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广新局推进文化创意相关产业 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新野的文化 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活动长 流水、不断线,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进一 步拓宽。相比文化事业,我县的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发展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定位有待于明确和优化。文 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广大群众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到 位。从经济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 展,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不明确,切入点有待进一步找 准。 二是缺乏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县文化产业机 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灵活性;当前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 才缺少,人才的培养、进出入机制不灵活,导致文化产业发展 后劲欠缺。 三是文化建设的特色还不够鲜明。从结构上看,传统意义 上的文化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以图书、影像等文化用 品以及网吧、印刷等为主,而网络文化、创意动漫、休闲娱乐、 2 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高附加值的业态则较为薄弱。 四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专项扶持资金没有 设立或者还没有及时到位,没有制定一些税收、奖励政策,文 化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和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创新机制,实现产业联动 结合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整合资 源,突出优势,发挥品牌项目的带动作用,把文化产业的发展 纳入到全县经济发展规划中去。鼓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 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信息、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 展。创新文化产业机制,从政策上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 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招聘高 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二、依托文化优势,扮靓三张“名片” 1、“名城”。新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她是汉光 武中兴的发祥地和蜀汉政权的起始地。三国时期,刘备雄踞新 野,三请诸葛,日修军政,尤其是诸葛亮火烧新野,使新野成 为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紧紧抓住名城这一优势,大 力发展汉文化。在老城区建成了 1000 米长的汉文化小巷,绘制 壁画 200 余幅,详细记录了三国时期刘、关、张逐鹿中原的政 治风云和人文景观,成为县城一大亮点。 3 2、“名人”。新野古今名人辈出,有汉代刘秀、邓禹等帝 王将相,有南北朝骈文家庚信、盛唐诗人岑参等古代文学大家, 有张长弓、张一弓父子文学家。新野充分发挥这些古今名人效 应,举办了“岑氏祭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新野的知 名度。2012 年 12 月“新野三国名人传说”成功入选第三批南 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我们通过邀请汉文化专家、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化界名人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等 形式,利用古今名人向外推介新野。 3、“名胜”。新野县内名胜古迹多,汉议事台、汉桑城、 凤凰山、九女城、邓禹文化遗址、曾国贵族墓地、光武台以及 棘阳古城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通 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投资数千万元建设白河湿地公园 和三里河景观带等,重点保护汉议事台、汉桑城、刘备挂剑槐、 关宿桑、九女城等一大批名胜古迹,逐步恢复和重建拦马桥、 太子阁、荐贤岭等古遗址,建成了全国首家县级汉画像砖博物 馆,逐步使新野成为汉文化及三国旅游线的主要景点。启动了 老城区改造工程,邀请全国著名专家论证包装三国文化旅游景 点招商引资项目。 三、依托特色优势,打造猴文化产业 2009 年 5 月初,从河南省文化厅传来消息,新野猴艺正 式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本来就独具 特色的新野猴艺更加引人瞩目。自从猕猴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 4 动物,新野猴戏艺人不但发展猴艺事业而且大力发展养猴产业, 从开始的家庭散养逐渐转为集中繁育驯养。2000 年经河南省林 业厅批准,沙堰猴戏艺人赵哲民投资 350 万元,率先建成了全 省最大的弥猴繁育驯养基地,占地 80 亩,猴舍 250 间,年可繁 育出栏猕猴 3500 多只。繁育基地向国家科研单位提供“科研猴” ,为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提供“观赏猴”,向猴艺人提供“玩 耍猴”。赵哲民很自信地说:“全国各地风景区八成以上的猴 子都来源于新野!”现在,一只生猴价格 2300 元左右,驯成的 猴子 2800 元上下。沙堰镇横堤铺村猴戏艺人马云阁,现在鄂北 武当山五龙口风景区驯养猕猴数百只,被当地人称“王中王”。 他的事迹在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轰动全国的“猴戏”电视连续 剧动物王国窃案,“导演”还是新野樊集的鲍振庆哩!1996 年由法国格罗利亚制片公司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以沙堰 李营村李程怀一家驯猴、玩猴为素材,拍摄了电视记录片李 氏一家,在法国电视台四套播出,中央电视台分别在基层瞭 望、致富经、乡约等栏目播出了新野的猴文化产业。新野“猴 戏”还“漂洋过海”。有许多猴艺人还出国到俄罗斯、“新马 泰”、越南、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受到了洋人的 喜爱。 四、依托“汉文化”优势,推进产业发展多元化 新野以汉代画像砖为主的各类文物已达 1500 多种。民间 艺人以汉画砖马戏为蓝本,排练的大型马戏叫响全国,仅施庵 5 一个镇就有大小马戏团十多家,年收入超千万元。同时以文物 为名注册的汉华酒、议事台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