作的区别。 4)从探讨争鸣中选题:要有新闻的敏锐性; 要有较深厚德理论功底,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 明辨是非 四、分析题(每题 40 分,共 40 分) 以下面的新闻素材为由头或论据,写作一篇小言论(字数:500 字左右) 如今,一些企业喜 欢向员工派送各 类唬人的头衔,甚至一个小公司也设有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 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这些情况被人们 形象地称为“头衔通胀” 。 日前,中国青年报 社会调查中心通 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 1933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96.9%的 人感觉当今社会“ 头衔通胀” 现象普遍,其中 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 ”。 “我们 公司只有几十个人,就有七八个总 。”上海市某公司职员吴莉告诉记者,其 实大家心知肚明,公司 里只有俩人是真正的老板,给其他人安上 “总经理”、 “总监” 等头衔,就是为了让他们出去谈业务方便一点儿, “没办 法,现在社会上就认这些称呼。 ” 本次调查显示,70.5%的人坦言,自己在人 际交往中看重头衔。 据了解,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头衔通胀”的情况。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 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 “头衔 通胀 ”现象普遍的原因有哪些?调查中, 80.9%的人首选“社会重 头衔,其实就是重权力”,其次是 “虚荣心作祟” (67.9%),52.9%的人选择“单位创造头衔满足员工升职 希望”。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满足员工 受尊重的需要”(36.3%)、 “单位希望 员工认识到所负责事务的重要性” (33.2%)、“经营理念的体现” (18.6%)、“行业 人才紧缺,拔苗助 长” (14.4%)等。 “头衔 通胀 ”会带来什么后果? 调查 中,人 们评出的前三位是:“ 会引起社会浮夸之风”(79.5%)、 “更加争名 逐利” (75.5%)、“头衔贬值”(70.5%)。另有 15.8%的人认为, “涨”头衔有利于营销,9.8%的人认为“涨”头衔有助 于员工承担更多责任。 调查显示,74.2%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 “头衔通胀”的时代。面对这种现象, 69.0%的人表示反对,仅有 10.9%的人表示支持,其他 20.1%的人表示无所谓。 (来源:2011 年 1 月 4 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与传媒学院(网络教育) 2013 级春季广告学(专升本)班(33 人) 2013 级(春季)新闻学(专升本)班(16 人) 第二学期 新闻评论学期末考试 B 卷 (限时 120 分钟 闭卷) 学号: 姓名: 专业: 分数: 1、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新闻评论的选题类型(事件性选题 社会性选题 常规性(周期性)选题) 2、根据评论的载体形式,可将新闻评论分为(媒体评论 个人评论 ) 3、常用论证方法有(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反驳论证 假设论证 列举论证 ) 4、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新闻评论的标题明显的区别表现为(传播内容不同 目的不同 方 式不同 要求不同) 5、配发式短评不必另择由头或论据,只需针对报道提供的事实直接做出(评价或议论 ) 2、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立意 是作者对所评论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 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确定评论的主要思想,它是评论的灵魂。 2、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发表的,具 有一定思想倾向的言论的总称,它是新闻实践中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恶重大事 件或重要事实以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评论,说理的一种新闻体裁。 3、论据 所谓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论据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论点是从哪里来的,或是怎样被证明的。 4、短评 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规格介于 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 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 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 5、编者按语 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 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搞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 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3、简单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社论具有怎样的特点 社论 也称社评、社说。一种代表报社、杂志社的重要指导性言论。它往往就当前国内外发 生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或针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在我国,社论 的名称最早见于 1907 年前后的神州日报和时报 ,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社论是报纸的“旗帜” 和“眼睛”,一般来说总是反映同级党委的意见和看法。它总是集 中地反映一定阶级的社会政治集团对这些问题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是影响社会舆论的重 要方式。它的任务可用十六个字加以概括:表明态度,解释政策,提出任务,指引方向。 它具有时效性、政策性、针对性等特点。 社论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全局性的综合社论,针对一个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进行全面概述,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指导思想,指明今后的任务和奋斗方向。 它通常在年初或重要节日、召开重要会议时发表。二是局部性和专题社论,就当前某一事 件、典型、问题作专题性论述。这类社论往往是大量的。它从内容上还可分为五类:政论 性社论、务虚性社论、务实性社论、时事性社论、论战性社论。社论的写作,要坚持“代圣 立言”和高度的党性原则,面向广大读者,观点鲜明,强调政策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具有 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理论色彩,文字简练、通俗、生动。 2、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 认识功能 认识事物本质 了解事物因果 预测事物趋势 提高认识能力 教育功能 弘扬社会正气 倡导社会规范 提高道德水准 促进社会文明 监督功能 监督权力机构 监督公权人士 监督利益团体 监督社会公正 协调功能 调节舆论温度 平衡社会心态 协调社会行为 避免传播误区 作用: 引导作用 引导社会舆论 引导实际工作 引导社会生活 引导受众思想 解读作用 解释政策法规 解读新闻事件 分析社会现象 解除思想疑虑 表态作用 代表政府表态 代表媒介表态 代表公众表态 代表个人表态 深化作用 洞察事物本质 做出理性分析 把握普遍联系 指出变化规律 四、分析题(每题 40 分,共 40 分) 分析新闻评论选题立论和说理议论的特点(字数 500 字左右) ,并重新拟制一则标题。 政府采购不天价“无天理”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近 80的受访者关注政府 “天价采购”。这个数据,我看只有低估,没有高估。没有人会不在意政府 怎样花钱,说不在意的,大概也只是 觉得在意也没用,那不是不在意,而是灰心 丧 气。 报道引证资料说,2010 年末, 7 天之内就有多起天价采 购新闻,引起公众注目。这 其中,包括财政局买苹果公司的 iTouch4 当 U 盘、公安局买 iPhone4 手机做“ 警务通” 、法院购置豪华电动按摩椅、公安厅采购 4 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 其实政府天价采购,不管年 终不年终, “阳光采购”必然报告成果,都会 说加强了监 督,进行了招标,节约了多少钱, 这真是 令人仰天长叹。你说 他天价,他 说这还节约 了。这就是说,幸而“阳光” 了,如果不 “阳光”,那不只是花天价你都不晓得,而且天 价还要更上一层楼。 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的采购不断被人议论 ,其中一个 现象是:招标反而会天价频 出。据报,只要是政府采购,商家往往 报价就高出市场价,不管你价格就低,还是品质就高,最终必然是高价合同。当然,是价格就低,还是品质就高,采购中心操作 起来,也很有空间。于是,在政府采 购里中 标, 简直是肥肉分而食之,你好我好他也好,只有民众感 觉不好。 这当然不能怪商家。一些政府要做憨大,怪不得商家耍滑。商家若不耍滑,采购还有什么意思?财政有钱不花,机关有何 乐 趣? 环环相扣,天价有理,不天价就是无天理。 调查表明,98.1的人表示 “天价采购”会影响自己对政府的信任度。这一条,靠 谱 。但接下来的调查条目以及专家分析, 我看莫名其妙。如,怎样杜绝天价采购,80 的人说要“ 政府采购应全程透明,对社会公开”, 71的人说“应建立政府采购责任 追究机制” ,63的人说要“监督机构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专家说,要建立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定期专家评估制度,不断发现当 前制度中的问题,改善制度。 我说这些都不靠谱,是因 为这些都不过是把 规则越搞越细密,但根本而言,花财政的 钱,不是 规则细密就找不到空子,而 是民众无权话事,民意代表好 说话, 规则 再多,不愁绕过的办法。那些公开亮出来的天价采购项目,何啻于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