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打包67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42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打包
67
- 资源描述:
-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打包67套),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温习,课时,跟踪,检测,打包,67
- 内容简介:
-
课时跟踪检测 (一 ) 集 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2014哈尔滨四校统考 )已知集合 A 1,2,3,4, B (x, y)|x A, y A, A, 则 ) A 512 B 256 C 255 D 254 2 (2013佛山一模 )设全集 U x N*| 且 1A, 则实数 _ 11 已知 U R, 集合 A x|x 2 0, B x|1 0, B ( , 则 m_. 12 设集合 1,2,3, , n, 若 X 把 的容量 (若 则该元素的数值即为它的容量 , 规定空集的容量为 0) 若 偶 )数 , 则称 偶 )子集 则 _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设 U R, 集合 A x|3x 2 0, B x|(m 1)x m 0 若 ( B ,试求 2 已知集合 Ax x 2 32x 15, B x|m 1 x 2m 1 (1)求集合 A; (2)若 B A, 求实数 答 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选 C 由题意知当 x 1 时, y 可取 1,2,3,4;当 x 2 时, y 可取 1,2;当 x 3 时, ;当 x 4 时, y 可取 B 中所含元素共有 8 个,所以其真子集有 28 1 255个选 C. 2 选 B 由题意易得 U 1,2,3,4,5, A B 1,3,5,所以 U(A B) 2,4故选 B. 3 选 B 集合 A x|x 2 或 x 0,所以 A B x|x 2 或 x 0 x| 5 x 5 R. 4 选 C 集合 A x|12, 则 ( A x|13,3a 5 22,解得 60, 1 x|2x a 0,即 1 2 a 0, a 1. 答案: ( , 1 11解析: A 1,2, B 时, m 0; B 1时, m 1; B 2时, m 12. 答案: 0,1, 12 12解析: 1,2,3,4, X , 1, 2, 3, 4, 1,2, 1,3, 1,4, 2,3,2,4, 3,4, 1,2,3, 1,2,4, 1,3,4, 2,3,4, 1,2,3,4其中是奇子集的为 X 1,3, 1,3,其容量分别为 1,3,3,所以 . 答案: 7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解: 易知 A 2, 1 由 ( B ,得 B A, 方程 (m 1)x m 0 的判别式 (m 1)2 4m (m 1)2 0, B . B 1或 B 2或 B 1, 2 若 B 1,则 m 1; 若 B 2,则应有 (m 1) ( 2) ( 2) 4,且 m ( 2) ( 2) 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 B 2 若 B 1, 2,则应有 (m 1) ( 1) ( 2) 3,且 m ( 1) ( 2) 2,由这两式得 m m 1 和 m 2 符合条件 m 1 或 2. 2解: (1)解不等式 x 2) 3 得: 22m 1, 解得 m 2,2m 1 5解得 2 m 3, 故实数 , 3 课时跟踪检测 (十 )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函数 y 1 lgx 2的定义域为 ( ) A (0,8 B (2,8 C ( 2,8 D 8, ) 2 若函数 y f(x)是函数 y ax(a 0, 且 a 1)的反函数 , 且 f(2) 1, 则 f(x) ( ) A B. 12x C D 2x 2 3 (2013全国卷 )设 a b c 则 (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4 设函数 f(x) x0, x, a 1), 且 f(1) 2. (1)求 a 的值及 f(x)的定义域 (2)求 f(x)在区间 0, 32 上的最大值 10 已知 f(x) a0 且 a 1), 如果对于任意的 x 13, 2 都有 |f(x)| 1 成立 , 试求a 的取值范围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下列区间中 , 函数 f(x) | x)|在其上 为增函数的是 ( ) A ( , 1 B. 1, 43 C. 0, 32 D 1,2) 2 (2013无锡模拟 )若 f(x) lg x, g(x) f(|x|), 则 g(lg x)g(1), _ 答 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选 C 由题意可知 , 1 lg(x 2) 0, 整理得 lg(x 2) 0, 则 x 2 10,x 20, 解得 20 时 , f(m)1; 当 f(1)0, a 1), a 2. 由 1 x0,3 x0, 得 x ( 1,3), 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 1,3) (2)f(x) x) x) x)(3 x) (x 1)2 4, 当 x ( 1,1时, f(x)是增函数; 当 x (1,3)时, f(x)是减函数, 函数 f(x)在 0, 32 上的最大值是 f(1) 2. 10 解 : 当 a1 时, f(x) 13, 2 上单调递增,要使 x 13, 2 都有 |f(x)| 1 成立,则有 1,1,解得 a 3. 此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当 0g(1),所以 f(|lg x|)f(1),由 f(x)为增函数得 |lg x|1,从而 lg x1或 lg 答案 : 0, 110 (10, )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一 ) 函数与方程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2013开封一模 )下列图像表示的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 2 (2014荆门调研 )已知函数 y f(x)的图像是连续不间断的曲线 , 且有如下的对应值 : x 1 2 3 4 5 6 y 5 74 函数 y f(x)在区间 1,6上的零点至少有 (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3 (2013宜春模拟 )函数 f(x) |x 5| 2x 1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4) 4 (2013北京西城二模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 若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 y 2x; y 2x; f(x) x x 1; f(x) x x 1. 则输出函数的序号为 ( ) A B C D 5 (2013石家庄高三模拟考试 )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 例如 2, 5, 已知 f(x) x x(x R), g(x) x 1), 则函数 h(x) f(x) g(x)的零点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6 用二分法研究函数 f(x) 3x 1 的零点时 , 第一次经计算 f(0)0 可得其中一个零点 _, 第二次应计算 _ 7 (2013北京朝阳模拟 )已知函数 f(x) 12 x 34, x 2,00,0, x 0, 1x, f(1)f(2)0, f(2)f(3)0, 故 f(x)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2,3),故选 C. 4 选 D 由图可知输出结果为存在零点的函数,因 2x0, 所以 y 2 同样 y 2 f(x) x x 1, 当 x0 时 , f(x) 2, 当 f(x)在 x (0,存在零点,且第二次验证时需验证 f(符号 答案 : (0,f(7 解析 : 画出函数 f(x)的图像如图 要使函数 g(x) f(x) k 有两个不同零点,只需 y f(x)与 y 图易知 k 34, 1 . 答案 : 34, 1 8 解析 : 函数 g(x) f(x) k 有两个零点,即 f(x) k 0 有两个解,即 y f(x)与 y k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分 k0 和 应有 f(2)0,00, 33或 函数 f(x) 2于 x 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 1, , 1,故函数 f(x) 区间 1,0, 0,1, 1,1;由于 x x 只有唯一的实根 x 0,结合函数图像,可知函数 f(x) x 不存在等值区间;由于 1 x 有实根 1, 2,故函数 f(x) 1 存在等值区间 1,2 答案 : 课时跟踪检测 (十二 )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设甲 、 乙两地的距离为 a(a 0), 小王骑自行车以匀速从甲地到乙地用了 20 分钟 ,在乙地休息 10 分钟后 , 他又以匀速从乙地返回到甲地用了 30 分钟 , 则小王从出发到返回原地所经过的路程 y 和其所用的时间 x 的函数图像为 ( ) 2 某电视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第一个月销售 100 台 , 第二个月销售 200 台 , 第三个月销售 400 台 , 第四个月销售 790 台 , 则下列函数模型中能较好地反映销量 y 与投放市场的月数x 之 间关系的是 ( ) A y 100x B y 5050x 100 C y 50 2x D y 100100 3 一水池有两个进水口 , 一个出水口 , 每个水口的进 、 出水速度如图甲 、 乙所示 某天 0 点到 6 点 , 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 给出以下 3 个论断 : 0 点到 3 点只进水不出水 ; 3 点到 4 点不进水只出水 ; 4 点到 6 点不进水不出水 , 则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C D x 小时后血液中的残留量为 y 毫克 , 如图所示为函数 y f(x)的图像 , 当血液中药物残留量不小于 240 毫克时 ,治疗有效 设某人上午 8: 00 第一次服药 , 为保证疗效 , 则第二次服药最迟的时间应为 ( ) A 上午 10: 00 B 中午 12: 00 C 下午 4: 00 D 下午 6: 00 5 某大楼共有 12 层 , 有 11 人在第 1 层上了电梯 , 他们分别要去第 2 至第 12 层 , 每层1 人 因特殊原因 , 电梯只允许停 1 次 , 只可使 1 人如愿到达 , 其余 10 人都要步行到达所去的楼层 假设乘客每向下步行 1 层的 “ 不满意度 ” 增量为 1, 每向上步行 1 层的 “ 不满意度 ” 增量为 2,10 人的 “ 不满意度 ” 之和记为 最小时 , 电梯所停的楼层是 ( ) A 7 层 B 8 层 C 9 层 D 10 层 , 满缸水量为 V 的鱼缸截面如图所示 , 其底部破了一个小洞 , 满缸水从洞中流出 若鱼缸水深为 h 时的水的体积为 v, 则函数 v f(h)的大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_ 书的一页的面积为 600 设计要求书面上方空出 2 边 ,下 、 左 、 右方都空 出 1 边 , 为使中间文字部分的面积最大 , 这页书的长 、 宽应分别为 _ 8 某商家一月份至五月份累计销售额达 3 860 万元 , 预测六月份销售额为 500 万元 , 七月份销售额比六月份递增 x%, 八月份销售额比七月份递增 x%, 九 、 十月份销售总额与七 、 八月份销售总额相等 若一月份至十月份销售总额至少达 7 000 万元 , 则 x 的最小值是 _ 9 (2013昆明质检 )某地近年来持续干旱 , 为倡导节约用水 , 该地采用了 “ 阶梯水价 ”计费方法 , 具体方法 : 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 4 吨的每吨 2 元 ; 超过 4 吨而不超过 6 吨 的 ,超出 4 吨的部分每吨 4 元 ; 超过 6 吨的 , 超出 6 吨的部分每吨 6 元 (1)写出每户每月用水量 x(吨 )与支付费用 y(元 )的函数关系 ; (2)该地一家庭记录了去年 12 个月的月用水量 (x N*)如下表 : 月用水量 x(吨 ) 3 4 5 6 7 频数 1 3 3 3 2 请你计算该家庭去年支付水费的月平均费用 (精确到 1 元 ); (3)今年干旱形势仍然严峻 , 该地政府号召市民节约用水 , 如果每个月水费不超过 12 元的家庭称为 “ 节约用水家庭 ” , 随机抽取了该地 100 户的月用水量作出如下统计表 : 月用水量 x(吨 ) 1 2 3 4 5 6 7 频数 10 20 16 16 15 13 10 据此估计该地 “ 节约用水家庭 ” 的比例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2014威海高三期末 )对于函数 f(x), 如果存在锐角 , 使得 f(x)的图像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角 , 所得曲线仍是一函数 , 则称函数 f(x)具备角 的旋转性 , 下列函数具备角 4的旋转性的是 ( ) A y x B y ln x C y 12 x D y 一个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年需要固定投资 100 万元 , 此外每生产 1 件该产品还需要增加投资 1 万元 , 年产量为 x(x N*)件 当 x 20 时 , 年销售总收入为 (33x 元 ; 当 x20时 , 年销售总收入为 260 万元 记该工厂生产并销售这种产品所得的年利润为 y 万元 , 则y(万元 )与 x(件 )的函数关系式为 _, 该工厂的年产量为 _件时 , 所得年利润最大 (年利润 年销售总收入 年总投资 ) 答 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选 D 注意到 y 为 “ 小王从出发到返回原地所经过 的路程 ” 而不是位移,用定性分析法不难得到答案为 D. 2 选 C 根据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和题目中的数据可知,应为指数型函数模型 3 选 A 由甲、乙两图知,进水速度是出水速度的 12,所以 0 点到 3 点不出水, 3 点到4 点也可能一个进水口进水,一个出水口出水,但总蓄水量降低, 4 点到 6 点也可能两个进水口进水,一个出水口出水,一定正确的是 . 4 选 C 当 x 0,4时,设 y 把 (4,320)代入,得 80, y 80x.当 x 4,20时,设 y b. 把 (4,320), (20,0)代入得 4b 320,20b 0. 解得 20,b 400. y 400 20x. y f(x) 80x, 0 x 4,400 20x, 46.(2)由 (1)知:当 x 3 时, y 6; 当 x 4 时, y 8;当 x 5 时, y 12; 当 x 6 时, y 16;当 x 7 时, y 22. 所以该家庭去年支付水费的月平均费用为 112(6 1 8 3 12 3 16 3 22 2) 13(元 ) (3)由 (1)和题意知:当 y 12 时, x 5, 所以 “ 节约用水家庭 ” 的频率为 77100 77%,据此估计该地 “ 节约用水家庭 ” 的比例为77%.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选 C 函数 f(x)的图像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角 4,相当于 x 轴、 y 轴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角 4,问题转化为直线 y x k 与函数 f(x)的图像不能有两个交点,结合图像可知 y 12 y x k 没有两个交点,故选 C. 2 解析 : 当 x 20 时, y (33x x 100 32x 100;当 x20 时, y 260 100 x 160 x. 故 y 32x 100, 020. (x N*) 当 020 时, 160 (x N*) 16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三 )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函数 f(x) (x 2a)(x a)2的导数为 ( ) A 2( B 2(C 3( D 3(2 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s 3t(t 是时间 , s 是位移 ), 则物体在时刻 t 2 时的速度为 ( ) 3 (2014济南模拟 )已知曲线 2 1x与 2x 在 x 则 ) A 2 B 2 D 1 4 已知 f(x)与 g(x)是定义在 R 上的两个可导函数 , 若 f(x), g(x)满足 f (x) g (x), 则f(x)与 g(x)满足 ( ) A f(x) g(x) B f(x) g(x) 0 C f(x) g(x)为常数函数 D f(x) g(x)为常数函数 5 已知函数 f(x) 2323x(a R), 若函数 f(x)的图像上点 P(1, m)处的切线方程为 3x y b 0, 则 ) A 13 B 12 (2013广东高考 )若曲线 y ln x 在点 (1, a)处的切线平行于 x 轴 , 则 a _. 7 已知函数 f(x) ln x f ( 1)3x 4, 则 f (1) _. 8 已知 f1(x) x x, 记 f2(x) (x), f3(x) (x), , fn(x) 1 (x)(n N*,n 2), 则 2 2 14 2 _. 9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x; (2)y (x 1)(x 2)(x 3) 10 已知函数 f(x) x 2x, g(x) a(2 ln x)(a0) 若曲线 y f(x)与曲线 y g(x)在 x 1处的切线斜率相同 , 求 并判断两条切线是否为同一条直线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2014东营一模 )设曲线 y x 上任一点 (x, y)处切线的斜率为 g(x), 则函数 y x)的部分图像可以为 ( ) 2 (2013山西模拟 )已知函数 f(x) x 12 1 , 其导函数 记为 f (x), 则 f(2 012) f (2 012) f( 2 012) f ( 2 012) _. 答 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选 C f (x) (x a)2 (x 2a)2(x a) 3( 2 选 D s 2t 3 s |t 2 4 34 134 . 3 选 D 由题知 y 1 1y 2 32x 2,所以两曲线在 x 322,所以 322所以 1. 4 选 C 由 f (x) g (x), 得 f (x) g (x) 0, 即 f(x) g(x) 0, 所以 f(x) g(x) C( 5 选 A f(x) 2323x, f (x) 243, 过点 P(1, m)的切线斜率 k f (1) 1 4a. 又点 P(1, m)处的切线方程为 3x y b 0, 1 4a 3, a 1, f(x) 232 在函数 f(x)的图像上, m f(1) 13. 6 解析 : 因为 y 21x,依题意得 y |x 1 2a 1 0,所以 a 12. 答案 : 12 7 解析 : f (x) 1x 2f ( 1)x 3, f ( 1) 1 2f ( 1) 3, f ( 1) 2, f (1) 1 4 3 8. 答案 : 8 8 解析 : f2(x) (x) x x, f3(x) (x x) x x, f4(x) x x, f5(x) x x, 以此类推,可得出 fn(x) 4(x), 又 f1(x) f2(x) f3(x) f4(x) 0, 2 2 14 2 503 2 2 2 2 2 2 0. 答案 : 0 9 解 : (1)y (xx) x x x(x) x x x x x x(2)y (x 1) (x 2)(x 3) (x 1)(x 2)(x 3) (x 2)(x 3) (x 1)(x 2) (x 1)(x 3) 312x 11. 10 解 : 根据题意有 曲线 y f(x)在 x 1 处的切线斜率为 f (1) 3, 曲线 y g(x)在 x 1 处的切线斜率为 g (1) a. 所以 f (1) g (1),即 a 3. 曲线 y f(x)在 x 1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f(1) 3(x 1),又 f(1) 1, 得: y 1 3(x 1),即切线方程为 3x y 4 0. 曲线 y g(x)在 x 1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g(1) 3(x 1) 又 g(1) 6. 得 y 6 3(x 1),即切线方程为 3x y 9 0,所以,两条切线不是同一条直线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选 C 根据题意得 g(x) x, y x) x 为偶函数 又 x 0 时, y 0,故选 C. 2 解析 : 由已知得 f(x) 1 2x 1 , 则 f (x) 2 x1 2x x2 x12 令 g(x) f(x) 1 2x 1 , 显然 g(x)为奇函数 , f (x)为偶函数, 所以 f (2 012) f ( 2 012) 0, f(2 012) f( 2 012) g(2 012) 1 g( 2 012) 12, 所以 f(2 012) f (2 012) f( 2 012) f ( 2 012) 2. 答案 : 2 课时跟踪检测 (十四 ) 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分 、 卷,共 2 页 ) 第 卷:夯基保分卷 1 函数 f(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A (0, ) B ( , 0) C ( , 0)和 (0, ) D R 2 函数 f(x) (x 3) ) A ( , 2) B (0,3) C (1,4) D (2, ) 3 函数 f(x)在定义域 R 内可导 , 若 f(x) f(2 x), 且当 x ( , 1)时 , (x 1)f (x)1),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试判断函数 f(x)在区间 (0, )上的单调性 ; (2)当 a e, b 4 时 , 求整 数 k 的值 , 使得函数 f(x)在区间 (k, k 1)上存在零点 3 (2014石家庄质检 )已知函数 f(x) ln x m R) (1)求函数 f(x)的单调区间 ; (2)若 A, B 是函数 f(x)图像上不同的两点 , 且直线 斜率恒大于 1,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答 案 第 卷:夯基保分卷 1 选 A 函数定义域为 (0, ), f (x) 1 , 故单调增区间是 (0, ) 2 选 D f(x) (x 3)e x, f (x) ex(x 2)0, x2.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 ) 3 选 C 依题意得,当 f(x)为增函数;又 f(3) f( 1),且 10, 所以 f(x)在 (0,2)上单调递增 答案 : 单调递增 6 解析 : f(x) 13324, f (x) 3x a,又函数 f(x)恰在 1, 4上单 调递减, 1,4 是 f (x) 0 的两根, a ( 1) 4 4. 答案 : 4 7 解 : (1)由题意得 f (x)1x ln x 又 f (1) 1 0,故 k 1. (2)由 (1)知, f (x)1x ln x 1 设 h(x) 1x ln x 1(x0),则 h (x) 11而 f (x)0; 当 x1 时, h(x)0 x0 或 当 x (0, )时, ln a0, 10, f (x)0, 函数 f(x)在 (0, )上单调递增 (2) f(x) x 4, f (x) 2x 1, f (0) 0,当 x0 时, , f (x)0, f(x)是 (0, )上的增函数; 同理, f(x)是 ( , 0)上的减函数 又 f(0) 30,当 x2 时, f(x)0, 当 x0 时,函数 f(x)的零点在 (1,2)内, k 1 满足条件; f(0) 30,当 当 f(x)在 (0, )上单调递增 当 f(x)在 0, 12m 上单调递增; 当 x 12m, 时, f (x)b0, 则 fa fba b 1 恒成立, 即 f(a) f(b)a b 恒成立, 即 f(a) af(b) b 恒成立, 令 g(x) f(x) x ln x x, 则 g(x)在 (0, )上为增函数, 所以 g (x) 1x 21 2x 1x 0 对 x (0, )恒成立, 所以 2x 1 0 对 x (0, )恒成立, 即 2m 11x 1x 12 2 14对 x (0, )恒成立,因此 m 18. 故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18, . 课时跟踪检测 (十五 ) 导数与函数极值、最值 (分 、 卷,共 2 页 ) 第 卷:夯基保分卷 1 (2013威海模拟 )当函数 y x2 x ( ) A. 1 B 1 C D 2 设函数 f(x) c(a, b, c R) 若 x 1 为函数 f(x) 则下列图像不可能为 y f(x)图像的是 ( ) 3 已知函数 f(x) 4 在 x 2 处取得极值 , 若 m, n 1,1, 则 f(m) f (n)的最小值是 ( ) A 13 B 15 C 10 D 15 4 (2014荆州质检 )设函数 f(x)在 R 上可导 , 其导函数是 f (x), 且函数 f(x)在 x 2 处取得极小值 , 则函数 y (x)的图像可能是 ( ) 5 已知函数 f(x) (m 6)x 1 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 ,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_ 6 已知 函数 y f(x) 33c 在 x 2 处有极值 , 其图像在 x 1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6x 2y 5 0, 则 f(x)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为 _ 7 (2013江苏高考节选 )设函数 f(x) ln x g(x) 其中 a 为实数 若 f(x)在 (1, )上是单调减函数 , 且 g(x)在 (1, )上有最小值 , 求 a 的取值范围 8 已知函数 f(x) 1 与函数 g(x) x(a 0) (1)若 f(x), g(x)的图像在点 (1,0)处有公共的切线 , 求实 数 a 的值 ; (2)设 F(x) f(x) 2g(x), 求函数 F(x)的极值 第 卷:提能增分卷 1 设 f(x) 13122(1)若 f(x)在 23, 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 求 a 的取值范围 ; (2)当 0f (x); (2)若 f(x)有两个极值点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3 (2014广东六校联考 )已知 f(x) 3x m, (x R), g(x) ln x. (1)若函数 f(x)与 g(x)的图像在 x 求 (2)求当曲线 y f(x)与 y g(x)有公共切线时 ,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3)在 (2)的条件下 , 求函数 F(x) f(x) g(x)在 区间 13, 1 上的最值 (用 m 表示 ) 答 案 第 卷:夯基保分卷 1 选 B y 2x x2 0, x 1. 2 选 D 因为 f(x) f (x)f(x)( f(x) f (x) x 1 为函数 f(x)以 f( 1) f ( 1) 0;选项 D 中, f( 1)0, f ( 1)0, 不满足 f ( 1) f( 1) 0. 3 选 A 求 导得 f (x) 32 由函数 f(x)在 x 2 处取得极值知 f (2) 0,即 3 4 2a 2 0, a 3. 由此可得 f(x) 34, f (x) 36x, 易知 f(x)在 1,0)上单调递减,在 (0,1上单调递增, 当 m 1,1时, f(m)f(0) 4. 又 f (x) 36x 的图像开口向下, 且对称轴为 x 1, 当 n 1,1时, f (n)f ( 1) 9. 故 f(m) f (n)的最小值为 . 4 选 C f(x)在 x 2 处取得极小值,即 x 2, f (x)0,那么 y(x)过点 (0,0)及 ( 2,0) 当 20, f (x)0, y0,故 C 正确 5 解析 : f (x) 32m 6 0 有两个不等实根,即 412 (m 6)0. 所以 m6 或 而解得xa 1,即 f(x)在 (a 1, )上是单调减 函数 同理, f(x)在 (0, a 1)上是单调增函数 由于 f(x)在 (1, )上是单调减函数,故 (1, ) (a 1, ),从而 a 1 1,即 a 1.令 g (x) a 0,得 x ln a 当 a 时, g (x)0.又 g(x)在 (1, )上有最小值,所以 ln a1,即 ae. 综上, a 的取值范围为 (e, ) 8 解 : (1)因为 f(1) 0, g(1) 0, 所以点 (1,0)同时在函数 f(x), g(x)的图像上,因为 f(x) 1, g(x) x, 所以 f (x) 2x, g (x) 由已知,得 f (1) g (1),所以 2 即 a 2. (2)因为 F(x) f(x) 2g(x) 1 2x(x0), 所以 F (x) 2x 2 2ax ,当 a0,所以 F (x)0 对 x0恒成立, 所以 F(x)在 (0, )上单调递增, F(x)无极值;当 a0 时, 令 F (x) 0,解得 a, a(舍去 ), 所以当 x0 时, F (x), 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 a) a ( a, ) F (x) 0 F(x)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所以当 x F(x)取得极小值,且 F( a) ( a)2 1 2a a 1 a. 综上,当 ,函数 F(x)在 x a 1 a. 第 卷:提能增分卷 1 解 : (1)f (x) x 2a x 12 2 14 2a. 当 x 23, 时, f (x)的最大值为 f 23 29 2a. 令 29 2a0, 得 a 19. 所以当 a 19时, f(x)在 23, 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即 f(x)在 23, 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时, a 的取值范围为 19, . (2)令 f (x) 0,得两根 1 1 8 1 1 8所以 f (x)在 ( , ( )上单调递减, 在 (单调递增 当 00. 当 a 0 时,无解; 当 a0 时,解集为 x| 当 ,由 g (x) 0,得 x a, 当 x ( , a)时, g (x)0, g(x)单调递增 , 当 x (a, )时, g (x)0 时,方程 g(x) 0 才有两个根, g(x)g(a) 2a 2a0,得 a3 解 : (1) f (x) 6x 1, g (x) 1x(x0), 由题意知 61 1x0(),即 61 0,解得 12或 13, 又 , 12. (2)若曲线 y f(x)与 y g(x)相切且在交点处有公共切线,由 (1)得切点横坐标为 12, f 12 g 12 , 34 12 m 2,即 m 14 , 数形结合可知, m 14 时, f(x)与 g(x)有公共切线,故 m 的取值范围是 14 , . (3)F(x) f(x) g(x) 3x m ln x, 故 F (x) 6x 1 1x 6x 1x 3x 12x 1x , 当 x 变化时, F (x)与 F(x)在区间 13, 1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3, 12 12 12, 1 F (x) 0 F(x) 极小值 又 F 13 m , F(1) 2 mF 13 , 当 x 13, 1 时, F(x)F 12 m 14 m 14 , F(x)F(1) m 2 m 14 . 课时跟踪检测 (十六 ) 导数与函数的综合问题 (分 、 卷,共 2 页 ) 第 卷:夯基保分卷 1 (2014宜昌模拟 )已知 y f(x)是奇函数 , 当 x (0,2)时 , f(x) ln x a12 , 当 x (2,0)时 , f(x)的最小值为 1, 则 ) D 1 2 函数 f(x) 3x 1, 若对于区间 3,2上的任意 都有 |f( f( t, 则实数 ) A 20 B 18 C 3 D 0 3 f(x)是定义在 (0, )上的非负可导函数 , 且满足 (x) f(x) 0, 对任意正数 a,b, 若 为使耗电量最小 , 则速度应定为 _ 6 函数 f(x) x 恰有三个单调区间 , 则 _ 7 已知函数 f(x) ln x (1)若 a0, 试判断 f(x)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 (2)若 f(x)0;当 x1 f (x)0;当 x (2,4)时, h (x)40 时, y 0. 所以当 x 40 时, 答案 : 40 6 解析 : f(x) x 恰有三个单调区间,即函数 f(x)恰有两个极值点,即 f (x) 0 有两个不等实根 f(x) x, f (x) 31. 要使 f (x) 0 有两个不等实根,则 f (x)0, 故 f(x)在 (0,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2) f(x)0, ax 令 g(x) x h(x) g (x) 1 ln x 3 h (x) 1x 6x 1 6 x (1, )时 , h (x)0; 当 x (9,11)时, y 0) 当 a 0 时 ,由于 x0,故 10, f (x)0, 所以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 ) 当 区间 1a, 上, f (x) 1 a),解得 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 0), 单调递增区间是 (0, ) (2)由 f(x) g(x)得 a x. 令 h(x) x,则 h (x) 1. 由 h (x) 0 得 x 0. 所以当 x ( 1,0)时, h (x)0. h(x)在 ( 1,0)上单调递减, 在 (0,2)上单调递增 又 h(0) 1, h( 1) 1 1e, h(2) 2 且 h( 1)0; 当 x1 时, h (x)0. 当 x 1 时, h(x)取得最大值, h(x)h(1) 2, a 2. a 的取值范围是 2, )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七 )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将表的分针拨快 10 分钟 , 则分针旋转过程中形成的角的弧度数是 ( ) 3 D 6 2 已知 0. (1)求 角的集合 ; (2)求 2终边所在的象限 ; (3)试判断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满足 12的角 的集合为 _ 2 如图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 一单位圆的圆心的初始位置在 (0,1), 此时圆上一点 P 的位置在 (0,0), 圆在 x 轴上沿正向滚动 当圆 滚动到圆心位于 (2,1)时 , 坐标为_ 答 案 第 组:全员必做题 1 选 C 将表的分针拨快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负角 故 A、 B 不正确 , 又因为拨快 10 分钟,故应转过的角为圆周的 16 2 3. 2 选 C 易知 0; 2 200) 40) 00; 10) 10)0, . 6 解析 : 依题意知 2, 30, 120, 设点 x, y), 所以 x 220 1, y 220 3, 即 B( 1, 3) 答案 : ( 1, 3) 7 解析 : 因为 A 点纵坐标 45,且 A 点在第二象限,又因为圆 O 为单位圆,所以 35,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35. 答案 : 35 8 解析 : 由 是第三象限角,知 20,知 在第一、三象限, 故 角在第三象限,其集合为 2k 10, 所以 因此, 第 组:重点选做题 1 解析 : 作直线 x 12交单位圆于 C、 接 成的区域 (图中阴影部分 )即为角 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 的集合为 223 243, k Z . 答案 : 223 243, k Z 2 解析 : 如图,连接 别过 P, C, , D 点 由题意知 长为 2. 圆的半径为 1, 2, 故 2 2. AP 2 2 , 1 , 2 2 . 2 . 故 (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